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前景分析
找矿前景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地质学、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0577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山东国土资源、黑龙江国土资源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江西省生态地质环境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等;找矿前景分析的相关文献由137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品翰、干晓锐、张卫民等。
找矿前景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0577篇
占比:99.96%
总计:210656篇
找矿前景分析
-研究学者
- 吕品翰
- 干晓锐
- 张卫民
- 徐进海
- 李体刚
- 王和见
- 王晓敏
- 王海岗
- 王艳忠
- 田孝光
- 许寻会
- 赵强
- 郎利国
- 郑忠超
- 高友库
- 付小方
- 付锐
- 任亦萍
- 余祖寿
- 侯进凯
- 倪修义
- 倪克庆
- 傅锐
- 冯兴贵
- 刘伟
- 刘具仓
- 刘博明
- 刘富宝
- 刘强
- 刘晓东
- 刘洪光
- 刘清双
- 刘秦京
- 刘超
- 刘金友
- 周立坚
- 唐侥
- 商哲峰1 李金春2 张学朋3 李百祥1
- 姚夫义
- 姜晓
- 姜璐璐
- 娄元林
- 孙青楠
- 孟祥伟
- 宋维刚
- 寇昕
- 廖家隆
- 张佳峰
- 张元俸
- 张喜全
-
-
娄元林;
唐侥;
郭威;
李毅;
袁永盛;
杨桃
-
-
摘要:
那穷锑金矿是近年来通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其矿化带受断裂构造控制。目前该矿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若对其成矿地质条件、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等内容进行专门性和系统性研究,可为该矿床的下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依据。文章通过总结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遥感地质特征和异常查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上三叠统涅如组中,受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带控制,目前共发现3条破碎蚀变带;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工作中,选择了Sb、Au、As、Bi、Cu作为Sb及多金属成矿指示元素,共圈定单元素异常10处,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激电中梯测量共圈定极化体2条,视极化率异常3处;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包裹体,并推测矿区流体为含微量CO_(2)、N_(2)气体的中低温低盐度NaCl-H_(2)O热液体系。综合分析认为那穷锑金矿区具备优越的成矿条件,具有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
-
-
-
程龙;
张佳峰
-
-
摘要:
红花铺地区位于凤县红花铺-眉县铜峪铁铜多金属成矿带西部,近东西向断裂带与北东向嘉陵江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地球化学金铅锌异常浓度值较高,且在异常区内已发现多处铅锌金矿点,目前对于异常以及断裂的检查和控制程度较低,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取得找矿突破。
-
-
-
裴有生;
陶志华;
李世恩;
薛长军
-
-
摘要: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稀有、稀土金属成含矿蚀变带,成矿条件良好。区域内地球化学背景以Ag、Au、Pb、Zn为主,研究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表现为强富集状态,通过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查证,圈出GA14、GA15、GA18号3处Ag、Au(Pb、Zn)综合异常。其中GA15、GA18号综合异常为矿致异常,共圈出5条近南北向含矿化蚀变带,矿化带长220~1500 m,宽30~180 m,控制斜深160~320 m。圈定31条银多金属矿体,18条矿化体,矿体长68~150 m,厚0.65~5.69 m,控制斜深40~125 m,Au品位0.86~3.19 g/t,Ag品位45.3~2300.0 g/t,Pb品位0.30%~3.52%,Zn品位0.53%~2.12%,Cu品位0.21%~1.30%。综合分析,研究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是寻找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银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
-
干晓锐;
吕品翰;
王和见
-
-
摘要:
红牛铜矿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西侧德格—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铜铅锌金银成矿带,“三江”成矿带中部,主要含矿层位于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地层及断层破碎带,矽卡岩化角岩、矽卡岩是重要的含矿岩石,断层主要为赋矿构造。通过分析红牛铜矿外围矿体地质学特征,进行了矿床成因类型分析,并从成矿地质环境、岩浆岩分布范围、物探化探异常和现有找矿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找矿前景探讨,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较好,找矿空间巨大。
-
-
干晓锐;
吕品翰;
王和见
-
-
摘要:
红牛铜矿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西侧德格—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铜铅锌金银成矿带,“三江”成矿带中部,主要含矿层位于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地层及断层破碎带,矽卡岩化角岩、矽卡岩是重要的含矿岩石,断层主要为赋矿构造.通过分析红牛铜矿外围矿体地质学特征,进行了矿床成因类型分析,并从成矿地质环境、岩浆岩分布范围、物探化探异常和现有找矿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找矿前景探讨,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较好,找矿空间巨大.
-
-
黄德理
-
-
摘要:
为进一步摸清龙坑地区银铅锌矿的赋存情况,根据永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龙坑检查区1:5万土壤测量等化探资料,分析研究区各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研究区所处区地质背景、地质特征、银铅锌矿点、矿体分布等矿床特征,分析龙坑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初步圈定找矿靶区一处.
-
-
马文虎;
黄国彪;
马永俊
-
-
摘要:
大格勒沟脑北金矿区大地构造隶属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成矿带隶属,东昆仑(造山带)Fe-Pb-Zn-Cu-Au-W-Sn-石棉成矿带,东昆仑南部(坳褶带/增生楔)Cu-Co-Au成矿亚带.金矿体赋存于中-新远古界万宝沟碎屑岩段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岩化长石石英砂岩、碎裂岩化凝灰质板岩、碎裂岩化含炭硅质灰岩(板岩)及构造角砾岩中;矿体产出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通过对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该矿床成因,总结找矿标志,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
-
郑忠超
- 《江西省生态地质环境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为岭瓷土矿位于北武夷成矿带,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地区,目前已在该区查明的瓷土矿约500万吨和瓷石矿约1亿吨,是国内少见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瓷土类矿床.该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总结,分析了区域找矿前景,为下一步寻找瓷土类矿产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