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欧化

欧化

欧化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8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1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辽宁行政学院学报、重庆与世界、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欧化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邓伟、吴江、刁晏斌等。

欧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1 占比:94.76%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5.24%

总计:286篇

欧化—发文趋势图

欧化

-研究学者

  • 邓伟
  • 吴江
  • 刁晏斌
  • 张亚
  • 张松周
  • 朱恒
  • 李珍莉
  • 杨坤
  • 王玉华
  • 蒋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坤
    • 摘要: 基于学术期刊历时语料库考察国内汉英语言研究者学术写作中“被”字句使用上存在的共时差异和历时演变。研究发现,过去40年间国内汉英语言研究者在“被”字句使用频率、高频搭配动词、语义韵及形式特征上呈现出相似的演变特征,且在某些方面有回归传统的趋向。国内英语语言研究者“被”字句及高频搭配动词的使用频率、中性语义韵和短“被”字句的使用比率明显高于同时期汉语语言研究者,英语被动结构特征更显著。
    • 王健雄
    • 摘要: 周瘦鹃在近代文学史上的活跃引人注目,作为翻译并创作了多部小说的作家,其小说表现的文体和语体特征值得人们关注.接受传统教育,承继中国古代小说语言风格,又主动吸收西语小说的新鲜表达,使周瘦鹃的小说文体和语体呈现出中西结合的丰富面貌,通过对周瘦鹃小说理论与创作的个案分析,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能让我们对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 王坤
    • 摘要: 利用学术期刊历时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种欧化句法结构:“是”+形容词 +“的”结构、“被”字句及介词引导时间成分结构。通过数据及具体用法分析,展示了三种欧化句法结构使用频率的历时变化及过度使用的危害。该研究有助于规范科研工作者汉语使用,维护汉语语言的传统文化,避免恶性欧化现象出现。
    • 张耀勇
    • 摘要: 汉语欧化形成机制与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密切相关。立足于民族自强、文化改造的科技及社科著作译介,在词法和句法的某些方面影响了汉语的本土特征。汉语科技文体通过翻译借用了英语科技文体的某些特征,包括特征增加、特征保留和特征转用,从而打上了欧化烙印。但受汉语言自身机制和规律制约,汉语欧化具有有限性。
    • 颜同林
    • 摘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语言领域出现了由国语向普通话的重大转变,在作家写作的语言倾向和风格上也相应出现了由国语写作向普通话写作的时代转型.欧化与古化,在特定时代语境下成为普通话写作的语言规避,不断在不同作家笔下进行种种调适与改变.在欧化与去欧化,古化与去文言化的张力结构中,文学语言既有丰富与发展的优势,也有因萎缩而导致单一化的不足.这一语言现象既是社会对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理解的偏狭所至,也是普通话写作在语言运动中因综合因素导致的一种起伏不均现象.
    • 祝星纯
    • 摘要: 路翎自1940年代初入文坛,其语言就被胡风等人批评为过于欧化,直到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界依然延续着这一评价。本文从"欧化"的概念出发,结合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纳入现代文学语言的历时发展过程,从词法和句法两大方向将路翎早期短篇小说中的语言作为语料加以分析。本文认为,从语言学学科视角来看,路翎文学语言欧化的结论是不具说服力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读,与路翎的语言不符合当时的主流话语言说方式和用语规范有关;其实质是1930年代以来左翼人士倡导的"文艺大众化"和"大众语文"对现代文学语言规训的结果。
    • 马永草
    • 摘要: 一般认为,汉语白话欧化始于"五四"时期.事实上,在这之前就有了一些白话欧化的早期表现.官话译本《天路历程》被认为是这一表现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与原作、《红楼梦》等传统白话作品及其他译本对比,考察官话译本《天路历程》连词、介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欧化现象,由此可以了解其作为汉语白话欧化早期文本的具体样貌.
    • 刁晏斌
    • 摘要: 文章提出"汉语欧化史"概念,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提出依据,包括认识与事实两个方面的基础;二是意义和价值,主要涉及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三是研究内容,包括"完成时""进行时""起始时"和"将来时"的研究四个方面.汉语欧化史并非基于传统认识所作的划分,而是内涵非常丰富,同时也是非常独特的语言史类型.对汉语欧化史的建构,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 马永草
    • 摘要: 欧化既是一种共时现象,也是一种历时现象,以往的研究侧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本文做的是后一方面的工作,即以《天路历程》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官话译本和西海译本为例,对二者的欧化状况进行对比考察.具体结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一致,二是异大于同,三是此无彼有;如果立足于官话译本的欧化状况,则分别对应的是基本完成、刚刚开始和尚未开始,反映的是其欧化"三态".
    • 朱冠明
    • 摘要: 近代以来汉语同外语的接触给汉语的发展演变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意味着”和“是时候VP了”这两种语言形式就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意味着”由翻译借入汉语书面语,然后进入口语,其借入过程中日化和欧化同时施加了影响;“是时候VP了”则直接模仿英语“It's time to…”句式而进入汉语口语.二者的差异反映了百年来汉语与外语接触方式的变化,即由以间接接触为主变为以直接接触为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