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背景
地质背景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86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农业基础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7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31025篇;相关期刊345种,包括地球、贵州地质、吉林地质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江西省核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SPG/SEG2011年国际地球物理会议等;地质背景的相关文献由1872位作者贡献,包括武明德、刘晓阳、张传林等。
地质背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025篇
占比:97.30%
总计:31887篇
地质背景
-研究学者
- 武明德
- 刘晓阳
- 张传林
- 张照伟
- 汪定圣
- 王爱国
- 王申
- 盛海洋
- 肖惠良
- 董永观
- 董迎春
- 赵宇
- 郭坤一
- 陈建书
- 黄勇
- 黄润秋
- 代杰瑞
- 伊发源
- 刘久臣
- 史学建
- 周俊
- 崔添淇
- 张猛
- 朱晓华
- 李弘珂
- 李文渊
- 汤奇峰
- 沈贵春
- 涂光炽
- 王南萍
- 王团乐
- 王建雄
- 王敏
- 王杰
- 石磊
- 罗维斌
- 肖磊
- 许汉华
- 路耀祖
- 陈慈德
- 陈波
- 魏邦顺
- 丁汝福
- 万博
- 付小峰
- 代敬
- 任军平
- 伊丕厚
- 何英
- 佟继
-
-
关云梅
-
-
摘要:
1.目的监测油气田产出水中无机阴阳离子含量的变化可以快速判断地层是否产出地层水;产出水矿化度或氯离子含量突增可以及时提示地层水的出现,有助于生产现场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油气田水分析测定水样中主要阴、阳离子含量,并根据离子含量得出水型及成因系数、保存系数等指标,结合地质背景可以辅助判断所处环境是否有利于油气藏保存;通过监测水样阴阳离子含量的变化。
-
-
周俊;
王跃
-
-
摘要:
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清镇市五矿(贵州)铁合金有限公司地块,避免地块内遗留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针对该地块及周边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土壤结构类型、历史开发利用情况和受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实地调查、采样测试、分析研究,结合地块所在区域的岩土、水文地质条件,全面分析了地块内的污染物种类,对照相应的筛选值,得到了地块重金属镉、砷、铅、镍检测值已超过管控值,地表水污染物为锰,地下水微生物超标的结果,该地块环境现状属于污染地块,需进行环境修复工作后方可开发利用,同时为地块的未来利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刘华
-
-
摘要:
本文在探究哈达门地区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探究了该地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成矿区域的地质背景,并针对哈达门沟金矿区金矿地质特征进行深度分析,最后探究了该矿区金矿床成矿的地层控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和岩浆岩控矿规律,为哈达门地区金矿寻找标志的有效归纳总结和找矿远景的深度探讨提供重要依据,更为哈达门地区金矿找寻能力的快速提升带来更多参考和启迪。
-
-
林泽渊;
周宗赞;
张锡贵;
杨贵龙
-
-
摘要:
通过对玉屏油茶示范园区土壤、岩石和油茶样品的系统采集,测定各指标含量,评价发现大面积富硒耕地土壤。总结富硒耕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26~0.75mg·kg^(-1),平均含量为0.48mg·kg^(-1)。富硒耕地土壤面积占90%,pH值、有机质、Cd、Hg等指标对硒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土壤硒来源于黑色岩系,热卤水沿深大断裂萃取成矿热液中的硒并运移至地表,经风化成土作用形成富硒耕地土壤。
-
-
王纪平;
周辉;
马群;
张广山;
李永良;
郑颖超
-
-
摘要:
本文对大别山西段地区脉石英的形成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区内脉石英分布及质量特征,对大别山西段脉石英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在大别核杂岩变质带区内是寻找高纯脉石英的最佳地带,为下一步在该地区寻找脉石英矿资源指明了方向。
-
-
-
卢钊;
周萍;
王玉真
-
-
摘要:
本文以陕西省紫阳县北部为研究区,以富硒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岩石-母质-土壤结构,系统测定微量元素硒(Se)和有害元素砷(As)、汞(Hg)、铬(Cr)、镉(Cd)、铅(Pb)的含量,并对各元素迁移累积特征及土地质量进行评价。测定结果表明:(1)从岩石到土壤部分,主要有害元素含量呈升高趋势,其中,As为12.570 mg/kg、Hg为0.068 mg/kg、Cd为1.162 mg/kg、Pb为24.754 mg/kg,而Cr和Se的含量则有所下降,分别为89.510 mg/kg和1.445 mg/kg;(2)从岩石到母质部分,Cd、As、Se和Hg呈现明显富集,迁移积累系数分别为7.612、3.900、3.854和3.175;(3)从母质到土壤部分,Cd、Se、As呈现富集,迁移积累系数分别为4.070、2.644和2.502;(4)Cr的风化淋溶系数高达41.847,Pb的风化淋溶系数为7.983,说明两者在渗漏水作用下容易流失,富集程度不高;(5)6种元素土壤克里金插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层、构造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构成高硒土壤的地质背景区;(6)工作区富硒土壤与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黑色含碳岩系关系密切,是土壤中硒元素的主要来源。本文依据土壤富硒程度、有害元素污染程度以及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将研究区的富硒土地划分为5个等级,为当地富硒特色农业区划提供技术参考。
