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型兽类

小型兽类

小型兽类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2356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动物学研究、四川动物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北京第21届亚大区杀虫管理联盟协会年会、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等;小型兽类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胡锦矗、龚正达、郭天宇等。

小型兽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356 占比:99.82%

总计:82504篇

小型兽类—发文趋势图

小型兽类

-研究学者

  • 胡锦矗
  • 龚正达
  • 郭天宇
  • 刘少英
  • 鲍毅新
  • 刘洋
  • 马英
  • 许荣满
  • 吴厚永
  • 廖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芝秀; 周恩华; 张勘; 王大勇; 胡杰; 李艳红; 吉晟男
    • 摘要: 为了解小相岭山系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物种更替情况,于2019年和2020年的7-9月通过夹日法对小相岭山系的小型兽类多样性及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在海拔1 300~4 100 m段按照400 m的高差间隔设置样方53个,共捕获小型兽类317只,隶属于3目7科15属23种,其中,包括新记录滇攀鼠Vernaya fulva。小相岭山系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在2 500~2 900 m出现峰值,并随海拔的升高递减,显示出右偏倚的中峰分布格局。相邻海拔间的物种更替也表现出β多样性在中海拔段更高。此外,小相岭山系整个海拔梯度上的群落相似性明显随海拔距离增加而衰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今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中,需重点关注中海拔段。
    • 琚俊科; 李栋; 龚正达; 高子厚; 连宏宇; 权寿瑛; 段兴德; 冯锡光; 洪梅; 张丽云
    • 摘要: 云南西南部山区广泛存在家鼠型鼠疫疫源地,为了解该区域山地农耕区小兽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与寄生蚤之间关系,本文以滇西南的耿马、临沧、陇川、龙陵、盈江、梁河、腾冲和云龙8县(市)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对各县(市)多个乡镇的农耕区进行小兽及寄生蚤类的调查取样,所获小兽和蚤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就当地小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与蚤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1)共捕获小兽7科19属35种共2890只,采获小兽体表寄生蚤6科16属27种共2840只。两者科、属和种不同阶元丰富度之间对比后可以看出,宿主小兽科、属和种的丰富度均较寄生蚤类的丰富度高一些,他们之间的差距并随着科、属至种的分类阶元变小而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2)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条件的差异,各县(市)样区小兽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不同,其中,最高为临沧24种,其次腾冲和云龙各20种,最低为耿马仅8种。此外,各县(市)小兽的优势种及其相对多度也不尽相同,其中,黄胸鼠是耿马(69.51%)、陇川(52.18%)、龙陵(43.36%)和梁河(34.03%)的优势种;斑胸鼠(53.21%)、滇绒鼠(20.48%)、锡金小鼠(23.10%)、屋顶鼠(30.29%)分别为盈江、临沧、腾冲和云龙数量上的优势种;而其余物种的多度相对较少或很少。(3)小兽物种丰富度(γ多样性)总体的变化趋势呈现了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步降低的分布特征。(4)小兽的Cody指数(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最高点位于海拔C~D带(2000~2500 m)。而Sorenson指数随海拔增高呈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最高点位于A~B带(800~1500 m)。它显示了高寒层(海拔2500 m以上)暖温带气候类型农耕区小兽群落、物种和区系的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5)小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α多样性)以临沧、腾冲和云龙3县市较高,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530、2.5345和2.3770;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033、0.8460和0.7935,而生态优势度指数都相对较低,分别为0.1061、0.1041和0.1445,优势种多度分别为20.48、23.10和30.29;与此相反,耿马县的物种丰富度最低、物种多样性指数(0.8879)和均匀度指数(0.4270)亦最低,而生态优势度(0.5369)和优势种的多度(69.51)最高。相关分析显示:小兽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态优势度和优势种多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该区域小兽优势种的组成及其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主导了小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可分为3个主要类型,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区,他们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特征与当地不同气温层农耕区的构成相一致。反映了海拔高度、气候环境条件和耕作区类型对小兽物种、群落的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7)小兽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而寄生蚤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但两者的物种丰富度都随着海拔增高和气候环境变化,总体呈现为逐步下降的趋势。8个县(市)样区小兽与寄生蚤类多样性之间关系的相关分析显示:小兽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与蚤类丰富度之间极显著相关,说明当地小兽与寄生蚤之间明显存在着协同进化与共存的关系;但是,小兽与寄生蚤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优势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也反映出两者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 乔陆; 杨宇; 尚可; 王磊; 李凤君; 何松; 李健; 岳碧松
    • 摘要: 2020年6—10月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置鼠夹8000夹次,共捕获小型兽类个体339只,隶属3目4科11属16种,主要来自阔叶林。结合文献记录,保护区共记录小型兽类32种,新记录6种。本次调查的优势种为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黑姬鼠Apodemus nigrus、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和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北社鼠和四川短尾鼩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75、0.01698和0.916、0.09082。本研究为保护区小型兽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 黄华南; 陈秋芳; 陈再文; 蒋峻峤; 周训军; 张琛; 张美文
