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并发症
尿毒症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1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715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人人健康、健康之路、中国保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尿毒症并发症的相关文献由18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娜、张江明、曹莹莹等。
尿毒症并发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715篇
占比:99.67%
总计:24797篇
尿毒症并发症
-研究学者
- 刘娜
- 张江明
- 曹莹莹
- 王效民
- 罗跃进
- 陈智琴
- 严旭
- 于汪伯
- 伏蓉
- 何伟
- 何达
- 余德样
- 余洪烈
- 先小乐
- 关玉珍
- 农洪涛
- 冯子彦
- 冯建勋
- 冯新民
- 冯松杰
- 刁新红
- 刘丹
- 刘伏友
- 刘全胜
- 刘全胜1
- 刘凤翥
- 刘利
- 刘召粉
- 刘学志
- 刘学进
- 刘敏
- 刘秋霞
- 刘素红
- 刘莉
- 吴健谊
- 吴喜利
- 吴晓秋
- 吴艳香
- 周丽娜
- 周婷
- 周学兰
- 周小勇
- 周露玲
- 唐伯玉1
- 唐冰霞
- 塔衣尔江
- 孙万森
- 孙勇
- 孙清杰
- 季士本
-
-
刘娜
-
-
摘要: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症患者治疗中多种血液净化方法相结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取40例尿毒症患者,皆为2019年1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开展规律透析治疗,随机分组,就单一血液透析(对照组,20例)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观察组,20例)相关生化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PTH、β2-MG、Scr、BUN测验水平及并发症率相较对照组均呈更低水平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视多种血液净化结合治疗方案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可改善尿毒症并发症患者并发症情况。
-
-
刘娜
-
-
摘要: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症患者治疗中多种血液净化方法相结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取40例尿毒症患者,皆为2019年1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开展规律透析治疗,随机分组,就单一血液透析(对照组,20例)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观察组,20例)相关生化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PTH、β 2-MG、Scr、BUN测验水平及并发症率相较对照组均呈更低水平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视多种血液净化结合治疗方案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可改善尿毒症并发症患者并发症情况.
-
-
-
-
-
薛玲
-
-
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尿毒症并发症采取多种血液净化协同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纳入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月期间我科室接治的尿毒症并发症患者研究,总计 54 例,以简单分样法分组,分为常规组(n = 27)和观察组(n = 27),两组均辅以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基于此,常规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1)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率(皮肤瘙痒、胸闷及骨痛等)较常规组低,对比 P<0.05;(2)甲状腺旁素(PHT):观察组诊疗 4 次、8 次后 PHT 水平与常规组比低,对比 P<0.05。 结论:尿毒症并发症采取多种血液净化协同治疗时配以针对性护理有益于降低并发症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
-
伏蓉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HD+HP)联合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治疗4次后甲状腺激素(PTH)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4次后PTH显著降低(P<0.05);胸闷心慌骨痛及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P<0.05).结论 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同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
林欣然;
韦传娃;
梁海琴;
王善志;
陈娟
-
-
摘要:
[目的]探讨采取药用炭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药用炭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皮肤瘙痒症状均发生了明显的好转,观察组血磷、血肌酐、甲状旁腺素等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用炭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瘙瘁症状,促进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
钱二壮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为促进伤口愈合,减少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建议延长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始腹膜透析的时间间隔(间歇期)至2-4周以上.而早期透析可及时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本文通过探讨不同间歇期对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寻找较早、较安全的透析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2008年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尿毒症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膜透析患儿32例,置管术均采用Tenckhoff直管(双涤纶套).置管术后4周内的导管护理(主要包括更换伤口敷料、透析液通管)均由高年资护士负责.根据患儿置管术后间歇期的长短,将研究对象分成A组(≤1周,14例)、B组(>1周、≤2周,11例)、C组(>2周、≤4周,7例)三组.统计、分析与比较各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以及置管后4周内、发生在开始透析后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出口处或隧道感染、透析液渗漏、透析液引流不畅等.结果:A, B, C三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无统计学差异。在研究对象中,共发生4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C组出现1例腹膜炎,A组出线,例透析液渗漏,A组与C组各出现,例透析液引流不畅。每两组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次研究表明,较短的间歇期并没有增加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结论有待于今后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在腹膜透析实践中的证实。
-
-
