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鼠,基因敲除

小鼠,基因敲除

小鼠,基因敲除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1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专利文献91163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 小鼠,基因敲除的相关文献由6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晓明、詹轶群、尹荣华等。

小鼠,基因敲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91163 占比:99.84%

总计:91309篇

小鼠,基因敲除—发文趋势图

小鼠,基因敲除

-研究学者

  • 杨晓明
  • 詹轶群
  • 尹荣华
  • 刘娟
  • 汪渊
  • 杨晓
  • 桂丽
  • 贾雪梅
  • 黄大可
  • 于淼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哲宇; 周振华; 吴志鹏; 张雨峰; 杨志强; 朱宇凡; 谢远龙; 肖建如; 蔡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高效构建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为小鼠原发骨肉瘤模型建立前期基础.方法 根据Hsf1基因结构的第9外显子选择相应的gRNA(guide RNA)并进行筛选,通过PCR扩增出sgRNA(small guide RNA)转录模版,得到4个上游引物.随后将sgRNA进行体外转录并通过TubeScreen平台筛选,筛选切割有效的sgRNA,从筛选结果中选取切割效率最高的sgRNA用于后续实验.运用PCR扩增出转录spCas9mRNA的模板,接着体外转录Cas9mRNA.将体外转录得到的sgRNA与Cas9mRNA 一起注射入健康的C57BL//6小鼠受精卵内,剪取出生小鼠尾巴提取组织并进行PCR测序鉴定.选取F0代杂合子母鼠与野生型公鼠交配得到F1代子鼠,结合琼脂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检测F1代鼠基因碱基的突变情况.选取F1代杂合子公鼠与F0代母鼠回交得到F2代子鼠,剪取鼠尾组织并测序,最终得到F2代纯合子敲基因小鼠.运用PCR观察sgRNA切割效率与鼠尾组织的测序,通过观察凝胶电泳结果来判断小鼠是否为杂合,同时利用snapgene软件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判断碱基片段缺失.结果 经 PCR扩增得到上游引物 sgRNA-1primer-F、sgRNA-2primer-F、sgRNA-3primer-F、sgRNA-4primer-F 与下游引物sgRNAprimer-R.经过sgRNA的体外转录和筛选,sgRNA-1,sgRNA-2和sgRNA-4切割效率高,被选取用于后续实验.将T7promoter添加到Cas9mRNA的5'端,运用PCR和体外转录试剂盒得到Cas9mRNA.把混合的Cas9-sgRNA溶液注入到小鼠受精卵中并进行培养.把培养至二细胞的受精卵注射到假孕母鼠的壶腹部,并成功获得F0代小鼠.通过琼脂凝胶电泳结果判断共得到F0代杂合子小鼠8只.将F0代3号杂合子母鼠与健康的野生型公鼠繁育后,结合PCR与测序比对,共得到F1代杂合子基因敲除小鼠3只.将三只F1代杂合子公鼠与F0代3号母鼠回交,得到F2代小鼠.通过对F2代小鼠电泳和测序比对的结果观察,证实7只小鼠缺失Hsf1碱基序列,电泳结果为突变型条带且不存在野生型条带,鉴定为纯合子;得到的F2代纯合子小鼠能够稳定繁育,结果证明本实验成功建立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结论 成功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稳定性强,可重复性高,为进一步研究Hsf1基因表达产物及原发骨肉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高艺峻; 贾凤菊; 焦倩; 陈曦; 杜希恂; 姜宏
    •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结构域蛋白3敲除(OTUD3^(-/-))小鼠黑质核因子κB(NF-κB)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选取3只24月龄OTUD3^(-/-)雄性小鼠(OTUD3^(-/-)组)及其同窝野生型(WT)雄性小鼠(WT组)的双侧黑质组织,采用转录组学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先天免疫应答中NF-κB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对筛选出的DEGs进行验证。结果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与WT组小鼠相比,OTUD3^(-/-)组小鼠黑质NF-κB经典通路上的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上调,非经典通路上的C-C基序趋化因子19(CCL19)和细胞黏附因子1(ICAM1)表达也均上调。RT-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OTUD3^(-/-)组小鼠黑质LBP和COX2 mRNA水平明显上调(t=7.81、3.11,P<0.05)。结论OTUD3^(-/-)小鼠黑质区可能通过上调NF-κB相关炎症因子LBP、COX2、CCL19和ICAM1基因的表达水平,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调控。
    • 高艺峻; 贾凤菊; 焦倩; 陈曦; 杜希恂; 姜宏
    •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结构域蛋白3敲除(OTUD3-/-)小鼠黑质核因子κB(NF-κB)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选取3只24月龄OTUD3-/-雄性小鼠(OTUD3-/-组)及其同窝野生型(WT)雄性小鼠(WT组)的双侧黑质组织,采用转录组学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先天免疫应答中NF-κB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对筛选出的DEGs进行验证.结果 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与WT组小鼠相比,OTUD3-/-组小鼠黑质NF-κB经典通路上的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上调,非经典通路上的C-C基序趋化因子19(CCL19)和细胞黏附因子1(ICAM1)表达也均上调.RT-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OTUD3-/-组小鼠黑质LBP和COX2 mRNA水平明显上调(t=7.81、3.11,P<0.05).结论 OTUD3-/-小鼠黑质区可能通过上调NF-κB相关炎症因子LBP、COX2、CCL19和ICAM1基因的表达水平,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调控.
