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轻工业与手工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与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与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与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三亚
  • 出版时间: 2013-10-14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会议文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与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一下日本传统织物的历史,然后将对目前保护和继承传统织物的代表性事例做以介绍,同时,就如何复兴传统织物以及复兴传统织物具有怎样的意义进行探讨。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把传统织物作为非物质遗产保护和继承,并把它发展成旅游事业或振兴地区经济事业的事例并不少见。“奈良晒”的保护继承活动就是其中一例。奈良晒原本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现在,它成为文化遗产这种非日常性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它因变成了一种精神财富而重获新生。保护和继承奈良晒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现在的奈良晒与以往作为获取报酬的生产活动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给织造奈良晒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意义的不再是经济体制,而是政治体制。能够把奈良晒认定为文化遗产,能够把它变成振兴地方经济的一个手段也是行政的力量。对这种保护和继承工作寄予的期待不是由纺织品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是依靠它建立和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进而把其他地区的人吸引过来。当时,能够参与奈良晒的保护和继承工作,或者保有这种技术的人几乎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者。据说,在保存会创建之初,她们对保存会的反映是比较消极的,没有太多的理解。在她们的意识当中,奈良晒毕竟只是一种赢得收入的手段,而是不是文化遗产,仿佛和她们没有关系。但是,在传承学习班多次展开活动、媒体开始给予关注以后,认识发生了转变。原本只是赚钱手段的奈良晒在被保护、继承的过程中变成了人和人相遇、交流的契机。曾经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做的艰辛的工作,现在已经变成了社会志愿活动或是培养生活情趣的一项内容。现在,日本各地都在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活动,各地开办本地区传统纺织技法学习班,种类包括藤布、葛布、褚布等等。这些织造活动都己经由原来的经济意义向社会意义上转型。自古以来由劳动妇女传承的、支撑着本地经济发展的本地织物,如今虽然其需求已不复存在,但是,如果能够发挥其社会意义的话,传统织物的存活仍然是可能的。
  • 摘要:传统纺织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依托人所掌握的高超的技艺而存在,是民族智慧、民族文化、民族审美习俗的“活”的显现,是典型的活态文化,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因此,做好“活态”传承才能使纺织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绵不绝。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也必须在创作和生产的实践中进行,因为,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理解材料的特性,掌握和运用纺织技艺,品味和创造作品的样式,发挥出人的灵性和创造力。所以,纺织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都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采取生产性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在生产性保护中方能增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身的活力,寻找到其在当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新基础和新模式,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紧密地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毋庸置疑,对纺织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正确的生产性保护,是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纺织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牢牢地树立依法保护的意识,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或完善相应的法规细则和保护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设定的政策或措施不仅应当包括公权管理上的扶持、抢救和弘扬等,而且也应当包括私权保护措施的强化。”有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和保障,纺织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才能杜绝那些非法或违法的行为和事件,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中产生,往往不但具有社会效益,而且还能产生经济效益。黎锦技艺的传承一直以来都能满足黎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但由于黎族社会贸易不发达,黎锦技艺主要用来自给自足,其价值主要在于社会效益。随着现当代的社会变迁,黎锦技艺面临生存危机。如果采取固态保护,黎锦技艺的社会价值保存下来了,但是这种保护是以政府资助为基础的,一旦政府资助出现断裂,其生命力将彻底消失。如果任其无节制地参与市场贸易,黎锦技艺的原真性很可能会丧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还是会消失。