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球化学
地质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31211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地质学报、地球化学、地球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第十六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等;地质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献由440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斌、侯读杰、冯建忠等。
地质地球化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1211篇
占比:99.87%
总计:131383篇
地质地球化学
-研究学者
- 夏斌
- 侯读杰
- 冯建忠
- 刘家军
- 刘家远
- 唐友军
- 毛景文
- 王宝德
- 罗先熔
- 雒利平
- 鲍振襄
- 万国江
- 万溶江
- 何军
- 侯冬梅
- 侯增谦
- 刘建明
- 刘玉平
- 吕志成
- 吴健民
- 吴德文
- 吴烈善
- 周渝峰
- 喻亨祥
- 孙爱群
- 张东丽
- 张作衡
- 张复新
- 张宝贵
- 张招崇
- 张斌
- 张旺定
- 徐兆文
- 徐文艺
- 李建红
- 李朝阳
- 李贤庆
- 杨建民
- 杨自安
- 梁良
- 毛德宝
- 汪雄武
- 沈保丰
- 牛树银
- 王剑
- 王建历
- 王志良
- 肖成东
- 胡国艺
- 葛良胜
-
-
马中良
-
-
摘要: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3月15日,运行和支撑单位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其前身是原地矿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等多个研究单位,具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集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实验技术于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和非常规油气赋存的基础理论、油气勘探地质地球化学应用技术和地化关键测试技术”。
-
-
-
胡俊;
肖小强;
罗波;
曾江;
罗峰;
赖胜;
李建兵
-
-
摘要:
本文以柴北缘阿木尼克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选择孔雀沟、达达肯作为典型矿点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两处矿点均位于柴北缘深大断裂附近,产于泥盆纪火山岩.火山岩属于钾质-高钾钙质碱性岩石,显示了强烈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亲和性,形成深度为130~250km,有幔源残留物质显示,其成矿地质背景特征与中国大陆斑岩型矿床有着极高的相似性.两处矿点分布有高强度的地球化学异常,初步勘查后显示有较好的找矿成果和成矿条件.达达肯地区蚀变分带明显,深部发育角砾状矿体,符合斑岩矿床的外围(上层)蚀变特征,地面磁法推测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孔雀沟地区发现有Mo、Pb、Zn、Ag、Au矿,受斑岩体系和北西向构造共同控制,矿点沿北西向构造等距产出,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以两处矿点为依据建立了斑岩型Mo、Cu矿-浅成低温热液型Pb-Zn-Ag、Au矿的成矿模型,以深大断裂为界划分了Mo-Pb-Zn-Ag-Au(Cu)(南)、Cu-Pb-Zn-Ag(北)两种不同的次级成矿类型,较好的揭示了地质、地球化学、矿床地质、蚀变分带和找矿潜力等因素的内在联系.
-
-
-
夏冬;
彭玉旋;
朱志新;
王君良;
罗照华;
辛江;
杨屹
-
-
摘要:
新疆鄯善阿奇山铅锌(铜)矿位于东天山造山带西南缘。为探讨其矿床成因,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体、矿石、典型矿物、蚀变分带及矽卡岩等进行了研究。结合成矿阶段划分、物质来源、同位素分析及小东山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数据,表明成矿与区内同源幔源岩浆作用及早石炭世雅满苏组矿源层关系密切,早石炭世花岗斑岩(331.5±2.0Ma)引起了雅满苏矿源层元素初始活化、局部富集,并提供了部分矿质,后期叠加了与小东山火山机构有关的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火山期后热液-交代充填成矿过程。综合上述信息,认为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是与幔源岩浆岩有关的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
-
-
冯兴贵;
徐阳;
刘博明;
李宏鹏
-
-
摘要:
The Fangjiaba Area lies at the east part of Mian-Lue-Yang triangle zone of the hyperplastic body in the northwest rim of Yangzi Terra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NWW tectonic line at the north and NEE tectonic line at the south, is the stress-intensive area of the triangle tectonic zone, with well-developed Secondary structure.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strata, tectonic, magmatic rocks and relation of the geochemical feature with the tectonics,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Yangjiashan-Sujiapo alteration belt is the favorite field to prospecting for gold deposit of cracked altered rock type, while the Zhaigen-Baiyangwan-Zahangjiayuanzi-Guaigou area is the favorite place for pyritization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of volcanic type.%方家坝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北缘增生地体“勉略阳三角地区”东部,北部北西西向构造线和南部北东东向构造线交汇部位,是三角形构造格局应力集中区,次级构造较为发育。通过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特征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的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杨家山-苏家波-白家湾蚀变带为寻找碎裂蚀变岩型金矿有利部位,寨根、白杨湾、张家院子-拐沟一带为寻找火山岩型黄铁矿化铜多金属矿有利地段。
-
-
-
邢琳
-
-
摘要:
东安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境内,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赋存于中酸性火山—侵入岩与晚印支期、中燕山晚期花岗岩强硅化蚀变带中,库尔滨断裂的次级断裂为其控矿构造.该矿床金来原于深部岩浆,流体中的水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水,成矿温度为144°C~348°C,成矿深度为0.2~1.0km.矿床形成于中燕山晚期.
