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7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2篇、会议论文122篇、专利文献127776篇;相关期刊596种,包括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5种,包括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第三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暨第一届中国智慧医疗大会、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相关文献由7048位作者贡献,包括胡盛寿、高长青、顾承雄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42 占比:2.40%

会议论文>

论文:12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27776 占比:97.51%

总计:131040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文趋势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研究学者

  • 胡盛寿
  • 高长青
  • 顾承雄
  • 万峰
  • 陈鑫
  • 孙寒松
  • 程兆云
  • 肖苍松
  • 陈彧
  • 郑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蔡馨; 宋宇娟; 蔡忠香; 肖莹; 程誌; 王志维
    • 摘要: 背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术式,可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循环下进行,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较易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无需在心脏停搏的前提下进行.目的 比较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出院时间、植入支架支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前、术后1 d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I)、右心室做功指数(RVSWI)〕.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出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CI、LVSWI、RVSWI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 CI分别高于本组术前,LVSWI、RVSWI分别低于本组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 陈晨; 陈园园; 刘欣怡; 尚星辰; 祝娉婷
    • 摘要: 背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术方式,急性肾损伤(AKI)是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总结CABG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对识别高危人群并制定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见相关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报道.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探讨CABG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CABG患者并发AKI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检索CABG患者并发AKI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病例组为CABG后并发AKI患者,对照组为CABG后未并发AKI患者.收集患者一般因素、客观指标、疾病类型、手术因素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分析纳入相关指标的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25篇文献,包含160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959例,病例组40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血肌酐(Scr)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SCORE)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率、卒中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急诊手术者占比、输血率、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率、旁路移植数量、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报道年龄、男性占比、BMI、左心室射血分数、Scr水平、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急诊手术者占比、IABP治疗率、CPB时间文献的数据点基本对称均匀,且所有数据点分布于漏斗图内部,提示上述文献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Scr水平、eGFR、EuroSCORE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COPD、卒中、糖尿病、急诊手术、输血、主动脉阻断时间、IABP、旁路移植数量、机械通气时间、CPB时间、ICU入住时间可能是CABG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
    • 史坤(综述); 夏宇(审校)
    • 摘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严重冠心病(如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等血管狭窄>70%)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合的桥血管是决定搭桥手术效果和保证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有数据显示动脉桥优于静脉桥,但由于动脉桥受年龄限制、易痉挛、易受竞争血流影响、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等多因素影响,多根/全动脉移植在临床上受到限制。目前,大隐静脉移植仍是心脏冠脉移植手术中使用最多的桥血管。由于目前对桥血管的最佳选择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对CABG中主要推荐的桥血管的研究进展及目前移植血管主要选择的趋势和证据作一综述,为临床冠脉搭桥时桥血管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范承哲; 张楠; 梁林; 许保磊
    • 摘要: 目的研究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手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4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二者均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均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先行CAS,术后6个月内完成非体外循环CABG。观察CAS及CABG术后院内并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54~76岁,平均(64±5)岁。CAS及非体外循环CABG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23.3%(7/30例),其中CAS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脑梗死1例),非体外循环CABG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脑梗死2例)。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结论颈动脉重度狭窄联合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分期CAS+CABG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需要在相关科室配套完善的医院内实施较为合适。
    • 潘丽娜; 高云; 刘虹宏; 闫贤良; 张冬花; 王茜; 吴翔宇; 王苏; 林运