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除了采取措施保护其原真性外,传承人之间不能存在商业恶性竞争,必须保证传承人不卷入商业竞争。鉴于黎锦生产性保护容易产生社会竞争,将改变黎族人的传统文化,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伤害,应当由政府对黎锦进行不同等级的评定和调价,提高黎锦市场的准入门槛,避免传承人受到过大的市场影响。保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生产性保护要注意尊重民族文化。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当中,不仅存在和传承着,而且依然具有着民族文化根基与灵魂的正面使命。也可以说,传统文化就总体而言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依然有积极意义。随着时代的演进,与它的历史形态相比,很多成分己经有所变化,有的衰竭,有的危亡,有的改变了功能,但也有许多宝贵的成分在传承、在重建、在发扬光大。不能一味地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索取。一个时期以来,北京常常是雾霆天气,怎样才能把蓝天、把净水、把健康向上的生活、把美好的道德风尚,留给后世,这是这一代人必须思考、必须承担的课题。为了子孙后代,也为了自己,要像保护清新空气一样,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有的不再传承,也应满怀感恩之心,予以尊重,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民族、对先人的尊重。要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既要有民族的视角,也要有全人类的视角,从人类文化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关注和支持一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
  • 摘要:黎锦的组织结构是十分巧妙的,它织入的彩色丝线,仅在织物表面形成形态各异的花纹,在织物的背面则看不到这些彩色丝线,而是被经线所覆盖。所以背面看上去既平整又光洁,如同镶上了一层里子。经仔细分析,才发现原来是由经线密集的共口经重平组织形成的。在黎锦龙被的复制过程中,对龙被原件从正面到反面,从反面到正面,作了反复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龙被的刺绣针法与众不同。虽然表面是采用丝线较粗的传统平绣,但背面却是采用原地回针,笔者且将它起名为“V型滴针绣”,苏州高级刺绣工艺师罗招娣严格按此针法刺绣,因此最终复制的龙被,与原件十分相似。龙被这种特殊的刺绣工艺,不但技法巧妙,做工精细,织物背面光洁平整,而且还可节约绣线,使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时绣品背面不必再加里子衬托,可直接装饰应用。
  • 摘要:腰织机,也称“踞腰织机”、“腰上织布机”,踞是蹲坐的意思,由织者织造时席地而坐而得名。腰机则是因为织造者织造时,必须在腰部系带子把经平面绷紧而得名。黎族腰织机看起来不像平常见到的机器那么复杂,只是由几根木棒、木刀、竹杆、竹签等组成,用绳子、草席或布一卷,体积仅一小捆,携带方便。织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它包含了现代织机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由腰带、卷布轴、撑经杆、打纬刀、梭子、挑花刀、综杆、提花综杆、蹬线棍等组成,都是由竹木材料制作,构造、形制也比较简单。腰带,是织布者腰间系的带子,用动物皮、藤或树皮布等较柔韧材料制成。其两端有绳索分别系在卷布轴的两头,控制卷布轴,拉紧经线,织布活动才能在平整的经面上操作。上机包含上经线、解经线、打综等工序。织布工序,腰织机没有固定距离的支架,而是以人来代替支架,用腰带系在织造者的腰上;经线绕在前后两根横木上,相当于现代织机上的卷布轴和经轴。织造时,织女席地而坐,依靠两脚的位置及腰脊来控制经线的张力。
  • 摘要:黎锦技艺,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三个基本要素是:材料的天然性、技艺的手工性和图案的民族性。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相互关联,不可或缺,缺失一项即不能称之为黎锦传统技艺,其产品也算不得完整意义上的黎锦。对于黎锦传统技艺保护,建议由黎锦研究专家、黎锦生产企业代表、黎锦技艺传承人等组成权威认定机构。由该机构以黎锦制作的原材料、加工工艺、制式图案等三项基本要素为参照系,按照定性原则,制订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黎锦产品的标准。对拟进入市场的黎锦产品,由有资质的部门予以检验和认证,发放“黎锦”认证标志。政府产业政策及财政资金向传统黎锦生产企业和传承人倾斜。
  • 摘要:在传统手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的因素,需要有智慧的巧妙处置。然而,在看到传统手工艺的最后成果时,就会发现,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恰如其分的处置—或是被利用,或是被平衡,或是被消化。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置要看手工艺人的修为;而处置得是否精致,则是由手工艺人的工艺技术水准所决定的。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工具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处置的经验与行为成为习惯之后,整个处置的知识与行为便逐渐成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其内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手工艺实施过程的程序上;而在外部显现出来的则是颇具个性的风格特征。习惯,是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或者是从小随师傅学艺时,与工艺技术以及相关的知识一并继承而来,所谓“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或者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受到众多师傅的影响,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个人的习惯。不确定性是广泛存在着的,因为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的结果。在传统手工艺的实施过程中,材料和工艺的不确定性,将会直接导致产生形态的不确定性因素,结果就是不能制作形态完全一致的产品。