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8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9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7396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科技创新导报、采矿技术、矿业工程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第七届既有建筑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交流会)等;地表塌陷的相关文献由69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长洪、王剑、任凤玉等。
地表塌陷
-研究学者
- 李长洪
- 王剑
- 任凤玉
- 何峰
- 吴荣高
- 李海英
- 李辉
- 杨潘磊
- 欧阳振华
- 武雄
- 段庆伟
- 王永清
- 谢从保
- 余正方
- 侯克鹏
- 侯志鹰
- 刘洋
- 宋卫东
- 汪为平
- 王平
- 苏中
- 赵云峰
- 陈兵
- 严家平
- 于志香
- 于青春
- 倪建民
- 兰天仕
- 兰鹏波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刘伟强
- 刘洪震
- 刘海林
- 卢书亭
- 卿三惠
- 史玲
- 司洪涛
- 吴风林
- 姚鑫
- 姜永涛
- 孙志国
- 季翱
- 宋波
- 宋涛
- 常前发
- 常方强
- 张京华
- 张培
- 张培峰
- 张强
-
-
刘洋;
刘晓光;
侯奎奎;
吴钦正
-
-
摘要:
根据某矿山开采实际,利用PFC^(2D)建立了崩落法和充填法开采深部矿体的数值模型,分析了2种方法回采深部矿体对上部隔离矿柱及回填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崩落法回采时,上部隔离矿柱发生了破坏,上盘地表出现拉应力集中,塌陷区回填体和围岩发生较大沉降;隔离矿柱破坏前,回填体和围岩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不大;隔离矿柱破坏后,上下盘地表的水平拉应力随开采深度增加逐渐增大,且隔离矿柱的水平应力发生显著跌落。充填法回采时,隔离矿柱未出现整体破坏,上下盘地表未出现明显塌陷,上下盘地表和回填体的水平应力变化不大,但塌陷废石和隔离矿柱的水平应力随矿体开采深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塌陷区和采空区治理以及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
-
栾绍顺;
曲成平;
王䶮;
张素磊
-
-
摘要: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地质条件及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铁施工造成地表开裂、塌陷等事故屡见不鲜,城市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研究也受到更多的重视。在对近5年我国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到包括隧道埋深、围岩级别、施工工法等在内的12项最具代表性的致险因子,建立起风险评价体系,将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在风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专家经验法和样本数据学习法结合的方式构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诱发地表塌陷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某工程ZDK25+343施工段进行了风险评价应用,经计算施工塌陷风险等级Ⅲ级指标从9.28%大幅上升至22.4%,属于高风险施工,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模型有良好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风险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
-
李潇
-
-
摘要:
岩溶地区的地表塌陷是由溶洞与土洞的相互作用和持续发展引起的,它具有长期性、不可预见性、随机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具有严重的危险性。岩溶、土洞及地表坍塌严重影响场地及基础的稳定,严重影响结构的抗震设计,严重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使用及地面设施的安全。该文依托深圳某岩溶强烈发育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于岩溶发育地区地铁基坑工程监测应该注意的事项及重点关注的点,希望能为今后岩溶地区的基坑监测方案提供合适的思路,以便让基坑监测为基坑的正确分析评价及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
胡纪元
-
-
摘要:
论文以武汉市岩溶地表塌陷/沉降和南宁市柳沙半岛滑坡、武汉白沙洲大桥及绿地中心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基于StaMPS-MTI多时相InSAR技术的武汉岩溶地表致陷(沉)因子定量评估以及基于GBRI的城市滑坡与结构的形变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基于多尺度BP滤波的“相位-高程”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并将其集成到StaMPS-MTI多时相InSAR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实例测试,对伊朗44幅Sentinel-1A得到的结果与GACOS对流层延迟产品进行比对,基于BP滤波“相位-高程”对流层估计模型改正后的解缠相位RMS最大为2.3rad,均值为1.47rad,两指标均较采用GACOS方法要小,进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李杰林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地下矿产资源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开采技术和采矿工艺的限制,以及部分企业无序开采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往往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空间形态变异性大及顶板冒落塌陷情况难以预测等特点。采空区一旦失稳将会引发地表塌陷、沉降和突水等事故,甚至发生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和当地生态环境,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处理好地下金属矿采空区,加强采空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赵星平;
纪华;
常玲玲
-
-
摘要:
玛曲大水金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属青藏高原寒冷气候区,地处甘肃省玛曲县东北部,距县城15km,包括格尔珂和贡北两个矿区。2020年6月汛期降雨期间,格尔珂矿区86线处地面发生较大面积的塌陷,给当地周边环境、矿山巷道设备人员以及进一步开采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笔者以甘肃玛曲大水金矿格尔珂矿区为例,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和地下开采方式,系统分析了大水金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突发性塌陷的原因。研究表明:地表塌陷主要受地下采矿形成的采空区的影响,在塌陷范围内存在采空区东西两侧各有延伸,与地面塌陷区的位置吻合。在一定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地表塌陷时采空区高度与采矿深度呈线型关系,地表塌陷变形大小和延展范围与地层岩性息息相关。另外,矿山前期开采方式以留矿采矿法为主,采空区因采矿预留安全矿柱过小,采空区面积过大,采空区底板岩体采空造成破碎等,导致采空区塌陷的主要原因。连续降雨沿地表下渗是矿区地面塌陷形成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矿区地面塌陷防治建议。
-
-
李辉;
刘凯;
陈兵;
刘远明
-
-
摘要:
目前,国内现有地质勘察手段并不能完全探明隧道线路周边的溶洞位置及规模,因此隧道在实际施工中仍可能开挖揭露岩溶,而岩溶的揭露往往伴有突水、突泥发生,因而受到工程及研究人员重视。本文依托贵阳地区某隧道施工揭露岩溶的工程实际,对隧道洞内塌方及上方地表塌陷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物探及后期现场钻孔取样确定了岩溶发育情况并针对性地设计了处理方案,经工程检验岩溶处理措施合理有效。
-
-
余正方;
胡远;
侯克鹏;
张玮;
黄和平;
郭林宁
-
-
摘要:
以大红山铁矿深部开采过程中塌陷区废石回填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岩体结构面调查、岩石力学试验及岩体质量分级等工作,采用极限平衡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大红山排土场、露天采场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废石回填对大红山排土场、露天采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矿体全部采完后,垮落松散体及回填体沉降区域位于采空区上部,波及范围达到900 m标高附近,地表露天采场及排土场区域没有出现沉降位移.随着采矿活动的进行,地下散体沉降塌陷没有波及到地表,采矿结束后,随着地下充填体的逐步密实,地表能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对露天边坡及排土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自重+地震工况条件下,塌陷区回填后,整体边坡安全系数均大于1.15.
