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矿化

矿化

矿化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4135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地质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9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85226篇;相关期刊626种,包括矿床地质、中国贵金属、矿产与地质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届全国“三核”论坛暨江西省核学术年会、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等;矿化的相关文献由8200位作者贡献,包括崔福斋、仇志烨、谢和平等。

矿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9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5226 占比:99.65%

总计:587292篇

矿化—发文趋势图

矿化

-研究学者

  • 崔福斋
  • 仇志烨
  • 谢和平
  • 钱春香
  • 刘涛
  • 梁斌
  • 李定龙
  • 马建锋
  • 徐成书
  • 欧阳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赵莹; 梁广智; 周昱其; 王天琪; 柳云霞; 刘晓影; 张娟娟; 孙岩
    • 摘要: 背景:活髓切断术现作为永久保存活髓的治疗方法,术中选择合适的盖髓材料可在较大程度上增强其临床疗效并扩大其应用范围。目的:探讨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及其联合应用对炎症状态下牙髓干细胞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原代牙髓干细胞,MTT法测定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对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干预质量浓度。将第3-6代牙髓干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炎症对照组、云南白药组、iRoot BP Plus组、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组,后4组使用1μg/mL脂多糖诱导2 h进行细胞造模,然后分别采用75μg/mL云南白药、100μg/mL iRoot BP Plus及两者联用进行刺激,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茜素红S染色法、Real time-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矿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与炎症对照组比较,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及其联合应用处理后抑制了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P<0.001),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云南白药组、iRoot BP Plus组(P<0.001);②与炎症对照组比较,经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及其联合应用处理后矿化结节数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组矿化结节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云南白药组、iRoot BP Plus组(P<0.001);③与炎症对照组比较,经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及其联合应用处理后DSPP、IBSP、MEPE mRNA的表达增加(P<0.001),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组DSPP、IBSP、MEPE mRNA的表达高于云南白药组、iRoot BP Plus组(P<0.001);④与炎症对照组比较,云南白药组、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组Akt、mTOR的磷酸化增加(P<0.001);⑤结果表明,云南白药、iRoot BP Plus均能促进牙髓干细胞矿化,两者联合应用矿化作用更显著;云南白药对牙髓干细胞的促矿化作用与Akt/mTOR通路相关。
    • 白雪梦; 王璐瑶; 郑雅慧; 肖迎红; 车剑飞
    • 摘要: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与羟基磷灰石(HA)的复合材料可以协同两者优势,兼具纤维素的结构、功能性和柔韧性与HA的耐热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纤维素/HA复合材料常用的矿化方法主要有原位矿化法和仿生矿化法,仿生矿化合成的HA一般具有更高的表面积、表面粗糙度以及更显著的生物活性和可吸收性。纤维素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交联策略和化学改性调节HA晶体的生长取向和形貌。本文主要综述了纤维素/HA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对纤维素及HA的性质、纤维素对HA的矿化调控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纤维素/HA复合材料在水处理吸附剂、药物传输系统、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研究中界面理论的缺失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曹瑞雪; 康泽双; 刘万超; 闫琨; 张腾飞; 张延利
    • 摘要: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性工业固废。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CO_(2)吸收矿化材料,分析了吸收矿化反应过程、反应前后赤泥浆液中Na^(+)转移特性及pH与吸收矿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泥浆液吸收矿化CO_(2)后,赤泥出现一定量的钙霞石和方解石、比表面积增加至12.0 m^(2)/g。同时,部分Na^(+)从赤泥转入溶液中,溶液中钠离子升高至2.81 g/L。采用赤泥吸收矿化CO_(2)效率为27%以上,矿化CO_(2)后产生的赤泥pH稳定维持在7.5左右。
    • 李炎; 刘艳辉; 吴水波; 葛云红
