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2-11-23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耕地空间布局优化是协调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开展耕地区域间布局优化时,既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耕地非农化压力的区域差异,也要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导致的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依托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开展耕地空间优化布局:根据全区域粮食安全率定模型的全局终止条件,根据各子区域建设用地需求率定模型分区终止条件,综合耕地适宜性和耕地非农化压力率定模型异步演化速率,根据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率定模型分区演化规则,据此开展武汉城市圈耕地空间优化布局.结果表明:(1)通过将耕地适宜性和耕地非农化压力内化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异步演化速率,可以依托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开展自然和经济耦合约束下耕地空间优化布局;(2)由于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自然和经济耦合约束下耕地空间优化布局可以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使耕地非农化压力得到最大的释放,并且能实现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的协调.
  • 摘要:中药资源化学是中药资源学的分支学科.是药用生物学、生理生态学、药材生产与加工学、中药化学与分析学、生物工程学、生物效应与功能评价、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广义上讲,中药资源化学是一门揭示自然资源中对人类健康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或潜在价值的资源性化学成分的性质、分布、积累与消长规律,并通过适宜技术集成以实现资源的合理生产与科学利用的综合性与应用性特色突出的基础学科.本文系统的阐述了中药资源化学学科概念与性质、内涵与外延、学科建立背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方向与目标任务等,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药资源化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学支撑.
  • 摘要:本文基于广州市1987年—2010年的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的统计数据,应用协整分析和“脱钩”理论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得到两者之间的协整方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修正系数为负,符合误差修正机制.通过对建成区面积和非农GDP之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坐标曲线呈倒“U”型.进一步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第二、三产业GDP进行总量脱钩研究,探究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摘要:本研究主要以江西省17个县217个试验点265次“3414”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江西省早、中、晚稻养分平衡施肥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试验目标: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貌类型、不同水稻品种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比较,从而得出不同条件下水稻肥料利用率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江西省水稻氮肥肥料利用率平均值为32.04%,P2O5肥料利用率为27.96%,K20的肥料利用率为50.69%.不同土壤类型对肥料利用率及其产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土壤类型中NPK当季肥料利用率的高低基本上表现为潴育型潮沙泥田>潴育型黄泥田>潴育型麻沙泥田>潴育型鳝泥田>潴育型黄沙泥田>潴育型红沙泥田>淹育型红沙泥田>淹育型黄泥田>潜育型潮沙泥田>潜育型鳝泥田.不同地貌类型对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氮、磷、钾当季利用率的相对高低顺序为平原>丘陵>山地.肥料当季养分利用率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成反比,即高肥力田块由于供肥能力强,肥料利用率低,而低肥力田块由于供肥能力弱,肥料利用率反而高.不同水稻品种对肥料利用率也要一定影响,本研究表明中稻的肥料利用率大于晚稻、早稻,但差异不显著.
  •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定量分析城市化和耕地减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耕地减少的原因,探讨耕地保护的建议.
  • 摘要:“十二五”期间,上海确定旅游发展定位是将上海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然而,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与负面影响.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借助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对上海市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通过测算,2009年上海市旅游生态足迹为66333483.428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466.5478×10-4hm2;而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900029.08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46.9087×10-4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19.692×10-4hm2.同时,从上海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构来看,旅游交通和旅游购物足迹的比例最大,占71.79%和23.76%,旅游餐饮和休闲娱乐其次,分别为3.44%、0.14%,比例最小的是旅游观光和旅游住宿,仅为0.11%、0.67%.上述结果表明,旅游活动正在过度消耗上海城市资源环境,当地的旅游发展已显现出不可持续性,因此相关的改进措施应早日出台,以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同时,发展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保证上海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 摘要:土壤盐渍化问题是影响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亦是影响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博斯腾湖滨绿洲的土壤盐渍化直接影响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野外调查、实地测点以及土壤采样分析,对博斯腾湖滨绿洲的土壤盐渍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盐渍化的类型、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区域土壤盐渍化防治的对策.
