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出让
工业用地出让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专利文献128861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世界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等;
工业用地出让的相关文献由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其静、亓寿伟、彭艳琼等。
工业用地出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8861篇
占比:99.94%
总计:128934篇
工业用地出让
-研究学者
- 杨其静
- 亓寿伟
- 彭艳琼
- 蒋汉洋
- 褚凯丽
- 韩峰
- 侯林霞
- 古恒宇
-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
- 吴海军
- 周丁扬
- 周琳
- 商桐
- 夏领锋1
- 孙荣根
- 孟涛1
- 崔娜娜
- 庄宗武
- 张鸣
- 徐银波1
- 戴晓冕
- 文雯
- 无1
- 曾艺
- 朱奕青
- 李启航
- 杨继东
- 林萌
- 段文婷
- 江苏省人民政府1
- 沈体雁
- 澎湃新闻记者
- 王国涛
- 田盈盈
- 胡敏
- 臧天宇
- 艾国炬
- 苏珊
- 苗齐
- 荣梦汀
- 蔡思远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 贺灿飞
- 贾宾
- 阳立高
- 陆军
- 黄志基
-
-
阳立高;
韩峰;
曾艺
-
-
摘要:
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土地市场实际交易数据和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基于2SLS法的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SLX)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在工业领域的偏向性配置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严重低估,进而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问题;尽管土地资源错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但却通过阻碍发展动能转换、降低发展效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加重节能减排压力等机制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小城市的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城市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外,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同等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周边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大城市与中等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的空间外溢效应却显著提升了各自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结论对于深刻把握土地资源配置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陆军;
蔡思远;
臧天宇
-
-
摘要:
基于2009—2018年浙江省县级面板数据和官员简历数据,从工业用地出让和教育支出的视角,利用两区域空间杜宾模型对晋升锦标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县级政府间的工业用地出让规模和教育支出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竞争关系;这种竞争所表现出的具体特征与中国的行政组织形式和官员考核规则相契合。由此,可以认为,晋升锦标赛模型较好地再现了中国地方政治生态,但GDP并非晋升考量的唯一指标。
-
-
周琳;
王国涛;
林萌;
段文婷;
商桐
-
-
摘要:
基于2007-2020年青岛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莫兰指数、标准差椭圆、区位熵等分析方法,从总趋势、时空演变、行业变化3个角度探讨青岛市工业用地特征。分析结果显示:①青岛市年度工业用地出让总面积先升后降,亩均价格逐渐上升,与宏观经济趋势相符;②时空演变呈现园区化和郊区化倾向,受规划引导和各类政策影响,全域层面集聚程度先降后升而近邻集聚态势先升后降;③分行业的出让面积比例结构未见明显转变,空间集聚特征各异:传统产业在各圈层均有分布优势,总体呈衰退趋势;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化集聚特征明显,总体不再扩张;新兴未来产业仅在内圈层有分布优势,增长趋势不明显。最后,针对研究结论,就工业用地供应模式和资源配置策略提出建议。
-
-
朱奕青;
胡敏;
荣梦汀
-
-
摘要:
工业土地的有效供应是保证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城市稳定发展的根基。今年以来,金华市婺城区紧紧围绕“有难题项目要迅速破题,有意向项目要做好服务,已签约项目要加快供地”的核心目标,在工业用地供应上不断提速加码,以“三个坚定”将工业用地出让工作抓出实效,为全区迅速实现“腾笼换鸟”拓塑空间。
-
-
贾宾
-
-
摘要:
系统构建工业用地出让、制造业集聚及其互动作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微观企业数据对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工业用地出让占比增加会降低城市制造业TFP及其资源配置效率;产业集聚与城市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呈U型关系,与城市制造业TFP呈倒U型关系;随着产业集聚规模扩大,工业用地出让行为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的效力会被削弱.
-
-
韩峰;
庄宗武;
李启航
-
-
摘要: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
-
黄志基;
戴晓冕;
贺灿飞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空间开发也从增量逐步转向存量,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自2009年以来,广东省开展了以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为特色的城市更新试点实践,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基于2009-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了三旧改造对广东省城市工业用地出让规模和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三旧改造促进了工业用地出让总规模的增加,但抑制了新增工业用地出让规模的增长;②分项而言,旧城镇改造促进了工业用地出让总规模的增加,而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抑制了工业用地出让总规模的增加;③三旧改造对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影响不显著,但进一步分项研究发现,旧城镇和旧厂房改造显著正向影响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研究对于定量认识三旧改造的实施效应,指导未来三旧改造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杨继东;
杨其静
-
-
摘要:
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的制度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有利于产权保护和契约执行的制度环境会对那些需要高强度专用性投资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利用2008-2014年间中国“省-年-行业”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考察了制度环境与投资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现:制度环境更优的地区,显著地向高强度专用性投资行业出让了更多宗和更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相对于契约制度,产权制度对高强度专用性投资行业的投资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其作用进一步凸显.由于行业专用性投资强度与行业技术水平正相关,因此这些结论表明优化制度环境有利于提高高强度专用性投资行业的投资占比,推动制造业内部产业转型升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