    • 摘要: 根据海水淡化水矿化处理要求,结合万吨级海水淡化后处理项目中运用该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该技术在工程实际项目中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不仅解决了该项目产品水进入市政管网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海岛居民饮用水的质量。
    • 易丹; 杨国军
    • 摘要: 近些年来,对于混凝土裂缝的修复,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已成一种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技术。本文选用一种可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的矿化微生物,然后在碱性溶液中研究Ca^(2+)浓度、pH值和钙化速率的变化,来揭示微生物诱导矿化的动态过程。随后,将此微生物应用到混凝土裂缝自修复中,同时采用裂缝愈合率和渗水系数来表征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能够快速降低溶液中的Ca^(2+)浓度,并提高钙化速率,矿化产物主要是球状方解石CaCO_(3)。对于宽度小于0.50 mm的早期混凝土裂缝,在10°C的养护温度下,28 d修复后裂缝表面基本能被白色物质填充,渗水系数下降2个数量级,并且裂缝区修复产物主要是大小不一的球状方解石CaCO_(3)。
    • 覃智星; 张伟光; 曹雪娇; 许艳旗; 李义兵; 蔡震雷; 张廷安
    • 摘要: 研究了电石渣矿化捕集铝电解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行为规律。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碳酸钙产品的产率、成分、物相、形貌及粒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2 mol/L的氯化铵溶液对电石渣溶出预处理,溶出液CaCl_(2)浓度可达0.37 mol/L。利用电石渣溶出液进行脱碳,产品碳酸钙产量随搅拌转速、气体流量及C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碳酸钙产品纯度可达98.7%以上;产品中存在球霰型和方解型两种不同晶型的碳酸钙,无杂质峰存在;产品主要为微米球状,粒度D_(50)=14~24μm。
    • 单小瑀; 魏良民; 任国顺; 陈佳德; 柳爱新; 谢玉玲
    • 摘要: 红岭(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大兴安岭南段主峰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的东北端。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点矿产勘查区之一。前人对红岭铅锌矿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基础地质特征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矿区主要赋矿围岩的岩石类型、矿区蚀变-矿化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研究区矿床成因研究及勘察找矿的进展。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室内岩矿相鉴定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研究发现,矿区内出露的二叠纪地层除大理岩外,其余均为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未见正常碎屑岩,与已有勘查资料认识不同,且在片理化二叠系晶屑凝灰岩中发现了由黄铜矿和闪锌矿组成的压力影,表明该区二叠系中可能发育同生的铜、锌矿化。矿区内除矽卡岩型矿化外还存在角砾岩型、热液脉型、碳酸盐交代型等多种矿化类型,为该区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 唐思扬; 李星宇; 鲁厚芳; 钟山; 梁斌
    • 摘要: 低能耗的CO_(2)捕集技术对“碳减排”有重要意义。化学吸收法是工业常用的CO_(2)捕集方法,过程能耗高、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吸收剂的开发和吸收解吸装置的设计,过程能耗有所降低,在我国已有多套碳捕集示范装置。然而进一步降低捕集能耗,节约捕集成本是实现“碳中和”的不变追求。本文基于溶剂化学吸收CO_(2)研究,提出以下化学吸收法的研究方向:开发广泛的相变吸收理论,构建吸收体系数据库,建立定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吸收体系的分子设计;强化气液传质,设计液相传热部件和气液分离空间,研发高效吸收解吸设备,以提升碳捕集效率;耦合化学吸收和矿化,实现原位CO_(2)吸收固定,提升过程经济性。通过化学吸收技术的系统研发,以期促进低能耗的碳捕集,助力祖国实现“碳中和”。
    • 梁艳男; 王海楠; 周若谦; 张海军
    • 摘要: 气泡作为浮选过程的载体,其特征对浮选效率有显著影响,气泡特征调控是强化浮选过程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微泡浮选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微泡生成、气泡特征调控及矿化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微泡浮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射流发泡、微孔介质发泡、溶气发泡、超声发泡和电解发泡的发泡原理及应用。从表面活性剂、电解质和能量输入角度分析了微泡直径的调控机制,并基于气泡形态和上升速度方面探讨了微泡运动特性的调控机制;从颗粒与气泡的碰撞、粘附和脱附过程角度全面分析了微泡与颗粒的作用机理。最后对浮选微泡调控及其作用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郑安应; 李杨; 董浩; 何延龙; 佘跃惠
    • 摘要: 微生物诱导的矿化沉淀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且碳酸盐沉淀是微生物诱导矿化的一种形式。微生物代谢活动所产生的碳酸盐沉淀,在二氧化碳封存、封堵大孔道来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诱导碳酸盐沉淀的生物包括蓝藻,巴斯德孢子菌,硫酸盐还原菌,尿素分解菌,硝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等,这些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的潜在机理包括微生物的自身代谢活动改变沉淀环境,微生物菌体及胞外聚合物吸引离子来诱导沉淀。根据代谢类型不同,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作用类型以分为光合作用、硫酸盐还原、反硝化、氨化、甲烷氧化等。本文综述了自然条件下微生物诱导的碳酸盐沉淀的一些潜在机理,以及与沉淀过程相关的微生物的主要类型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着重探究了微生物诱导的碳酸盐沉淀在石油工业的应用及这项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