-
-
舒树兰;
何书跃;
李彬;
刘永乐
-
-
摘要:
鸭子沟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新近发现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笔者基于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找矿前景。该矿床产出2种矿化类型:一种为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与滩间山群大理岩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带中;另一种为产于印支期花岗斑岩中的斑岩型铜钼矿。通过对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析,表明与矽卡岩型矿化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以及与斑岩型成矿密切相关的钾长花岗斑岩均属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基于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Yazigou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Qimantage of Qinghai is a newly discovered copper-molybdenum lead-zinc deposit.Based on detailed field survey,this paper studied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azigou deposit and analyzed its prospecting potential. Two mineralization types have been found,i.e.,skarn copper-lead-zinc ore bodies mainly occurred in skarn between the Triassic monzogranite and the marbles of Tanjianshan group,and copper-molybdenum porphyry ore bodies mainly occurred in the Triassic granitic porphyry.Geochemical results and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karn mineralization and granitic porphyry strongly related to porphyry mineralization are all weakly peraluminous high K calc-alkaline granites that formed in the post-collision tectonic setting. According to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zigou deposit, this area still has favorable exploration prospects.
-
-
-
-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08年
-
摘要:
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指以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为容矿围岩的层状铜矿床,容矿岩石既有完全正常的沉积岩建造,也包括有凝灰岩和火山凝灰物质(火山物质含量一般不高于50%)的喷出沉积建造。威宁-赫章地区除产出受峨眉山玄武岩控制的火山岩型铜矿之外,还产出沉积岩中层状铜矿(矿化点)。本文针对该类型铜矿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及岩石化学探讨。
-
-
严己宽;
玉强忠;
张国欢;
代昌银;
曾达旺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大宝山矿区(田)多个矿床总体呈"丫"字型分布."交汇点"为大宝山大型钼矿床,"左分支"为船肚中型钨钼矿床,"右分支"为隐伏似层状铜硫矿床,"长柄"部分为大型似层状铜多金属矿床、大型褐铁矿床、小型菱铁矿床及脉状小型铜多金属矿床.其中似层状铜多金属矿床(包括"右分支"与"长柄")的成矿地质体及其时代、性质与演化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大宝山铜矿立体地球化学探测试验示范"项目钻孔岩石与矿物分析数据为依据,综合前人成果,对似层状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体与成矿过程提出了新的认识,对指导下一步找矿有现实意义.
-
-
张景坤;
曹剑;
王岩;
何同;
周妮;
马万云;
向宝力
-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油气源分析是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内容,因油气主体属于有机成因,传统研究方法是有机地球化学,特别是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然而,由于有机化合物易受油气混合、降解、热演化等多种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有机地球化学技术在复杂油气源分析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因而探索新的复杂油气源研究新方法是当前地球化学研究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
-
付小东;
饶丹;
许锦;
王小芳
-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五段(J2d5)和七段暗色泥页岩发育;其中七段(J2d7)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成熟度度适中,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微观孔隙较发育,富含液态烃,具备形成页岩油的基础地质条件.rn 柴北缘地区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不利于常规油气藏保存,J2d7泥页岩段具备形成页岩油的基础地质条件,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J2d7段泥页岩发育厚度、TOC以及成熟度分布、现今埋深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在鱼卡断陷,红山断陷、欧南凹陷、德令哈断陷东部和南部区以及苏干湖坳陷花海子一带是该层段页岩油有利勘探区。
-
-
-
-
-
-
-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
| 2008年
-
摘要:
安徽庐枞火山盆地位于下扬子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北缘,西临郯庐断裂带,接近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的拼合带。该区中生代火山喷出、岩浆侵入作用强烈,与之相伴的发育有多个金属、非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重要的铁、硫、铜、铅锌、明矾石等矿集区。龙桥大型铁矿床是其中最重要的铁矿床之一。本文介绍了龙桥铁矿床地质地球的化学特征,并通过分析龙桥铁矿矿床成因存在的争议,对铁矿成因进行了论述,指出矿床可能在早期存在沉积期的菱铁矿,但后期岩浆热液作用是成矿的主要流体和物质的来源。
-
-
叶庆森;
唐智源;
肖磉;
巢小林;
范少云;
肖建军
- 《第八届全国勘察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 2007年
-
摘要:
为了减小我国北方隐盲型砂岩铀矿找矿中钻孔布设的盲目性,实现快速评价,在二连盆地SNT地区开展了土壤氡法寻找砂岩型铀矿工作.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在测区内圈定了有一定规模的氡异常晕6个.通过氡异常评价并结合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预测了3个远景段,经钻探在其中的一个远景段中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化,表明在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中开展土壤氡法寻找隐盲型砂岩铀矿是有效且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