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理一致感

心理一致感

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6440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护理管理杂志、护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西华师范大学第二届学前教育高峰论坛等;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文献由651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丽娜、高俊岭、戴俊明等。

心理一致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6440 占比:99.72%

总计:86687篇

心理一致感—发文趋势图

心理一致感

-研究学者

  • 郭丽娜
  • 高俊岭
  • 戴俊明
  • 刘堃
  • 刘永闯
  • 张静
  • 赵海燕
  • 何玉梅
  • 傅华
  • 孙媛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存杰; 顾立学; 李明津; 王玉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一致感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和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对25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一致感的相关性.结果 256例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为59.82±6.90分,心理一致感评分为55.98±15.35分,创伤后成长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残疾严重程度以及心理一致感的3个维度,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意义感是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意义感对创伤后成长的贡献大于其他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一致感均处于中等水平,二者之间呈正相关,且关系比较密切,医护人员应根据脑卒中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来制订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 赵燕如; 张鑫
    • 摘要: 目的探讨孕妇心理一致感在分娩自我效能与分娩恐惧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分娩恐惧量表,对在我市两家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06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①孕妇分娩恐惧总分(34.90±11.51)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对胎儿健康的恐惧(12.32±3.92)分;②心理一致感、分娩自我效能与分娩恐惧具有显著负相关(r=-0.230、-0.340,P<0.01),心理一致感与分娩自我效能具有显著正相关(r=0.537,P<0.01);③心理一致感在分娩自我效能与分娩恐惧之间中介效应显著(P<0.01),中介效应占总体效应的64%(-0.25/-0.39).结论孕妇心理一致感在分娩自我效能与分娩恐惧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 刘云川
    • 摘要: 目的调查狼疮性肾炎(LN)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治疗的126例LN患儿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LN患儿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照顾负担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6.23±8.52)分,处于中等水平;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1),与照顾负担呈显著负相关(r=-0.68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主要照顾者性别、家庭平均月收入、社会支持以及照顾负担为影响其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71.2%。结论LN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处于中等水平,并受主要照顾者性别、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水平以及照顾负担水平的影响,应借鉴国内外经验,针对性的给予照顾者支持,提高其照顾水平,进而提升心理一致感水平。
    • 胡石足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一致感在肿瘤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共情疲劳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1-6月随机选取本院护士62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及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评价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共情疲劳,分析心理一致感在护士工作压力与共情疲劳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二次创伤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P<0.05);心理一致感与工作倦怠、二次创伤呈负相关(P<0.05);心理一致感在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二次创伤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的直接效应为0.364,间接效应为0.305,在总效应中的比例分别为54.41%、45.59%,工作压力对二次创伤的直接效应为0.316,间接效应为0.161,在总效应中的比例分别为66.25%、33.75%。结论心理一致感在肿瘤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共情疲劳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通过评估护士心理一致感水平并及时干预,可减轻工作压力引起的共情疲劳问题。
    • 付爽; 崔玉顺
    • 摘要: 从现状、主要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综述脑卒中病人心理一致感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国内外对脑卒中病人心理一致感的干预主要包括干预认知行为和改善社会支持等。由于受到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限制,我国心理一致感的研究层面较浅,多为横断面研究,相对缺乏干预研究和质性研究,对脑卒中病人心理一致感干预后疗效的追踪调查研究较少。今后应明确脑卒中病人心理一致感的作用机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提高病人心理一致感的干预措施。
    • 朱帆; 王水
    • 摘要: 目的了解父母心理一致感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及行为问题的现状,分析三者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7—12月用心理一致感量表、一般健康状况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问题行为自评量表,对无锡市人民医院的71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青少年母亲的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4.07±3.82)分,父亲的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6.91±3.80)分、父亲心理一致感得分与母亲心理一致感得分呈正相关(r=0.510,P0.05);父亲心理一致感得分与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得分呈正相关(r=0.392,P0.05)。结论父母的心理一致感与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和行为问题相关,为进一步建立以提高父母心理一致感为重点的健康促进项目提供依据。
    • 梁娟; 于洪宇; 张红英
    • 摘要: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6—10月,选取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38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及照顾准备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7.35±10.47分,照顾准备度得分为21.07±5.16分,Barthel指数得分为64.77±29.3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患病次数、照顾者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和照顾时间心理一致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病次数、巴氏指数、人均月收入、与患者关系及照顾准备度是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得分有待提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病次数、患者自理能力、人均月收入、与患者关系及照顾准备度是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 高凯
    • 摘要: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83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评估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心理一致感状况,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其同时点的应对方式,调查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及SOC-13评分患者应对方式情况,并分患者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全部83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51例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占61.45%;消极应对组患者心理一致性水平低占比高于积极应对组患者(P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一致感存在密切关系,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越低,其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倾向越高。
    • 谢绍菊; 张继权; 徐帆; 李乔
    • 摘要: 目的调查乳腺癌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8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复诊的女性乳腺癌幸存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心理一致感量表、积极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幸存者的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得分为(32.70±17.44)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逃避、侵袭、唤醒。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子女、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职业情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确诊时间、是否保留乳房组间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幸存者心理一致感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487,P<0.05),与创伤后应激反应呈负相关(r=-0.313,P<0.05),积极应对与创伤后应激反应呈负相关(r=-0.26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保留乳房、婚姻状况、职业情况、家庭月收入是乳腺癌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能够解释总变异的35.7%。结论乳腺癌幸存者整体的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可采取针对性强的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降低乳腺癌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反应,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