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易损斑块

易损斑块

易损斑块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4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3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1612篇;相关期刊301种,包括中国中医急症、磁共振成像、心肺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2届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高峰论坛、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9届换届选举会议、2016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外科分会炎性血管疾病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学术年会、第5届“现代技术在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2015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国际蒙医药论坛、第八届北京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等;易损斑块的相关文献由224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浩、陈可冀、张运等。

易损斑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3 占比:31.06%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2.43%

专利文献>

论文:1612 占比:66.50%

总计:2424篇

易损斑块—发文趋势图

易损斑块

-研究学者

  • 徐浩
  • 陈可冀
  • 张运
  • 姜希娟
  • 周明学
  • 张军平
  • 潘琳
  • 岳增辉
  • 曹丰
  • 王亚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折振兴; 于波
    • 摘要: 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并积极干预将有助于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然而,易损斑块的形成机制仍未明确,多种因素可能共同促进斑块的易损性。现有研究表明易损的斑块特征、剪切力的作用、炎症活动及缺血之间的共同或相互作用可能更易于引起ACS。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在体评估易损斑块已成为可能。本文就此对易损斑块成像作一综述,希望对早期识别易损斑块有所帮助。
    • 杨帆; 吴建军
    •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引起的血栓形成造成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了解斑块是如何从稳定型转变为危及生命的高危易损斑块的过程并寻求有效的早期干预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中使用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识别斑块的形态特征,但不能可靠预测哪些稳定型斑块会转变为高危易损斑块发生破裂继发心肌梗死。本文从高危斑块单模态成像进展、血管内分子成像到多模态血管内成像技术的进展作相关整理,并总结近年来多项评估高危易损斑块的研究,对冠脉内高危易损斑块识别的多模态成像在临床转化的可能性和潜力进行综述。
    • 丁恩慈; 郭建华; 沈婕
    • 摘要: 目的采用^(18)F-FDG、^(18)F-NaF、^(68)Ga-DOTA PET/CT对不同月龄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的易损斑块进行显像,探讨3种显像剂检测易损斑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脂喂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及普通饮食C57BL/6小鼠各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高脂1组、高脂2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高脂1组及对照1组于喂养18周时、高脂2组及对照2组于27周时均行^(18)F-FDG、^(18)F-NaF、^(68)Ga-DOTA PET/CT检查,显像结束后分别进行游离腹主动脉显像及病理分析。各组测得PET/CT上腹主动脉斑块标准摄取值(SUV_(max)、SUV_(mean))、本底SUV_(max)、本底SUV_(mean)及靶本比值(TBR-SUV_(max)、TBR-SUV_(mean))。2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高脂1组和高脂2组相比,^(18)F-FDG显像上,高脂2组的本底SUV_(max)及SUV_(mean)高于高脂1组,TBR-SUV_(max)和TBR-SUV_(mean)均低于高脂1组(均P0.05);^(18)F-NaF显像代谢参数均较高,^(68)Ga-DOTA显像代谢参数均较低,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组^(18)F-FDG、^(18)F-NaF和^(68)Ga-DOTA PET/CT代谢参数比较显示,SUV_(max)、SUV_(mean)、本底SUV_(max)及本底SUV_(mea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8)F-FDG和^(18)F-NaF的PET/CT可以识别易损斑块,^(18)F-NaF较^(18)F-FDG表现出更高的SUV_(max),识别斑块更加敏感,可作为早期甄别易损斑块的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 张显敏; 梁琳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APN)、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检测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8例,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62例)和稳定型斑块组(36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浆APN和Lp-PLA_(2)水平。利用颈动脉超声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以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超声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APN、Lp-PLA_(2)、颈动脉超声单项及联合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易损斑块组血浆APN水平低于稳定型斑块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Lp-PLA_(2)水平高于稳定型斑块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稳定型斑块组血浆APN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浆Lp-PLA_(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颈动脉超声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敏感度为83.87%,特异度为80.56%,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33)。血浆APN和Lp-PLA_(2)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69.35%和82.26%,特异度为77.78%和72.22%。血浆APN和Lp-PLA_(2)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8.89%。结论:血浆APN、Lp-PLA_(2)检测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较好地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
    • 刘昭言; 欧阳雪晖
    • 摘要: 世界范围内脑卒中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占所有病例的19%~35%。易损斑块的形成在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先前已经证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在检测颈动脉易损斑块方面表现出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本文就高分辨MRI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宋家薇; 饶泽华; 廖意娟; 马逸杰; 吴雪芬; 刘欣; 易丽贞; 岳增辉
    • 摘要: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稳定AS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8只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基因转染+触发斑块破裂建立AS易损斑块兔模型。直接灸组和隔药饼灸组分别直接灸及隔药饼灸“巨阙”、双侧“天枢”“丰隆”或双侧“心俞”“肝俞”“脾俞”,每日1次,连续8周。ELISA检测兔血清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腹主动脉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腹主动脉组织TNF-α、p38MAPK、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apo-A含量显著减少(P<0.01),apo-B含量显著增加(P<0.01),腹主动脉血管壁严重破坏,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和脂滴沉积,TNF-α、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Ρ<0.01),e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Ρ<0.01);与模型组比较,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兔血清apo-A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apo-B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直接灸组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脂滴散在分布于泡沫池中,隔药饼灸组及西药组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较轻,各干预组兔腹主动脉组织TNF-α、p38MAPK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Ρ<0.05,Ρ<0.01),eNO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Ρ<0.05,Ρ<0.01);与直接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兔血清apo-B含量显减少(P<0.01),腹主动脉组织TNF-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Ρ<0.05),eNO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Ρ<0.05,Ρ<0.01);与西药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兔血清apo-B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抑制TNF-α、p38MAPK蛋白表达,促进eNOS蛋白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AS易损斑块
