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弹
子母弹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9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军事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6065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兵工学报、火力与指挥控制、探测与控制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二届计量测试与航天发展论坛、中国兵工学会第十一届爆炸与安全技术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等;子母弹的相关文献由82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浩、冯顺山、张全秀等。
子母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065篇
占比:98.73%
总计:26399篇
子母弹
-研究学者
- 王浩
- 冯顺山
- 张全秀
- 陶如意
- 王兆胜
- 王雨时
- 戴均平
- 王东吉
- 王震宇
- 余文力
- 宋威
- 尚雅玲
- 张志彪
- 曹亚林
- 曹小娴
- 李新其
- 李红卫
- 李红社
- 王变红
- 王波兰
- 秦子增
- 范志应
- 蒋增辉
- 谭守林
- 郝卫红
- 郭华
- 闻泉
- 俞刘建
- 刘广
- 刘怡昕
- 刘荣忠
- 姜春兰
- 孙俊丽
- 孙新利
- 张保刚
- 张晓今
- 李微微
- 杨树兴
- 杨涛
- 王刚
- 许斌
- 贾区耀
- 郭锐
- 闫宏亮
- 雷娟棉
- 卢永刚
- 吴国东
- 吴甲生
- 周伟
- 孔维红
-
-
高欣宝;
李笑楠;
陈浩
-
-
摘要:
大口径干扰弹大多采用整体装填一次性起爆的方式,具有分散性差、成烟面积小等问题。针对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围绕子母式干扰弹进行结构设计,并基于内弹道理论,分析建立了抛撒过程模型。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了抛撒过程压力、子弹罐体和干扰弹弹体抛射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子弹罐体和弹体的抛射速度。通过静态抛撒试验测试表明,子弹罐体和干扰弹弹体的抛射速度的误差分别为3.2%和7.3%,验证了战斗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抛撒策略的可行性,为干扰弹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
-
刘云辉;
冯源;
高月光;
冯顺山
-
-
摘要:
传统子母弹反机场跑道封锁概率计算方法复杂、耗时长,不能实现毁伤效果侦察评估弹真实战场条件下的实时效能量化计算要求。为此,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子母弹反机场跑道封锁概率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原有计算模型进行拟合,获得可实现实时计算的封锁概率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继承所学习的传统蒙特卡洛模型的优点,还可克服其准度、精度与耗时性之间的矛盾,评估所需时间从传统蒙特卡洛法的秒级缩短至毫秒级,实现战场毁伤效能实时计算要求,具备实用性和通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各类毁伤效果侦察弹对机场跑道封锁效能实时评估计算提供可行方法。
-
-
梁振刚;
刘阔;
潘浙平;
吴赛飞;
舒彬;
王树山
-
-
摘要:
为实现反跑道子母弹对机场跑道的毁伤评估,在机场跑道目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机场跑道“全分段打击”方式,提出了一种机场跑道毁伤评估判定方法,基于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建立子母弹对机场目标毁伤效能计算模型。计算典型反跑道子母弹对机场目标的封锁概率,分析了母弹圆概率偏差、子弹抛撒半径、打击轮次对子母弹封锁效能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母弹圆概率偏差、打击轮次对机场跑道的封锁效能的影响较大,其计算结果可为子母弹打击机场跑道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
-
梁振刚;
刘阔;
潘浙平;
吴赛飞;
舒彬;
王树山
-
-
摘要:
为实现反跑道子母弹对机场跑道的毁伤评估,在机场跑道目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机场跑道"全分段打击"方式,提出了一种机场跑道毁伤评估判定方法,基于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建立子母弹对机场目标毁伤效能计算模型.计算典型反跑道子母弹对机场目标的封锁概率,分析了母弹圆概率偏差、子弹抛撒半径、打击轮次对子母弹封锁效能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母弹圆概率偏差、打击轮次对机场跑道的封锁效能的影响较大,其计算结果可为子母弹打击机场跑道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
-
黄阳阳;
姜毅;
李玉龙;
张曼曼;
杨昌志
-
-
摘要:
超声速下子母弹的分离过程是一种包括多体运动边界与复杂气动流场干扰的多体分离问题.采用嵌套网格技术,对流体力学方程组及六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方程组进行了耦合求解,重点研究了子母弹的结构特征(包括子弹的数目、有无弹翼及排列方式等)对分离过程中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嵌套网格技术能较好地模拟超声速子母弹分离过程中的复杂扰动流场;子弹体数目越多,弹体间的气动耦合效应越强;尾翼的存在能够极大提高弹体的静稳定性;相较于“圆周型”分布,“中心圆周型”分布趋于加快弹体间的分离.
