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TK1

TK1

TK1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篇、专利文献141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中国实验诊断学、实用癌症杂志、海南医学等; TK1的相关文献由52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际、斯文·斯库格、艾伦·何等。

TK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 占比:30.20%

专利文献>

论文:141 占比:69.80%

总计:202篇

TK1—发文趋势图

TK1

-研究学者

  • 周际
  • 斯文·斯库格
  • 艾伦·何
  • 李劲
  • 李惠军
  • 刘正飞
  • 陈焕春
  • 党利
  • 方聪
  • 李作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谭颖; 苗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检测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及TK1、AF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100例健康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对3组受检者的血清CHI3L1、TK1、AFP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健康组患者的血清CHI3L1检测指标最低,肝硬化组患者次之,最高的为原发性肝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cm的情况下,其血清CHI3L1、TK1、AFP检测指标相对≤5cm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肿瘤的包膜情况分析,完整包膜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HI3L1、TK1、AFP检测指标最高,部分包膜患者次之,最后为无包膜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HI3L1、TK1、AFP检测3项指标联合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U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血清CHI3L1、TK1、AFP三者联合检测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邓彩云; 黄珍玉; 谢世良; 郑亚妹
    •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临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1例和观察组(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5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细胞因子水平(TK1、TR6、TNF-α)、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比值以及最大呼气流速(PEF)、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改善呼吸困难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AECOPD能抑制TK1、TR6、TNF-α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
    • 刘晓会; 王彩玲; 桑梓
    • 摘要: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90例,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YFRA21-1、TK1和CA242水平,分析其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水平均为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对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食管癌的预后进行价值分析,CYFRA21-1、TK1和CA242检测AUC分别为0.721、0.622、0.700,联合检测AUC为0.823,高于其他三种单独检测的AUC值。结论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均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相关性。
    • 陈慕媛; 吕琳; 吕孝朋
    • 摘要: 目的 探究ⅡB~ⅢB期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前后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101例,按照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IM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步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清CYFRA21-1、TK1和CA242水平,且近期局部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非手术患者选择.
    • 韩晓亮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及胸苷激酶1(TK1)联合胃镜表现在胃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350例于本院接受早期胃癌筛查且未经治疗者临床资料,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统计病理结果中各癌前病变情况.记录不同病理诊断患者相关血清指标[PG(PGⅠ和PGⅡ)、SLPI及TK1水平]水平差异,比较胃镜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计算胃镜检查表现、单一和联合血清指标及血清联合胃镜表现在诊断癌前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350例研究对象经病理学诊断,发现萎缩性胃炎共154例(44.0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共95例(27.14%),未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非萎缩性胃炎者共101例(28.86%).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轻度萎缩62例,中度萎缩60例,重度萎缩32例.胃镜表现:黏膜红斑204例,出血18例,糜烂75例,白相为主5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非萎缩性胃炎组、重度萎缩组、中度萎缩组及轻度萎缩组间血清PG(PGⅠ和PGⅡ)、SLPI及TK1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血清TK1、PGⅡ、SLPI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重度萎缩组、中度萎缩组及轻度萎缩组,PGⅠ低于上述各组(P<0.05);白相为主诊联合糜烂或出血胃镜表现后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单一胃镜表现高(P<0.05);胃镜表现联合血清学三联检测对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血清学三联检测(P<0.05).结论:胃镜表现可提示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等胃癌前病变的存在,血清PG、SIPL及TK1水平与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血清水平联合胃镜表现可提高胃癌前病变筛查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张炼; 钟津津; 许远; 张腮莉; 王磊; 徐晓翌
    • 摘要: 背景结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化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毒副作用明显,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目的探究自拟解毒抗癌汤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19-01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解毒抗癌汤剂.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functional status,KPS)评分、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7.31%)高于对照组(44.23%)(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神经毒性、胃肠不适发生率(23.08%、19.23%、40.38%)低于对照组(57.69%、40.38%、71.15)(P<0.05).结论自拟解毒抗癌汤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并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唐丹; 曾淑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胃蛋白酶原(PG)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9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胃良性疾病组)临床资料,并纳入8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血清DKK1、TK1、PG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DKK1、TK1、PG及其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血清DKK1、TK1、PG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组性别、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DKK1、TK1比较,均为胃癌组>胃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P健康对照组>胃癌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DKK1、TK1、PGⅠ及其联合检测对胃癌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820、0.854、0.863、0.966,P0.05);肿瘤直径大、临床分期高及伴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者血清DKK1、TK1水平更高(P<0.05),血清PGⅠ水平更低(P<0.05).结论 血清DKK1、TK1、PGⅠ联合检测不仅对胃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与胃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于预后判断也有积极意义.
    • 潘彬; 孙建; 郑鹏城; 雷雨涵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胸苷激酶1(TK1)、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不同分为稳定组(n=40)和AECOPD组(n=5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TK1、PCT、IL-6水平,依据AECOPD患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比较两亚组血清TK1、PCT、IL-6水平,分析血清TK1、PCT、IL-6水平与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TK1、PCT、IL-6水平在AECOP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ECOPD组血清TK1、PCT、IL-6水平较稳定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TK1、PCT、IL-6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随AE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增加,血清TK1、PCT、IL-6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TK1、PCT、IL-6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性较三者单一检测得以提高.结论 血清TK1、PCT、IL-6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AECOPD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在AECOPD患者感染状况、肺功能评估中有积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