    • 黄曾艳; 彭春丽; 黄曼萍; 刘永源; 李春燕; 梁东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肝郁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8周龄雄性ApoE-/-小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肝郁组每组各10只,8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组给予高脂饮食,采用高脂饲养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方法制作肝郁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6 min强迫游泳实验评价肝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各组干预12周后用苏木精-伊红、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损伤程度。检测小鼠外周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含量;外周血血浆中性粒细胞总数(neutrophils,NEU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CRP mRNA水平。结果:行为学实验表明肝郁模型小鼠焦虑指标增高(P<0.001),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减少(P<0.001),绝望行为时间延长(P<0.001)。与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比较,肝郁组小鼠主动脉AS程度加重,体质量、TC、TG、LDL-C含量升高(P<0.05),HDL-C含量降低(P<0.05),NE表达量增加(P<0.05),血浆NEUT、hs-CRP、肝脏CRP mRNA表达量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郁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存在更加严重的炎症和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速了AS易损斑块形成。
    • 吴豪; 吴启源; 陈琦; 王伟; 李炜; 袁明远
    • 摘要: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诊断的预测价值和作用。方法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间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58例同时行Revolution CT检查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69.3±9.2)岁,检查Revolution CT在斑块定量检测与血管内超声的一致性,定量指标包括管腔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血管外膜横截面积(EEM-CSA)、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小管腔直径(MLD)、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及血管重构指数(RI),以及计算Revolution CTA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以血管内超声为金标准,Revolution CT对临界病变的管腔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MLA、MLD、EEM-CSA、PA、PB及RI测量结果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68、1.761、1.086、1.909、1.214、0.829、0.264、1.383,P值均>0.05),且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634、0.732、0.719、0.813、0.732、0.69、0.658、0.732);Revolution CT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3.81%、70.27%、73.17%、68.42%及70.89%。结论Revolution CT和血管内超声对于斑块的定量有良好的一致性,对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良好的预测率。
    • 马逸杰; 廖意娟; 饶泽华; 宋家薇; 易丽贞; 吴雪芬; 刘欣; 岳增辉
    • 摘要: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兔RhoA/ROCK1/MMP-9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稳定AS易损斑块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手术组(6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基因转染+药物触发建立AS易损斑块兔模型。将手术组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和抑制剂组,直接灸组和隔药饼灸组取“巨阙”、双侧“天枢”“丰隆”和双侧“心俞”“肝俞”“脾俞”,2组穴位隔日交替施灸,西药组予阿托伐他汀1.96 mg/(kg·d)口服,抑制剂组耳缘静脉注射盐酸法舒地尔10 m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只捆绑不干预,连续8周。ELISA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染色观察兔腹主动脉内膜和中膜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腹主动脉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形成蛋白激酶1(ROCK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天狼猩红染色测定胶原纤维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HDL-C含量显著减少(P<0.01),LDL-C含量显著增加(P<0.01);腹主动脉结构紊乱,内膜增厚;腹主动脉组织RhoA、ROCK1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兔血清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LDL-C含量显著减少(P<0.01);斑块中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更为完整,内膜、中膜界限明显;腹主动脉组织RhoA、ROCK1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隔药饼灸可调节AS易损斑块兔HDL-C、LDL-C含量,稳定易损斑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1/MMP-9信号通路、增加胶原纤维含量,进而增加纤维帽厚度有关。
    • 吴雪芬; 易丽贞; 刘欣; 宋家薇; 饶泽华; 廖意娟; 马逸杰; 岳增辉
    • 摘要: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兔RhoA/ROCK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稳定AS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手术组,手术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法建立AS易损斑块兔模型。将成模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和抑制剂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连续8周。ELISA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APO-B含量,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血管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腹主动脉组织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蛋白表达,RT-PCR检测腹主动脉组织RhoA和ROCK1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TC、TG、LDL-C、APO-B含量显著增加,HDL-C、APO-A含量显著减少(P<0.01);腹主动脉内膜增厚,有斑块形成,斑块内可见多处出血,纤维帽薄,管腔狭窄,管腔内可见血栓;腹主动脉组织RhoA、ROC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兔血清TC、TG、LDL-C、APO-B含量显著减少,HDL-C、APO-A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5);HE染色显示,直接灸组兔血管损伤程度未改善,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兔血管中膜损伤程度稍减轻,3组均未见血栓形成,斑块稳定性较模型组增加;腹主动脉组织RhoA和ROC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隔药饼灸能稳定AS易损斑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