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句法差异

句法差异

句法差异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65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专利文献5654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周易研究、华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句法差异的相关文献由6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修平、胡清国、姬建伟等。

句法差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 占比:1.14%

专利文献>

论文:5654 占比:98.86%

总计:5719篇

句法差异—发文趋势图

句法差异

-研究学者

  • 杨修平
  • 胡清国
  • 姬建伟
  • 寇鑫
  • 张亚锋
  • 王佩
  • 袁毓林
  • 高庆华
  • 何红
  • 冯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杜珺怡
    • 摘要: 语言的发展过程,是文化与思维的共同发展,三者密不可分。生活中,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基于其背后的文化语境。理解文章的大意不仅靠语言的熟练程度,还有赖于目的语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以及对句法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更是以文化差异为背景,对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转换。句子是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如果能够透过句子表面来深入探讨结构背后所展现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对原文的理解,以及译文的把控,在准确传递原文作者的思想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中外的读者。
    • 王婷
    • 摘要: 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从母语迁移的现象、母语迁移的表现方面和解决母语迁移的对策详细阐述了母语迁移这一问题.首先母语迁移的现象主要介绍了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之后解决母语负迁移的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是通过词汇、句法、文化和思维差异这四点详细阐述了母语迁移的表现方面,通过对于表现方面的论述,发现了母语负迁移的存在形式.最后对于这些发现做出了解决对策的分析.这种自上而下的问题分析方式,清晰阐明了该问题的源头,切实有效地提出了解决办法,使得读者可以清楚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在实施方法上得到一些启发和影响.
    • 王琳
    • 摘要: 采用汉英语码转换的依存树库,以依存距离为测量指标。本研究考察汉英语码转换中形容词的句法差异并探究其原因,揭示形容词在真实汉英混杂话语中的句法特征。研究发现:作为支配词,汉英形容词主要支配主语和状语关系;作为从属词,主要充当宾语、定语和状语;汉英形容词在单语和混杂依存中结合力存在差异;汉英形容词存在以依存距离为测量指标的句法差异,引起句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1)语码转换的边缘性特征;(2)语块作为整体参与语码转换;(3)汉英状语和定语线性位置的差异。
    • 殷慧姝1
    • 摘要: 汉译英翻译题是中。此考英语试种题型常题中出现频会给出汉语率较高的题型之一提示,要求补全空格,使英语句子表达完整;或把汉语句子准确、通顺地翻译成英语句子。它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做汉译英翻译题时,常因解题方法的不当,导致失误较多,得分率较低。对此,笔者总结了几点攻略,以期帮助同学们提高做题效率。
    • 吴洁
    • 摘要: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几个层面结构和功能的对比分析,能更精确完备地了解所学语言的内部联系和外部生存环境.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突出难点,预防母语干涉的负迁移,了解英语的独特的语言方式,改善使用语言的能力,并使得学生能够自觉去寻找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改变被动模仿,实现主动学习.
    • 毕梦媛
    • 摘要: 张培基先生在译坛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他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张培基先生翻译的散文《学问与趣味》为材料,用描述的方法,从句法方面分析文中的汉语长句的英译方法.文中将汉语句中逗号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视为长句,分析《学问与趣味》文章中的汉语长句译法后,总结这篇文章英汉长句句法差异,进而从语法,结构,语态,句法方式以及意义表达五个方面提出了英汉句法差异.
    • 毕梦媛1
    • 摘要: 张培基先生在译坛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他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张培基先生翻译的散文《学问与趣味》为材料,用描述的方法,从句法方面分析文中的汉语长句的英译方法。文中将汉语句中逗号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视为长句,分析《学问与趣味》文章中的汉语长句译法后,总结这篇文章英汉长句句法差异,进而从语法,结构,语态,句法方式以及意义表达五个方面提出了英汉句法差异
    • 寇鑫; 袁毓林
    • 摘要: 现代汉语名词具有叙实性.其中,预设其定语小句为真的名词是叙实名词(如:小王出国的事实→小王出国了),而预设其定语小句为假的名词是反叙实名词(如:孩子生病的谎言→孩子没有生病).我们发现,叙实名词和反叙实名词在句法表现上呈现出较大差异.首先,叙实名词语义中的“真”义,使其排斥多种句法结构:不常跟施成角色共现、不能对施成角色进行否定、不与“假造”义动词共现等;而反叙实名词语义中的“假”义,则允许其搭配多种物性角色和多种语义类别的动词.其次,叙实名词容易被表示主观否定性的词汇削弱或取消其预设定语小句为“真”的“叙实”特征;而反叙实名词预设其定语小句为假的“反叙实”特征则不可取消.最后,文章使用“疑善信恶”这种基本的认知模式,来解释名词“真、假”语义如何造成其在句法上的不对称表现.
    • 姬建伟
    •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英汉翻译的难点之一.该文主要探究英汉双语在主动与被动、静态与动态、形合与意合等三方面存在的句法差异,从而总结科技文本汉译英的翻译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