  • 摘要: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近五年来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以及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情况,发现在人口不断增长,用地规模日益扩张的背景下,城市群的用地增长速度不一,并且用地扩展过快,用地效益偏低.城市用地规模过小或过大,均不能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现有的规模上集约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综合土地利用效益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1988-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库兹涅茨曲线等方法,分析广州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总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格兰杰原因,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是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它们都处于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假说的前半段.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是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库兹涅茨曲线呈现正相关线性关系.第一产业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指标也不适于用来分析库兹涅茨曲线关系.随着广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高新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大量开发运用等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会发生改变,因此不同的发展时期考虑到不同产业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等发展,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政策.
  • 摘要:在分析三峡后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了做好三峡后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提出了做好三峡后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的6条对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三峡后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扶持及保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狠抓重点,提高后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效益;运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生态三峡;加强科学研究,帮助解决后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和新问题;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自觉行动.
  • 摘要:本研究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实现了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模拟.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包括非空间模块和空间模块两个主要模块.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非空间模块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思想构建,用以模拟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需求.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空间模块以多分类logit模型为主体,用以实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需求的空间分配,输出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江西省2000-2005a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对江西省200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总体精度达到77.68%,尤其是对林地的模拟精度达到86.87%.因此,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能够用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 摘要:绿色矿山应视为多维的系统概念,包含战略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时空范围层面;为实现政策效果,需要理解和把握不同层面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重点,如认识到宏观和微观不同的视角的差别、企业间的规模或技术方面的差距以及企业自身不同阶段或子系统的不同特点,有关绿色矿山政策均应有更为细致的对应和关切.绿色矿山要素及系统构成的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认清这一概念所表达的逻辑内涵关系.从要素构成看,绿色矿山包含人力资源、设备、物料、设计、环境、管理、信息以及监督评价这8项内容,各要素对系统不同阶段和方面发挥着不同的功用;从关系上看,协调高效、低耗环保应是系统概念所表达的内核.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绿色矿山今后可能政策实践研究领域提出了几点展望.
  • 摘要:农田生产潜力的研究不仅是估算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础,还能为国家制定相对应的粮食生产措施提供重要依据。耕地面积的变化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力的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能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对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模拟中国农田生产潜力的情况,揭示作物的生育规律以及产量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潜力的影响。
  • 摘要:本文在PSR框架下构建忠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通过构建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出忠县耕地集约度平均水平0.04564,其中石子乡、野鹤镇等乡镇耕地集约度水平较高,忠州、石宝镇等乡镇耕地集约度较低.其研究结果表明:忠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走现代农业道路等.
  • 摘要: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土地利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DEM数据,分析了珠三角地区九个地市的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和坡度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 摘要: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分辨率的逐渐提高,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也有了显著的进展.在技术方法上,传统的检测方法得到了不断完善,同时还有新的方法不断涌现.遥感变化检测方法已经开始从传统像元级的检测向面向对象的检测发展.为了有效挖掘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的优势,本文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了两种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案,将在基于像元的变化检测中广泛应用的变化矢量分析法和光谱向量相似法用于面向对象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通过计算影像对象的变化矢量或相似度来进行判别,客观的评价和探讨其对于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变化矢量分析法能在突出主要变化信息的同时有效抑制总体误差,无论是总体精度还是kappa系数,面向对象的变化矢量分析法均优于面向对象的光谱向量相似法.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当取一定范围内的阈值时,面向对象的变化矢量分析法的精度始终都高于面向对象的光谱向量相似法,这充分说明了面向对象的变化矢量分析法的优越性.
  •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县13个镇街为例,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出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现状和未来理论潜力,再结合壁山县现实情景,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三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因子,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未来理论潜力进行修正,最终得到璧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璧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大,农村居民点现状整治理论潜力为503.56hm2,未来整治理论潜力为1254.02hm2,现实潜力为565.31hm2;受自然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下降;13个镇街整治潜力差别较大,壁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水平高、农民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可接受程度较高的区域;应因地制宜,密切结合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科学有序推动农村居民点整治.
  • 摘要: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是现代都市的典型气候特征之一.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及人群健康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自20世纪以来,南宁市进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镇范围逐步扩大,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显著.本文采用基于TM6波段的亮温反演单窗算法,反演出行星亮度温度.基于GIS技术,结合南宁市现状规划图以及其他统计资料,借助CAD等其他辅助工具,研究并分析南宁市的“热岛效应”分布特征,分析现状的城市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并作出城市降温通道的规划建议.