    •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二级预防措施及其与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因再发胸痛住院的CABG术后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患者基本信息、二级预防用药、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1例,男性269例(81.3%),女性62例(18.7%)。CABG后持续吸烟者37例(24.8%);具有高血压病史者218例(65.9%)、糖尿病病史者125例(37.8%);LDL-C<1.8mmol/L者144例(43.5%)。左乳内动脉桥血管病变91例(29.2%),其中局限性病变占50.5%,完全闭塞性病变为45.1%。服用他汀类药物者LIMA桥血管病变率低于未服用他汀者(22.3%vs.38.3%,χ^(2)=9.292,P=0.002)。CABG术后吸烟状态与LIMA桥血管病变有相关关系(χ^(2)=7.219,P=0.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BG术后仍然吸烟者LIMA桥血管发生病变的风险增加(OR=2.528,95%CI:1.167~5.478),而CABG术后戒烟和从不吸烟的患者LIMA桥血管发生病变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7,95%CI:0.514~1.746)。服用他汀类药物LIMA桥血管发生病变的风险降低(OR=0.402,95%CI:0.235~0.687)。结论:CABG后再发胸痛患者LIMA桥血管病变发生率为27.5%,术后戒烟以及服用他汀类药物与降低LIMA桥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有关。
    • 郭淑萍; 吴亚丽; 张竹英; 周娟; 马富珍
    •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9年12月—2020年9月收治的96例老年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2月—2020年4月品管圈开展前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9月品管圈开展后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相关指标、恶心/呕吐及疲乏症状改善情况和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呕吐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组间)>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相关知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老年CABG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相关营养指标及呕吐症状。
    • 韩芸峰; 侯超凡; 王涛; 徐慧敏; 袁慧书; 杨军; 赵鸿; 凌云鹏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脑灌注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5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等)、影像学资料[包括CT血管成像(CTA)及头部CT灌注(CTP)成像、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及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同期行CEA+CABG。术前和术后行头颈动脉CTA及头部CTP成像检查,以脑血流量(CBF)代表脑灌注情况,计算手术前后术侧和对侧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CBF变化率(DR CBF),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头部CTP成像示,术前术侧CBF为(19.4±2.2)ml/(100 g·min),对侧CBF为(24.4±4.7)ml/(100 g·min),rCBF为0.52~1.00,平均0.82±0.17;术后术侧CBF为(24.6±2.8)ml/(100 g·min),对侧CBF为(28.1±5.7)ml/(100 g·min),rCBF为0.68~1.35,平均0.90±0.16;与术前比较,术后rCB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4,P<0.01);DR_(CBF)为4%~62%,平均(28±14)%。DR_(CBF)与颈动脉狭窄率呈高度正相关(r=0.826,P<0.01),与颈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r=0.7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602,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0.473,P<0.01)呈正相关,与术前rCBF呈负相关(r=-0.421,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心功能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手术前后脑灌注改变相关,有待于大样本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
    • 耿博; 胡宁治
    • 摘要: 目的:探究对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心脏瓣膜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对心肌损伤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1,心脏瓣膜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同期手术)和观察组(n=61,行心脏瓣膜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对比分析心肌损伤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 d,观察组心肌损伤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术后1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心脏瓣膜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治疗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缓解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 李丹; 冯杰莉; 张喆; 李昭屏
    • 摘要: 目的探讨左室四维心肌应变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1年LVEF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9月41例缺血性心肌病行CABG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左室四维心肌应变成像,术后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比较术前四维心肌应变和LVEF与术后1年LVEF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CABG术后1年LVEF较术前有明显提高[(46.63±13.68)%vs.(40.41±10.60)%,t=-5.119,P=0.000]。术前四维整体长轴应变、圆周应变、径向应变、面积应变与术后1年LVEF均具有良好相关性(r=-0.502、-0.425、0.500、-0.458),术前LVEF与术后1年LVEF也具有良好相关性(r=0.824)。以术后LVEF为主要终点评价指标,术前LVEF与CABG术后1年LVEF的相关性(r=0.824)优于术前四维心肌应变指标(r绝对值0.425~0.502)。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CABG术前左室四维心肌应变与术后1年LVEF具有高度相关性,与术前LVEF结果一致。四维长轴应变与1年后LVEF相关性最高。
    • 刘戈; 施超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疗效与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8例行体外循环下全动脉化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为A组,52例行体外循环下常规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数据,评估手术疗效,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率。结果与B组相比,术后A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ICU入住时间较B组有明显差异(P<0.05)。术中A组桡动脉桥平均血管流量高于B组静脉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患者转出ICU时左心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2个月MACEs发生的比例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