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地丘陵区

山地丘陵区

山地丘陵区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4599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农村工作通讯、农村经济与科技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第二届婺源国际茶会、第四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等;山地丘陵区的相关文献由375位作者贡献,包括魏朝富、钟守琴、刘卫平等。

山地丘陵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4599 占比:99.70%

总计:44733篇

山地丘陵区—发文趋势图

山地丘陵区

-研究学者

  • 魏朝富
  • 钟守琴
  • 刘卫平
  • 刘涓
  • 吕家恪
  • 杨朝现
  • 王勇
  • 谢德体
  • 乌栋
  • 任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翁定河; 林吉程
    • 摘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应该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福建省立足本地实际,将山垄田建设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积极探索山垄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路径。本文分享了福建省在山地丘陵地区的山垄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主要经验做法,并结合邵武市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 王兆林; 鄂施璇; 杜挺; 张露洋; Mofakkarul Islam; 李计
    • 摘要: 山地丘陵区是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干扰的特殊区域,也是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地区,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点与难点区域。分析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对实现乡村重建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试图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重庆石船镇的案例,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探讨山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点大多位于低海拔、平缓地形、低灾害风险、离水中等距离、靠近城镇和道路的地区,人口规模、宜居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发展、选址和扩张。2)山地丘陵区高密度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随机分布、分散分布或均匀分布的特征,而低密度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农村居民点更有可能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如海拔较低、坡度较缓、距水源中等、地质灾害风险低的地区。3)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关联,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耦合模式,决定了山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分布。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区位因素、城镇化、产业发展、交通条件、政府政策等规划因素是改变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空间治理的差异性策略是实现山区乡村聚落可持续利用和优化布局的必要条件。
    • 何爱珍; 丰宝华; 余建忠; 汪诗华; 张薇
    • 摘要: 番薯在植物学上称为甘薯,又名地瓜、红薯等。番薯味甘甜,即能生食又能熟食,是人们所喜爱的食品。浙江省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地丘陵区,全县人均耕地0.45亩,俗有“八山半田分半水”之称,旱杂粮在全县粮食生产面积占比达85.4%,番薯面积占旱杂粮的34.2%。全县2021年种植番薯3340.8公顷,鲜薯产量7.79万吨,其中1/3以上用于加工番薯脯,薯脯总产量3100吨,主要分布要枫树岭、千岛湖、金峰、梓桐、中洲、威坪等乡镇。特别是枫树岭镇大下姜区块白马片的番薯脯,不加任何添加剂,保持传统风味,受到市场的青睐。
    • 吴福; 江思义; 邹仁辉; 白世贤; 梁长凯; 黎荣新
    • 摘要: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2021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4772起,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地丘陵广布,地层岩性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具有城市地质灾害隐患多、易发多发,山地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群发,台风暴雨型群发性地质灾害频发等特点。广西自然资源部门已认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35万处,地质灾害风险区6311个。
    • 黄冬梅; 陈燕丽; 莫建飞; 黄肖寒; 毛宜川; 覃弼勇
