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
德兴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中国文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社会工作、风景名胜、政协天地等;
德兴的相关文献由19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天福、朱小云、李岩等。
德兴
-研究学者
- 张天福
- 朱小云
- 李岩
- 杨丹
- 潘小菲
- 赵苗
- 赵元艺
- 钱鹏
- 陆建军
- 倪培
- 刘道南
- 姚春亮
- 朱金初
- 李晓峰
- 李福春
- 毛景文
- 王万红
- 王增科
- 王宜江
- 王静岚
- 胡宝根
- 花皑(摘)
- 金章东
- 闫喜凤
- 黄考辉
- (日)门田诚一1
- 丁勇
- 丁新生
- 丹阳
- 于力田
- 于学东
- 何一波
- 余兆荣
- 余锡军
- 佚名
- 冯佐海
- 刘妍
- 刘慧敏
- 刘春
- 刘梦飞
- 刘绍辉
- 刘金刚
- 刘风香
- 包志伟
- 华仁民
- 单云
- 占淑英
- 卢俊浩
- 卢春英
- 卫林虹
-
-
欧阳学财;
卢俊浩;
方磊;
魏锦
-
-
摘要:
德兴韧性剪切带是金山金矿田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渔塘金矿是金山金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地质勘查、岩芯编录、坑道编录对渔塘金矿进行综合分析及研究,发现渔塘金矿床赋存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系中,渔塘金矿的形成受推覆型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韧性剪切带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由此推断渔塘金矿床成因为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该区域金矿田的成因属于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动力变质热液型金矿。研究成果对区域上类似金矿床的成因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
齐杰泉;
杨洋;
程慧萍
-
-
摘要:
德兴,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德兴境内水系发达,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质量优良,苏轼游览德兴时更是写下“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的诗句。大茅山作为德兴“城市绿肺”,每立方米负氧离子浓度达到4万,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优良的生态环境有力推动了德兴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进程。
-
-
谢锴
-
-
摘要:
面对"振兴乡村"的乡村建设潮流,文章通过对板万村传统村落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德兴)试验基地改造两个项目的具体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探讨了在面对"千乡一面"、城市化、城乡差距和产业转型等问题时,建筑师如何探寻其在乡建中的角色和定位,针对具体问题,以适宜合理的乡建实践提高和改善村民生活,振兴乡土文化和民俗传统,增强村民集体身份认同感,创造见人见物的生活情境,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设计效果.
-
-
程琦
-
-
摘要:
上海拥有138年历史的本帮菜馆——德兴菜馆(原名上海德兴馆),在其品牌的传承与焕新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去年12月下旬,原先位于中华路622号的德兴菜馆南门店闭店迁址,今年5月21日,在距离原址仅1.6公里处,德兴菜馆新店一老西门复兴荟店正式开业。喜爱怀旧复古风的年轻人们慕名而来,而更多老上海人则是专程来寻找“小时候的味道”,德兴菜馆新店一开便宾客盈门,到了饭点甚至常常排起长队。
-
-
胡金山;
胡福林;
刘金刚;
李宁;
胡国柳;
王国光
-
-
摘要:
江西德兴银山铜多金属矿深部勘探项目取得重要勘查成果,新探明储量(331+332+333)铜54万t,铅+锌23万t,金57 t,银914 t,硫593万t.为进一步扩大银山深部找矿远景,评价矿区更深部位的找矿潜力和预测赋矿有利空间,根据本次深部勘探各类探矿工程的详细地质观察编录,结合岩矿试验工作,进一步系统总结勘探报告的成果,分析研究矿床基础地质条件和成矿特征,依此提炼获得新的认识.研究表明:(1)燕山期银山次火山岩体与成矿密切相关,3#英安斑岩与铜金成矿有关,5#石英斑岩与铅锌银矿化有关;(2)银山背斜北西翼控制了绝大多数矿体的产出和分布;(3)矿体的定位和形态受主断裂及其两侧伴生的网状裂隙组成的断裂构造带控制,细网脉浸染状矿石为主要矿化类型;(4)与铜矿化、铅锌矿化相伴生的热液蚀变分别是以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的低温蚀变组合.银山铜多金属矿深部矿体尚未封闭,在银山九区—西山区深部是后续找矿的最佳方向.
-
-
-
-
摘要:
翰墨飘香,惠风和雅。山东省济南市德兴街小学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浸润着自然的春、夏、秋、冬……诞生于1964年的济南市德兴街小学,至今已走过56年风雨历程,现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六百余人。漫步校园,环境幽雅,花团锦簇。学生书法作品香飘四壁,书苑翰墨相映成趣,浓郁的书香文化溢满校园。
-
-
-
-
-
摘要:
重庆市字水中学始建于1960年,是重庆市重点中学、首批重点高中联招学校。2004年,原字水中学、原第16中学、第45中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字水中学。现有初高中教学班85个,学生4000余人,在岗教职工近400人,其中高、中级教师225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研究生水平教师87人。
-
-
-
孟晓雷
-
-
摘要:
斑岩型铜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铜、金、钼等金属矿资源来源之一,备受地质学者们的青睐.长期以来对斑岩型铜矿的研究取得了重多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其主要分布在大洋俯冲带的上部.绝大多数的斑岩型铜矿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特提斯带和古亚洲造山带附近.其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德兴斑岩型铜矿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并且由于德兴位于江南造山带的东段,其构造演化一直是地质学者们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前人的研究,探讨德兴斑岩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