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健康
婴幼儿健康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4868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父母必读、中国消费者、健康生活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第四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等;婴幼儿健康的相关文献由216位作者贡献,包括孟晓萍、梁芙蓉、Dr.Greene等。
婴幼儿健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868篇
占比:99.61%
总计:45042篇
婴幼儿健康
-研究学者
- 孟晓萍
- 梁芙蓉
- Dr.Greene
- 孙卫东
- 小巫
- Elva
- 一帆
- 余嗣墒
- 余江明
- 刘彦品
- 刘彪
- 刘斌
- 刘晓坤
- 吴光驰
- 张玉梅
- 戴娟
- 朱纯仁
- 李向良
- 淡蓝
- 王盛强
- 石羽杰
- 翁诗浩
- 胡文娟
- 萧萧
- 蒋肖男
- 许继胜
- 谭映月
- 赵军英
- 赵子涵
- 陈历俊
- 陈英(专家支持)
- 韩梅
- 鲍金泽
- 黄泽思
- Apple
- Biagini JM LeMasters GK Ryan PH Levin L Reponen T Bernstein DI
- 丁桂英
- 乔为仓
- 于刚(专家支持)
- 于晓琳
- 付三仙
- 付志刚
- 付龙
- 任中夏
- 任为
- 伍娜
- 佘宇
- 余倩
- 俞小惠
- 冯一峰
-
-
郴星
-
-
摘要:
解剖生理学知识告诉人们,婴幼儿由于其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营养储备不足、生活能力较弱、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等,往往容易生病。滥用抗生素可造成负面影响迄今为止,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仍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医生往往都会让患儿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说白了也是一种化学疗法,和肿瘤治疗中的化疗差不多,它是一种“敌我不分”的药物,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人体内的常住、有益菌群。
-
-
揭良;
苏米亚
-
-
摘要:
婴儿大脑的快速发育对膳食中营养物质的供应有极高需求,尤其是早产儿。唾液酸是脑神经节苷脂和修饰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聚唾液酸链的重要成分。人乳唾液酸含量较高,主要形式为N-乙酰神经氨酸。相比之下,婴儿配方乳粉中含有低水平的唾液酸,包括N-乙酰神经氨酸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N-羟乙酰神经氨酸与一些人类炎症性疾病有关。本文综述唾液酸在人乳、牛乳及婴幼儿配方乳中的分布、纯N-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的来源以及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为缩小配方乳与婴幼儿营养需求的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
-
范瑞;
刘彦品;
赵军英;
刘斌;
刘茜;
高子晴;
陈历俊
-
-
摘要:
生命早期1000 d是影响人生健康的重要窗口期,饮食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超重或肥胖人群随机分为发酵乳组和对照组,发酵乳组自孕早期干预到产后6个月,每日摄入富含益生菌益生元的酸奶200 mL。产后定期采集母乳,收集母婴健康随访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探究发酵乳干预对母乳微生物和宏量成分、母亲身体质量指数(BMI)、婴儿体重、产后抑郁、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发酵乳干预显著降低产后42 d韦荣氏球菌属、痤疮丙酸杆菌属、链球菌属、罗斯氏菌属、奈瑟氏菌属等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罗尔斯通菌属的相对丰度;大肠志贺氏杆菌、罕见小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产后3~6个月显著上升,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另外,发酵乳干预显著增加产后3~6个月母乳中富含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多种功能蛋白的真蛋白含量,对产后1~5 d,42 d,3~6个月内母亲身体质量指数、婴儿体重以及产后42 d的产妇产后抑郁、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无显著作用。临床研究证明:通过富含益生菌、益生元发酵乳干预产妇,可以显著调节母乳微生物的结构,显著增加真蛋白含量,具有潜在的改善婴幼儿健康的作用。
-
-
汪之顼;
孙嘉琪;
冯罡
-
-
摘要:
母乳(人乳)是人类母亲用于哺喂婴儿的乳腺分泌液,它既是婴儿出生后能量和营养的来源,更是母体为新生婴儿提供的全方面延伸保护。母乳作为一种自然演化的产物,其成分复杂,构成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支持婴儿物质代谢的营养物质和帮助婴儿功能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母乳成分在含量、亚组分构成及化学和生物学状态等方面,能完美地吻合婴儿解剖、生理、生化特征和能量、营养、免疫功能、微生态发展等需求,是婴儿存活和健康成长必需的生物学体系。母乳成分是奠定母乳喂养健康优越性的基础之一。正是由于母乳成分与婴儿需求之间的天然一致性,使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早期健康生长发育和降低成年期慢性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可确保喂养婴儿获得健康的体格生长状态,有利于其脑神经生长和认知功能发育,有利于免疫系统平衡发展,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性疾病风险,同时对过敏性疾病具有防护效应。在远期健康效应方面,母乳喂养可降低喂养婴儿的儿童期和成年期肥胖风险,可明显降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的风险。对母乳成分的持续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婴儿的营养需要,也是推进婴儿配方食品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学支撑。
-
-
佘宇
-
-
摘要:
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事实上,自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起,短短三年时间,国家层面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利好”政策,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模式探索并辅之以各有特色的“亮点”举措,各级行业协会(学会)和专业智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虽然其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我国托育服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
-
潘锋
-
-
摘要: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正在越来越多地为广大新手父母和家庭所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全球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该病毒在所有年龄段都会引起感染,且小婴儿感染和出现严重疾病的发生率最高。为进一步提升大众对于包括RSV在内的危害和预防手段认知,保健时报联合医师报日前在北京举办“‘童’呼吸,共守护”2022婴幼儿下呼吸道疾病教育科普活动。
-
-
-
-
摘要:
0-3岁婴幼儿被称为“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做好0-3岁婴幼儿的照护工作,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自2018年以来,“托育”便多次出现在国家及地方各项发展规划的文件当中,托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需求。人才队伍质量是托育机构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影响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
杨振兴;
陈威
-
-
摘要:
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条件和卫生状况持续改善,加之抗生素的推广和使用,由细菌、寄生虫、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明显减少,由病毒引起者占大多数,尤其是在婴幼儿。改善卫生条件可有效降低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风险,但并不能降低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
-
-
-
-
-
摘要:
婴幼儿配方乳粉保护婴幼儿健康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不足的婴儿,应使用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配粉是在研究母乳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适合婴幼儿的母乳替代品。抗菌调免疫:α+β创新蛋白组合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科学研究发现,母乳中存在大量的活性蛋白质,具有抗菌、提升免疫、促进营养吸收等多种功能。其中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是占比最高的生物活性蛋白。
-
-
-
黄鸽斌
- 《第四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健康母亲生育的大多数婴儿都是干干净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然而,在出生后的几天里,婴儿的胃肠道里将会有细菌定植.孩子是如何出生的--经产道抑或是剖腹产,很大程度上影响婴儿所携带的细菌种类,比如,早期研究表明,经产道出生4-6天的足月婴儿,约有60%发现有婴儿双歧杆菌,相反,剖腹产出生的婴儿该菌定植率只有9%.借助母性的一种神秘现象,婴儿在经过干净而又健康的产道期间,会从他(她)们的母亲那里得到益生菌.几个世纪以来,我们懂得健康母亲更有可能生育健康的婴儿,除了正确的饮食、健身(锻炼)、服用维生素,戒除烟酒和接受适宜的产前医疗服务外,孕妇、乳母以及婴儿尚需补充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