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585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06592篇;相关期刊210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果农之友、河北果树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科技交流会、2005年设施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年会等;叶面喷肥的相关文献由86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财宝、王玉堂、周伯瑜等。

叶面喷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5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6592 占比:99.49%

总计:107143篇

叶面喷肥—发文趋势图

叶面喷肥

-研究学者

  • 陈财宝
  • 王玉堂
  • 周伯瑜
  • 曾波
  • 丰硕
  • 柴全喜
  • 姚文秋
  • 邓启文
  • 于海杰
  • 傅登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嘉军; 林祥; 谷淑波; 王威雁; 张保军; 朱俊科; 王东
    • 摘要: 小麦开花后叶面喷施氮肥能延缓衰老、提高产量,但其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强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叶面喷施尿素的时期,分别为开花后7 d(S)和21 d(T),设置4个尿素溶液浓度(0、2%、6%和10%),探索开花后叶面喷施尿素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及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随喷施尿素溶液浓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2%浓度水平下达到最高(比对照增产5.1%),这主要得益于千粒重的增加(比对照提高3.3%)。开花后不同时间喷施2%浓度尿素溶液均促进了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向籽粒中的再分配,亦增加了开花后同化氮素输入籽粒量,平均增幅分别为8.8%和21.1%;单位面积籽粒氮积累量及氮素收获指数的增幅分别为10.9%和7.9%,进而显著提高了籽粒含氮量、蛋白质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采用2%的尿素溶液叶面喷施,将喷施时间由开花后7 d推迟至开花后21 d,籽粒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增幅更大。综上所述,开花后叶面喷施2%的尿素溶液可促进强筋冬小麦花后氮素的吸收及营养器官临时贮存氮素向籽粒的再分配,从而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增加籽粒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灌浆中后期喷施比灌浆前期喷施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的幅度更大。
    • 孔令波
    • 摘要: 针对辽西地区芹菜栽培中出现的不合理施肥现象,通过多年的栽培生产实践,在足量应用有机肥的情况下,从育苗肥、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几个方面提出合理施肥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辽西半干旱区芹菜栽培综合施肥技术,达到了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
    • 吴金平
    • 摘要: 多年实践证明,在合适的时间,对栗树叶面适当喷肥喷药,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复壮树势和减少病虫危害,同时省事省工省钱,能够实现栗树优质高效生产。叶面喷肥喷药最佳时期是5月20日至6月10日,此时正值栗树花期,是栗树消耗营养的高峰时期,需要及时给栗树补充营养,可选用尿素50 g或磷酸二氢钾50 g或氨基酸微肥300 g兑水15 kg喷用,不要随意加大用量,也不能几种都用,以免产生副作用。此时也是防治红蜘蛛、食心虫、栗大蚜等害虫的关键时期,可以选用板栗虫净、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灭扫利、板栗一扫光、虫杀宝等.
    • 摘要: 喷施叶面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施肥方式,具有吸收快,用量少、效果好等特点,被广大农户普遍采用。以下5种情况需要打叶面肥1.当作物根系衰老,吸收能力减弱时,施用叶面肥。在一年生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如果要给作物追施肥料,根施的方法就无法满足作物的需要,这时就适宜选用叶面喷肥。2.当作物出现缺素症时,必须要施用叶面肥。
    • 王秀峰
    •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贯重视有机肥料的积造、贮存和施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已成为我国肥料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措施,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张录梅; 吕巧; 潘换来; 潘小刚; 范婷
    • 摘要: 陕西省宝鸡地区大樱桃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摘完毕,此时正值大樱桃花芽分化,早秋施基肥、叶面喷肥、化学控树、夏秋修剪、病虫害防治,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是实现大樱桃连年丰产稳产必须解决的问题。1 土肥水管理大樱桃结果消耗了大量的养分,采果后要及时施肥,以尽快恢复树势,增加树体营养,提高叶片光合效率。1.1 早秋施基肥时间大樱桃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施基肥,最晚在9月底或10月上旬。
    • 摘要: 一、小麦冻害冻害表现为小麦叶尖发黄,尖部扭曲、卷起,少数麦田叶片发白干枯。密度大、群体大、长势良好、水肥合理的麦田冻害轻,密度小;长势弱的麦田冻害重、肥力水平较低、密度小、低洼田块冻害较重。对于受冻麦田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灌水和叶面喷肥,可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2%尿素溶液缓解冻害。
    • 王川奇; 高菁菁; 闫玉杰; 赵小刚; 李亚灵; 温祥珍
    • 摘要: 为研究叶面喷肥对鱼菜共生系统中生菜生长及系统水质的影响,以观赏鱼、意大利生菜为试材,分别在8:00、18:00于叶片上喷施营养液肥(记作T1、T2),在8:00和18:00喷施2次营养液肥(记作T3),以8:00喷施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在自来水养鱼的鱼菜共生系统中,与CK相比,叶面喷施营养液给植株提供了养分,植株氮、磷、镁等养分吸收量显著增加,T2、T3处理植株钾吸收量显著增加,T1处理植株钾吸收量增加但不显著;叶绿素含量提高25%~40%,株高增加,早晚提供2次营养液使生菜地上部鲜质量提高32.18%.同时,叶面喷施营养液处理的水体中NH4+-N、NO2--N、NO3--N、总P含量多低于CK,没有对水体造成负面影响,处理间鱼群的质量变化也没有差异.综上所述,叶片喷施营养液可以有效缓解鱼菜共生系统中生菜营养缺乏问题,早晚喷施2次营养液更有利于促进生菜的生长.
    • 摘要: 选用对路的药剂种类、足够的有效剂量,是保证预防控制小麦穗期病虫害效果的关键。防治赤霉病,应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停止使用多菌灵单剂,慎用刺激毒素产生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氰烯菌酯、戊唑醇每亩有效成分用量不少于25克和12克;防治白粉病,可选用戊唑醇、烯唑醇、腈菌唑、醚菌酯、烯肟菌胺等药剂;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蚜酮、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粘虫,推荐使用25%氰戊·辛硫磷,亩用量40毫升,叶面喷肥亩用氨基酸不少于50克。同时,二次用药的田块,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 廖海枝; 林晓凯; 杨成坤; 杜婧加; 彭俊杰; 周开兵
    • 摘要: 为探讨叶面喷施钙镁肥对'妃子笑'荔枝果肉柠檬酸积累的影响,分别以树冠喷布0.3%氯化钙(Ca)、0.3%氯化镁(Mg)水溶液和0.3%氯化钙、0.3%氯化镁(Ca+Mg)混合水溶液为不同处理,以树冠喷布清水为对照(CK),测定不同发育期果肉水溶性钙、水溶性镁、柠檬酸等含量变化及柠檬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作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含量呈"M"型动态变化趋势,Ca和Ca+Mg处理呈促进柠檬酸积累的趋势,而Mg处理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CK的ICL和Ca+Mg处理的CS酶活性分别与柠檬酸含量呈正相关;Ca+Mg处理的IDH活性与柠檬酸含量则呈负相关.果肉水溶性钙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水溶性镁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水溶性钙会抑制PEPC、ACO、CS这些酶的活性,仅CK的水溶性钙能提高PEPC的酶活性;水溶性镁能提高ICL和PEPC活性,对ACO、CS、IDH活性呈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喷施钙、镁叶面肥会影响果肉水溶性钙、镁含量,改变水溶性钙、镁等含量与柠檬酸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同处理通过影响果肉柠檬酸积累而引起果肉总酸含量变化;Ca和Ca+Mg处理可能通过积累更多的柠檬酸而抑制果肉呼吸作用,进而使果肉减少糖分损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