  • 摘要:人口数据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数据,是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数据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口地理学相关理论,以300a为时间尺度,以省域为空间单元,利用修正后的清朝、民国及建国后286个时相的人口数据,建立1724年、1767年、1812年、1855年、1898年、1936年、1982年和2009年8个典型时间断面,通过人口不均衡指数、人口集中指数、人口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近300a来人口数量变化及其时空分布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近300a来中国人口数量波动上升,按增长特征可分为较快增长期、快速波动减少期、缓慢增长期、无序波动增长期以及快速增长速率下降期5个阶段:(2)近300a来中国人口分布逐渐趋于均衡,期间人口重心迁移幅度不大,总体呈西南-西北-东北-西北的移动趋势;(3)近300a来中国人口分布保持高度自相关,聚集程度波动变化,其中华东、华南地区人口高密度聚集,西南、西北部分省份为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东北的黑龙江、吉林省为不稳定人口低密度区.
  • 摘要:空间冲突是城市化过程中各种矛盾形成与激化的直接原因,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测度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冲突水平,对于优化区域发展模式、避免区域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分析长株潭1993~2008年空间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量化表达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外部压力值、生态风险暴露值、生态风险效应值3个影响因子,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空间冲突综合测度模型,对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的长株潭地区的空间冲突水平进行评估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长株潭地区的空间冲突作用强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严重失控级别空间冲突的区域面积比例增幅最大;从空间类型差异来看,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冲突强度不同,林地、耕地的空间冲突水平相对较低,建设用地的空间冲突水平较高;从城乡梯度差异来看,乡过渡地带是空间格局变化最为频繁、空间冲突最为激烈的区域,其次是城市内部,农村地区的空间冲突强度远远低于城市.
  • 摘要: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最重要挑战是干旱的加剧,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措施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通过采取减缓与适应措施提高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但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已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实践证明农田水利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指导与法律保障.完善现有农田水利政策,健全农田水利法律规范体系,不仅能改变我国目前农田水利薄弱的现状,也是我国落实联合国气候谈判协议的国际义务,更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摘要: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是保证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在水资源分配中必须予以考虑.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兰州、头道拐、三门峡、花园口、利津站等5个重要水文站点历史水文资料(1956年-2000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黄河流域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供水从上游至下游沿程逐渐减少.兰州以上非汛期、汛期和全年流量较充分,虽有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较小.兰州以下区域非汛期、汛期和全年流量均呈现减少趋势.未来生态环境用水供水量与现状比较,整体变化趋势相似,但是供水量有所减少.这将加剧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用水供求矛盾.
  • 摘要:随着生态足迹模型的提出与发展,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来估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模型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尺度已经有全国尺度、省级尺度、市级尺度以及某个单位为尺度.但是较少研究是以一个经济发展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计算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态足迹,探讨生态足迹是否能够反映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 摘要:尽管西安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受诸多因素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仍然存在旅游资源破坏的现象,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在查阅大量的数据资料和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对西安市2001-2010年间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赤字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真实系统地揭示西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以期利于西安市旅游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导和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均超出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2001-2010年均存在人均旅游生态赤字.未来应该减轻旅游生态压力,减少旅游生态赤字,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研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及室内分析实验,系统的分析盐地碱蓬在不同土壤盐分环境中的表型(株高、基径、叶长、叶宽、叶厚、叶面积)以及生物量的变异,探讨盐地碱蓬表型性状对土壤盐分的响应.指出,盐地碱蓬主要通过降低植株高度、降低生物量、增加叶宽、叶厚、叶面积来适应高盐分造成的离子、生理干旱和氧化等胁迫.虽然盐地碱蓬基径的变异程度最大,但其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叶长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也不显著,二者的变异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是必然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是侧重于从投入和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本文从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求在实际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中有借鉴意义.
  • 摘要:国内纺织产业集群长期锁定在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的生产环节,特别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难以抵抗动荡的经济环境.为纺织产业集群摆脱困境,走向高端环节,突破功能升级的“瓶颈”.文章基于链网互动模式,以西樵纺织产业集群为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在构建链网互动模式情况进行分析,并为此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集群创新网络整体松散,阻碍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集群被动嵌入全球价值链且程度及层次较低,阻碍集群获取外部资源完善自我;构建链网互动模式以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集群优化升级.