    • 摘要: 为了解广西植被覆盖度不同地貌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植被覆盖度与地形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健康发展,利用2000—2018年MODIS 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和山地丘陵区植被覆盖度年代际时空演变特征和两地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坡度和坡向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2000—2018年,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和山地丘陵区植被覆盖度改善程度均较大;喀斯特石山区植被覆盖度增长速率为8.36%/10 a,山地丘陵区为7.81%/10 a。两地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特征较一致,且年份差异较小。两地植被覆盖度在较低海拔区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不同海拔等级植被覆盖度均明显增加,喀斯特石山区增幅更大;喀斯特石山区植被覆盖度最高的海拔为600~1000 m,山地丘陵区为1000~1400 m;两地植被覆盖度在海拔小于200 m时差异最大,600~1000 m时最小。两地植被覆盖度在坡度5°~10°时均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坡度大于10°时,山地丘陵区变化更稳定。山地丘陵区不同等级坡度的植被覆盖度均高于喀斯特石山区;两地植被覆盖度在坡度15°~25°时差异最大,坡度大于25°时差异最小。两地植被覆盖度均在南坡(坡向135°~180°)最高;喀斯特石山区在西坡(坡向270°~315°)最低,山地丘陵区在西坡(坡向225°~270°)最低;两地植被覆盖度在东坡(坡向90°~135°)差异最大,西坡(坡向225°~270°)最小。
    • 杨志义; 李锦杨
    • 摘要: 辽宁省锦州市(东经120°43′~120°36′,北纬40°48′~42°08′)南北约148km,东西约154km,总面积为10027km^(2)。其中,山地丘陵区面积约5464km^(2),平原区面积4563km^(2)。处于辽宁省西部、“辽西走廊”东端,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素有“十年九早”之说。
    • 徐洪涛; 田毅; 刘时栋
    • 摘要: 为分析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规律,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改进后的CLUE-S模型对晋城市2010-2017年、2017-2024年2个阶段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在验证阶段,使用Auto-Logistic回归改进的CLUE-S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晋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各土地利用类型AUC值基本>0.8,对比2017年实际土地利用现状,全局Kappa系数值为0.71,总体上可用于模型模拟预测;2)在模拟阶段,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要素,对比规划与生态保护情景,2024年晋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在空间上呈竞争关系.在"规划"情景下,当地城市、农业、生态均衡发展;"生态保护"情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生态用地占比较大;3)分析不同情景下晋城市14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体趋势为东西部山区由草地转为林地,中部丘陵平原区由耕地转为林地.
    • 李国梁
    • 摘要: 文章在对巴彦淖尔市山地丘陵区林地立地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分析各立地类型在林地中的分布状况,同时计算不同立地类型乔木林的单位面积蓄积,从而为评价山地丘陵区林地立地质量、确定经营方向和编制林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巴彦淖尔市山地丘陵区划分为9个立地类型组23个立地类型,其中石质丘陵中厚层土立地类型面积最大(131366.7 hm^(2)),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相对较高(58.97 m^(3)/hm^(2)),高于有林地平均单位面积蓄积(35.41 m^(3)/hm^(2)),其余占比较高的立地类型依次为石质丘陵中厚层土、中山带阳坡薄层土、石质丘陵薄层土、平坡中层土和中山带阳坡中层土,这5种立地类型占林地总面积的73.49%。
    • 李波; 杨朝现; 谢德体; 骆云中; 李雨彤
    • 摘要: 为了明确区域“三生”功能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变规律,实现国土空间精细化分区管理,促进“三生”功能协作共赢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可视化方法,定量识别了重庆市江津区2009年和2017年的“三生”功能演变特征,并总结提炼了江津区“三生”功能变化模式及优化策略。结果表明:2009—2017年,江津区“三生”功能增加近一倍,以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为主;生产功能以工业供给功能为主呈明显扩张态势,生活功能以社会保障功能为主围绕两大核心组团聚集区显著扩张,生态功能整体无明显变化;江津区“三生”功能变化模式可划分为高丘整体功能增强型、浅丘生产—生活增强型、高丘生活—生态增强型、中丘生活—生态增强型、中丘生产—生活减弱型、浅丘生活—生态减弱型6种类型。总体来看,受经济建设和人为干扰因素影响,江津区“三生”功能存在明显不平衡性,北部和中部区域开发迅速且潜力较大,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显著增强,而南部相对滞缓,出现零星的“三生”功能增强。
    • 李镇; 齐志国; 秦伟; 陈驰; 吴可; 冯甜
    • 摘要: 分析侵蚀沟形态特征并构建体积估算模型,对大空间尺度探究切沟侵蚀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位于东北黑土山地丘陵区穆棱市的典型样区,基于WorldView-2高分立体像对影像(0.5 m分辨率),利用ENVI 5.3提取同分辨率DEM,选择45条切沟,在ArcGIS10.3中提取并计算切沟顶宽(TW)、底宽(BW)、沟深(D)、断面面积(CSA)、沟长(L)、面积(A)及体积(V)等参数,分析形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构建切沟体积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切沟TW、BW、D、CSA、L、A及V均值分别为5.63 m、2.82 m、1.05 m、4.94 m2、81.90 m、470.54 m2、428.53 m3.断面BW/TW均值为0.48,切沟以V~U型为主.TW/D全部大于1,均值为5.95,表明沟道横向侵蚀较下切侵蚀速率更快;2)切沟体积与沟长(V-L)、面积(V-A)间均有极显著幂函数关系,相比V-L关系模型,V-A关系模型具有更小的平均相对误差和更大的纳什系数,可更准确有效预测切沟体积,建议将其作为东北山地丘陵区切沟体积估算模型;3)与黄土高原及干热河谷地区相比,东北黑土区切沟体积与面积幂函数关系的指数更小,而区内山地丘陵区较漫川漫岗区更大,反映出山地丘陵区更加强烈的切沟发育状况;切沟形态特征影响V-A模型构建的精度,建议将狭长度(L/TW)作为切沟分类指标构建切沟体估算模型.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山地丘陵区大空间尺度切沟侵蚀的定量模拟提供方法和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