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攻角

大攻角

大攻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8篇,主要集中在航空、武器工业、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170664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火力与指挥控制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四届近代实验空气动力学会议、第八届海峡两岸航空航天学术研讨会、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等;大攻角的相关文献由622位作者贡献,包括袁雄、李世强、顾蕴松等。

大攻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0664 占比:99.86%

总计:170904篇

大攻角—发文趋势图

大攻角

-研究学者

  • 袁雄
  • 李世强
  • 顾蕴松
  • 程克明
  • 孙海生
  • 徐志文
  • 闫欢欢
  • 杨辉
  • 秦永明
  • 陈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军红; 鲁军勇; 李开; 李湘平
    • 摘要: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超高速弹丸的气动流场特性,重点分析了弹丸再入段的气动流场特性。利用风洞试验数据验证了S-A和k-ωSST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法向力预测上,两种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均在2%以内。在轴向力预测上,S-A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误差约为4.6%。当弹丸以大攻角再入时,弹丸横流效应较为明显,迎风面由于激波作用使得弹丸表面压力急剧增大,而背风面形成脱落的大尺度流向涡结构,导致压力减小,其中,迎风面的压力增大对弹丸气动系数影响更大。大攻角下的弹丸气动阻力和升力系数呈现明显的非线性,阻力系数明显增大,而且弹丸的静稳定裕度也急剧降低,使得弹丸的收敛特性变差,这是引起弹丸再入段速度衰减的主要原因。
    • 霍俊杰; 易仕和; 牛海波; 刘小林
    • 摘要: 高超声速流动中,大攻角下圆锥背风面边界层会存在流动分离与再附、边界层转捩等多种流动现象,进而对圆锥表面温度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对这一复杂流动规律及其对表面温升分布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基于温敏漆技术,得到了在Mach数为6的低湍流度来流条件下,攻角为10°的圆锥背风面温升分布结果。通过对不同位置、不同方位角处温升分布曲线的分析,对大攻角下圆锥背风面边界层流动发展过程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流动特征进行了讨论。同时,通过对来流总压的调节,得到了不同Reynolds数下的圆锥背风面温升分布结果,总结了Reynolds数对流动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高超声速大攻角圆锥背风面边界层流动发展过程中会依次出现层流分离、定常横流涡影响、转捩以及湍流分离与再附等流动特征,而在不同的Reynolds数下,各个流动特征产生影响的范围不同,随着Reynolds数的降低,层流范围和定常横流涡影响范围均有所增加,而从观察到横流影响到转捩开始发生的范围基本相同。
    • 李志文; 张磊; 李亮; 黄斌; 袁海涛
    • 摘要: 星舰(Starship)是当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推出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本文基于公开资料,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星舰气动布局开展了建模、计算和分析,从升阻特性、配平特性、稳定性、上反控制与传统鸭翼对比等方面对星舰布局气动特性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弹道计算情况,开展了热环境分析及防热材料、工艺分析,从总体设计的角度对星舰布局设计理念进行剖析。研究表明:星舰采用的前后翼控制方式与大攻角飞行相匹配,能够实现大攻角全速域可控,无尾布局横航向大攻角区间静稳定,上反控制与传统鸭舵相比大攻角飞行时具有高效、低热特点。综合来说,星舰气动布局任务需求明确,设计目标清晰、方案简洁合理。
    • 梁伟; 张鑫; 赵文龙; 李欣; 段旭
    • 摘要: 针对姿控喷流在亚跨声速段的气动干扰效应问题,对细长体在侧向喷流发动机工作时迎风背风面的气动干扰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迎风面喷流时气动干扰较为复杂,干扰效果变化较为剧烈,喷口下游物面上的低压区和更低压力区在减小法向力的同时产生了抬头力矩;在中小攻角下,法向力和俯仰力矩的干扰特性有相反的变化趋势;较大攻角下迎风面的侧向喷流仍然保持了一定的俯仰力矩操纵能力。迎风面喷管工作时干扰效果变化较为剧烈,背风面喷管工作时干扰效果较为平稳,跨声速条件下的喷流干扰作用比亚声速下更强烈。
