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洞实验

风洞实验

风洞实验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1篇,主要集中在航空、建筑科学、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0篇、会议论文283篇、专利文献125488篇;相关期刊339种,包括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兵工学报、太阳能学报等; 相关会议169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第十六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第四届近代实验空气动力学会议等;风洞实验的相关文献由295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少松、高永卫、吴甲生等。

风洞实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0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283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25488 占比:99.12%

总计:126601篇

风洞实验—发文趋势图

风洞实验

-研究学者

  • 陈少松
  • 高永卫
  • 吴甲生
  • 雷娟棉
  • 丁则胜
  • 叶正寅
  • 惠增宏
  • 李岩
  • 肖春生
  • 顾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晓依; 张德凯; 宋雪祺; 邓洪洲
    • 摘要: 完成了不同风速下2个典型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塔角钢及钢管塔腿模型的高频测力天平(HFFB)风洞试验,研究了塔腿在斜风作用下气动力系数、角度风系数以及风荷载分配系数的分布规律,并与各国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构造了角度风系数以及考虑横向升力影响的夹角α的非线性函数形式,并通过试验值拟合分析确定了相关的拟合参数。结果表明:阻力系数、合力系数以及角度风系数均呈M型分布。角钢塔腿气动力系数均大于对应风向角下钢管塔腿的气动力系数,而两者角度风系数总体比较接近。各国规范计算值整体上低估了塔腿的角度风系数。角钢塔腿中风荷载分配系数的计算应利用考虑横向升力的夹角α对角度风系数进行三角变换。提出的拟合公式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唐琳; 何丹; 谭礼斌; 黄灿
    • 摘要: 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主要取决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散热器的风速分布及风量大小决定了其散热性能。为了精确地对散热器表面风速分布及其风量进行预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STAR-CCM+软件对其风速及流场进行分析,并与叶轮风速计和风洞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叶轮风速仪测量的风量结果与CFD预测结果误差约为16%,散热器风洞测量的风量结果与CFD预测结果误差约为7%。经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CFD预测模型可真实反映散热器风量大小,叶轮风速仪测试风量偏大的原因为风速测试值偏高和存在统计误差,散热器风量测试的最佳方法为散热器风洞实验。该研究结果可为散热器风量的评估提供仿真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 耿欣; 胡天翔; 周若君; 刘文波; 刘沛清
    • 摘要: 随着航空公司短途航线由涡扇发动机转向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机场周边噪声污染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商用螺旋桨飞机的声学特征正成为关键的设计参数。为研究螺旋桨的气动性能和声学特性,以某型涡桨飞机六叶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D5气动声学风洞开展实验研究。实验中对螺旋桨在固定桨叶角设置和旋转速度条件下不同来流风速的组合工况进行测量,以获取不同工况下螺旋桨的天平测力数据和远场声压信号,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来流速度对螺旋桨远场噪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来流条件下离散部分噪声能激发出更高阶的谐波噪声,各阶谐波噪声幅值随着谐波数增大逐渐降低;当风速较低时宽频噪声声压级增大,这是由于在低前进比条件下,叶片处于失速状态,拉力系数处于非线性段,与叶片表面复杂流场引起的湍流噪声增加有关。通过指向性分析可知,位于桨盘上游位置的总声压级水平大于桨盘下游位置的总声压级水平,主要是因为螺旋桨桨盘前后的相对速度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声传播距离的延迟和加速现象。
    • 陈晓东; 何国胜; 杨秀峰; 胡婧; 王宁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减少空气阻力。首先介绍了速度滑冰运动员受到的空气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然后通过风洞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说明了速度滑冰运动员如何通过服装、姿势和队列实现减阻。通过研究速度滑冰中的减阻问题能为冬奥健儿提供所需的科技支持,并帮助提高比赛成绩。
    • 彭伟; 李鹏; 张德春
