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永久性结肠造口

永久性结肠造口

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45181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国际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相关文献由506位作者贡献,包括程芳、戴晓冬、许勤等。

永久性结肠造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5181 占比:99.94%

总计:445433篇

永久性结肠造口—发文趋势图

永久性结肠造口

-研究学者

  • 程芳
  • 戴晓冬
  • 许勤
  • 王娜
  • 刘晓红
  • 刘莹
  • 史亚丽
  • 吴爱须
  • 张玉荣
  • 张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姗; 于娟; 陈思思
    •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胃肠外科2019年1月~2020年5月住院的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造口水肿、出血、黏膜分离、周围皮炎)、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患者出院3个月后应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调查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46.67%)(P<0.001)。结论:对于结肠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夏啟娟; 陆映雪; 毛秋瑾
    • 摘要: 目的分析在直肠癌切除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实施阶段变化理论联合动机性心理访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切除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阶段变化理论联合动机性心理访谈)。对比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心理弹性量表3个维度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阶段变论联合动机性心理访谈用于在直肠癌切除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改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 赵慈
    • 摘要: 目的:分析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及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于术后3 d采用中文版社会影响量表(SI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估病耻感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结果:60例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中,社会支持水平为高水平者共34例,占56.67%,低水平者共26例,占43.33%;社会支持水平为高水平者的社会隔离、经济歧视、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及SIS总分均低于低水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隔离、经济歧视、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及SIS总分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SSRS总分呈负相关(r<0,P<0.05)。结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隔离、经济歧视、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及SIS总分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SSRS总分呈负相关。
    • 冯结兰; 蓝仕琪
    • 摘要: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效能现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8年6月—2020年11月收治的9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akkers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并调查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症状群。结果:9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效能中,低效能、中等效能及高效能占比分别为26.04%、56.25%、17.7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焦虑、抑郁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效能问卷得分的影响因子,线性回归方程y=86.540+2.018(X_(1))+4.260(X_(2))-1.895(X_(3))-1.884(X_(4))-2.340(X_(5))-2.582(X_(6))。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焦虑、抑郁是自护效能的影响因子。
    • 赵改丽; 赵婷婷; 应晓燕; 黄素云
    • 摘要: 目的降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旁疝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体验。方法将70例直肠癌行Miles术及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8例,两组均应用两件式造口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造口护理和佩戴腹带固定造口周围组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设计和3D打印个体化造口旁疝固定片,用于腹带下固定。术后6个月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造口旁疝发生率、腹带移位及造口袋更换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腹带佩戴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个体化设计与3D打印的旁疝固定片用于患者造口护理,可较好地防范造口旁疝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治疗体验。
    • 王静; 庞冬; 高赫; 刘金
    • 摘要: 目的 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对患者生活影响的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以及造口影响评分对21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1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54.6%认为永久性结肠造口对其生活的影响大,其中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是造口异味以及造口袋渗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37,P<0.001)、每日清理造口次数(OR=1.438,P=0.015)、术后时间(OR=0.789,P<0.001)以及是否与造口护士有规律联系(OR=0.098,P=0.002)为造口影响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永久性结肠造口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医护人员应在临床对老年患者予以更多关注,帮助患者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加强出院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并为患者提供专业支持,从而减少造口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培; 张珊珊; 蒋小丽
    •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理论+动机性心理访谈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86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4月30日入院的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8月31日入院的9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阶段变化理论+动机性心理访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尊状态[采用状态自尊量表(SSES)],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SE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QLQ-C3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阶段变化理论+动机性心理访谈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自尊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 李小敏
    • 摘要: 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技能、自护知识各项评分更高(P<0.05).结论:予以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激励式护理效果确切,利于患者负性情绪缓解及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可予以推广及应用.
    • 林翠娥
    • 摘要: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76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激励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病耻感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耻感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可减轻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 辛丹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病轨迹模式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慢性病轨迹模式干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运用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评估两组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性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因造口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采用慢性病轨迹模式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AI-20总分及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社会生活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病轨迹模式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性,降低因造口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