  • 摘要:本文运用目前通用的碳排放公式估算出2008-2010年湖南省煤、石油、电能三种主要能源的碳排放量,根据估算结果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将其与中部五省GDP能耗相比较,得出湖南省GDP能耗偏高的结果.依据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从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体系两个方面来研究湖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 摘要:2004年全国第五次铁路大提速、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和2011年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初步形成,都对我国煤炭铁路运输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选取这三个时间点,以我国铁路网络中涉及煤炭运输的编组站及煤炭下水港口为节点,运用最短空间距离、最短时间距离、连接性和可达性系数,对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网络的可达性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4-2007年通过单纯改造既有铁路,提高运营速度,不仅没有减少煤炭运输的路程,反而因为东部地区大量加开高等级客车等,降低了华北、华东北部、华南地区的时间可达性.(2)空间距离可达性呈现以郑州北为核心的中心—外围格局;时间距离可达性的圈层核心发生位移和形变,2004为以阜阳北为核心圆形,2007年拉伸为狭长形,2011年扩张成椭圆状;连接性的核心圈层由2004年的南北向伸展,演变为2007年呈“L”型延伸,2011年呈“十字”状.(3)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网络日益趋于均衡化,并且连接性分布最为均衡,其次是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4)煤炭下水港中,区位是决定可达性优劣的关键因素.
  • 摘要:为更好地揭示粮食生产与耕地利用的关系,本文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将形成粮食产量的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粮食种植率、复种指数等4个指标分别代表耕地利用的规模、强度、结构和程度,运用LMDI方法,将粮食产量的变化分解为耕地利用的4种效应,即规模效应、强度效应、结构效应和程度效应.结果表明:1978-2009年,从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产出变化的累积效果看,强度效应最大,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其次,程度效应最小.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从初期的快速增长到中期的稳中有升,再到现阶段的调整回复等3个变化阶段,从分时段的变化看,耕地利用强度对粮食的增量效应分阶段逐步减弱,耕地数量减少对粮食的减量效应逐步增强,结构效应的变化从增量转到减量并快速放大,程度效应对粮食的产出则经历从增量到减量再到增量的反复过程.从现阶段江苏省粮食生产变化的空间差异看,耕地利用强度和利用程度变化对粮食的增量效应总体北高南低,耕地数量减少和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量效应则南高北低,4种耕地利用效应的空间聚合导致江苏省粮食生产北进南退的地域分化格局.从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江苏省耕地利用规模、结构、强度和程度变化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域,耕地利用有不同的变化方向,由此引起粮食产出变化的地域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最后探讨了江苏粮食生产时空发展总体策略.
  • 摘要:南中国海属于世界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南中国海又是世界上涉及渔业资源争夺方较多、主权权益争端较激烈的地区之一.复杂的渔业利益关系以及掺杂其中的各方的行为取向给南中国海渔业活动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利用演化博弈论,通过研究发现,南海涉渔各方的行为取向和利益关系是一个具有学习和模仿的动态演化过程.从演化的结果来看,(合作,合作)是最优的演化稳定策略,即合作是各方共赢的结果.因此,基于目前南海渔业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协调各方行为与利益,建立起一整套制度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尤其是为避免制度运行中出现某些不利因素,应建立严格惩罚机制,以监督和落实南中国海渔业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共同保护.
  • 摘要:气候变暖与高强度放牧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影响到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但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牧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与策略上不同.本文选取锡林郭勒盟东部典型草原区的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西乌旗)和锡林郭勒盟西南部荒漠草原区的正镶白旗(以下简称白旗)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牧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然后采用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 2000年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从五个维度对研究区域牧民的生计资产配置方式和相应的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与方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两个区域农牧民生计都有一定程度的压力,但自然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典型草原区西乌旗牧民的生计态势要远远好于白旗;(2)制约白旗牧民生计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草地资源的贫乏,从而导致牧民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补充物质、人力等资本的缺少,因此需要开展生计多元化等措施,增加收入,以提高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3)制约西乌旗牧民生计水平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技能的缺乏或落后以及生计策略的单一化,因此提高该区牧民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合理、有效且充分地利用草地资源,是有效提升该区牧民抗御气候灾害能力的主要方式.
