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常乳

常乳

常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900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动物营养学报、国外畜牧学-猪与禽、畜牧与饲料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等;常乳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云、李卫真、杨忠等。

常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900 占比:99.68%

总计:24980篇

常乳—发文趋势图

常乳

-研究学者

  • 张永云
  • 李卫真
  • 杨忠
  • 于天锡
  • 初琪洋
  • 卢晓寰
  • 汤守锟
  • 田建云
  • 苗永旺
  • 蔡屹

常乳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荣; 吴欣雨; 贾玮
    • 摘要: 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获取牛初乳、牛常乳、羊初乳和羊常乳的乳清蛋白组轮廓,基于其非标记定量强度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结果发现牛初乳和牛常乳在蛋白质组成方面较羊初乳和羊常乳更相似,同时筛选出羊乳中丰度较高的9种蛋白用作标志物区分这4组乳样。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羊乳中的高丰度蛋白大部分与免疫应答和代谢过程有关,说明羊乳更有助于新生儿建立抗微生物感染的免疫系统。该研究可加深对羊乳蛋白的认识,对牛乳及其制品的营养改良和母乳替代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李墨翰; 张秀敏; 宋婉莹; 于海坤; 张娟; 岳喜庆; 郑艳
    • 摘要: 为阐明驴初乳与常乳中乳脂球膜蛋白的差异,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二者进行蛋白质组差异分析。在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216种和215种乳脂球膜蛋白,并在其中筛选出40种差异蛋白,包括15种差异表达蛋白和25种特异表达蛋白。将驴初乳与常乳中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的细胞组成为细胞外泌体、胞外囊泡、胞外细胞器等;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过程、细胞增殖过程、血管形态生成过程等;主要参与的分子功能为金属离子结合、阳离子结合、钙离子结合等。此外,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为生成IgA而形成的肠道免疫网络等代谢通路。利用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中存在具有高连接度的关键乳脂球膜蛋白因子。本研究有助了解驴乳脂球膜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为驴乳中乳脂球膜蛋白的营养学研究及相关配方乳粉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 翁秀秀; 刘欣欣; 乐祥鹏; 李万宏; 李发弟
    • 摘要: 试验旨在分析绵羊初乳和常乳乳蛋白质组的差异,揭示绵羊不同泌乳阶段的乳蛋白质组特征.选用6只胎次相同、预产期相近的湖羊母羊,分别采集分娩后第1、3、7天的初乳和第14、28、56天的常乳,每个时间点采集6份奶样并等体积混合,离心弃去乳脂肪,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对初乳和常乳的脱脂乳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初乳中乳蛋白含量较高,且随着泌乳期的延伸,乳蛋白含量降低.以第1天乳蛋白2-DE图谱为参照,第3天检测到3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有20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1天图谱中,有1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3天图谱中,其余17个蛋白点呈现表达量的差异;第7天检测到35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有19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1天图谱中,有1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7天图谱中,其余15个蛋白点呈现表达量的差异;第14天检测到3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有11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1天图谱中,有1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14天图谱中,其余22个蛋白点呈现表达量的差异;第28天检测到3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有28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1天图谱中,有1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28天图谱中,其余9个蛋白点呈现表达量的差异;第56天检测到36个差异蛋白点,其中有26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1天图谱中,有1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56天图谱中,其余9个蛋白点呈现表达量的差异.综上,共检测出4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中有8个蛋白点仅存在于第1天图谱中,而这些蛋白主要涉及免疫活性功能.