-
-
李秀丽
-
-
摘要:
地热资源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研究区鲁山碱厂地热田位于车村—下汤深大裂带与南部的二郎庙—温汤庙裂带及水磨庄—栗村断裂之间。受到北西和北东向次级断裂带的影响,在次级两断裂的交汇处原有温泉出露,呈泉群形式产出。研究区热1井,水温50°C,涌水量95.8 m^(3)/h,地热流体属于氟—硅复合型理疗热矿水。属于对流型地热,热储类型为带状热储,热储层由熊耳群安山玢岩组成,属断裂带裂隙承压水。研究区1000 m深度内,热储中地热资源量7.37×10^(17) J,储存热水量7.10×10^(8) 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8.76×10^(5) m^(3)/a的,产能4.12 MW,为小型低温地热田。通过研究该地热区的地热资源特征开发利用情况,对鲁山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
-
林金鑫
-
-
摘要:
为掌握不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易发程度,针对中国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越南红河三角洲的河内市,开展了地面沉降发育背景对比研究。选取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第四纪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要素,进行地质背景条件对比;分析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建设活动等诱发因素对两个城市地面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与河内市都是地面沉降易发地区,且受诱发因素影响,两个城市地面沉降长期发育。两个城市存在的共性和特性特征,可为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实践提供借鉴。
-
-
肖淳;
刘国荣;
肖红;
祁小军;
范建锋;
刘方方
- 《2018全国黄金(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新技术、新产品学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西刚果造山带与卢菲利弧形造山带分别位于刚果克拉通西缘、东南缘,后者的刚果(金)加丹加铜钴成矿带为著名的中非铜钴成矿带的西延部分,资源潜力巨大,前者的铜多金属成矿带内仅发现中小规模铜矿床,对比分析二者的区域地质背景和铜矿成矿特征,有助于为西刚果造山带的铜矿找矿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明确找矿思路与方向.对比分析表明,2个成矿带在成矿域位置、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二者在赋矿层位、矿物共生组合及分带特征、成矿物源、成矿作用、控矿因素、成矿时代等方面的差异性,又使得2个成矿带具鲜明的矿化差异特征.据此对西刚果造山带的沉积序列、岩石地球化学的进一步分析,认为其不具备形成与加丹加铜钴成矿带相类似的同生沉积层状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
-
-
李晋
- 《2016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常导致新城镇的建设,由于选址时论证不足,导致后续发生连锁的地质环境问题,为了科学的分析新城建设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为今后类似建设项目提供警示与借鉴,本文依据最新的详细调查数据,对沅水中游泸溪新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沅麻盆地复杂的地质背景导致新城地质灾害易发和多样,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是新城地质灾害易发的基础,新城下伏地层岩溶发育,使得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率较大,大大制约了城市发展潜力,今后应布设专业监测,进一步科学论证,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
-
-
王亚磊;
张照伟;
张江伟;
尤敏鑫
-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2015年
-
摘要: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岩浆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区内普遍发育早二叠纪铜镍矿床,由东向西依次有图拉尔根、葫芦、黄山东、黄山、香山和土墩铜镍矿床.前人对该区典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岩体特征、岩浆演化过程及成矿构造背景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工作,认为该区铜镍矿床形成是造山后伸展与地幔柱叠加作用的产物(秦克章等,2012;李文渊等,2012).白鑫滩矿床为2012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一区调队通过检查1:25万五堡幅区域化探Ni-Cu-Cr-Co异常基础上,进一步开展1:5万土壤化学测量发现的.该矿床位于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以北,是东天山图拉尔根-黄山-土墩铜镍成矿带的西延部分,该铜镍矿床的发现为今后在觉罗塔格构造岩浆带西段继续寻找铜镍矿提供了新的有利依据.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岩浆带是目前国内产出铜镍矿床最多的一条铜镍矿带,尽管目前镍资源储量不及金川和夏日哈木超大型矿床,但该区已发现的矿床数量则明显多于上述地区,且近年来在该矿带仍不断有新的矿床发现,因此该区今后仍是铜镍矿的重点勘查区。之前该区开展的铜镍矿找矿工作主要集中在库姆塔格沙垅以东,土墩铜镍矿也是该带最西部的矿床,尽管对沙垅以西也开展了勘查研究工作,但找矿效果不佳,白鑫滩矿床的发现则表明该铜镍矿带向西仍有很大找矿的空间,其形成时代与东天山多数典型矿床(黄山、黄山东、香山等)形成时代一致,岩浆源区都遭受了明显的早期俯冲流体的交代作用,这都表明沙垅东、西两侧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这为该铜镍矿带继续向西寻找铜镍矿床提供了新的依据。