    • 摘要: 为了解益阳市舵杆洲洲滩小兽群落近年来的变化状况,研究汇总了2006—2020年舵杆洲洲滩连续监测数据,发现目前洲滩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较高,捕获有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巢鼠(Micromys minutus)、臭鼩(Suncus murinus)5种小兽,种类与同期农田捕获种类相同.从小兽组成看,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在群落组成中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9.75%和45.92%,黑线姬鼠已经成为舵杆洲洲滩生境的第一优势鼠种,既不同于堤内农田生境的以黑线姬鼠为绝对优势种群的状况,也不同于洞庭湖历史上洲滩以东方田鼠为唯一优势种群的格局.
    • 李映灿; 陈治文; 黄广传; 彭超; 张洪茂
    • 摘要: 对海岛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研究,可为更好地保护海洋和海岛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依据.2018年4月-2019年12月,利用样线法、铗夜法等对西沙群岛东岛、永兴岛等岛屿的鸟类、小型兽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结合历史记录数据对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调查共记录到小型兽类3种,臭鼩(Suncus murinus)见于林灌丛,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黄胸鼠(R.flavipectus)见于房舍区;共记录到鸟类13目26科65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新记录到鸟类29种;广布型鸟类34种,古北界鸟类20种,东洋界鸟类11种;冬候鸟28种,留鸟23种,旅鸟6种,夏候鸟5种,迷鸟3种;东岛鸟类物种数高于永兴岛,但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低;雨季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旱季;东岛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脚鲣鸟(Sula sula)中国唯一的繁殖地,应加强保护.与1974年和2005年报道的数据对比,本次调查记录的鸟类物种丰富度最高,留鸟物种数最多.结果 反映西沙群岛小型兽类种类较少,主要分布在房舍区及其附近的林灌从;暗示小型兽类带入、扩散等可能与人为活动相关,其生态效应予以重视和长期监测.西沙群岛鸟类物种有丰富度较高、候鸟占比高、季节和年份间差异明显、留鸟物种数有所增加、为红脚鲣鸟唯一的繁殖地等特点.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候鸟和留鸟的保护,尤其是红脚鲣鸟的保护十分重要,应予以重视.
    • 刘莹洵; 曾彦; 王旭明; 甘君; 巫嘉伟; 邓承敏; 张冬; 郭白濛; 廖锐
    • 摘要: 为了厘清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调查,2020年4—9月利用铗日法和陷阱法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开展了调查,涵盖了8个海拔段共10个调查样方,海拔跨度为1400 m到3350 m,共采集到小型兽类26种.参考本项目组采集历史记录和发表的文献资料,确定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共计44种,分属4个目,13科;其中,啮齿目最多,有23种;食虫目其次,有12种;翼手目、兔形目各5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表明1400 m海拔段物种多样性最低,Simpson指数显示3550 m海拔段物种多样性最低,物种均匀度指数表明1500 m海拔段物种相对密度最不均匀,1800 m海拔段物种分布个体数最为均匀.本研究结论可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和生物保护起到理论和数据支持.
    • 杨浩炫;
    • 摘要: 香港现生的陆生哺乳类动物有57种,有19种是中大型陆生兽类,其余是小型兽类和蝙蝠。在20世纪70年代前,尽管香港的自然环境已被破坏得千疮百孔,中大型兽类如虎、豹、大灵猫、豺、赤狐等仍出没于香港,但随着珠三角蓬勃的都市化发展,这些物种都已在香港及邻近地区绝迹。所幸在人们悉心的保护下,其他兽类在香港逐渐恢复,红外相机镜头记录下了这些兽类最真实和自然的城市荒野生活。
    • 王旭明; 廖锐; 刘莹洵; 王新
    • 摘要: 2019年至2021年,对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开展调查,分别在土城、虎牙和泗耳各调查了1条垂直样带,总计下铗10729铗次,布设陷阱3530桶日,采集标本1556号.确认保护区有小型兽类4目14科38属56种.和以往名录对比,发现原来列出的52种小型兽类有21种需修订,其中12种为鉴定错误或资料来源有误,9种属于分类地位变化,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变更了以前名录中10个种的拉丁学名.调查新发现小型兽类16种,对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名录进行了更新,对加强保护区内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 赵文超; 李琦; 赵依然; 卜书海
    • 摘要: 沿海拔梯度选取不同植被群落的12个样地,通过陷阱及铗日法对秦岭南麓中、东段不同群落中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布进行调查,累计2968个工作日,捕获小型兽类2目6科21种,266只,平均捕获率7.11%.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示,物种多样性在栎林落叶阔叶林最高,农耕带最低.秦岭中段物种多样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中海拔分布格局,而东段的分布格局不甚明显.此外,两区域常见种存在差异,中段主要为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而东段为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高山姬鼠(A.chevrieri)和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在海拔分布上,秦岭中、东段的食虫类显著高于同域分布的啮齿类,两区域内的物种分布上下限存在显著差异.植被群落差异、人为干扰以及山体效应是影响秦岭地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 赵文超; 李琦; 赵依然; 卜书海
    • 摘要: 沿海拔梯度选取不同植被群落的12个样地,通过陷阱及铗日法对秦岭南麓中、东段不同群落中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布进行调查,累计2968个工作日,捕获小型兽类2目6科21种,266只,平均捕获率7.11%。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示,物种多样性在栎林落叶阔叶林最高,农耕带最低。秦岭中段物种多样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中海拔分布格局,而东段的分布格局不甚明显。此外,两区域常见种存在差异,中段主要为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而东段为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高山姬鼠(A.chevrieri)和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在海拔分布上,秦岭中、东段的食虫类显著高于同域分布的啮齿类,两区域内的物种分布上下限存在显著差异。植被群落差异、人为干扰以及山体效应是影响秦岭地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