    • 梁晓帅; 沈亚军; 齐敬宇; 郝颖; 李胤豪; 赵艳丽; 郭晓宇; 史彬林; 闫素梅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母驴初乳与常乳中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为母驴饲粮蛋白质的适量供给和驴乳的优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因素一为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因素二为产后时间.选择24头年龄[(7.15±1.69)岁]、体重[(270.11±63.24)kg]、胎次[(1.63±0.48)胎]及预产天数[(58.66±4.28)d]相近的德州三粉母驴,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妊娠后期分别饲喂高(12.48%,HP组)、中(11.52%,MP组)和低(10.54%,LP组)3个蛋白质水平的饲粮,产后14 d内统一饲喂相同的泌乳饲粮,并分别在产后2、6、12、24、48 h和3、5、7和14 d采集乳样.结果表明:乳中干物质、天冬氨酸(Asp)、丙氨酸(Ala)、酪氨酸(Tyr)、精氨酸(Arg)、苯丙氨酸(Phe)、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组氨酸(His)及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呈味氨基酸(DAA)、支链氨基酸(BCAA)的含量在HP和MP组显著高于LP组(P<0.05);乳中丝氨酸(Ser)、甘氨酸(Gly)、苏氨酸(Thr)的含量在HP、MP和LP组中依次显著降低(P<0.05);HP组乳中蛋白质、总氨基酸(TAA)的含量与EAA/TAA、EAA/NEAA最高,显著高于MP和LP组(P<0.05),乳中脂肪含量正好相反.产后2 h的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以及17种单一氨基酸、EAA、NEAA、DAA、BCAA的含量最高,产后6~12 h快速降低,从产后24 h开始降低趋于平缓,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含量于产后14 d降至最低,脂肪含量在产后5 d降到稳定水平.EAA/NEAA、EAA/TAA以产后2 h、6 h、72 h和14 d较低,其他时间点较高,尤以产后24 h最高.综上可知,与低蛋白质水平饲粮相比,母驴妊娠后期饲喂中、高蛋白质水平饲粮可以提高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多数单一氨基酸的含量,改善乳蛋白质品质;随产后时间的延长,驴乳中的脂肪、蛋白质和多数AA含量逐渐降低,以产后2 h最高,从产后24 h开始降低的趋势逐渐平缓,产后14 d降至最低.
    • 张学武; 宋仕花
    • 摘要: 根据羔羊生理特点和不同生长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应提供充足的母乳和均衡的饲料营养,加强护理工作,促使羔羊安全断奶.刚出生的羔羊体质较弱、组织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条件和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如果环境温度突然变化、湿度较大,羔羊容易受凉发生感冒或呼吸道疾病.饲喂管理不当,青饲料和粗饲料搭配不合理,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严重影响羔羊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对羔羊进行妥善护理,以提高其体质和成活率,再经过科学培育,能够作为种用繁殖后代,为养殖场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
    • 杨彩虹; 田星哲; 田沛知; 李金辉; 严慧; 段春辉; 张英杰; 纪守坤; 刘月琴
    •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Meta分析探究绵羊常乳成分含量及其变异范围,并比较国内和国外品种绵羊乳成分差异.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中外文数据库,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0年10月,共纳入15篇文献,3599只绵羊,其中国内品种绵羊8个,国外品种绵羊14个,提取绵羊乳中总固形物、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数据,利用方差倒数法对绵羊常乳成分含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 表明:绵羊常乳成分合并值分别为总固形物含量15.67%[95%置信区间(CI)(14.51%,16.82%)];乳脂含量6.88%[95%CI(6.60%,7.17%)];乳蛋白含量5.50%[95%CI(5.29%,5.72%)];乳糖含量3.97%[95%CI(3.69%,4.25%)].国内和国外品种绵羊的常乳总固形物和乳蛋白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内品种绵羊的乳脂含量为6.38%[95%CI(5.93%,6.82%)],显著低于国外品种绵羊[7.25%,95%CI(6.87%,7.63%)](P<0.05);国内品种绵羊的乳糖含量为3.59%[95%CI(3.06%,4.12%)],显著低于国外品种绵羊[4.34%,95%CI(4.12%,4.56%)](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获得了绵羊常乳主要营养成分预期值及变异范围,国内品种绵羊的常乳总固形物和乳蛋白含量与国外绵羊相近,而乳脂和乳糖含量低于国外品种绵羊.
    • 司马博锋
    • 摘要: 仔猪在整个泌乳期主要的食物是母乳,母乳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仔猪的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而初乳的质量和数量则会主要影响产仔后前两天的仔猪死亡率.不同母猪的初乳分泌量及初乳成分不同,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提高母乳的分泌量可以更好提高仔猪成活率,并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遗传育种的进步,母猪的产仔数提高了很多,但由于受到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其母乳分泌量不能满足产仔数提高的需求,造成仔猪在断奶前死亡率较高.国内对母乳分泌量、影响因素及调控报道较少,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初乳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提高常乳分泌量及营养成分方面,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崔喜才
    • 摘要: 犊牛质量的好坏对于今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其中以犊牛阶段的死亡率最高,这是由于犊牛器官发育不健全,功能性不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瘤胃的消化能力不强,导致其易患病发生死亡。因此,需要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促进犊牛健康的生长发育。
    • 崔喜才
    • 摘要: 犊牛质量的好坏对于今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其中以犊牛阶段的死亡率最高,这是由于犊牛器官发育不健全,功能性不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瘤胃的消化能力不强,导致其易患病发生死亡.因此,需要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促进犊牛健康的生长发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