    • 张彦; 汪天赐; 蔡婧; 李亚娟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于2型糖尿病db/db小鼠伤口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3月龄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db/db小鼠共32只以及同背景的野生型雄性小鼠共16只用于本实验,共等分为野生小鼠组(Control)、db/db小鼠组(db/db)和db/db小鼠EGCG治疗组(db/db+EGCG),每组16只.所有小鼠均构建背部圆形创口(直径1 cm),db/db+EGCG组小鼠在伤口模型构建后立即施以每日的EGCG(10 mg/kg)灌胃处理.术后第5、12、19天处死每组4只小鼠,分析伤口愈合速率、抗张强度、局部皮肤血流速率、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db/db+EGCG组小鼠在伤口模型建立的第5、12、19天伤口愈合率分别为(19.4±3.2)%、(55.2±4.8)%和(79.7±5.2)%,db/db组小鼠各时间点伤口愈合率分别为(10.1±2.0)%、(39.1±5.2)%和(59.2±6.2)%,db/db+EGCG组均显著高于db/db组(P<0.05),同时EGCG也显著降低了db/db小鼠伤口愈合时间(P<0.05);并且EGCG在术后第5、12、19天均显著增加了db/db小鼠伤口组织的生物力学抗张强度(P<0.05),改善了伤口位置局部血流速率(P<0.05),并显著抑制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表达(P<0.05),促进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P<0.05).结论 EGCG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伤口愈合能力,具有可观的临床应用前景.
    • 吴通前; 金筱茜; 马岚; 周萍萍; 李静; 袁锐; 余芳
    • 摘要: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4调节小鼠骨髓源肥大细胞(BMMC)活化的作用.方法:8~10周龄野生型(WT)和S100A4基因敲除(S100A4-/-)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各2只,取胫骨与股骨提取骨髓进行骨髓源肥大细胞(BMMC)培养并鉴定;以成熟WT BMMC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S100A4蛋白处理组(1500μg/L S100A4蛋白)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S100A4蛋白等量体积PBS),分别于培养第1、2及3周采用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小鼠成熟BMMC,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小鼠成熟BMMC中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的吸光度(O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成熟BMMC的S100A4蛋白表达和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荧光强度并计算相对荧光指数(rFI);以成熟WT和S100A4-/-BMMC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WT离子霉素(ION)处理组(1500μg/L ION)、WT PBS对照组(ION等量体积PBS)、S100A4-/-ION处理组(1500μg/L ION)及S100A4-/-PBS对照组(ION等量体积PBS),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小鼠成熟BMMC中 β-hex的吸光度(OD).结果:BMMC培养至3周时基本成熟,并表达S100A4蛋白;S100A4蛋白处理组成熟BMMC中 β-hex、IL-5、IL-6、IL-13及TNF-α水平高于PBS对照组(P<0.05或P<0.01);WT ION处理组成熟BMMCβ-hex、IL-5、IL-6、IL-13及TNF-α水平高于WT PBS对照组(P<0.01),S100A4-/-ION处理组成熟BMMC中 β-hex、IL-5及IL-6明显高于S100A4-/-PBS对照组(P<0.05),S100A4-/-ION处理组成熟BMMC中β-hex、IL-5、IL-6、IL-13及TNF-α水平均低于WT ION处理组(P<0.05).结论:S100A4蛋白能够直接诱导成熟BMMC活化,S100A4基因的缺失可抑制成熟BMMC活化及炎性因子的产生.
    • 吴通前; 金筱茜; 马岚; 周萍萍; 李静; 袁锐; 余芳
    • 摘要: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4调节小鼠骨髓源肥大细胞(BMMC)活化的作用。方法:8~10周龄野生型(WT)和S 100 A 4基因敲除(S 100 A 4-/-)C57BL/6健康雄性小鼠各2只,取胫骨与股骨提取骨髓进行骨髓源肥大细胞(BMMC)培养并鉴定;以成熟WT BMMC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S100A4蛋白处理组(1500μg/L S100A4蛋白)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S100A4蛋白等量体积PBS),分别于培养第1、2及3周采用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小鼠成熟BMMC,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小鼠成熟BMMC中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的吸光度(O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成熟BMMC的S100A4蛋白表达和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荧光强度并计算相对荧光指数(rFI);以成熟WT和S 100 A 4-/-BMMC为模型细胞,实验分为WT离子霉素(ION)处理组(1500μg/L ION)、WT PBS对照组(ION等量体积PBS)、S 100 A 4-/-ION处理组(1500μg/L ION)及S 100 A 4-/-PBS对照组(ION等量体积PBS),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小鼠成熟BMMC中β-hex的吸光度(OD)。结果:BMMC培养至3周时基本成熟,并表达S100A4蛋白;S100A4蛋白处理组成熟BMMC中β-hex、IL-5、IL-6、IL-13及TNF-α水平高于PBS对照组(P<0.05或P<0.01);WT ION处理组成熟BMMCβ-hex、IL-5、IL-6、IL-13及TNF-α水平高于WT PBS对照组(P<0.01),S 100 A 4-/-ION处理组成熟BMMC中β-hex、IL-5及IL-6明显高于S 100 A 4-/-PBS对照组(P<0.05),S 100 A 4-/-ION处理组成熟BMMC中β-hex、IL-5、IL-6、IL-13及TNF-α水平均低于WT ION处理组(P<0.05)。结论:S100A4蛋白能够直接诱导成熟BMMC活化,S 100 A 4基因的缺失可抑制成熟BMMC活化及炎性因子的产生。