-
-
王兆胜;
郑云飞
-
-
摘要:
为进行不同命中毁伤律下炮射子母弹对目标的毁伤概率仿真计算,给出了服从正态分布的诸元误差和母弹散布误差抽样法,及服从椭圆和椭圆环内均匀分布的子弹误差抽样法.通过计算不同毁伤律每一枚命中子弹的毁伤概率,建立了指数毁伤律、零一毁伤律和阶梯毁伤律下子母弹对目标毁伤的3种抽样模型.分析毁伤概率的估算方法及置信区间,进行了算例计算与分析,为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
-
王兆胜;
郑云飞
-
-
摘要:
为进行不同命中毁伤律下炮射子母弹对目标的毁伤概率仿真计算,给出了服从正态分布的诸元误差和母弹散布误差抽样法,及服从椭圆和椭圆环内均匀分布的子弹误差抽样法。通过计算不同毁伤律每一枚命中子弹的毁伤概率,建立了指数毁伤律、零一毁伤律和阶梯毁伤律下子母弹对目标毁伤的3种抽样模型。分析毁伤概率的估算方法及置信区间,进行了算例计算与分析,为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
-
李文通;
王浩;
苗军
-
-
摘要:
基于ANSYS/LS-DYNA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对内置调速挡板型中心炸管式子母弹的抛撒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是高效的.为了研究调速挡板对各方向上的子弹抛撒速度及其载荷分布的影响,基于某航空子母弹模型,将挡板的覆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种不同工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中心管内设置挡板会对子弹抛撒速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且子弹抛撒速度与挡板覆盖的方向有关,各方向子弹抛撒速度的分布范围在17~37 m/s之间.其中在未设置挡板的方向上子弹抛撒速度最大,在35 m/s左右.数值模拟结果对差异化目标打击类型子母弹的子弹散布规律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
-
宋晨;
李磊
-
-
摘要:
针对旋翼飘带稳定式子弹在降落飞行过程中的飞行不稳定现象,依据风洞实验获得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及其随攻角、马赫数变化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该子弹降落飞行的外弹道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子弹在初始扰动较大的情况下,其飞行运动呈现非线性特征,自旋速度随时间变化,加速旋转和减速旋转情况都会出现,在一定的姿态和飞行速度条件下,容易发生转速闭锁。分析了转速闭锁条件下子弹可能发生的飞行不稳定特征,为该子弹的姿态控制和弹道稳定设计提供依据。
-
-
宋晨;
李磊
-
-
摘要:
针对旋翼飘带稳定式子弹在降落飞行过程中的飞行不稳定现象,依据风洞实验获得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及其随攻角、马赫数变化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该子弹降落飞行的外弹道仿真研究.结果 表明,该子弹在初始扰动较大的情况下,其飞行运动呈现非线性特征,自旋速度随时间变化,加速旋转和减速旋转情况都会出现,在一定的姿态和飞行速度条件下,容易发生转速闭锁.分析了转速闭锁条件下子弹可能发生的飞行不稳定特征,为该子弹的姿态控制和弹道稳定设计提供依据.
-
-
-
-
-
尚雅玲;
惠江海;
梁捷
- 《中国兵工学会第十八届引信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针对子弹药抛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结构强度问题,对子母弹抛撒过程以及关键零件进行分析,建立其运动模型,研究关键零件抛撒过程中的过载情况,分析子弹引信在抛撤过程中关键零件强度,为子弹药抛撒过程中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以及理论依据.
-
-
-
-
杜雷;
尚雅玲;
张旭
- 《中国兵工学会第十八届引信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为比较无控子弹与制导子弹对典型集群目标的命中概率,建立了子母弹落点散布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集群目标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相同条件下子母弹携带无控子弹与制导子弹对典型目标的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目标,相同条件下制导子弹对给定目标有更高的命中概率,为子母弹毁伤效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
-
韩震;
胡富春;
王利利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依据平台对子弹减速减旋要求,进行增阻尾翼设计.建立SST湍流模型,求解N-S方程,以及风洞缩比模型试验,研究了模型振动在不同迎角下流场和气动力的变化规律,对比了不同尾翼设计的增阻效果,通过理论计算对外弹道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在亚音速下,弹丸阻力系数、落地水平位移散布与尾翼片面积呈近似线性增长,落地速度与尾翼片面积成反比关系.可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
褚春野;
王延安;
张宝权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某型子母弹战斗部在距目标一定距离处,采用炸药爆炸抛撒出子弹以毁伤目标.由于炸药抛撒初始扰动较大,会引起子弹较大的初始章动角及初始章动角速度,而影响子弹的毁伤效能.为保证子弹威力,需要求出满足着靶章动角能迅速衰减至5°以内的时间或距离.本文根据六自由度弹道模型进行简化,只建立子弹摆动方程,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章动角及章动角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经计算验证某型子弹的章动角衰减满足作战要求.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
- 公开公告日期:2017-01-11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报废子母弹子弹压螺分解机和子母弹拆卸设备,涉及炮弹销毁技术领域,报废子母弹子弹压螺分解机包括工作台、子弹定位夹紧机构、水平设置的铣刀,铣刀的刀杆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和刀杆均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与水平移动装置相连,通过子弹定位夹紧机构来固定子弹,铣刀中心线与子弹中心线重合、且铣刀外径能够与子弹内压螺内径过盈配合,通过子弹定位夹紧机构将子弹定位夹紧在工作台上,第一电机带动铣刀旋转的同时,水平移动装置驱动铣刀产生轴向位移,实现铣刀与子弹压螺的过盈配合,随铣刀的后退将压螺卸下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分解效率高的优点,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提高自动化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