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
帝制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4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259种,包括云南社会科学、人物、国家人文历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球视域下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学术研讨会等;帝制的相关文献由42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分田、张鸣、阿忆等。
帝制
-研究学者
- 张分田
- 张鸣
- 阿忆
- 庄和灏
- 袁泉
- 佚名
- 刘刚
- 刘秉荣
- 吴建华
- 孙倩
- 张传彩
- 张明扬
- 张永
- 张鸿
- 李新宇
- 王爱云
- 耿战超
- 苏全有
- 赵晓耕
- 赵轶峰
- 邓汉祥
- 陈远
- 饶珍芳
- 黄佳祖
- PH·DEHeer
- 丁健
- 万立骏
- 上林
- 严微
- 丸山昇1
- 于俊生
- 于春光
- 云帆
- 付清海1
- 任访秋
- 任贵祥
- 何仁勇
- 何庚春
- 何晓明
- 何虎生1
- 佘意明
- 佘汉武
- 余文祥
- 余根省
- 余盛峰1
- 余竞跃
- 侯会
- 倪中华
- 倪良端
- 傅国涌
-
-
张妮娜
-
-
摘要:
西汉初年,缇萦上书作为一个触点,促使汉文帝颁布了一则罪己诏,成为西汉时期的刑制改革起点,在此以后肉刑被废除,西汉前承秦制,又为后世定下不变之制。诏书制度自汉代出现并延续至最后一个帝制王朝,汉文帝用罪己诏开始了刑制改革,汉武帝用罪己诏及时将陷入崩溃边缘的汉帝国拉回正轨。罪己诏在当时社会困境中有着正面意义,其对当代社会亦有启示。
-
-
徐可达
-
-
摘要:
提起我的家乡,庚子鼠年春节特别出名,想必您已猜到,那就是——武汉!家乡自带不少亮眼标签。她首先是英雄之城,终止两千多年帝制的壮举就发生于此,史称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其次是文化之城,百年历史承载千年文化,登黄鹤楼,望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壮阔,瞻行吟阁,叹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沧桑;她还是科技之城,高校林立,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大学城,全球城市科研实力异军突起,位居中国第四……
-
-
耿战超
-
-
摘要:
西汉时,君王往往以“内书”校理即文献工作为抓手,来引领当时的学术风气,特别是对于太常、博士等外府官学进行钳制。同时,内府对于文献的收集、入藏以及整理,是随着政治形势、学术思潮、意识形态等变化而变化的,有时还要深受帝王个人喜好之左右,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符合王朝治道之选择。在此基础上,汉代初步形成了以“内府学”为核心,以内统外、内外互动的学术格局,更由此发展了书有内外、术有当否、学有粗密、道有浅深的文献观念与学术认知,西汉内府文献序列以及其时“外家传语”诸说,都具体体现了上述观念与认知。
-
-
-
-
摘要:
官僚治国是皇帝制度的共生物。帝制时期的官僚是与封建时期的贵族相对而言的,原则上,贵族世袭,官僚选任;就基本的游戏规则而言,贵族是"家族决定个人",官僚是"个人决定家族"。但是,在某些历史时期,官僚也获得了某种类似于贵族的特质,这种贵族化的官僚就是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帝制国家选拔、任用官僚是为了治理国家,然而,作为群体的官僚一旦拥有权力,便忍不住为个人及其家族谋福利,官僚群体的利益可能会走向朝廷国家利益的反面。
-
-
耿战超
-
-
摘要:
西汉时,君王往往以"内书"校理即文献工作为抓手,来引领当时的学术风气,特别是对于太常、博士等外府官学进行钳制.同时,内府对于文献的收集、入藏以及整理,是随着政治形势、学术思潮、意识形态等变化而变化的,有时还要深受帝王个人喜好之左右,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符合王朝治道之选择.在此基础上,汉代初步形成了以"内府学"为核心,以内统外、内外互动的学术格局,更由此发展了书有内外、术有当否、学有粗密、道有浅深的文献观念与学术认知,西汉内府文献序列以及其时"外家传语"诸说,都具体体现了上述观念与认知.
-
-
戴珂
-
-
摘要:
戴凤翔,字钟奇,号光晔,汉族,188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东乡(今北山镇),国民党早期高级将领、军事教育家。他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反清革命浪潮中,参与发动长沙起义,支持震惊中外的萍浏醴起义,策应安庆起义,密谋广州起义,响应武昌起义以及派遣湘军援鄂。
-
-
包洪鹏
-
-
摘要:
此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汉代之前的史料为考证之本,以近些年的出土资料和学术成果为流,以尧和舜的生卒和及帝、退帝年考为突破,以《夏王朝世系表》中夏朝开始的时间为时间基点,通过对帝位接替顺序的顺向考证和及帝、退帝时间逆向追溯的方法,对"五帝"和帝挚、帝禹七位帝王的生卒年、及帝和退帝年进行了考证,并且以此为基础,对"五帝"时期"禅让"、帝位接替等帝制和"服丧三年"等方面的丧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
-
-
-
摘要: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在大会上发言,全文如下: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我谨代表各人民团体,向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向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表示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敬意!
-
-
万立骏
-
-
摘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纵观这一划时代的历史变革,我们不难发现,华侨与辛亥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回顾辛亥革命的历史,华侨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每一个阶段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
-
-
马维熙
- 《全球视域下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清代诸帝对政务信息的保密性多有重视,并从相关的机构和制度层面重重设防.然而,嘉庆二十四年(1819)的傅瑞祥京控一案及其后续事态的发展,牵涉出一个在京诸臣私派僚属于圆明园等宫苑禁地探听政事的朝政失密大案.群臣探听朝政的行径,或有不得不如是之苦衷,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清代保密制度既有框架的防弊初衷.而嘉庆帝大事化小的疲软应对之策,恰恰折射出帝制中国面临社会总体危机之际皇权的渐趋衰微,印证着"嘉道中衰"这一历史大势的降临.与此同时,从泄密事件反观清代保密制度衍变,不失为"活的制度史"研究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