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内固定
微型钢板内固定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专利文献680182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双足与保健、医疗装备、中国社区医师等;
微型钢板内固定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卫太、吕强、夏晓明等。
微型钢板内固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0182篇
占比:99.98%
总计:680297篇
微型钢板内固定
-研究学者
- 史卫太
- 吕强
- 夏晓明
- 李钧
- 江春宇
- 王阳
- 胡继超
- 舒正华
- 解辉
- 陈宇斐
- 陈波
- 高斌
- CHEN Yanchao
- LI Feng
- PANG Zheng-qu
- ZHANG Xiu-chun
- 丘锦泉
- 于从海
- 于春波
- 付京尧
- 付微平
- 何子豪
- 何斌
- 何炳旋
- 何艳春
- 余萧玉
- 冯建
- 冯文岭
- 凌宇
- 刘中国
- 刘哲
- 刘富岗
- 刘淦良
- 刘立华
- 刘长城
- 刘骏
- 初立伟
- 包朝鲁
- 单艳
- 卢承印
- 卢明江
- 叶剑刚
- 叶建兴
- 吴倩
- 吴国忠
- 吴小建
- 吴相阳
- 吴磊
- 吴祖耀
- 吴金华
-
-
管玉华
-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30例)及观察组(微型钢板内固定,30例)。比较两组患者TAFS评级优良率、放射学评估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耗时差异性。结果对照组TAFS评级优良率为73.33%,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放射学评估优良率为76.67%,观察组为9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33%,观察为1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恢复平均耗时(64.28±6.34)d,观察组平均(53.97±5.92)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掌指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在TAFS评级、放射学评估、并发症控制、术后恢复方面相较于克氏针内固定方案更具优势。
-
-
王博;
薛庆甫;
燕景春
-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1例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 m,观察组临床效果(95.00%)优于对照组(75.61%),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2.50%)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手功能快速恢复。
-
-
武玥兴;
吴国忠
-
-
摘要: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与螺钉内固定在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情况、踝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后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相较于螺钉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效果更好,可缩短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
-
陈玉成;
黄志伟;
林作华;
罗慧钦;
何炳旋
-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诊疗状况.根据所使用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B组采用螺钉置入内固定,C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失血量、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三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优良率为95.0%,均明显高于A组的60.0%和B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与克氏针和螺钉相比其手术时间、失血量、愈合时间接近,但并发症较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
-
陈绵;
谢广中;
梅林军;
杨业辉;
刘淦良
-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对多发跖骨骨折的愈合时间及功能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多发跖骨骨折62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12.69±3.54)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15.69±5.06)周,短于对照组的(14.88±3.65)周、(18.26±5.4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踝关节功能优良率(87.10%)高于对照组(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能有效缩短多发跖骨骨折的愈合时间,改善足踝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曾伟;
余萧玉
-
-
摘要:
目的:对比应用克氏针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20年5月收治掌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掌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
-
詹义兵;
李华;
靳朝国;
熊怀风
-
-
摘要:
目的 分析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选择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手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需要时间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手部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常用方案,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胡军;
丘锦泉;
黄德东;
麦锦泉
-
-
摘要:
目的 对Lisfranc损伤,采用空心螺钉与微型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Lisfranc韧带损伤患者14例.其中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6例(对照组),行微型跨关节钢板治疗8例(观察组).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1、2、3、6、12个月VAS评分;使用关节功能评分(AOFAS)量表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踝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术前与术后即刻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自术后1个月开始,两组VAS评分差异明显,对照组评分较观察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第6个月后,两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两组AOFAS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跨关节微型钢板治疗Lisfranc损伤,较空心螺钉更有利于足功能的恢复,因此,在临床中推荐采用微型钢板进行治疗.
-
-
吴磊;
田茂生;
钱宇斐
-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接受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顺行髓内针固定及微型钢板固定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第5掌骨颈骨折病例61例,分为A组24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B组21例(顺行髓内针固定)、C组16例(微型钢板内固定).对三组手术时间、术后掌指关节活动度及第5掌骨头干角进行两两比较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7.5±2.31)个月.手术时间比较:A组用时最短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指关节活动度比较:第一次随访(术后1个月)时A组最差,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最好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头干角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第5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的手术方式虽然在早期存在掌指关节活动度差的不足,但经过功能训练,后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无需二次切开取出内固定物及手术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采用.
-
-
徐保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掌指骨骨折患者愈合及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交叉克氏针固定,试验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开始功能训练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掌指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缩短开始功能训练时间、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能增加手指关节主动屈曲度,减少握力丢失度,安全性较高.
-
-
-
-
-
-
- 王予彬
- 公开公告日期:1998-06-03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合微型钢板韧带固定手术器械。它包括:一个细长穿导针,顶端为棱形扁平尖头,直径略粗于针体,针体尾部有牵引针眼;一个刻度探针,包括针杆和针柄两部分,针杆上有标尺刻度,顶端为钩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韧带测量器、空心钻和微型固定钢板。其优点是:穿导针不仅引导钻骨隧道的方向,而且通过牵线将微型钢板牵拉至固定部位,避免再作手术切口,手术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固定安全,可靠。
-
-
-
-
-
- 尹绍猛
- 刘建丰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3-27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臼后壁、后柱骨折内固定异型钢板,其整体呈“X”形;其体部为四边呈圆弧切迹的盾状,体部四角分别伸出一个臂,其中两个为长臂,两个为短臂;所述短臂根部两边有对称的圆弧形切迹;所述长臂根部及臂上两边也具有对称的圆弧形切迹;所述盾状体部及四个臂上有固定钉孔。其是一种固定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包容性强,运用灵活的适用于髋臼后壁、后柱骨折内固定的异型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