    • 袁妙兰; 马育林; 濮先明; 段新云; 周智明
    • 摘要: 目的 观测硬骨素基因敲除(SOST-/-)小鼠在失去雌激素作用后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12只4周龄SOST-/-小鼠,随机分2组(n=6):去卵巢组(SOV),假手术组(SSO);12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2组(n=6):野生型去卵巢组(WTO),野生型假手术组(WTS).12周后处死小鼠,腰椎行显微CT扫描分析.观察比较4组小鼠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结果 SOV与SSO组之间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V和SSO组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均较WTO和WTS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WTO组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均较WTS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39、0.021);两组间骨小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结论 硬骨素基因敲除小鼠表现为高骨量,去卵巢不会导致骨量丢失和骨微结构退变,提示硬骨素是潜在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靶点.
    • 赵安竹; 付辉蓉; 李昀; 陈坚娣; 鲁红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Cre-LoxP技术构建肝脏特异性HIF-2α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由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loxP标记的HIF-2α 基因小鼠,采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和Alb-Cre转基因小鼠,通过多次繁殖杂交,建立肝脏特异性HIF-2α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利用PCR技术鉴别小鼠基因型,并用RT-qPCR检测小鼠肝脏、脂肪及肌肉组织HIF-2αmRNA水平,同时检测野生型小鼠和Alb-Cre+/HIF-2αfl/fl的纯合子小鼠血糖、血脂以及肝功能水平.3组HIF-2αmRNA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rkey检验.结果 PCR法成功检测出子代小鼠基因型,包括Alb-Cre+/HIF-2αfl/fl和Alb-Cre-/HIF-2αfl/fl纯合子小鼠.肝脏HIF-2α 基因敲除鼠肝脏组织HIF-2αmRNA表达量为0.10±0.02,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的1.00±0.10(HSD=-1.87,P<0.05).结论 采用Cre-LoxP技术可成功构建肝脏特异性HIF-2α 基因敲除小鼠.
    • 段朝霞; 陈魁君; 张东冬; 张洁元; 王建民
    • 摘要: 目的 拟构建DRD2基因大脑海马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模型,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DRD2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运用逆转录病毒基因标记技术,结合Cre-loxP重组酶系统,设计和构建打靶载体,然后将打靶载体电转至小鼠胚胎细胞,用PCR和Southern blot验证ES克隆的正确性,最后将筛选出的ES显微注射到胚囊内,经过PCR鉴定得到Neo delete杂合子小鼠(flox/+).将Neo delete杂合子小鼠(flox/+)自交获得Neo delete纯合子小鼠(flox/flox)小鼠,经PCR筛选出的在DRD2 flox/flox纯合子小鼠与海马组织特异性表达Cre基因的CaMKⅡα-Cre工具鼠杂交,获得了DRD2 flox/flox的特异性组织条件性敲除小鼠,并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对其进行鉴定.利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成年DRD2条件性敲除小鼠大脑不同部位(前额、海马)的DRD2表达情况.结果 经过多层筛选、鉴定,最后得到DRD2 flox/flox的特异性组织条件性敲除小鼠.所制备的DRD2条件性敲除小鼠基因缺失主要发生在海马组织中,前额组织中表达水平变化不大.DRD2表达水平在不同小鼠的海马组织中降低.DRD2海马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在交配饲养过程中纯合子小鼠未出现胚胎致死现象,也未发现其他器官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结论 成功建立大脑海马神经细胞特异性DRD2基因敲除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DRD2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DRD2在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 闫飞1; 薛晓梅1; 李海龙2; 贺玉伟2; 李长贵123; 崔凌凌3
    • 摘要: 目的 构建单核细胞特异性KCNQ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方法 将KCNQ1^flox/flox转基因小鼠与特异性表达cre酶的Lyz2-cre^+工具鼠进行杂交,鉴定其子代小鼠基因型,并检测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E)等生化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获得KCNQ1^flox/flox/Lyz2-cre^+小鼠,其各项生化指标与野生型小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血清IL-1β水平显著降低(t=3.622,P<0.05)。结论 成功构建单核细胞特异性KCNQ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KCNQ1可能通过对单核细胞内IL-1β的调节作用参与痛风的炎症反应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