    • 刘志文; 陈岳飞; 陈政清
    • 摘要: 针对大攻角下主梁断面颤振稳定性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FLU-ENT用户自定义函数UDFs和动网格技术,结合Newmark-β法建立了桥梁主梁断面二维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在不同攻角下(0°、±3°、±5°、±8°)对薄平板和流线型箱梁断面颤振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薄平板和流线型箱梁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桥梁主梁断面二维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的精度.薄平板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随攻角的增大显著降低;流线型箱梁断面在正攻角范围内颤振临界风速随着攻角的增大而降低,在负攻角范围内颤振临界风速随攻角绝对值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当攻角较大时,薄平板断面和流线型主梁断面均表现出"钝体"特征,气流绕过断面前缘时发生分离,沿断面上下缘产生较大的涡,从而导致主梁断面颤振临界风速降低.
    • 王骁; 王政伟; 阮文俊; 王浩; 王金龙
    • 摘要: 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N-S方程,进行稳态数值模拟,得到了伴飞弹在Ma=0.6,0°~90°攻角的气动力和绕流场变化规律,弹体所受侧向力随攻角增大呈周期性变化;弹体在所研究的攻角范围内静稳定,但在大部分攻角时稳定力矩不足,不利于伴飞弹迅速恢复稳定姿态。因此,提出了增大尾翼弦长和翼展两种改进方案并进行比较,表明增大翼展更有利于提升弹体静稳定性。
    • 陈星宇; 徐昕宇; 郑晓龙; 曾永平; 李永乐
    • 摘要: 设置中央开槽的箱梁通常具有良好的颤振稳定性,但该类箱梁在大攻角来流作用下的涡振性能尚不明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某大跨度桥梁的流线型箱梁断面,分析了5种不同中央开槽宽度箱梁的流场特性和涡振稳定性能,探究了大攻角下中央开槽宽度变化对箱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根据静态和动态流场的变化,系统讨论了相应的气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10°~10° 风攻角范围内,封闭箱梁的阻力系数始终最小,而其升力系数绝对值则普遍大于开槽箱梁;中央开槽宽度(L)对箱梁涡振性能影响显著,箱梁涡振振幅随着开槽宽度的增大而减小,L/B(B为箱梁宽度)由0变化至0.20,涡振振幅变化幅度达到40.9%;开槽宽度的变化会影响箱梁上表面大旋涡的运动以及箱梁中央区域来流分离程度,进而改变箱梁的涡振振幅.
    • 王骁; 王政伟; 阮文俊; 王浩; 王金龙
    • 摘要: 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N-S方程,进行稳态数值模拟,得到了伴飞弹在Ma =0.6,0°~ 90°攻角的气动力和绕流场变化规律,弹体所受侧向力随攻角增大呈周期性变化;弹体在所研究的攻角范围内静稳定,但在大部分攻角时稳定力矩不足,不利于伴飞弹迅速恢复稳定姿态.因此,提出了增大尾翼弦长和翼展两种改进方案并进行比较,表明增大翼展更有利于提升弹体静稳定性.
    • 程兰兰; 李怡; 黄秀全; 王丁喜
    • 摘要: 准确预测进口导流叶片的损失与落后角对设计优化压气机性能,提升压气机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使用叶型设计程序与MISES求解器耦合成的计算模型,创建了进口导流叶片样本数据库.通过支持向量回归搭建了损失及落后角代理模型,对比代理模型预测结果与经验模型计算结果,发现此代理模型能准确预测正反预旋大攻角下进口导流叶片的性能.
    • 罗荣志
    • 摘要: 我国沿海及西南地区风力较大,大跨径桥梁在风的静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分布的扭转变形,对桥梁寿命及车辆行驶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为研究风力作用下大跨径斜拉桥的抗风颤振性能,基于弹簧悬挂阶段模型试验开展了大攻角条件下大跨径斜拉桥抗风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攻角条件下桥梁出现了两类不同的颤振现象:小攻角下的发散型弯扭耦合颤振现象和大攻角下的自限幅非线性颤振现象.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桥梁抗风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