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左主干

左主干

左主干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783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2018河北省放射学学术大会等;左主干的相关文献由497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树铮、杨新春、吴方斌等。

左主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3.3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783 占比:96.60%

总计:3916篇

左主干—发文趋势图

左主干

-研究学者

  • 吕树铮
  • 杨新春
  • 吴方斌
  • 徐立
  • 支晓明
  • 晋从海
  • 朱春甲
  • 朱红涛
  • 李惟铭
  • 汪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瑞涛; 赵帆; 杨峻岭; 李涛; 史燕
    • 摘要: 案例背景2019年12月28日,患者张某主因胸痛两小时入某医院就诊,门诊以"胸痛"收治入院,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分级Ⅰ级、高血压3级很高危。2020年1月7日,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左主干+三支病变:左主干末端可见40%狭窄病变;前降支近段90%狭窄,远端80%狭窄病变。
    • 于杰; 盛宇贺; 王颖东; 祁俊仙; 李子琪; 王斌; 荆全民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估的左主干(LMCA)口部狭窄的严重程度与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结果相比被高估的原因。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经CAG诊断为LMCA口部存在严重狭窄(目测直径狭窄程度≥50%)的6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IVUS测量的LMCA口部最小管腔面积是否≥6 mm^(2),将所有患者分为高估(OE)组(n=37)与未高估(NOE)组(n=25)。比较两组患者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IVUS测量的相关参数。结果QCA相关参数比较:OE组的参考血管直径显著高于NOE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相关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LMCA口部斑块性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E组患者的LMCA口部最小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面积大于NOE组,LMCA口部的斑块负荷程度、向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比例均小于NO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管重构、圆形开口和QCA参考血管直径是造成LMCA口部狭窄程度被高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VUS分析证实,圆形开口和血管重构有助于CAG对LMCA口部狭窄程度的准确判断,而中度程度狭窄(狭窄程度<50%)和较大的LMCA参考血管直径则会造成对LMCA口部狭窄程度的高估。
    • 郭超; 乔树宾; 王心宇; 许浩博; 滕浩波; 袁建松; 崔锦钢; 杨伟宪; 胡奉环; 吴元
    • 摘要: 目的 探讨残余SYNTAX评分(residual SYNTAX score,rSS)对左主干病变(left main lesion,LML)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LM LCI治疗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并计算其基线SYNTAX评分(baseline SYNTAX score,bSS)和rSS,根据rSS分值进行分为rSS<8、rSS≥8两组,所有患者接受3年随访.结果 高rSS组患者LM+三支病变比例更高,LM钙化比例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肌酐清除率更低、操作并发症发生率及IABP支持比例更高,预后方面,高rSS与更高的心源性死亡(1.13%比0.51%,P=0.0458)、支架内血栓(2.36%比1.35%,P=0.0440)、所有血运重建(12.43%比8.09%,P=0.0002)、全因死亡+所有心肌梗死+所有的血运重建复合终点(19.11%比13.29%,P<0.0001)和心源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4.28%比2.78%,P=0.0286)发生率相关.回归分析表明,rSS≥8分、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全因死亡+所有心肌梗死+所有的血运重建复合终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接受LM介入治疗的患者人群,较高的残余SYNTAX评分是3年复合终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郭超; 徐波; 乔树宾; 王心宇; 管常东; 滕浩波; 许浩博; 段欣; 王娟; 袁建松; 杨伟宪
    • 摘要: 目的 评价吸烟因素对左主干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男性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左主干病变PCI的男性冠心病患者3122例,其中不吸烟组1207例,当前吸烟组1339例,已戒烟组576例,随访3年,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全因死亡、所有心肌梗死以及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及靶病变失败(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对三组间定量资料采用ANOVA或Cruskal-Wallis检验,对定性资料采用Chi-square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和Log Rank检验.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当前吸烟组年龄低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P<0.0001);预后方面三组患者MACE复合终点(P=0.2772)、靶病变失败(P=0.2522)、支架内血栓(P=0.2118)等主要次要终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分组中,心源性死亡(P=0.2509)、靶血管血运重建(P=0.9866)、全因死亡(P=0.3130)、所有血运重建(P=0.5028)和卒中(P=0.3985)等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心肌梗死(5.67%比5.10%比2.97%,P=0.0072)和靶血管心肌梗死(5.48%比5.10%比2.89%,P=0.0067)发生率方面,已戒烟组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组,高于当前吸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Cox回归分析,既往心肌梗死(HR=1.339,95%CI1.042~1.722,P=0.0227)和基线SYNTAX 评分(HR=1.0333,95%CI 1.017~1.049,P<0.0001)为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前吸烟是靶血管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R=0.793,95%CI 0.646-0.974,P=0.0274).结论 对左主干病变行PCI的患者,吸烟状态对其长期MACE或靶病变失败的发生并无影响,而对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则是其保护性因素.
    • 王鹏; 刘雅如; 李洋; 马士华
    •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长度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分叉角度对其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5月32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长度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分板的分叉角度以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左主干有斑块患者左主干长度(11.36±3.42)mm高于无斑块患者(9.25±2.45)mm,(t=3.2548,P=0.0214),P0.05.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有斑块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分叉角度与无斑块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长度越长,其左主及左前降支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就越高.