  • 摘要:道家、道教产生于我国东汉末年,经历了先秦、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等诸多朝代,直到清朝乾隆后才走向衰微,在唐朝时道教被重视程度甚至达到了顶峰,除武则天时代,其余时期一度被封为“国教”;道教产生二千多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从中国出现大规模的旅游活动时起直到现在,道教对中国的旅游也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对此,国内很多学者也进行了关注,对道教旅游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主要包括道教旅游的理论探讨和道教旅游的实证研究.
  • 摘要:土地交易证券化能够克服农村土地资金不足、流转困难等问题,为农村发展注入动力.地票交易制度作为土地交易证券化一种形式,其建立为我国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用地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概述了地票交易制度,总结了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的集约节约利用现状,分析了地票交易制度对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票交易制度能够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能够有效保护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优化农村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 摘要:通过引入聚集系数、变异系数和分形维数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围垦年限下的沿海滩涂土壤剖面盐分和粒径的分布特征,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了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相关联程度,结果发现:①随着围垦年限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沿海滩涂土壤中总体盐分含量逐渐下降,且表现出有农作物生长的田间的脱盐效果明显快于、好于无农作物生长的田边土壤.同时沿海滩涂土壤经历了“均匀型—表聚型—震荡型—底聚型—震荡型—均匀型”的变化趋势.②围垦20a到60a的无盐土盐分处于临界轻度盐化土的状态,土壤次生盐碱化风险较高.③沿海滩涂土壤各层盐分表现出“临层相关—隔层相关—上层相关”的变化过程,各层与平均含盐量的相关性体现了土壤剖面含盐量向均匀型转变的特征.④土壤粒径逐渐变小,土壤肥力逐渐增加,并且有作物生长的田中央增加速度大于田边.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关联度总体不强,粒径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弱于人类活动.
  • 摘要: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范畴的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蕴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开发恩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分析问题,并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恩施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 摘要: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益加剧,增减挂钩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措施.增减挂钩牵涉的公共利益范围广、所需资金占用量大、投资回收周期长,但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就广东省而言,其增减挂钩有向粤西北地区发展的趋势,但地方政府独立投资能力有限,存在较大的融资约束.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借鉴天津、成都经验,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搭建增减挂钩融资平台,创新与增减挂钩相结合的融资模式,设立增减挂钩专项基金,实行跨区域、跨市县的资金扶持工作的建议.
  •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制度化的生态责任和义务是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构建生态义务制势在必行,生态义务应该成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对生态义务制进行了基础分析,并设计出各生态义务责任主体参与的基本框架.
  • 摘要:本文选择位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的宜兴市为研究区,以突变理论为基础,采用突变级数法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县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构建,尝试建立了宜兴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县域典型性的宜兴市土地利用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根据宜兴市各乡镇土地利用特点,将宜兴市划分为优化整合区、重点开发区、引导开发区、农林优先区四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并对分区结果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了各分区的功能,同时,也证实了突变理论在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上具有较强的应证性.
  • 摘要: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耕地非农化日益加剧,带来生态环境和温室效应压力不断加大.鉴于此,本文将传统研究焦点(耕地非农化)与当前热点(低碳经济)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重点仿真量化1996-2020年间耕地非农化带来的碳收支盈亏量.结果表明:①我国耕地面积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建设用地呈递增状态,且前者减少速度快于后者增加速度,仿真结果预测,耕地面积由1996年1.29×108hm2减少到2020年1.20×108 hm2,建设用地面积从2.40×107 hm2增加到2020年3.07×107 hm2.②我国耕地非农化速度东部>中部>两部>东北地区,说明我国耕地非农化的重点区域集中在东部地区,计量结果发现,全国耕地非农化碳汇量从1996年7.90×108t/a减少到2020年7.48×108t/a,碳源量从1996年9.34×109t/a增加到2020年1.17×1010t/a.③全国耕地非农化碳收支表现为碳源且总体上呈递增趋势,模拟结果显示,2020年东部地区碳收支量最大为5.03×109t/a,占全国碳收支量的47.63%,西部次之为2.28×109t/a,占21.59%,中部略小于西部为2.17×109t/a,占20.55%,东北地区最小为1.08×109t/,占10.23%.由此建议,应该强化东部地区的耕地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其碳汇作用,同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率,减弱碳排放量,进而实现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碳收支平衡和低碳发展.
