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女性乳腺癌

女性乳腺癌

女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035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婚育与健康、中老年保健、祝您健康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女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由396位作者贡献,包括谷峰、于建新、傅西林等。

女性乳腺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1.0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035 占比:98.94%

总计:21261篇

女性乳腺癌—发文趋势图

女性乳腺癌

-研究学者

  • 谷峰
  • 于建新
  • 傅西林
  • 刘春安
  • 刘红
  • 劳伟宁
  • 喻茂娟
  • 尹厚源
  • 扬诗杰
  • 本刊编辑部

女性乳腺癌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靖
    • 摘要: 乳腺癌的问题一直备受女性重视,尤其在BRCA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被揭示后,女性乳腺癌的预防控制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其实,男人也同样会患乳腺癌,只是概率比较低。糟糕的是,男性患者很少会怀疑自己患上乳腺癌,通常只有在肿瘤扩散到邻近或远端组织后,才得到确诊,这种情况下5年生存率只有约26%。这里提醒男性朋友,近年来男性乳腺癌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尤其是家族中有乳腺癌基因突变者应重点关注。
    • 刘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钼靶的表现。 方法:研究时间段是在 2016 年 4 月~2018年 9 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年龄<40 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43 例为年轻女性组,选择年龄≥40 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58 例为中老年女性组。 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与中老年的钼靶表现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的肿块密度较高,肿块大都呈不规则形态,病灶钙化的概率大。 结论:年轻女性和中老年女性乳腺癌钼靶表现存在不同之处,临床诊断时要注重患者肿块密度和形态以及钙化情况的分析与鉴别。
    • 金慰群
    • 摘要: 籽粒饱满、色泽鲜亮的黄豆、黑豆、青豆及小扁豆、豌豆等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性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钙、铁及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E和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留醇、卵磷脂、低聚糖等。有研究发现,常吃豆类可降低乳腺癌、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爱吃豆类的女性乳腺癌患病率要明显低于不吃豆类的妇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及,对健康人群来说,奶类豆类要天天有。自古民间流传至今的“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给予豆类颇高评价。
    • 潘锋
    •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中乳腺癌位居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之后第四位,在女性肿瘤中居首位。据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42万例,超过肺癌(28万例),由此成为我国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种。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不仅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 朱云芳; 文洪梅; 秦明芳; 石青萍; 成会荣; 高娇; 陈杨
    • 摘要: 目的 掌握云南省201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1—2016年变化趋势,为乳腺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云南省2011—2016年的肿瘤登记数据和相关人口数,审核、评估数据,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等指标,采用Joinpoint 4.8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以综合分析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结果 2016年云南省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为28.9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4.60%,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粗死亡率为6.25/10万,占恶性肿瘤的6.48%,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第5位.女性乳腺癌的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0~74岁)、截缩率(35~64岁)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的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截缩率(35~64岁)城市地区均高于农村地区.云南省2011—2016年女性乳腺癌中标发病率APC、中标死亡率APC,城市地区中标发病率APC、中标死亡率APC,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APC、中标死亡率APC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年云南省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病农村高于城市,死亡城市高于农村.2011—2016年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针对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特点应进一步加强乳腺癌防治工作.
    • 宋雪
    • 摘要: 据统计,2015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位居我国女性癌症发病谱首位,癌症死亡谱第5位。我国例行体检和抽样调查发现,近年城市乳腺癌发病率趋于年轻化,笔者临床工作中也遇到很多“90后”乳腺癌患者。跟过去不同,如今的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月经来潮早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且和绝经后女性相比,越是年轻的女性,其所患的乳腺癌通常更具进攻性。然而年轻女性更容易放松对乳腺癌症状的警惕,因为她们不会预料到年纪轻轻的女性也有可能罹患癌症。提高早期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乳腺癌预后、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故此,医生应该给予育龄期女性每年常规进行乳房检查的建议,关爱乳房健康,远离疾患。
    • 徐发良
    • 摘要: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约1930万,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约1000万;每5人中就有1人将在其一生中罹患癌症;新增病例60%来自于最常见的10种肿瘤,其中女性乳腺癌占11.7%,在数量上已经首次超越肺癌(11.4%),成为全球诊断人数最多的癌症。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呢?下面我就来讲一讲这个新晋的“癌王”。
    • 彭珏
    • 摘要: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约1930万,其中女性乳腺癌占11.7%,在数量上首次超越了肺癌(11.4%),成为全球诊断人数最多的癌症。为何乳腺癌在全球范围会超越肺癌上升到第一?乳腺癌虽有一定家族遗传性,家族内患癌者有一些相同的基因突变,如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或BRCA2。但家族遗传性只占乳腺癌的5%~10%,大多数乳腺癌不是家族遗传的。
    • 程婷婷; 安家祯; 吕美玲; 杨谨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西北地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2 cm,62.15%的患者肿瘤分级为3级,75.70%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Ⅲ期.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肿瘤分级及Ki67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与30~<40岁患者的肿瘤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和luminal B与Her2过表达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在分子分型方面具有差异,且分子分型影响预后,而关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不同分子分型下肿瘤增殖情况及影响其预后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锟; 王满宁; 宋志坚
    • 摘要: 肺癌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居于所有恶性癌症之首。在临床应用中,准确的肺癌病理分型对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任务学习框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CT图像的亚型分类,该框架由2个子网络组成:用于分割的编解码器网络和用于分类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2个子网络共享部分特征提取层,同步训练并优化2个网络。本项研究采用CT图像,划分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仅利用单任务的轻量级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非小细胞肺癌亚型分类的准确性为0.6522,影像组学方法的分类准确性是0.7681,利用经ImageNet预训练过ResNet18网络得到的分类准确率是0.8116。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