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外膜脂肪

心外膜脂肪

心外膜脂肪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3889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健康之友、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8河北省放射学学术大会、2018四川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等;心外膜脂肪的相关文献由33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彩坤、张豪英、王璟等。

心外膜脂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889 占比:99.66%

总计:23971篇

心外膜脂肪—发文趋势图

心外膜脂肪

-研究学者

  • 张彩坤
  • 张豪英
  • 王璟
  • 陶红
  • 宫剑滨
  • 朱小虎
  • 邢冬杰
  • 高峰
  • 高秀莹
  • 黄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叶炳华; 杨淑芳; 唐宝康; 戚文群; 史爱梅; 李伯堂
    • 摘要: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外膜脂肪(EAT)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1年01月住院的T2DM伴心功能II~IV级CHF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达格列净,6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EAT厚度、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糖化血红蛋白(HbA1c)、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生活质量变化,并观察治疗效果、再住院人次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EAT厚度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再入院人次较对照组减低(P 0.05)。结论:T2DM伴CHF患者加用达格列净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次数,使用安全性高,降低EAT厚度可能是其中一个机制。
    • 胡国平; 马维青; 王国娟; 司玮; 张强; 孙春萍; 刘皆; 张伟; 杨孝孝; 吕芳
    • 摘要: 目的探讨超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39例T2DM患者,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W,76例,BMI 18.5~23.9 kg/m^(2)),超重组(OW,63例,BMI 24~27.9 kg/m^(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生化指标,采用心脏超声检测两组患者EAT厚度,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EAT厚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之比(PLR)与AIP之间的关系。结果①OW组体质量、BMI、三酰甘油(TG)、空腹C肽(FCP)、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NLR、PLR、AIP、EAT均高于N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患者EAT厚度与年龄、BMI、TG、AIP呈正相关(r=0.394,0.277,0.371,0.333,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079,P<0.05);两组患者AIP与BMI、WBC、N、NLR、PLR、TG、血尿酸(UA)、EAT厚度呈正相关(r=0.590,0.223,0.221,0.289,0.226,P<0.05或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459,P<0.05);OW组AIP与BMI、NLR、PLR、TG、UA、EAT厚度呈正相关(r=0.170,0.329,0.423,0.832,0.309,0.531,P<0.05或P<0.01),与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负相关(r=-0.459,-0.354,P均<0.01)。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OW组AIP与BMI(95%CI:0.097~0.979,P=0.018)、EAT厚度(95%CI:2.019~6.212,P=0.009)、TG(95%CI:0.131~0.187,P<0.001)存在危险因素关联。结论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EAT厚度增加,EAT厚度、TG、BMI是影响AIP的危险因素。
    • 王一凡; 张亚东; 陈卫强; 张健
    • 摘要: 目的分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CA)胸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与冠脉血流储备(CFR)的关系,探讨EAT厚度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预测价值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6月我院就诊的冠脉造影阴性的患者99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EAT厚度,PET/CT定量心肌血流分析测定CFR值,依据CFR值分为CMVD组(CFR2.0)54例,比较两组EAT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T与CMVD相关性以及ROC曲线分析EAT对CMVD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MVD组平均EAT厚度高于对照组(P5.5 mm预测CMVD的敏感性为78.00%,特异性为87.00%(AUC=0.899,95%CI=0.840~0.959;P<0.05)。结论EAT厚度是CMVD的独立影响因素,对CMV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曹真; 刘弟世闻; 付韫韬; 陈慧宇; 赵庆彦
    • 摘要: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中巨噬细胞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KCa3.1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将18只比格犬随机分为空白组、起搏组和清除组,每组各6只,清除组犬在右肺静脉-左心房脂肪垫、下腔静脉-左心房脂肪垫与上腔静脉-主动脉根部脂肪垫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5 mg/ml,每个部位0.5 ml)以清除巨噬细胞,起搏组犬在相同部位注射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BS)脂质体作为对照。起搏组和清除组犬接受快速心房起搏(600次/min,持续7 h),记录左右心房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颤诱发次数和房颤持续时间。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心外膜脂肪中巨噬细胞浸润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中CD68及其毗邻心房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c-Fos、c-Jun、KCa3.1表达水平。结果起搏组犬左心房和右心房1、3、5、7 h的AERP均短于0 h(P<0.05)。清除组犬左心房和右心房5、7 h的AERP均短于0 h(P<0.05)。清除组犬左心房1、3、5、7 h的AERP均长于起搏组同一时间,清除组犬右心房3、5、7 h的AERP均长于起搏组同一时间(P<0.05)。清除组犬房颤诱发次数和房颤持续时间均低于起搏组(P<0.001或P<0.05)。3组犬心外膜脂肪邻近心房肌组织中AT1R、p-P38MAPK、c-Fos、c-Jun及KCa3.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起搏组高于空白组,清除组低于起搏组(P<0.05)。结论心房快速起搏导致心外膜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增多,可能通过调控AT1R/P38MAPK/AP-1信号通路上调相邻心房KCa3.1的表达,从而增加房颤易感性。
