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Ti-6Al-4V

Ti-6Al-4V

Ti-6Al-4V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6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77544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Ti-6Al-4V的相关文献由1088位作者贡献,包括唐宾、范爱兰、王刚等。

Ti-6Al-4V—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9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7544 占比:99.79%

总计:177911篇

Ti-6Al-4V—发文趋势图

Ti-6Al-4V

-研究学者

  • 唐宾
  • 范爱兰
  • 王刚
  • 王学滨
  • 王晓琴
  • 艾兴
  • 赵军
  • 刘道新
  • 徐重
  • 李甜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晋昌; 石玗; 顾玉芬; 张刚
    • 摘要: 激光气体氮化工艺可在钛合金表面快速生成氮化层,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促进钛合金应用。采用光纤激光气体氮化Ti-6Al-4V合金,为了明确氮化过程光谱发射区是否形成等离子体,采用探针法检测了光谱发射区导电性;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光谱特性、光谱发射区温度及等离子数量的影响,采用光谱仪采集了氮化过程发射光谱,并采用高速摄像拍摄了光谱发射区域照片。试验表明,光纤激光气体氮化Ti-6Al-4V合金过程中,光谱发射区可以导电,形成了金属蒸汽等离子体,这与CO_(2)激光气体氮化钛合金工艺过程中形成的氮等离子体完全不同。采用光纤激光氮化Ti-6Al-4V钛合金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显著影响金属蒸汽等离子体的数量,当激光功率较大,扫描速度较小,离焦量较小和氮气含量较高时,光谱发射区可产生金属蒸汽等离子体。氮化过程发射光谱由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组成,连续光谱主要由热辐射产生,连续光谱强度可以表征光谱发射区温度,线状光谱主要由等离子区域原子核外电子跃迁产生,线状光谱强度可以表征等离子体数量。氮化过程,随激光功率增大或扫描速度减小,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增强,表明光谱发射区温度升高,等离子体数量增加;随离焦量增大,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呈先减小后增大之后又减小的复杂变化趋势,表明光谱辐射区温度先降低后升高之后又降低,等离子体数量先减少后增加之后又减少;氮气中加入少量氩气,可强烈影响氮化过程,使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大幅减弱,随氩气流量进一步增加,线状光谱和连续光谱继续减弱,表明氮气中加入少量氩气使光谱发射区温度大幅降低,等离子体数量大幅减小,随氩气量进一步增加,光谱发射区温度继续降低,等离子体数量继续减少。
    • 冯庆晓; 李多生; 叶寅; 熊孝经; 王国波; 王凯
    • 摘要: 建立Ti-6Al-4V合金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低功率密度下不同的激光体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多层沉积成形过程热行为及热应力演变的影响。本模拟采用热−结构间接耦合的方式计算应力场,利用Sqarse/PCG自动求解器增加其收敛性。结果表明:随着低功率密度下激光体能量能量密度从37.04 J/mm^(3)增加至74.07 J/mm^(3),温度分布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熔池深度及宽度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实验熔宽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激光体能量密度的增加,整体残余应力呈减小趋势,降幅6.30%。表面应力呈“条带状”周期性分布,应力集中处于扫描轨道的搭接区域,基板层边缘处应力较大。通过对比模拟与实验层间残余应力结果,可见随着体能量密度的增加两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最大偏差6.28%。在能量密度为37.04~74.07 J/mm^(3)范围内,经线性拟合后,模拟/实验层间残余应力与硬度值呈反比关系。
    • 白玲; 丁紫阳
    • 摘要: Ti6Al4V作为当前最常见的钛基金属生物医用材料,在骨科、口腔等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Ti6Al4V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文章对生物医用钛合金Ti6Al4V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生物医用材料Ti6Al4V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成分优化和表面改性解决Ti6Al4V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的建议。
    • 杭华
    • 摘要: 加工钛合金Ti6Al4V时,常规切削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鉴于此,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加工Ti6Al4V的切削加工性能,研究超声振动切削钛合金机理。结果表明,积屑瘤增长阶段,随着速度的升高,积屑瘤逐渐变大,但积屑瘤并不会随速度的增加而无限增大,当积屑瘤增大到一个极限值时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与常规切削相比,在积屑瘤产生区域,采用超声振动切削可以改善切削力、切削温度、摩擦状态,并且对积屑瘤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 李铁; 张文虎; 刘朋