  • 摘要:生态系统完善的区域往往是旅游业重点开发的地方,然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对旅游区生态系统环境带来了破坏性影响,旅游因素的介入使传统生态补偿方法失去普适性和科学性,寻找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必然.本文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现状出发,立足于主体功能分区理论,将旅游区按照规模和范围分为大型旅游区和传统旅游区,以传统旅游区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旅游业对各分区的不同影响,进一步细分为引导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控制性保护区和严格保护区四类,以不同分区中各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价值以及旅游环境影响的不同为标准,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理论、机会成本理论以及旅游环境影响理论,总结更为科学公平的旅游区生态补偿机制.
  • 摘要:本文运用库兹涅茨曲线、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广州市1981-2010年的供水总量和经济增长、城市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水总量与GDP曲线呈现N型,供水总量和城市化关系曲线呈线性关系.供水总量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修正机制,修正幅度很大.供水总量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存在从供水总量到城市化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供水总量还处于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而增加的阶段,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所伴随的节水技术提高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还没有促进供水总量的相对减少.而广州供水不足将会阻碍城市化的发展,所以广州应该积极制定相应供水对策,努力提高节水技术与优化经济结构,在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同时,提高用水效率,有效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 摘要:东平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重要的调蓄湖,其生态功能状况关系到沿湖周围县市的生存安全及调水给予城市的用水安全,研究其环境问题及净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生态学意义.本文研究东平湖湖水消落带的土壤特征,以期为东平湖湖滨带的环境现状分析及湖泊和湖滨带湿地的净化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通过对土壤因子的空间分析可以看出,东平湖湖滨带土壤中各因子含量的垂直分布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1)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均随垂直深度的增加含量减少.且在0-20Cm处为波动较大的土壤层,各因子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在20cm以后趋于稳定.(2)土壤盐分和全钾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略微增加的趋势.(3)据采样点的不同,土壤pH的变化也不同.王台、展营和稻屯洼三点,土壤PH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老湖、陈山口、八里湾三处的土壤PH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 摘要:本文采用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1∶25万地形图中的中国居民点多边形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了城市人口分布模型及农村人口分布模型.城市人口分布模型采用的是一个考虑居民点的指数衰减模型.在有居民点的区域人口分布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指数衰减.城市的中心根据土地利用中的城市居民点来确定.农村人口由于分布分散,采用县总人口及县农村居民点均分原则进行分配.以2000年人口为例,研究了三种土地利用数据,第一种是基于遥感影像获取(城市土地利用和农村土地利用信息),第二种是基于中国居民多边形数据(城市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信息),第三种即为前两种数据的结合.基于三种土地利用数据,分城乡建模,分县控制,得到三种人口分布结果.首先分别建立城市和农村人口系数模型,从而得到中国2000年1km栅格人口密度,然后基于三种土地利用数据获得1km栅格人口,最后比较三种土地利用模拟的结果.结果表明,第三种数据得到的人口分布结果较前两种更平滑,更接近真实的人口分布状况,因此第三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人口模拟的精度.由于采用了多套土地利用信息,居民点多边形信息能够很好的矫正了遥感土地利用信息的误差,解决了由于土地利用信息不足导致的单点人口过多(超过10万/kn2)及整个县城无人(西藏个别县没有农村居民点遥感信息)等问题.最终,通过模型,给出了中国区域1km分辨率的城市人口分布、农村人口分布及总人口分布信息.对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给出的1km人口空间分布信息,本研究成果更加精确.所产生的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可以为资源、环境等研究及应用提供支撑.
  • 摘要:基于粮食生产的视角,论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利用DEA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1990-2008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比较分析.(2)尝试运用农地的粮食产出值与经济产出值的比值来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区农地多功能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运用DEA方法对1990-2008年浙江省农业效率进行评价.农业综合效率平均值、技术效率平均值和规模效率平均值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曲线变化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根据综合效率可以分解成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知,综合效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下降引起.整个研究区的技术效率不高,这表明农业生产中采用新技术的环境没有形成,农户作为技术采用的主体,新技术利用的制度供给不足.(2)运用Malmquist指数对1990-2008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评价.各地级市农业生产率总体上是呈现改善的趋势,且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动曲线与技术进步指数变动曲线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与城市化程度相对应(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即城市化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3)各地级市的粮食产出与经济产出比值呈下降趋势(扁平的反“S”型曲线).各个地区农业的功能由社会功能向经济功能转化,并且转化的程度与各地城市化程度呈反向关系,即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农业更多地表现出经济作用;城市化程度低的地区农业更多地表现出粮食生产作用,更多地承担着粮食保障的社会功能.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其他经验,提出农地可持续利用的区别对策.对于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培育种植大户,提高规模经营效益;第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土地充分流转.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民务农成本;第二,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农民农业管理的效率.当然,宏观上,要完善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研究探索稳定、连续性的财政转移支付途径.