-
-
余正方
-
-
摘要:
以大红山铁矿深部开采过程中F2断层对岩层移动控制的规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岩体结构面调查、岩石力学实验及岩体质量分级等工作确定宏观岩体力学参数后,采用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深部开采引发的岩层移动规律进行分析,并圈定了相对合理的地表陷落范围及移动范围.结果表明:深部矿体采用崩落法进行开采后,F2断层对岩层移动具有割断作用,有利于边坡稳定,采空区上覆岩层冒落形成的散体充填采空区有显著抑制围岩变形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取废石充填塌陷区的措施后,由地下开采引发的岩层移动对上部露天采场边坡影响较小.
-
-
庞磊
-
-
摘要:
随着金属矿山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给矿山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地方居民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引发了多起企业与地方的矛盾.研究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影响和预测,妥善化解企地矛盾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三带理论"、塌陷角和岩石移动角等评价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妥善化解企地矛盾和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了参考.
-
-
-
-
宋亚林;
马柯
- 《2016年苏湘赣皖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煤炭产业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煤炭开采后,采空区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地表塌陷.从理论力学着手,分析地表塌陷对建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结合采动建筑物损害研究的成功经验.从设计原则、结构措施和基础选型等方面对抗变形建筑提出有效的设计思路.根据徐州矿区塌陷地的工程地质实际和开采稳沉情况等将塌陷地划分4种区域:塌陷稳沉区、塌陷未稳沉~塌陷稳沉区、塌陷未稳沉区、塌陷积水区,分别对每种区域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宜的建筑结构,以期为同类工程参考.
-
-
-
牛姝烨;
白中科;
冯颖雪;
唐湘燕;
高文文
- 《第四届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地表塌陷是井工开采主要的土地损毁类型,对矿区生产、生活与生态构成严重威胁.该文以平朔3号井工矿塌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内业分析,遴选塌陷深度和塌陷面积裂缝频度等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煤矿塌陷受损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塌陷总面积为3807m2,占样地总面积的38.07%; (2)10个地块平均塌陷面积变化范围为28.74-46.51m2,样地范围内地面塌陷面积分布较均匀,没有形成集中塌陷区;(3)样地平均塌陷深度变化范围为0.261-0.83m,样地范围内10个地块纵向塌陷程度存在差异性;(3)样地塌陷严重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区,不严重区主要分布北部跟南部.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土丘陵区煤矿塌陷地的复垦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复垦方向确定、复垦工程措施制定的必要前提.
-
-
-
-
张奇功;
张海军;
王磊;
乔元峰
- 《陕西省煤炭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矿区开采沉陷是影响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开采煤炭资源为国家建设提供生产能源;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评价、土地复垦规划以加强生态修复的措施,减少采矿对环境的损害.开采沉陷参数的计算是环评和复垦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采用典型曲线法对凉水井煤矿几年来的开采沉陷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数字化展示,为以后凉水井煤矿采空区地表复垦、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
-
张奇功;
张海军;
王磊;
乔元峰
- 《陕西省煤炭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矿区开采沉陷是影响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开采煤炭资源为国家建设提供生产能源;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评价、土地复垦规划以加强生态修复的措施,减少采矿对环境的损害.开采沉陷参数的计算是环评和复垦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采用典型曲线法对凉水井煤矿几年来的开采沉陷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数字化展示,为以后凉水井煤矿采空区地表复垦、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
-
张奇功;
张海军;
王磊;
乔元峰
- 《陕西省煤炭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矿区开采沉陷是影响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开采煤炭资源为国家建设提供生产能源;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评价、土地复垦规划以加强生态修复的措施,减少采矿对环境的损害.开采沉陷参数的计算是环评和复垦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采用典型曲线法对凉水井煤矿几年来的开采沉陷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数字化展示,为以后凉水井煤矿采空区地表复垦、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