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NF

PNF

PNF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体育、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8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社会福利、当代体育科技、中国康复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等;PNF的相关文献由28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响、段然、袁雁南等。

PNF—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80.1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68%

专利文献>

论文:28 占比:19.18%

总计:146篇

PNF—发文趋势图

PNF

-研究学者

  • 李响
  • 段然
  • 袁雁南
  • 董施秋
  • 高潇
  • 史磊
  • 胡博实
  • 苏国章
  • 邱权冠
  • 何建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鹏川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康复科治疗的77例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1周、4周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及SPA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PNF,可减轻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 朱宗景; 王强
    •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PNF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康复疗效分析。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受试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A组接受关节松动术训练;B组接受PNF训练;C组接受关节松动术和PNF训练。对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评定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治疗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评定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评定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对膝关节的功能改善和伸屈肌肉力量增加更明显。结论:关节松动术和PNF训练都能一定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和力量,关节松动术联合PNF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其中一种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芬兰; 周春香; 殷丽芳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肌进行有序拉伸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PNF呼吸肌有序拉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呼吸肌功能、颈肩活动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呼吸肌功能、颈肩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呼吸肌有序拉伸训练可有效增强COPD患者肺功能与呼吸肌功能,提高患者颈肩活动度,并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 熊海秀; 周远松
    • 摘要: 健美操是艺术性较强的技能主导类项目,聚音乐、舞蹈、操化、健身于一体。柔韧素质在健美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健美操动作展示的基础,很多难度动作需要一定的柔韧性才能够完成,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平,并且柔韧性也可以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损伤从而促进身体的全方面发展。PNF拉伸法属于一种较新奇的训练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PNF拉伸法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的基本理论,形式上主要是主动—助力—牵伸,能很好地提高柔韧性和改善肌肉功能,而且也是一种理疗方法,可以改善运动性疲劳,减轻和防止肌肉紧张而引发的运动性伤害,可以更好地提高特定的肌肉的功能,改善关节的活动幅度,获得更大的拉伸效果。并且它既可以在热身阶段使用,也可以在放松阶段使用。在练习的形式上也和静力拉伸相差不大,但在本质上存在不同,对学生柔韧素质的提高有显著效果,并且这种方法的练习,往往需要同伴的配合,从而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及上课的积极性。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对阿坝师范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的柔韧进行测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并用Excel软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 张硕; 陈苏英
    • 摘要: 高强度运动训练是竞技运动获得成绩的必要条件,但是高强度训练所产生的运动性疲劳对再度训练与机体健康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消除运动性疲劳是十分必要的.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从PNF的概念,以及它对生理指标的影响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运动疲劳恢复的研究进展,对运动性疲劳的改善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
    • 李业程
    • 摘要: 目的 观察PN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拉伸法中保持-放松法(HR)、保持-放松-拮抗肌收缩法(HRC)和收缩-放松法(CR)在短时间内对疲劳肌肉的肌肉表现(最大等长肌力MVIC、爆发力MP)和肌肉本体感觉功能(肌肉力觉MFS)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招募某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运动水平二级及以上的男大学生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HR拉伸组、HRC拉伸组和CR拉伸组),每组各5人.实验前测量受试者优势侧股四头肌的MVIC、MP和MFS数据,利用等速肌力测试仪进行角速度为60°/s的离心-向心运动方案至疲劳后,进行疲劳后即刻测试.对照组静态休息10min,实验组使用对应拉伸方法进行10min的快速恢复,恢复后间歇10min进行恢复后测试.采用SPSS23.0对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MVIC、MP和MFS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及恢复情况.结果 短时间快速恢复之后,HR拉伸组、HRC拉伸组和CR拉伸组的MVIC值出现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组间的恢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恢复后,CR拉伸组的MP值出现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HR拉伸组和HRC拉伸组的MP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组间对比可知,CR拉伸组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HR拉伸组和HRC拉伸组(p<0.05),HR拉伸组与HRC拉伸组相比无差异(p>0.05).HR拉伸组、HRC拉伸组和CR拉伸组均可以非常显著促进MFS的恢复(p<0.01),对照组无明显恢复效果(p>0.05),实验组组间恢复效果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HR拉伸、HRC拉伸和CR拉伸均可在短时间内促进疲劳肌肉最大等长肌力和肌肉力觉功能的恢复,CR拉伸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爆发力的恢复,HR拉伸、HRC拉伸在短时间内对爆发力恢复无明显效果.
    • 周燕
    • 摘要: 目的 分析减重步态训练结合PNF技术治疗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治疗的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QOL、ADL、FMA.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MA、QOL、ADL评分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减重步态训练联合PNF技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改善生活能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何庆(整理)
    • 摘要: 以水平四学生《跨越式跳高》教学为例,分别对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拉伸练习进行阐述。一、准备部分——动态拉伸+PNF拉伸一般准备部分的拉伸方式为动态拉伸+静态拉伸的组合方式,但不足以满足跨越式跳高对艇关节活动范围、大腿肌群的肌肉弹性等要求。因此在初二年级《跨越式跳高》的准备部分,笔者设计动态拉伸+PNF拉伸的阶梯式拉伸组合方式,将一个动态拉伸作为拉伸基础,两个PNF拉伸则起到对拉伸效果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 陆桂伟
    • 摘要: 目的 观察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于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42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方案的基础上在运动疗法中加入PNF技术.在治疗前、治疗半月后及治疗一月后分别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Brunnstrom及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e-Meyer)评定.结果 一月后运用PNF技术组患者上肢Brunnstrom评定发现较多患者上肢异常肌张力降低、出现分离运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加入PNF康复技术可有效降低偏瘫患者上肢异常肌张力,并可促进上肢分离运动发生,强化了上肢运动能力,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