    • 摘要: 使用正交试验法、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切削深度a、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v作为Ti-6Al-4V车削加工正交试验的影响因子,并根据正交水平值使用VP15TF硬质合金刀具对Ti-6Al-4V进行车削加工,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切削深度a、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v对Ti-6Al-4V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通过扩大加工试验,对比分析预测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以及BP神经网络预测值、试验值和预测模型预测值,发现预测模型预测值同试验值和BP神经网络预测值符合度较好,证明了Ti-6Al-4V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终使用遗传算法对Ti-6Al-4V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全局寻优,获得Ti-6Al-4V粗糙度预测模型的最优加工参数为切削深度0.7mm、进给量0.3mm/r和切削速度51m/min。
    • 冯耿超; 黎小辉; 王海波
    • 摘要: 针对钛合金材料切削加工困难,将电脉冲引入到Ti-6Al-4V合金的车削加工中,研究了电脉冲对主切削力、表面加工硬化及加工质量的影响,并借助三维数字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切削表面、切削变形层和切屑的微观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车削,当平均电流密度为1.11 A·mm^(−2)、最大电流密度10.19 A·mm^(−2)和频率为300 Hz时,电脉冲辅助车削Ti-6Al-4V合金可使主切削力下降27.3%,表面加工硬化减小16.6%,轴向表面粗糙度降低18.7%。该研究结合电致塑性理论,对电脉冲辅助车削加工的作用机理做出了解释。
    • 袁乾鸿; 丁子彧; 王皓; 姚泉; 汤迎红; 丁泽良
    • 摘要: 采用射频溅射技术在AZ31镁合金和Ti6Al4V钛合金表面分别沉积Nb_(2)O_(5)陶瓷涂层,对比研究其微观结构、残余应力、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涂层试样表面组织致密,颗粒大小均匀,无明显的裂纹和孔洞等缺陷。当Nb_(2)O_(5)涂层的厚度为1.98μm时,Ti6Al4V涂层试样的残余应力(27.1 MPa)比AZ31涂层试样的小65.1%,附着力(9.24 N)比AZ31涂层试样的大13.2倍。Nb_(2)O_(5)陶瓷涂层能明显提高Ti6Al4V和AZ31的耐腐蚀性能,但在腐蚀电流密度的降低幅度、极化电阻的增大程度和保护效率方面,镁合金涂层试样优于钛合金涂层试样。
    • 闫基森; 豆志河; 张廷安
    • 摘要: 以Ca为还原剂,TiO_(2)、V_(2)O_(5)和Al为原料,通过钙热自蔓延的方式制备低氧Ti6Al4V合金粉体。通过XRD、SEM-EDS、ICP以及氧氮氢分析仪等手段考察不同焙烧温度下TiO_(2)的晶粒尺寸和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焙烧温度对Ti6Al4V粉体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TiO_(2)的焙烧温度可以改变TiO_(2)的晶粒尺寸和比表面积,从而影响混料的均匀程度和反应时O_(2)^(-)的迁移路程,达到降低产物中氧含量的目的。当使用1000°C焙烧过的TiO_(2)作为原料时,可得到氧含量为0.187%(质量分数,下同)的产物(Al 6.62%,V 4.22%,Ca 0.032%)。
    • 石文天; 李季杭; 刘玉德; 刘帅; 林宇翔; 韩玉凡
    • 摘要: 通过改变SLM成型工艺参数获得不同的激光能量密度(LED),研究了成形样品的表面形貌、表面质量和微观组织并分析了扫描速度、扫描线间距和激光功率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表面质量的最佳LED范围。结果表明,在较低LED时,样品表面出现气孔和球化现象,而样品侧面存在层状结构。在较高LED时,飞溅现象加剧且样品表面出现裂纹,同时大量未熔化的粉末粘附在样品的侧面。LED在150~170 J/mm^(3)范围内得到的表面质量最好。目前优选的扫描线间距为0.05~0.09 mm,激光功率为200~350 W,平均表面粗糙度值为(15.1±3)μm,平均表面硬度达到HV404±HV3,高于锻造标准范围HV340~HV395。在实验范围内增加LED可以增加表面硬度,但过高的LED不会进一步增加表面硬度。试样微观组织主要由长约20μm的针状α’相组成,呈N形。当LED较低时,β相晶界不明显,次生相体积分数较高;当LED较高时,微观组织的α’相呈粗板条状,次生相由少量二次α’相组成,三次α’相和四次α’相消失,次生相体积分数变低。
    • 张冲; 王冠; 刘赞丰; 张雅文
    • 摘要: 为了在Ti6Al4V表面加工不同的微结构,改变其润湿性,使其表面具有超疏水性,采用纳秒光纤脉冲激光对Ti6Al4V表面进行了微加工,研究了脉冲能量密度和扫描间距对点阵、线阵及网格3种微结构的表面形貌及润湿性的影响,建立了接触角与表面特征参量Sa,Sd的关系.结果表明,脉冲能量和扫描间距对点阵、线阵及网格结构的表面形貌参量Sa,Sd均有所影响,且对网格结构的Sa和Sd的影响程度最大,线阵结构次之,点阵结构最小;激光加工Ti6Al4V后,其表面皆会发生从超亲水到疏水甚至超疏水的自发转变,不同的脉冲能量、扫描间距加工的微结构均对表面润湿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网格结构对表面湿润性的改善最好,线阵次之,点阵最差;网格、线阵、点阵结构的最大及最小接触角分别为165°,160.5°,142.4°;132.9°,97°,94.6°,具有最大接触角的表面参量Sa,Sd分别为0.97μm,1.38;1.62μm,1.04;4.14μm,2.39.该研究对改善Ti6Al4V表面润湿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