-
-
-
-
陈树清
-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山东诸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垩纪时期恐龙化石主产地,发现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集群.不仅如此,这里还发现了丰富的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群,其中皇龙沟恐龙足迹化石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之一.这些世所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和足迹群在世界古生物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科研价值.随着大规模化石群的不断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山东诸城吸引了世界古生物专家和地质专家的目光,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山东诸城重要的恐龙骨骼与恐龙足迹、恐龙蛋化石埋藏点,介绍了近年来诸城所有化石埋藏点在恐龙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的分类学、埋藏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
-
陈树清
-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山东诸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垩纪时期恐龙化石主产地,发现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集群.不仅如此,这里还发现了丰富的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群,其中皇龙沟恐龙足迹化石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之一.这些世所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和足迹群在世界古生物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科研价值.随着大规模化石群的不断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山东诸城吸引了世界古生物专家和地质专家的目光,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山东诸城重要的恐龙骨骼与恐龙足迹、恐龙蛋化石埋藏点,介绍了近年来诸城所有化石埋藏点在恐龙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的分类学、埋藏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
-
陈树清
-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山东诸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垩纪时期恐龙化石主产地,发现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集群.不仅如此,这里还发现了丰富的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群,其中皇龙沟恐龙足迹化石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之一.这些世所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和足迹群在世界古生物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科研价值.随着大规模化石群的不断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山东诸城吸引了世界古生物专家和地质专家的目光,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山东诸城重要的恐龙骨骼与恐龙足迹、恐龙蛋化石埋藏点,介绍了近年来诸城所有化石埋藏点在恐龙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的分类学、埋藏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
-
陈树清
-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2届年会暨铜仁市地质公园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山东诸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白垩纪时期恐龙化石主产地,发现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集群.不仅如此,这里还发现了丰富的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群,其中皇龙沟恐龙足迹化石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之一.这些世所罕见的恐龙化石群和足迹群在世界古生物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科研价值.随着大规模化石群的不断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山东诸城吸引了世界古生物专家和地质专家的目光,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总结和归纳了山东诸城重要的恐龙骨骼与恐龙足迹、恐龙蛋化石埋藏点,介绍了近年来诸城所有化石埋藏点在恐龙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的分类学、埋藏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