    • 仝珊; 吉庆伟; 李伟; 杨凯; 马茜; 杜俣; 刘凯; 江帆; 周玉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及CT值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可疑冠心病收入院的患者,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者194例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未见异常63例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T值明显降低(P40),CT值低于轻度及重度病变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AT厚度及CT值与是否冠心病具有相关性;Gensini评分与EAT厚度及CT值均相关。结论:CT测量EAT指标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 刘凤杰; 刘晟宇; 刘炳高; 宋佳; 王胜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50例经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择取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3.0TMRI磁共振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DEAL-IQ)序列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比较观察两组以及实验组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实验组(124.2±27.9)cm3高于对照组75.5±9.6)cm3.原发性高血压3.0TMRI测量EAT体积比较依次为重度患者(162.8±16.5)cm3分别高于中度患者(124.4±9.4)cm3高于轻度(98.8±7.8)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TG、TC、HDL-C、LDL-C及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0TMRI测量EAT体积在高血压患者中存在明显增高,高血压越严重患者EAT体积增加越明显,可作为评价和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的一项指标.
    • 仝珊; 吉庆伟; 李伟; 杨凯; 马茜; 杜俣; 刘凯; 江帆; 周玉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及CT值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可疑冠心病收入院的患者,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者194例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未见异常63例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T值明显降低(P<0.05).②在冠心病患者中,中度病变组(10<Gensini积分≤40)EAT厚度高于轻度病变(Gensini积分≤10)及重度病变组(Gensini积分>40),CT值低于轻度及重度病变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AT厚度及CT值与是否冠心病具有相关性;Gensini评分与EAT厚度及CT值均相关.结论:CT测量EAT指标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 张雅娟; 宋俊权; 张鹏; 袁文臻
    • 摘要: 房颤长期发作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是脑卒中和心衰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房颤尚无特效药物,且复发率较高,因此寻找可控的房颤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病因预防尤为重要.肥胖和心外膜脂肪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对现有证据的分析,论述肥胖和心外膜脂肪与房颤相关的机制,以及体重干预对房颤的防治作用,为临床防治房颤提供理论依据.
    • 荐志洁; 刘哲; 周丽; 张惠; 丁宁宁; 鱼博浪; 杨健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包内心外膜脂肪百分比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行CTA检查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的随机非糖尿病住院患者,记录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心动超声、基于心脏CTA的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及心包内心外膜脂肪百分比,比较两组间EAT定量指标与左心室功能、临床及生物学参数的差异,分析心功能参数与EAT参量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为(61.41±15.95)mL,低于对照组的(79.41±15.19)mL(P<0.05),且心包内EAT比例、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与其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1、?0.136、?0.377.其中心包内心外膜脂肪比例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仍与SV呈中等线性负相关(r=?0.470,P<0.001).结论 心包内心外膜脂肪百分比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SV减低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量化2型糖尿病心功异常的敏感指标.
    • 黄景峰; 黄雅琴; 丁前江; 陆青青; 沈芳杰; 应潇瑜; 潘宇宁; 阮新忠; 黄求理
    • 摘要: 目的 研究利用320排CT评估心外膜脂肪(EAT)、冠脉周围脂肪(PAT)及冠脉钙化积分(CACS)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患者,根据FFR值将FFR≥0.8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58例),FFR<0.75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6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CACS、EAT及PAT等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收缩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ACS、EAT及P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T与FFR呈负相关(P<0.05),PAT及NLR升高是FFR值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利用320CT评估EAT和PAT对临床指导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