  • 摘要: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滑坡危险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7个评价因子,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泥石流的发生受控于多种影响因子,首先针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分类,而后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综合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信息量法的定量分析功能,对各类因子进行分级计算与信息量赋值,最终生成各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图层,并进行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以及极轻度危险区,最终得到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中度危险区以上的区域包含87.1%的泥石流,并且随着危险度的增大,研究区单位面积上发生的泥石流面积也变大.在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和极高度危险区内发生的泥石流面积分别占到各危险等级面积的22.5%、31.8%和43.5%.分析结果与泥石流发生规律相一致,与实际灾害分布特征吻合较好.由此可见,信息量法与GIS技术结合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摘要: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推动,一些生态脆弱地带的区域环境变动较为显著.鉴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可在较大程度上表征区域环境变化,本文基于3期LUCC数据,借助于动态度指数,在全区和地级市尺度上,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2000年以前,受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平原耕作区9.4万公顷/年的“林地、高覆盖草地开垦”和高原草原区7.2万公顷/年的“草地退化及荒漠化”主导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2)2000年以后,平原耕作区受到生态退耕政策的强影响,耕地开垦下降至6.1万公顷/年,但平原耕作区北部边缘条带状地区、高原草原区仍受制于降水波动、人口增长,草地退化及荒漠化趋势分别加强至1.1万公顷/年、13.3万公顷/年.以上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平原耕作区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高原草原区受降水变化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收集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现状数据,整理并归纳探讨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在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并为其未来的优化整合进行了探讨.认为:(1)建立统筹区域、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体系:(2)突破常规模式,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机整合;(3)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水平.
  • 摘要:澜沧江流域是全球关注的重点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对澜沧江流域的碳蓄积、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典型生态功能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流域进行了初步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结果揭示了流域内各功能区内乡镇所能提供生态功能的丰富程度以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为科学管理该流域的生态系统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 摘要:作为宅基地的使用主体,农户在宅基地流转决策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对规范宅基地流转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流转”专题调研,利用第一资料,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当前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对于国家宅基地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一般,对于宅基地规范合法有效流转机制构建的期望较高,农民普遍担心宅基地入市后的高房价和投机行为的发生;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宅基地面积及个数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的影响最大.
  • 摘要:本研究基于eCognition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析软件对25年若尔盖湿地遥感影像解译,并在ARCGIS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分布有大量的季节性沼泽地,存在着沼泽和草甸之间的相互转化.在1986-2005年,有2095.86km2湿地转化为草地.(2)高覆盖度草地、有林地、沼泽地,是若尔盖地区主要的景观类型.1986-1996年,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其递减速率在0.82%-1.66%.由于人类的干扰和气候变化,湿地递减速率在2000年达到5.43%的峰值后逐渐降低.(3)随着气候的变化,泥炭开采等人为活动的增加,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十分明显.分析若尔盖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不同县内草地和沼泽退化程度不同,在空间上有所转移.
  • 摘要:本文着眼于历史时期耕地数据的重建方法,尝试构建一套清代耕地数据修正校验体系,从官方田亩数字的影响因素入手,将册载田亩修正为真实的耕地面积,并以人口和垦殖趋势要素为标准进行检验,采用替换法、引用法、前后衔接对比法等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从而获得耕地重建数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与参考.在建立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以历史资料相对丰富的山东省为例,对清代山东省的耕地数据进行修正与校验,结果表明:清代山东省的册载田亩数据普遍存在不实,经要素法修正的数据虽然通过了人口检验,但未能通过垦殖趋势校验;在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省份之间垦殖政策、种植制度、自然条件等差异,根据各个省份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情况,建立因素修正表,对册载耕地数据进行逐期修正;山东省清前期耕地的增长主要受限于劳动力供给,耕地面积接近于劳动力供给线,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逐渐趋向于温饱线,清后期山东省耕地产出已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粮食需求,耕地面积低于温饱线,山东省由粮食出口省变为粮食进口省.