    • 摘要: 板壳结构气动弹性失稳问题的实验研究比较匮乏,因此以薄铜板为实验对象,依据压杆稳定原理设计了一种亚音速气流中薄板静气弹失稳的实验测试方法。实验中,使薄板在无风状态下受轴向压力作用预先发生屈曲失稳,然后通过测试吹风中薄板轴向压力的变化来判断失稳临界状态;再通过观察薄板的固有频率、应变等验证了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之后,改变实验初始位移荷载,检验了小变形下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实验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薄板的静态失稳,实验结果与已有理论结果吻合较好,且在不同的小变形情况下均可得到相近的实验结果。
    • 付强; 张祥; 赵民; 张春华; 贺威
    • 摘要: 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鸟类、昆虫和蝙蝠的飞行模式,通过机翼的主动运动来产生飞行所需要的升力和推力.仿生扑翼飞行器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飞行器研究的重点.但是仿生扑翼飞行器研究涉及到低雷诺数、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等问题,与常规固定翼飞行器有很大的不同.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三种:气动计算、风洞实验和外场试飞.气动计算方面,非定常气动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目前仍存在不足;外场试飞的方法无法精确测量出飞行器复杂的气动力,难以对飞行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风洞实验由于可以模拟飞行时的真实情况,获得的数据较为真实可靠,且可以定量分析研究,成为目前研究仿生扑翼飞行器非常有效的方法.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风洞进行了大量针对仿生扑翼飞行器的实验研究.在介绍了风洞组成和分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仿鸟和仿昆虫扑翼飞行器风洞实验的研究现状,最后对仿生扑翼飞行器风洞实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 于慧慧; 李莉; 王永耀; 马雄飞; 陈鹏
    • 摘要: 为了解决部分微电子设备供电需求大,而单一的压电能量收集结构无法满足的问题,该文对基于涡致振动的压电能量收集阵列进行流-固-电耦合仿真,并与风洞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首先对前置阻流体的俘能结构进行测试,验证结构的可行性,然后对串列、并列、错列、长方阵型的压电俘能结构进行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压电能量收集阵列随风速的增大呈现整体增大的趋势,随间距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前置阻流体的俘能结构直径D=0.02 m,在风速为6 m/s,中心距L=5D的条件下,输出电压峰值为4.35 V,长方阵型的发电性能最优;在风速为6.5 m/s,L=1.5D时,电压峰值为9.98 V。结果表明,压电能量收集阵列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涡致振动压电能量收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刘毛方; 孟磊
    • 摘要: 以天长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项目为研究背景,设计时对下部的超长混凝土结构和上部钢罩棚结构进行了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计算,同时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补充了温度应力计算,给出了减少结构裂缝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对上部的大悬挑管桁架结构补充了结构整体屈曲分析,研究分析了相贯节点的加强构造措施,并对复杂铸钢节点补充了应力分析,确保了结构设计安全。
    • 王可峰; 陈涛; 苏益
    • 摘要: 为研究山区风环境中单悬臂悬挑式人行廊桥结构静力三分力系数,以某特殊人行桥为背景,通过风洞实验详细研究各不同工况下的结构三分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风偏角的变化,三分力系数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山区风环境下结构静力三分力系数受地形影响较大,系数最大值均未出现在常规风偏角;三分力系数大小会随风攻角的改变而变化,风攻角越大,三分力系数值越大;结构不同位置处的三分力系数在体轴系相同方向上变化趋势一致。
    • 车兵辉; 尹欣繁; 彭先敏; 章贵川
    • 摘要: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风洞实验中,配平状态是不可预测或预知的,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测量方法的桨尖位移实时监测系统。根据实验的高转速、高风险的特点,采用高速相机实时采集桨尖图像,通过增加光照、优化相机参数等措施获得了清晰的图像。采用图像分割、目标检测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取了桨尖的实时位置,通过桨尖位置解算出上下桨尖距离。通过相机外部触发与同步,实现不同转速条件下,桨叶的识别和测量。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开发了系统软件,实现了旋转状态下旋翼桨尖的图像采集、图像实时处理、数据实时显示等功能。在4 m共轴旋翼实验中,获取了悬停状态、前飞状态下的桨尖位移和桨尖距离数据,数据符合共轴双旋翼空气动力学理论。实验验证表明,该系统完全满足实验需求,对保障共轴旋翼实验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