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桡骨头骨折

桡骨头骨折

桡骨头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3463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国际骨科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地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等;桡骨头骨折的相关文献由83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世民、李涛、段克南等。

桡骨头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4 占比:2.0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3463 占比:97.87%

总计:13756篇

桡骨头骨折—发文趋势图

桡骨头骨折

-研究学者

  • 张世民
  • 李涛
  • 段克南
  • 王伟
  • 王友华
  • 范存义
  • 蒋协远
  • 赵亮
  • 陈华
  • 高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贵宾; 乔晓光; 孙贵耀; 曹雨; 于海峰; 郑辉; 李少刚; 董银娥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物手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96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内固定材料不同,将其分为微型钢板组(32例)和埋头空心螺钉组(31例)及克氏针组(33例)。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1、4、8、12周疼痛程度,并发症,术前、术后1、4、12周及12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术后1、4、8、12周,三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克氏针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微型钢板组和埋头空心螺钉组(P0.05)。末次随访三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asonⅡ型、Ⅲ型桡骨头骨折,微型钢板、埋头空心螺钉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作为桡骨头骨折的治疗选择。
    • 吴秋敏; 高文强; 夏贤生; 吴宝杰
    • 摘要: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指存在尺骨冠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情况,继而引起肘关节脱位[1]。该病在临床中少见,病因包括车祸致伤、高空坠落致伤及跌倒摔伤等,针对此类疾病目前多是采取手术治疗,经手术治疗主要可恢复肘关节部位相关功能,缓解症状体征[2]。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因此对此类患者应予以合理的干预。针灸、中药熏洗均对关节疾病的干预有积极意义[3]。本研究中选取8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患者,探讨对患者予以针刺配合熏洗方式的干预价值,报告如下。
    • 帅奇; 黄三廷; 杨文龙; 雷超; 张航城; 王皓
    • 摘要: 目的:观察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活血通络方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用切开复位埋头加压螺钉或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通络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术后用活血通络方能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感染或出血风险。
    • 何海龙; 古恩鹏
    • 摘要: Essex-Lopresti损伤是患者前臂屈肘旋前位时受到从腕关节传递至肘关节的高能量负荷所导致的桡骨头骨折、骨间膜损伤、远端尺桡关节分离,其罕见性使之易漏诊、误诊、延迟治疗等,最终发展成慢性损伤,给治疗带来了难度。正确认识Essex-Lopresti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原则将极大降低患者手术失败的风险,对指导医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这方面进行综述。
    • 曹旦博; 苏登; 罗斌; 王志强; 胡容; 曹丽鹏; 叶永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的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均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3.4±3.8)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1.3±2.1)周,随访期间内未出现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固定失效、肘外翻畸形、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采用Broberg-Morrey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4,良8,可3,优良率88.0%.结论 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良好,是目前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曹旦博; 苏登; 罗斌; 王志强; 胡容; 曹丽鹏; 叶永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均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月,平均(13.4±3.8)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1.3±2.1)周,随访期间内未出现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固定失效、肘外翻畸形、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6月采用Broberg-Morrey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4,良8,可3,优良率88.0%。结论采用埋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肘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良好,是目前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陈玉成; 黄志伟; 林作华; 罗慧钦; 何炳旋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诊疗状况.根据所使用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B组采用螺钉置入内固定,C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失血量、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三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优良率为95.0%,均明显高于A组的60.0%和B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与克氏针和螺钉相比其手术时间、失血量、愈合时间接近,但并发症较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 袁伟; 王明鹤; 代耀军; 薛发龙; 燕冰
    • 摘要: 目的 比较桡骨头切除术与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郑州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4例实施人工假体置换术者纳入置换组,26例实施桡骨头切除术者纳入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肘关节功能(Broberg和Morrey评分),肘关节屈曲、旋转度、提携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置换组手术时间为(52.35±2.07) min,少于切除组的(61.58±2.21) 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术后14 d VAS评分为(4.07±1.05)分,低于切除组的(5.45 ±0.93)分(P<0.05).术后14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置换组Broberg和Morrey评分均高于切除组(P均<0.05);术后12个月,置换组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旋前度、肘关节旋后度均大于切除组,肘关节提携角较健侧增加值小于切除组(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低于切除组(38.46%,10/26),P<0.05.结论 与桡骨头切除术相比,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术后疼痛感更轻微,术后肘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更佳,且并发症更少.
    • 高化; 刘振宇; 白晓冬; 陈文韬; 李亚东; 赵亮; 刘长贵; 王宝军
    • 摘要: 目的 比较组合压配型桡骨头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4例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46例;年龄32~58岁,平均45.7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内固定组(mini钢板螺钉内固定32例)和置换组(组配型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32例).末次随访时记录并比较肘关节外翻角度、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8~48个月(平均18.7个月)随访.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1.4±8.2)、(68.9±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屈伸角度分别为95°~125°、100°~140°;旋转角度分别为135.3°±11.2°、143.5°±12.8°,Mayo评分分别为(79.2±3.8)、(83.4±3.9)分,以上项目置换组均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分别为(7.6±0.7)、(0.9±0.7)分;置换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分别为(7.9±0.8)分、(0.7±0.6)分,两组组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组出现内固定松动伴尺神经炎症状1例;置换组出现假体周围吸收但无假体松动1例.结论 人工桡骨头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成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桡骨头置换效果更佳.
    • 亓玉彬; 韩钦一; 刘守东; 左贵来; 王文
    • 摘要: Essex-Lopresti损伤由轴向暴力由手腕传递到肘部引起,临床少见、易漏诊,延迟诊断和治疗可导致桡骨向近端移位和远尺桡关节持续性脱位,难以手术纠正且治疗效果欠佳.了解前臂解剖结构、Essex-Lopresti可能损伤机制以及急慢性Essex-Lopresti损伤的正确诊治方法对全面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