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专利文献577431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当代世界、领导决策信息、时事报告等;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相关文献由11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建社、房广顺、高宁等。
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7431篇
占比:99.98%
总计:577555篇
国际关系民主化
-研究学者
- 孙建社
- 房广顺
- 高宁
- 俞邃
- 李永成
- 王义桅
- 王嵎生
- 罗豪才
- 胡锦涛
- 陈佳
- 丁建军
- 丘日庆
- 于海洋
- 付晓
- 任晶晶
- 倪世雄
- 冯光辉
- 刘佩龙
- 刘凯
- 刘国华
- 刘德友
- 刘文娟
- 刘早荣
- 刘星
- 刘韦玮
- 匡华
- 吴兴唐
- 吴妙发
- 吴黎明
- 周咏樨
- 周溢潢
- 唐代望
- 唐家璇
- 唐贤兴
- 宋永刚
- 巨永明
- 康绍邦
- 张勉励
- 张建成
- 张德江
- 张志湘
- 张忠启
- 张永会
- 张珉
- 张铁钢
- 曹文炼
- 曾令勋
- 李丹
- 李众军
- 李学勇
-
-
韩爱勇
-
-
摘要:
中国现代化不仅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民情和历史文化的国家发展道路,也以自己的探索为世界提供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认知。对比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理念,中国在三个方面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实现全过程民主的现代制度安排,超越了西方国家对政治现代化、民主理念、政党、政府效能和有限政府的固有认知;“一国两制”为解决领土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独特贡献和为政治制度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经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国际关系民主促进了国际政治文明的进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可以有效回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所带来的挑战,就此而言,当前中国政治制度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仅仅是开始。
-
-
程恩富;
李静
-
-
摘要: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
付晓
-
-
摘要: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7日下午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本期《中国会展》杂志将此重要发言收录。各位同事!Colleagues,今天,上海合作组织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历史潮流中把握前进方向,在人类共同发展宏大格局中推进自身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
-
秦洪良
-
-
摘要:
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时强调:“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严重冲击本已步履蹒跚的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统筹大局、积极应对,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和道义坚守。这里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谈三点体会。
-
-
-
-
摘要:
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贏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
-
-
无
-
-
摘要: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的文明观饱含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传承发展形成的文化自觉与思想智慧,也体现着开放、自信的大国气度。
-
-
-
-
-
摘要: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虽然全球范围内冲突和贫困尚未根除,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愈发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再符合时代逻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
-
-
刘早荣
-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共分十三部分,在第十二部分,专门提出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使命,并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提出了解决人类和平与发展问题,实现全球治理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