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周瘦鹃

周瘦鹃

周瘦鹃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320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8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等;周瘦鹃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建华、范伯群、王敏玲等。

周瘦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6 占比:3.8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20 占比:96.11%

总计:8657篇

周瘦鹃—发文趋势图

周瘦鹃

-研究学者

  • 陈建华
  • 范伯群
  • 王敏玲
  • 李斌
  • 蔡登山
  • 冯彦蓉
  • 施立松
  • 李燕
  • 黄恽
  • 季淑凤

周瘦鹃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健雄
    • 摘要: 周瘦鹃在近代文学史上的活跃引人注目,作为翻译并创作了多部小说的作家,其小说表现的文体和语体特征值得人们关注.接受传统教育,承继中国古代小说语言风格,又主动吸收西语小说的新鲜表达,使周瘦鹃的小说文体和语体呈现出中西结合的丰富面貌,通过对周瘦鹃小说理论与创作的个案分析,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能让我们对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 林晓玲
    • 摘要: 清末民初是西方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入我国的文学新思想交融时期,“哀情巨子”周瘦鹃先生是鸳鸯蝴蝶流派的主要代表,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之一。后实证主义是批判继承实证主义的一种方法论范式,用这种超越学科界限的方式来研究周瘦鹃翻译作品可以发现作品的文理意蕴,文章旨在通过这种特殊视域的研究,让现代学者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哀情巨子”周瘦鹃翻译作品的文学价值。
    • 李斌
    • 摘要: 文人的美食偏好与美食书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传统。美食对文人而言既是描写的对象,构成文学体裁;也是生活的对象,产生生活方式。以周瘦鹃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不但在通俗文学作品上继承了明清文艺旨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了古人重雅求精的饮食理念。周瘦鹃的价值不仅体现于文学创作中,而且体现于生活美学与文学创作的交融中。他的饮食生活美学与其文学、交往的相互影响,以及对江南文化建设开发的推进作用,无不显现出“鸳鸯蝴蝶派”丰盛富厚的文化价值。
    • 林静声
    • 摘要: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关于现代性的理论与实践,与"救亡""启蒙"的激进革命话语始终紧紧相连,不仅表现在政体的新旧更迭,同时逸出政治范畴,体现在语言、文学、文化、艺术等多个层面,对于民国时期的文学机制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力。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 马勤勤
    • 摘要: 民国初年,《中华妇女界》与《妇女杂志》先后刊出两篇《女小说家》,主要译者为包天笑与周瘦鹃,皆为通俗小说界的代表人物.他们以不同的翻译策略塑造了两个形象相异的西方女小说家形象,内里蕴含了对女性写作小说的赞同或否定态度.将两篇小说还原到文学生产的历史现场,可以复原当时小说场域中的嘈杂声音及其相应支点.两篇小说表面看似对立,但却存在着深层的文本的"复义"与参与的"互文",呈现出两位译者对古今中西文化资源的权衡博弈与参差挪用.借此,可以使"鸳鸯蝴蝶派"的翻译小说从单一的文学评价的层面解放,揭示其在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上的双重价值.
    • 李斌
    • 摘要: 文人的美食偏好与美食书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传统.美食对文人而言既是描写的对象,构成文学体裁;也是生活的对象,产生生活方式.以周瘦鹃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不但在通俗文学作品上继承了明清文艺旨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了古人重雅求精的饮食理念.周瘦鹃的价值不仅体现于文学创作中,而且体现于生活美学与文学创作的交融中.他的饮食生活美学与其文学、交往的相互影响,以及对江南文化建设开发的推进作用,无不显现出"鸳鸯蝴蝶派"丰盛富厚的文化价值.
    • 姚一鸣
    • 摘要: 近日从网上购了本《范烟桥游记》(王稼句编,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12月版),此书为"现代游记丛编"之一种,丛书中还有郁达夫、周瘦鹃、蒋维乔等。而我独钟情于范烟桥的这本游记,前几年因为撰写范烟桥鸱夷室藏书的相关文章,曾查询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对于范烟桥早期写的笔记相当感兴趣,可惜新版有关范烟桥的文字并不多,除上海书店影印的《茶烟歇》以外,还有海豚出版社的《鸱夷室文抄》(赵国忠编),只是范烟桥毕生著述的一小部分,他的诸多文字并未结集出版。如今这本《范烟桥游记》正好可弥补缺憾。
    • 李斌
    • 摘要: 周瘦鹃经历了两次身份转型."园"是探析周瘦鹃身份转型及其转型态度的视窗.他的身份转型不只是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环境变化的产物,也得到了他的心理认同,其心理变化的轨迹隐潜于他的中晚年时期对"园"的态度的渐变中.青年时期是周瘦鹃"园艺家"身份意识在心灵深处被唤醒的阶段:"园"成了周瘦鹃的休闲场所与搭建事业人脉、扩大社会影响力、形成文学家身份认同的重要场所,游园中的交往建构起他的社会评价系统,"园"及"园"的相关意象建构起他的文学自信和情绪健康系统.中年时期是周瘦鹃园艺家身份意识进一步加强的阶段:"园"侧重"园林化"的家园,"园"作为饱含民族强大和家园安宁希冀的场所,赋予周瘦鹃以园艺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在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作为园艺家和园艺散文家地位的确立,使周瘦鹃完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转向,在各项社会主义实践中认同了自身的园艺家身份,真正完成了园艺家身份的转变.
    • 王道
    • 摘要: 紫罗兰——浪漫曲折半个世纪的痴情在苏州王长河头巷有一处小型的私家园林,名为紫兰小筑,进去的客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寻觅一种名为“紫罗兰”的植物。这种貌不惊人,甚至有点低调的花卉花朵不大,暗香幽幽。园林的南隅,设有黄庭坚的书法(集字)“紫兰台”立石标志。
    • 夏玉婷
    • 摘要: 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周瘦鹃的作品曾被打上迎合读者心理、充斥低级趣味的印记.实际上,他的创作并不是单纯追求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也不以迎合读者趣味为唯一的价值取向.他的创作同情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思考男女不平等社会问题,构想现代家庭伦理,具有当时知识分子的进步意识和自省精神.周瘦鹃用白话文创作小说,先于"五四"新文学家们革新小说叙事视角、小说结构等写作技巧.他的小说从主题到叙事都包含一定的现代性元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