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文书
吐鲁番文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82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西域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丝绸之路·肃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吐鲁番文书的相关文献由18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启涛、董永强、徐秀玲等。
吐鲁番文书
-研究学者
- 王启涛
- 董永强
- 徐秀玲
- 程喜霖
- 郭锋
- 陈习刚
- 荣新江
- 黄楼
- 孙继民
- 吴震
- 孟宪实
- 杨际平
- 桂林
- 王永兴
- 黄正建
- 齐陈骏
- 余太山
- 刘安志
- 刘戈
- 卢开万
- 吕冠军
- 孙成德
- 孟彦弘
- 廖名春
- 方一新
- 朱玉麒
- 朱雷
- 李世忠
- 李天石
- 李媛
- 李莉
- 柳洪亮
- 王兴伊
- 王小苹
- 王素
- 茨默
- 薛宗正
- 裴成国
- 赵贞
- 钱伯泉
- 陈国灿
- 韩伟
- 高人雄
- 黑维强
- 万芳
- 乔秋颖
- 乜小红
- 于业礼
- 何亦凡
- 侯文昌
-
-
巨虹
-
-
摘要:
“官有政法人从私契”。在敦煌吐鲁番契约实际文书及样文中可以看到,其中会详略不等地规定一些保障制度,指明违约责任,规定对先违约方的物质处罚与精神警示。不过,即使存在相关的保障制度,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保障制度还是存在程度不同的被破坏。在相关文书中,为了杜绝纠纷的发生,签约双方的各自利益都会被保护;此外,还会限制对双方各自而言有利的条件。这些“违约条款”或者说“约束性条款”,充分体现了民间防御意识的加强。
-
-
陈亮
-
-
摘要:
“新疆书坛是中国书坛的一隅,新疆不是书法的沙漠……。”①新疆留存着许多珍贵的古代书法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高昌墓砖、吐鲁番文书、楼兰简牍以及楼兰残纸等等,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还有行书和草书。更有一些是魏晋时期的墨迹,这是传统书法的宝藏。这些宝贵的资料使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真实用笔,也为研究当时书风的演化提供了实证,给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学习资料。我们新疆书法工作者要根植于中华文化之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美学精神融入时代,创作出更多富有文化底蕴、审美意趣的优秀作品。
-
-
葛政;
万芳
-
-
摘要:
隋唐时期的医籍因科技不发达、战乱、年代久远等因素多已亡佚,敦煌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医药文献极大地弥补了此空白.其所记载著录出处的亡佚隋唐医方计10首,涉及韦慈藏、张文仲、崔知悌医家3人及《古今录验方》医书1部.本文将其与传世医书中的亡佚隋唐医方进行比对分析,探索后世流衍.考察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著录出处的亡佚隋唐医方对研究亡佚医籍、扩充隋唐时期医籍内容、校勘传世医籍、深化丰富传统中医理论、拓宽临床用药思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
-
徐秀玲
-
-
摘要: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记载了唐前期卜老师养老纠纷一案,通过此纠纷,可了解中国古代养老过程中发生的父母在,不别籍异财、不供养有阙,及蕴含其中的唐代法律规定的老人侍丁与免役等问题。在本案件中,卜老师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解决养老纠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唐代老人在法律意识方面的觉醒,对后世的养老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借鉴意义。
-
-
孟彦弘
-
-
摘要:
唐朝府兵制有"火(十人)备六驮"的规定,以往学界一直认为"六驮"是指六匹马(驴或骡),传统文献中的"八驮"亦因此而被认为是八匹.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十人买十驮马一匹"之语,使我们能对"六驮""八驮"的含义重新审读."六驮""八驮""十驮"指马驴骡的负重能力,"六驮马"是指能承载起重量为"六驮"的马,"八驮马""十驮马"依此类推."火备六驮"指一火十人共备能负载六驮重量的一匹马或一头驴、骡.《唐六典》"火备六驮之马"含义最为准确,其他传统文献因省"之"字而致后人误解.《武周天册万岁二年(696)第一第二团牒为供马驴食料事》(73TAM508:9),第一团是完整的,共计廿九匹头马驴;一团为六队、三十个火,正可证明确是火(十人)备一匹(头)马驴骡.
-
-
徐秀玲
-
-
摘要:
吐鲁番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吐鲁番文书中出现的盗贼,多是普通的盗物贼.偷盗的物品主要是与农业种植、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麦、葡萄、牛、叠布、羊肉、衣衫物质资料.这些盗贼扰乱了西北地区的社会治安,造成了人们的财产损失,生命财产的安全.
-
-
徐秀玲
-
-
摘要:
唐前期西北地区战争较多,出现了部分百姓以诈病的方式来逃避兵役,这种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唐中央王朝的兵员减少,战斗力减弱.针对这种行为,唐中央王朝默认了雇人代役现象在西北地区出现.故士兵生病时也能找人替役.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百姓以诈病方式逃避兵役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役人员的数量,既能让患兵得到治疗与充分休息,也是解决唐代前期患兵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
-
李世忠;
高人雄
-
-
摘要:
从吐鲁番出土唐代军马文书可知,唐代西域有从民间购买、征发、租赁军马及其物资的情形,军马牧养实行专人饲牧与群牧相结合制度,军马粮料分配多寡依据马匹不同种类与用途而定.军马管理与使用,首先是按用途对马匹分类再实行马籍管理,死损马匹亦执行申报检验与赔付程序.军马制度的贯彻执行,保障了唐军作战实力及信息传递能力,同时对提升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强化各级官僚机构执行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
-
李世忠;
高人雄
-
-
摘要:
从吐鲁番出土唐代军马文书可知,唐代西域有从民间购买、征发、租赁军马及其物资的情形,军马牧养实行专人饲牧与群牧相结合制度,军马粮料分配多寡依据马匹不同种类与用途而定。军马管理与使用,首先是按用途对马匹分类再实行马籍管理,死损马匹亦执行申报检验与赔付程序。军马制度的贯彻执行,保障了唐军作战实力及信息传递能力,同时对提升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强化各级官僚机构执行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
-
凌文超
- 《丝绸之路·肃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西凉建初四年(408年)秀才对策文,于1975年在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91号墓出土.这是研究西凉李暠统治时期策试制度、政治思想的珍贵材料,受到学界的关注.陆庆夫、李步嘉先生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释和梳理.在学界普遍看来,西凉《秀才对策文》"不甚关涉时事方略","很像是那种刻板正规的经史知识考试".诚然,从其答题内容来看,这似乎是一次"务虚"的策试,但是,联系李暠的治国思想、建初四年西凉政局以及西凉覆亡的教训来看,这次策试与西凉立国之策存在若隐若现的关系,今尝试对此加以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