    • 沈卫峰; 丁风华; 张瑞岩
    • 摘要: cqvip:左冠状动脉主干(简称左主干)是心肌供血的主要通道。既往研究指出,在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为5%~8%,大多数位于左主干远端,且斑块常累及左前降支和(或)左回旋支开口[1]。传统认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严重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优先疗法,但近年来多个随机试验(SYNTAX[2]、PRECOMBAT[3]、EXCEL[4]和NOBLE[5])提示,对低、中危的左主干远端复杂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获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似的疗效。
    • 夏平
    • 摘要: 心电图aVR和/或V1导联ST段抬高伴≥8个导联ST段压低现象,称为"8+2"心电图,可提示左主干或严重的三支血管病变,并且对死亡风险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然而,"8+2"心电图预测左主干病变的特异性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临床工作中,多种疾病特别是急危重症疾病也常表现"8+2"心电图特征.现就其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徐延峰; 于淑靖; 董亚鹏; 郭天娇; 王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常规方案团注造影剂对冠状动脉左主干(LMA)分叉区管腔直径和角度的影响,为应用CCTA精确测量冠状动脉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54例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及常规方案团注CCTA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由2名医师分别测量LMA中段管腔直径(d1)、左前降支(LAD)近段管腔直径(d2)、左回旋支(LCX)近段管腔直径(d3)和LAD与LCX分叉夹角(∠1).比较2名医师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并比较CACS和CCTA测量各指标的结果.结果 2名医师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仅CCTA测量的d3一致性适中(组内相关系数=0.717),余各指标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0.75).CACS和CCTA测量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按照CCTA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其中LMA及分支正常或狭窄程度<50% 25例,LMA及分支有1支或多支狭窄程度≥50% 29例.CACS和CCTA测量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检查中常规方案团注造影剂未对冠状动脉LMA分叉区管腔直径和角度造成确切影响.
    • 林庆成; 朱千里; 黄伟剑; 单培仁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单支架横跨支架术式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中,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动态观察最终对吻技术对分叉区域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36例左主干分叉病变且行单支架横跨术式,所有患者在术前分别从前降支(run1)、回旋支(run2)回拉IVUS,支架释放后从前降支回拉IVUS(run3),最终对吻后分别从前降支(run4)、回旋支(run5)回拉IVUS;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造影资料和IVUS数据.结果:患者年龄(63.8±12.1)岁,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占22.2%.相较于术前IVUS(run2),最终对吻术后的IVUS(run5)发现回旋支开口处管腔面积[(7.30±3.08)mm2vs.(6.37±2.66)mm2,P<0.05]和血管面积[(13.10+3.27)mm2vs.(12.47±2.93)mm2,P=0.012)]均明显减小,而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0±2.02)mm2vs.(6.10±2.09)mm2,P=0.128];回旋支开口处管腔面积变化与血管面积变化相关(r=0.787,P<0.001),而与斑块面积变化不相关(r=0.187,P=0.276).相较于支架释放后IVUS(run3),最终对吻术后的IVUS(run4)发现多边形区域面积[(9.80±2.09)mm2vs.(11.48+2.65)mm2,P<0.05]、左主干远端面积[(9.91±1.73)mm2 vs.(11.85±2.38)mm2,P<0.05]和左主干最小支架内面积[(9.61±1.53)mm2 vs.(11.34±2.33)mm2,P<0.05]均明显增加,支架贴壁不良现象减少(83.3%vs.61.1%,P=0.035),但是伴随支架不对称指数增加,多边形区域[(1.23±0.14 vs.1.33±0.12,P<0.05);左主干远端(1.18±0.09 vs.1.25+0.10,P<0.05);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处(1.17±0.09vs.1.24±0.10,P<0.05).结论:在左主干分叉病变行单支架横跨支架术中,最终对吻后回旋支开口面积明显减小,与嵴移位相关;最终对吻增加左主干及多边形区域支架内面积,减少支架贴壁不良现象,但是会增加支架不对称指数.
    • 林庆成; 朱千里; 黄伟剑; 单培仁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单支架横跨支架术式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中,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动态观察最终对吻技术对分叉区域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36例左主干分叉病变且行单支架横跨术式,所有患者在术前分别从前降支(run1)、回旋支(run2)回拉IVUS,支架释放后从前降支回拉IVUS(run3),最终对吻后分别从前降支(run4)、回旋支(run5)回拉IVUS;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造影资料和IVUS数据。结果:患者年龄(63.8±12.1)岁,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占22.2%。相较于术前IVUS(run2),最终对吻术后的IVUS(run5)发现回旋支开口处管腔面积[(7.30±3.08)mm^(2) vs(.6.37±2.66)mm^(2),P<0.05]和血管面积[(13.10±3.27)mm^(2) vs.(12.47±2.93)mm^(2),P=0.012]均明显减小,而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0±2.02)mm^(2) vs.(6.10±2.09)mm^(2),P=0.128];回旋支开口处管腔面积变化与血管面积变化相关(r=0.787,P<0.001),而与斑块面积变化不相关(r=0.187,P=0.276)。相较于支架释放后IVUS(run3),最终对吻术后的IVUS(run4)发现多边形区域面积[(9.80±2.09)mm^(2) vs.(11.48±2.65)mm^(2),P<0.05]、左主干远端面积[(9.91±1.73)mm^(2) vs.(11.85±2.38)mm^(2),P<0.05]和左主干最小支架内面积[(9.61±1.53)mm^(2) vs(.11.34±2.33)mm^(2),P<0.05]均明显增加,支架贴壁不良现象减少(83.3%vs.61.1%,P=0.035),但是伴随支架不对称指数增加,多边形区域(1.23±0.14 vs.1.33±0.12,P<0.05);左主干远端(1.18±0.09 vs.1.25±0.10,P<0.05);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处(1.17±0.09 vs.1.24±0.10,P<0.05)。结论:在左主干分叉病变行单支架横跨支架术中,最终对吻后回旋支开口面积明显减小,与嵴移位相关;最终对吻增加左主干及多边形区域支架内面积,减少支架贴壁不良现象,但是会增加支架不对称指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