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0年内共计593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04篇、会议论文929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801种,包括湖湘论坛、经济论坛、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460种,包括对接京津——同城规划廊坊发展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广州论坛等;城市经济的相关文献由669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淮、本刊编辑部、李健等。
城市经济
-研究学者
- 陈淮
- 本刊编辑部
- 李健
- 王明浩
- 朱铁臻
- 陈柳钦
- 等
- 丁震
- 张晓霞
- 王军
- 王茜
- 赵燕菁
- 邱成利
- 何永秀
- 倪鹏飞
- 冯云廷
- 刘文俭
- 张喆
- 张蕾
- 徐惠蓉
- 朱立文
- 李小羽
- 沈金华
- 王伟娅
- 王洪伟
- 王涛
- 王莹
- 王雅莉
- 赵斌
- 邢福俊
- 顾海兵
- 饶会林
- 高峰
- 高欣
- 丁健
- 万君康
- 仇和
- 付晓东
- 冷静
- 刘定一
- 刘成高
- 刘文柱
- 刘斌
- 刘鹏
- 卢子跃
- 吴敏
- 吴良镛
- 吴莹
- 周志平
- 孟卫东
-
-
李燕
- 《科技管理研究》
| 2020年
-
摘要:
选取2008-2017年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经济数据和前置一年的高校科技创新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城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面板模型实证考察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9个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均有提升,但提升的程度存在分化;高校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重要的正向影响因素;5个计划单列市的高校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水平、重视高校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差异化地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
-
师博
- 《学习与探索》
| 2020年
-
摘要:
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双重叠加的转型,既要实现冲击后的经济恢复性转型发展,也要推动经济现代化转型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经济的冲击效应主要有三类:数量效应、结构效应和非理性预期效应;整体而言疫情冲击是暂时性的,但在对外开放领域却会有长期影响.后疫情时代,城市经济的恢复性转型发展需要把握增长动能转换、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提升的机遇;克服经济逆全球化以及传统的集聚经济和治理模式对完善城市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挑战;选择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
孙娜;
张梅青;
陶克涛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基于综合的分析框架,探讨高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进行比较;使用列车数作为城市高铁建设与运营水平的指标具体考察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影响,结合随机森林方法和样本划分进行了机制验证.结果显示,高铁的城市经济效益主要是一种间接影响,作用路径的不同解释了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影响程度的差异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高铁在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作用显著,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高铁的影响主要在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从连接方式看,外向型交通网络的发展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大城市的经济绩效,而与邻近城市联系的加强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显示出了积极的影响.
-
-
黄磊;
林显鹏
- 《湖北社会科学》
| 2020年
-
摘要:
城市举办奥运会不仅自身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影响着举办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水平的变化.对此,为充分发挥赛事经济引领功能以及作用,举办城市应当从确立科学化体育赛事和城市经济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强化赛事服务和组织、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来促进城市经济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
-
-
-
高峰;
高红梅;
宋丽霞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网球职业化发展是提高我国网球整体水平和符合网球制胜规律的必然选择.研究采用体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结合国内外网球职业化发展经验,揭示了武汉网球公开赛职业化发展的现状,并基于CGE模型模拟分析网球职业化对武汉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中国网球项目职业化发展对策: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促进网球项目职业化市场运作;彰显举国体制优势,创新网球职业化发展模式;以供给侧端为突破口,建立完善的网球产业链;普及"塔基""塔腰"比赛,打造"塔尖"品牌赛事体系.
-
-
-
-
-
仇婉月
- 《对接京津——创新发展 质量效益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京津廊都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腹地.三地也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但由于三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造成了其目前的经济一体化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对京津廊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
刘文斌
- 《对接京津——创新发展 质量效益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城市功能定位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特定的宏观背景下,以城市基本条件为基础(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寻找城市的发展机会,探索城市的发展可能,动态、宏观地把握城市的未来发展走向,明确其在一定区域中的性质、功能及地位,树立鲜明的形象,把握城市发展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基于区域优势的廊坊城市功能定位对于京津冀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孙文秀;
武前波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技术革命下的创新驱动引领全球进入创新改革,世界经济社会面临全面转型发展,本研究以国内外典型城市为例,探究城市产业、人口、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革命所内涵的创新技术驱动城市产业在垂直结构体系和水平空间布局上发生分化,城市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不断转型升级,产业空间趋向网络化、流动化布局.而伴随着产业升级的新旧更迭,创新也催化着城市人口在就业选择以及地区分布上发生社会分异,城市人口就业显现社会结构从"A"型走向"M"型,同时创新活动活跃地区汇聚更多创新人才.与此同时,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分化和人口分异也不断推动着城市空间显现变革,城市空间在走向网络化、整体化结构布局的同时也涌现了大量不同类型形式的创新空间,这类空间承载科技因素、创新产业和创造人才共同推动城市稳步发展.
-
-
谢细伢;
郭美锋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党的十九大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另外中国经济发展也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促进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由于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必然面临转型发展,本文以新钢为例,积极探索城市传统支柱产业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