钱二壮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为促进伤口愈合,减少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建议延长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始腹膜透析的时间间隔(间歇期)至2-4周以上.而早期透析可及时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本文通过探讨不同间歇期对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寻找较早、较安全的透析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2008年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尿毒症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膜透析患儿32例,置管术均采用Tenckhoff直管(双涤纶套).置管术后4周内的导管护理(主要包括更换伤口敷料、透析液通管)均由高年资护士负责.根据患儿置管术后间歇期的长短,将研究对象分成A组(≤1周,14例)、B组(>1周、≤2周,11例)、C组(>2周、≤4周,7例)三组.统计、分析与比较各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以及置管后4周内、发生在开始透析后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出口处或隧道感染、透析液渗漏、透析液引流不畅等.结果:A, B, C三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无统计学差异。在研究对象中,共发生4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C组出现1例腹膜炎,A组出线,例透析液渗漏,A组与C组各出现,例透析液引流不畅。每两组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次研究表明,较短的间歇期并没有增加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结论有待于今后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在腹膜透析实践中的证实。
-
-
钱二壮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为促进伤口愈合,减少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建议延长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始腹膜透析的时间间隔(间歇期)至2-4周以上.而早期透析可及时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本文通过探讨不同间歇期对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寻找较早、较安全的透析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2008年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尿毒症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膜透析患儿32例,置管术均采用Tenckhoff直管(双涤纶套).置管术后4周内的导管护理(主要包括更换伤口敷料、透析液通管)均由高年资护士负责.根据患儿置管术后间歇期的长短,将研究对象分成A组(≤1周,14例)、B组(>1周、≤2周,11例)、C组(>2周、≤4周,7例)三组.统计、分析与比较各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以及置管后4周内、发生在开始透析后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出口处或隧道感染、透析液渗漏、透析液引流不畅等.结果:A, B, C三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无统计学差异。在研究对象中,共发生4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C组出现1例腹膜炎,A组出线,例透析液渗漏,A组与C组各出现,例透析液引流不畅。每两组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次研究表明,较短的间歇期并没有增加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结论有待于今后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在腹膜透析实践中的证实。
-
-
钱二壮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为促进伤口愈合,减少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建议延长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始腹膜透析的时间间隔(间歇期)至2-4周以上.而早期透析可及时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本文通过探讨不同间歇期对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寻找较早、较安全的透析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2008年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尿毒症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膜透析患儿32例,置管术均采用Tenckhoff直管(双涤纶套).置管术后4周内的导管护理(主要包括更换伤口敷料、透析液通管)均由高年资护士负责.根据患儿置管术后间歇期的长短,将研究对象分成A组(≤1周,14例)、B组(>1周、≤2周,11例)、C组(>2周、≤4周,7例)三组.统计、分析与比较各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以及置管后4周内、发生在开始透析后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如腹膜炎、出口处或隧道感染、透析液渗漏、透析液引流不畅等.结果:A, B, C三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营养状况、肾小球滤过率无统计学差异。在研究对象中,共发生4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C组出现1例腹膜炎,A组出线,例透析液渗漏,A组与C组各出现,例透析液引流不畅。每两组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次研究表明,较短的间歇期并没有增加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结论有待于今后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在腹膜透析实践中的证实。
-
-
-
-
-
-
- 葛振华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3-0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症、肾病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仁频、离草、芒芋、牡桂等15味中药,以确定的重量配比按常规方法制作成口服液、丸剂、注射液。药物内含多种酸、碱、醇及微量元素,具有杀虫、利尿、抗真菌、抗病毒作用,能够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促进肾脏总磷代谢和氯化物排泄。临床治愈60例,尿毒症15例,衰竭症20例,综合症25例。
-
-
-
-
-
- 赵广钧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7-24
-
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尿毒症、肾性高血压、高血脂症中药软膏(尿毒灵)的生产方法,其配方如下:川军4-5%、连翘4-5%、龙骨3-4%、蒺藜4-5%、牡蛎5-5.5%、丹参4-5%、桂枝5-5.5%、地榆4-5%、槐米13-14%、钩藤4-5%、青黛4-5%、栀子5-5.5%、黄柏4-5%、土茯苓4-5%、金银花5-5.5%、生晒参4-5%、麦冬4-5%、枸杞5-5.5%、白茅根4-5%、红花0.4-0.5%,成品后各成分组合最终配比应为100%。本发明本着标本兼治,从人体整体入手,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故尔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疗效持久、有效率98%以上,治愈不易复发等特点。同时本发明制备工艺科学,成本低,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利于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