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周静脉留置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1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儿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66434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护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文献由91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育玲、王芳、陈月香等。

外周静脉留置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0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6434 占比:99.76%

总计:166827篇

外周静脉留置针—发文趋势图

外周静脉留置针

-研究学者

  • 李育玲
  • 王芳
  • 陈月香
  • 张敏
  • 张燕
  • 李向君
  • 王伟
  • 纪翠红
  • 许丽春
  • 赵丽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袁海蓉; 周晓璇; 刘志杰
    • 摘要: 目的:探究优化中药湿热敷护理技术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旨在为临床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防治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3月于医院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93例纳入研究。将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中药组46例和常规组47例。常规组予以液体敷料赛肤润敷于患处处理,中药组则以优化中药湿热敷护理技术处理。分析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中药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为6.52%,低于常规组的27.66%(P<0.05)。中药组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均P<0.05)。护理后中药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而总体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化中药湿热敷护理技术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白卢霞
    • 摘要: 目的 分析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儿科2019年1月-2021年1月148例行外周静脉穿刺患儿,调查其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留置时间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148例患儿中有32例(21.62%)患儿留置时间<72 h;单因素分析,患儿年龄、穿刺部位、留置针固定方式、患儿合作程度、冲管,封管不当、是否输注黏稠药物,以及穿刺护士是否进行过专业培训等因素,均为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岁、非额正中和颞浅静脉穿刺、患儿合作程度低、冲管封管不当,以及穿刺护士未进行过专业培训均是影响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受患者年龄和合作程度、穿刺部位选择、留置针护理以及护理人员技术等因素影响,临床中应该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提高护理人员技术,加强留置针护理,以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
    • 周世琼
    • 摘要: 目的: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诱发局部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95 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且对局部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 结果:本组的 695 例患者中,46 例发生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为 6.62% ,根据 INS 分级标准,3 例为 4 级,占 6.52% ,17 例为 3 级,占 36.96% ,14 例为 2 级,占 30.43% ,12 例为 1 级,占26.09%;分析原因:17 例为药物因素,占 36.96% ,6 例为输液微粒污染,占 13.04% ,13 例为留置针自身刺激,占28.26% ,5 例为缺乏无菌意识,占 10.87% % ,3 例为输液速度,占 6.52% ,2 例为环境和局部温度影响,占4.35% 。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诱发局部静脉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留置针自身刺激、药物因素等,应该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局部静脉炎,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 李寻飞; 余菊
    • 摘要: 目的构建适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研究框架,结合文献检索、专科小组讨论、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形成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4.12%,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08、0.912。第1轮专家函询对于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4、0.284、0.296,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为0.238、0.324、0.259。构建的指标体系共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3项。结论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 陈亚丹; 王凤娟; 许丽璇; 李丽春; 朱海华
    • 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的退针方式与改良的退针方式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的维护方法。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195例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03例采用传统的边冲边退的退针方式进行封管,观察组患者92例采用先回退3/4头皮针后再进行冲封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拔针原因及针刺伤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针刺伤,但是对照组有11例针尖意外划出,观察组有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的退针方式能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药物渗出,但是不能降低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率。
    • 李萌; 郭园丽; 杨彩侠; 马珂珂; 张琳
    • 摘要: 目的探讨中线静脉置管对行静脉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11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 根据静脉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留置针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形式):59例, 男31例, 女28例, 年龄39~75岁;中线组(采用中线静脉置管形式):59例, 男36例, 女23例, 年龄36~72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情况、留置时间、穿刺次数、并发症情况、使用成本、患者满意度。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次数、使用成本以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均数比较, 并发症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 患者满意度用率(%)表示, 使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留置针组比较, 中线组一次性成功率[91.52%(54/59)]较高(χ^(2)=5.081, P0.05)。结论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相比, 中线静脉置管可增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患者满意度, 且不会增加使用成本。
    • 陈巧云; 孔旭; 林丽萍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在提高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率的效果。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通过对门急诊输液室27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的现况分析,确立“提高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率”为活动主题,对现况进行要因分析,确定问题,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落实。结果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规范率由活动前的34.5%提升到活动后的85%,留置针留置时间较活动前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对门急诊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不规范问题采取护理专案改善行动,提高了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规范使用率,延长了留置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
    • 张丽丽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ABC分析法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留置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在本院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的134例患者,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ABC分析法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留置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104.06±5.71)分,高于常规组的(86.18±6.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1.25±8.42)h,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1.31±6.7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该管理模式对疼痛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患者置管期间发生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感染、局部渗血、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及皮下血肿,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实施基于ABC分析法留置针维护质量管理模式,可提高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留置期间疼痛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 石建华; 袁迎丽; 盛晓萍
    • 摘要: 目的探究规范化安全质控干预在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行护理管理工作期间收治的176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限不同,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88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实施规范化安全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护理服务质量、留置期间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等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管理干预后,实验组在穿刺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管道护理、应急事件解决能力等护理服务质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3、3.630、3.426、3.504、3.476,P=0.001、0.002);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对照组患儿(9.09%)相比,实验组患儿渗漏、静脉炎、意外脱管、堵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14%)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40);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4.31%)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52,P=0.004)。结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儿,采取规范化安全质控护理管理干预对策,可促使护理人员日常服务质量水平得以提升,减少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患儿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
    • 李春芳
    • 摘要: 目的 探究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以此制订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76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跑针次数。结果 经护理,研究组与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概率分别为2.63%与21.05%,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跑针次数分别为(3.15±1.12)次、(7.12±1.24)次,研究组跑针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采取标准化操作流程,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效果明显,患者跑针发生率显著降低,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应用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