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1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专利文献77706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学园、考试周刊、辞书研究等;
布龙菲尔德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伍铁平、白明会、乔治·穆南等。
布龙菲尔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7706篇
占比:99.82%
总计:77846篇
布龙菲尔德
-研究学者
- 伍铁平
- 白明会
- 乔治·穆南
- 何宁
- 卡咪拉·阿不都克热木
- 朱洪斌
- 李学民
- 许钧
- C.F.霍凯特
- Peter J.Robinson
- 乔学光
- 于思湘
- 于洁
- 何鑫华
- 侯萍
- 冉丹
- 刘其武
- 刘振聪
- 刘振聪1
- 刘景霞
- 刘景霞1
- 刘真福
- 刘金表
- 卢丹怀
- 卢炳群
- 史存直
- 史李梅
- 史金生
- 吐尔生·吐金花
- 吴士辉
- 吴晓芳
- 吴琦
- 周一农
- 周丽红
- 周密
- 周艳芳
- 唐邦海
- 夏允贻
- 夏荷
- 奚洁(译)3
- 姚丽娟
- 孔桂英
- 尼玛次仁
- 崔小兵
- 崔艳娇
- 廖梦君
- 张乔
- 张克定
- 张庆云
- 张庭赫
-
-
罗曼·雅各布森;
曾誉铭(译)
-
-
摘要:
《现代外国哲学》总第18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12月,13000字于“在人类话语中,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意义”,利奥纳德·布龙菲尔德在其富有影响的1933年手稿中总结道:“研究声音与意义的这种并列关系也就是研究语言。”一个世纪以前,威廉·冯·洪堡教导说:“声音与意义的联系显而易见,然而,这种联系甚少助其自身得到确切阐释,它经常被人一瞥而过,而更多地总是晦暗莫测。”在古老的语言科学中,这种联系及并列关系是一个永恒而至关重要的问题。
-
-
刘振聪;
张庭赫
-
-
摘要:
布龙菲尔德(1887-1949)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研究印欧语系,特别是日耳曼语族诸语言,1917年起率先研究马来亚-玻利尼西亚语言,特别是菲律宾的泰加罗语(Tagalog).20世纪20年代初期,他开始研究美国北部印第安语.他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语言进行纯形式化的描写,从而摆脱了心灵主义的影响,使语言学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33年,他的《语言论》出版,被公认为20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普通语言学专著之一.再读经典,《语言论》对当前的语言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
-
朱文静;
刘景霞
-
-
摘要:
作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布龙菲尔德从行为主义和唯物主义机械论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本文依据布龙菲尔德的刺激-反应理论,具体分析该理论在教学、广告语和交际语中的应用,由此辅助理解,增添学习者的兴趣,进一步认识到语言学不是空中楼阁,是生活中可感的语言现象.
-
-
谢椿
-
-
摘要:
关于现代汉语儿化词中"儿"是否具有语素地位,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大量的争议.但争议基本都是从"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这一理论依据的定义上产生的.本文以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当中提出的对语素的定义为理论基础来分析,得出"儿"在现代汉语中是具有语素地位并加以分析.
-
-
-
刘振聪1;
张庭赫1
-
-
摘要:
布龙菲尔德(1887-1949)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研究印欧语系,特别是日耳曼语族诸语言,1917年起率先研究马来亚-玻利尼西亚语言,特别是菲律宾的泰加罗语(Tagalog)。20世纪20年代初期,他开始研究美国北部印第安语。他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语言进行纯形式化的描写,从而摆脱了心灵主义的影响,使语言学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33年,他的《语言论》出版,被公认为20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普通语言学专著之一。再读经典,《语言论》对当前的语言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
-
杜小红
-
-
摘要: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犹如一部语言学百科全书,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界对其评价可谓林林总总,但布氏在零句方面的精辟论述和重要观点却较少受到中国学界关注.文中介绍了《语言论》中的零句观,对《语言论》的句子类型观、零句的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并就其对赵元任等语言学家的影响以及中国零句研究的起源及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明了这位语言学巨擘及其《语言论》对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
-
-
-
周艳芳
-
-
摘要:
"分布"是结构主义重要的形式化描写的原则和方法,上世纪初,在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与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中均出现出了这种"分布"的思想.他们对于"分布"有怎样的认识,他们的"分布"的观念又有怎样的差异,本文主要就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