  • 摘要:在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相关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SR模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渝北区2001-2010年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渝北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增幅先速后缓,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②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增幅是有限的,单纯增加投入并不一定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从生态学服务功能角度,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番禺区水域,林地、耕地、未利用地均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则大量增加.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了1.5亿元,降幅为13.02%,单项服务功能均减少.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该区处于快速城市化地带,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优化土地类型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需水管理的精度,开展第三产业行业节水评价研究,对用水户的节水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很有意义.本文以北京市高校行业为例,应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理论构建了节水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节水比例法和功效系数法等方法,进行了指标选取、权重设计和指标评分,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节水技术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摘要:研究目的:借助于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土地开发者、利用者和管理者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决策,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理论推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技术条件和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土地开发者行为决策是尽可能地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并且由于商业、居住用地对区位敏感,在其开发利用方式与利用强度上反应更为明显.(2)对于企业用地,生产过程中,随着土地成本的增加,促使其增加资本、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使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增长.这种投入的增加,以总收益增长为前提.(3)政府的决策主要表现在土地供应、供地方式选择和利用管理等方面;既有从全局利益出发,供地管地的要求;也有突破用地指标多供应土地,随意调整规划和用地空间布局,干预土地市场供应的冲动.研究结论: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大规划引导作用,细化土地利用规则和供地条件;改善监督考核机制规范政府土地集约利用的决策行为.
  • 摘要:城镇用地面积的获取及其扩展数量和形态的动态监测,是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应用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我国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省份——浙江省为研究区,收集了1994/1995,2005,2009/2010三个时期的Landsat TM影像,同时收集了1995年、2005年、2010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进行图像分类和分类结果优化处理,提取了研究区各时间断面的城镇用地空间分布专题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近20年城镇扩展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1)基于CART算法综合利用TM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是精确地、稳定地提取城镇信息的一种有效且适应性较好的信息提取方法;(2)近20年来,浙江省城镇用地持续增加.除洞头县,兰溪市,龙泉市,庆元县,文成县,云和县等六个县市扩展加速度有所减缓外,全省其余市、县、区均处于加速扩展阶段.其中,1995-2005年萧山扩展速度最快,其次是绍兴和余杭;2005-2010年萧山继续保持高速扩展的速度,其次是余杭和绍兴.(3)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整体高于内陆地区,地势平坦地区高于地形复杂地区,形成了杭州,绍兴,温州三大沿海城市群和以衢州,金华为中心的内陆地区中小城市带.
  • 摘要:本文基于研究区森林、草地、农田及湿地四大生态系统构建了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构.评价主要应用了Invest模型、主成份分析法、AHP法、数据标准化法以及GIS和RS技术,评价的栅格单元大小为100×100米.最终评价结果显示,整个长江上游呈现出从“零星分布”发展为“集中连片”的退化状态.
  • 摘要: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以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益等13个指标组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广州市七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广州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可分为两个等级;各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
  • 摘要: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了“低水平困局”,已有研究以产权、制度为理论支撑而引申的政策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文提出“现阶段中国农户厌恶风险,且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是限制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关键性因素”的研究假说,并以粤北地区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确实显著地压抑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而明晰农户预期收益和风险的土地流转合同以及反映农户风险承受能力的家庭年收入则显著地促进农户土地流转决策;在当前中国农村缺乏正规避险机制的条件下,多数农户并未表现出强烈地获取即期收益的冲动,也并未以合同作为唯一避险工具.上述结论为解释中国目前土地流转困局成因提供了一些新鲜的事实证据,也为政府土地流转政策修订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 摘要:借助于2000、2009年的全球土地覆被遥感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分析了非洲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总体上,2000-2009年非洲处于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期,土地变化总量为6452199.41km2,占非洲总面积的21.30%.农用地扩张较为迅速,净增加791822.48km2;草地减少最为迅速,净减少1612096.18km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从变化剧烈程度看,非洲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大于15%,而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区域小于15%,非洲东部和南部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较强烈.
  • 摘要:本文对2010-2011年我国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内容包括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思路与方法、中药资源调查与研究、资源生产现状与GAP基地建设、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化学研究进展、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反映了本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成就与科技贡献,以期对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