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46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42710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相关文献由1252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小芬、李华、张迪等。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3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2710 占比:99.93%

总计:643164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发文趋势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研究学者

  • 孟小芬
  • 李华
  • 张迪
  • 杨屹
  • 刘秋菊
  • 刘艳青
  • 刘萍
  • 屈平敏
  • 李娟
  • 王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房柱; 陈志敏; 练东松; 缪展均; 钟文彬
    • 摘要: 目的分析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实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连平县妇幼保健院从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予以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乳果糖治疗,研究组实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指标(胃动素、胃泌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均增加,且研究组患儿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均降低,研究组患儿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指标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来说,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可以促进排便,改善临床症状,对提高胃动素与胃泌素有促进意义,可使胃肠道功能得到改善,而且安全性良好,临床价值显著。
    • 杨伟昂; 杨兵; 马焕丽; 张宏聪
    • 摘要: 目的明确两种导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成两组,A组31例、B组30例分别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甘露醇清洁肠道,于导泻前、导泻后d1、d14取粪便送检,标本直接涂片法检测细菌总数、革兰阳性菌数量,稀释性平板菌落计数法+快速细菌鉴定法检测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导泻后d14电话随访病人是否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导泻后d1,两组细菌总数[A组:(127.5±30.6)个/油镜比(3409.7±734.6)个/油镜,B组:(110.9±27.8)个/油镜比(3300.0±755.7)个/油镜]、革兰阳性菌数量均显著减少,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B组变化更显著(P0.05)。导泻后14 d内,两组均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r=0.68,P<0.01),B组发生率更高[30.0%(9/30)比6.45%(2/31)](P<0.05)。结论导泻药物会引起肠道菌群数量及构成的显著改变,导致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对于20%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更小、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 邹雪莲; 林晶晶; 徐娜; 陈书尚
    • 摘要: 目的:观察和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代替术前灌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48)。试验组术前晚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64.40 g,对照组予术晨常规硫酸镁甘油溶液灌肠1次。比较两组患者耐受率、肠道清洁度、排便情况、不良反应、麻醉后残留肠道分泌物排出、术后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耐受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术前胃肠道准备中,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优于常规灌肠,实施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操作省时,是一种较好的肠道准备方法。
    • 王静; 尚辉辉; 吕娟; 杨卓; 高峰; 杨新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联合乳果糖口服液分次口服对于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20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PEG+乳果糖口服溶液分次口服方法,B组采用PEG+乳果糖口服液单次口服方法,C组采用PEG单次口服方法。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清洁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口服药物耐受率。结果A组的肠道准备有效率高于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B组、C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口服药物耐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联合乳果糖口服液分次口服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清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 扈萍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而筛查和诊断肠道疾病有效的方式即为结肠镜检查[1]。患者的肠道准备情况是影响结肠镜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2]。理想的肠道准备要求患者在较为放松的情况下服用泻剂,短时间内排空肠道内的粪便,而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3]。目前临床常用的肠道清洁剂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传统的甘露醇、硫酸镁、番泻叶等相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的安全性更高,不会改变患者的黏膜形态,不会引发溃疡。
    • 戴华梅; 朱晓佳; 冷芳; 杨力
    • 摘要: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行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4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150例。A组采取检查当日清晨一次性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B组采取检查前一晚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检查当日清晨一次性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方式进行肠道准备,C组采取检查前1晚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检查当日清晨一次性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方式进行肠道准备,比较3组的肠道准备效果(肠道质量、结肠息肉检出率、不良反应及睡眠质量)。结果B、C两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横结肠的肠道质量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A、C组,C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行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肠道清洁度,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还可预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钟秋润; 吕显贵; 王芳; 廖顺琪; 简凤; 李月
    •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结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12月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脾胃病科内镜中心收治的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口服SF-PEG,观察组在口服SF-PEG基础上结合耳穴贴压7 d。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评分、口服SF-PEG后首次排便及排清水样便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评分、开始服用SF-PEG后至首次排便及排水样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头晕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SF-PEG用于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单用SF-PEG。
    • 沈骁
    • 摘要: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临床之中较为常见的功能型便秘,当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因而为能够采取较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临床之中治疗方式较多,如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等,疗效并不十分显著,生物反馈治疗仪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具备无创、无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本次研究之中主要运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该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增益效果,报告如下。
    • 胡柳丹
    • 摘要: 目的:探讨小承气汤加减用于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肠镜检查的85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肠道准备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肠道准备检查指导,对照组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联合小承气汤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肠道准备效果、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相关检查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PS评分的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横结肠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排空时间、插镜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加减在肠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明显,能提高肠道准备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 胡小燕; 周娜; 薛允宁
    • 摘要: 建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色谱柱:Dionex 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析柱(4 mm×250 mm,4μm),淋洗液:KOH,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器:电导检测器,抑制器:Dionex AERS 500(4 mm),抑制电流:50 mA。经验证,该方法专属性、线性、重复性、准确度、耐用性均良好。该方法适用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的检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