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4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4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121691篇;相关期刊846种,包括前进、辽宁经济、广西经济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4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暨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论坛、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福州市科协2013年学术年会等;工业基地的相关文献由1142位作者贡献,包括钱伯章、张司苒、李诚固等。
工业基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1691篇
占比:98.87%
总计:123083篇
工业基地
-研究学者
- 钱伯章
- 张司苒
- 李诚固
- 覃蔚峰
- 孙可华
- 张瑜
- 张莉萍
- 无1
- 李传良
- 李强
- 栗国强
- 王祝堂
- 魏可
- 丁一平
- 冉智渊
- 刘光杰
- 刘斌
- 刘正东
- 刘艳菊
- 刘鹤年
- 吴风雨
- 周劲波
- 姚伯英
- 姜子昂
- 孙静
- 岳超
- 常丽
- 张存保
- 张莉
- 张遵凌
- 徐明华
- 徐琴
- 本刊评论员
- 朱莎
- 李丽香
- 李向东
- 李少鹏
- 李恒国
- 李恩宝
- 李景祥
- 李树琮
- 李炜
- 李烨
- 李百军
- 杜坚
- 杨光辉
- 杨宇
- 杨宗长
- 武心怡
- 沈镇平
-
-
-
李玉;
石永程
-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业旅游成为工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重要路径.工业旅游以工业基础为依托,展现了科技感,饱含人文精神,对于安全要求程度高.工矿企业开展工业旅游需要在硬件、环境、历史资源、安全保障、交通运输以及配套服务设施方面具备一定条件,并需要规划设计好旅游路线.工业旅游路径与方案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若依游览空间与线路,则不外乎工矿厂区景观游、工业生产流程游、工业博物展陈游;若依消费文化功能,可分为传统产业回溯游、高新技术展望游和部分行业体验游等.
-
-
-
-
-
无1
-
-
摘要:
一、项目背景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包钢)是我国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中国主要的钢轨及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和世界稀土工业的发端和最大的稀土科研、生产基地。
-
-
王攀1
-
-
摘要:
“这就是座废城,有啥好看的。”与当地人聊起老玉门时,他们的言语间透着无尽的失落与悲凉。玉门油田从1939年开发至今,铸就了“铁人精神”和“石油摇篮”两张品牌。1957年12月,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当年原油产量达75.54万吨,占当时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78%。玉门划区设市,拔地而起,曾在工业领域创造出多个“中国第一”,而历史上的玉门曾是边塞要地、丝路重镇。
-
-
唯一1;
落榜进士(图)1
-
-
摘要:
唐山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唐山拥有悠久的历史,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有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一开滦煤矿。除了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唐山南部绵延的海岸线上,坐拥着众多美丽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这其中,曹妃甸新区不但被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拥有曹妃甸湿地景区以及一系列国际会议、休闲度假旅游设施,是京津地区周末休闲自驾的好去处。
-
-
-
程永新
-
-
摘要:
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依托优质煤炭的资源为共和国70年发展贡献了190亿吨煤炭资源。但是,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也使山西面临着“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恶性循环,无法摆脱“煤老大”的“黑帽子”。2010年,山西成为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才真正开启了“不当煤老大,要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转型之路。
-
-
肖毅敏;
陆源辉;
丁爱群;
刘黎辉
- 《2014中国生态经济建设暨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是湖南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本文系基地组建蓝本的总体设计思路部分.根据基地的产业定位,结合铜官已有的产业和基础设施,确定工业循环系统结构成员,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学原理设计工业基地的工业活动,将众多能够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上、中、下游企业集聚一起,通过物流和能源流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以达到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信息的集成交换和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最终实现工业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铜官循环工业基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做出一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组织机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孵化器建设等方面。
-
-
张晨强
- 《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
| 2011年
-
摘要:
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和国家老工业基地,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认识其在山西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深入分析太原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科学定位其发展目标,找准提高全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加快太原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对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于维同
- 《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着力点在于改善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研究报告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法律支撑"这一主线,从国家战略与政策的全局角度,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剖析了东北振兴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法律环境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总结和借鉴国内外老工业基地振兴成功范例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法——《东北经济发展协调法》以及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法,如《东北发展银行法》、《东北投资促进法》、《东北产业调节法》《东北"产学研"发展模式的法律支持制度》《东北促进科技市场发展的法律对策》等具体的立法建议,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科学、系统、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和政策决策依据.
-
-
CHEN Guofu;
陈国富
-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发展,它还提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协调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破除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走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推进制度创新,构建生态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
-
-
-
-
-
吴歌
- 《第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优化软环境的营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本着现实与长远相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从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民营企业的特殊问题,做好环境支持体系这个大系统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