事实上,手工操作才是产生不确定性的主要诱因,材料品质的差异,以及可以选择的多种灵活而智慧的处置方式,都能够导致种种不确定性要素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同时也不能形成相对固化的保证产品规格与质地的工艺技术程序。而传统手工艺的工具与习惯,则可以在传统手工艺的实施过程中,起到制约、消化和平衡不确定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阐述了黎族传统染料靛蓝的加工工艺和科学制蓝靛的原理,海口市(包括原琼山县)居民传统加工假蓝靛的过程:采收新鲜假蓝靛植物的茎、叶,分别用几株假蓝靛植物自身捆绑成小捆,放入水缸中,加入水浸泡。加水量超过植物,用石块将假蓝靛压入水中,浸泡3-4天,至假蓝靛完全腐烂变质,捞出未腐烂的假蓝靛残枝,加入少量贝壳灰(用贝壳烧制成的石灰)水溶液,用打靛器上下春陶缸中的溶液(打靛器的制法:取一段竹子,劈开成许多瓣至一个节眼,再用软竹片将各瓣分开,编成一个带杆的喇叭状物件),直到没有泡沫为止。在地上挖出一个坑,敷上一块粗布,倒入打好的浸出液,通过土壤吸收滤过出水,得到湿蓝靛,本地也叫青黛。科学家己经分离和鉴定了起染色作用的靛蓝分子结构,天然靛蓝与化学合成的靛蓝化学结构完全相同。靛蓝分子在蓝靛植物中不存在,是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才生成的。1865年,德国著名的化学家阿道夫·冯·拜尔开始对靛蓝进行研究。1870年,拜尔和他的学生一起用三氯化磷处理靛红,生成的产物再用锌粉和盐酸还原,最后得到了靛蓝,但当时所用的靛红,还是来自蓝草植物。1878年,拜尔掌握了用苯乙酸来制取靛红的方法,用三氯化磷、磷和乙酞氯把靛红还原成了靛蓝。
  •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韩山织苎麻占有传统技术上的优势,还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目录之后的方向,以及共同体的活动和有机传承的关系。虽然己指定了重要无形文化财和忠清南道无形文化财保有者,但保有者和传授教育助教、传授者只有10名左右。而且(社)韩山芒麻组合的组合成员虽然有100多名,但真正织造苎麻的人数在20名以内。舒川郡厅为了培养韩山苎麻的传承者而开设“苎麻学校”招收学生,但学生还是不多。2011年进修者只有2名。还有织造者的年纪越大越要保障传承的财源。韩山苎麻的流通结构有二,(社)韩山苎麻组合的组合员制造和销售,需要从“胎苎麻”开始“苎麻”的制作过程和销售的全过程的系统。虽然为了保护(社)韩山苎麻组合的地区特产而施行“地理认证表示”等的制度,一方面来看是好的制度,但韩山苎麻销售的垄断带来传统文化的“苎麻凌晨市场”的消失。苎麻市场7-8年间吸引了全国各地购买苎麻的客户,但现在几乎看不到以前热闹市场的面貌。过去韩山苎麻都是保存传统技术,但现在利用韩山苎麻制作现代化的服饰及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当然越走现代化,传统的面貌就越来越少见。还有设立的现代化产品的工厂都是韩山以外的地区。舒川郡只提供韩山地区的“胎苎麻”而己。因此,地方的居民就业和地方收入受益也是有限,这样的结果会带来传承韩山苎麻的发展,但经济上的收入会破坏继承传统文化的发展。
  • 摘要:黎锦属于棉纺织品,通称“织贝”。汉代开始一直作为地方贡品进贡于皇室中央政府。各种史籍记述中的黎锦、黎单、五斑布、食单、按搭、广幅布、龙被等,都是织贝的基础上发展的棉纺织品。龙被是织贝中的精华,是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的织锦美术工艺品。龙被主体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花纹的色彩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龙被纺织工艺上色彩运用方面的美学价值是非常高的。其黑、红、蓝、黄、白五色的搭配恰当,色调对比和谐,这使整体色彩效果显得非常自然、稳重、绚丽、古朴,独具民族特色。龙被采用符号象征、物事象征和仪式象征等表现手法,龙被中各种有形无形的构成因素,都是具有中华民族特定内涵的文化符号,他表达了本民族的某种包容概念、思想感情和愿望,自然注入黎族人民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之中。
  • 摘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特别是在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鼓励和支持相关区域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对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拥有一项或多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在传承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具有该项目公认的社会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行政村、自然村和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保护工作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提供了的理论和法律依据。海南省制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相关配套规章。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应用图、文、音、视数字化技术记录、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数据库、存储技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和资源;应用网络技术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黎锦技艺传习馆,保护和培养该技艺的传承人。
  • 摘要:黎族双面绣的图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黎族人民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民俗风情、审美观念,内涵丰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双面绣的图案就是思想和文化最形象最生动的表达,它有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从美术的角度分析,双面绣的表现手法,主次分明。双面绣上的人、景、物图案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首先碰到构图布局问题,在整体布局上要有的放矢,各得其所,相互交融,以达到人景物和谐的最高景境。在整体布局中,又时刻不忘突显主体,以表达其主题思想。构图艺术遵循对称、均衡、有节奏、和谐的原则。
  • 摘要:如果看看18世纪迁到塞梅斯基地区的人们的传统服饰,其纤维织物的处理和色彩的使用完全不同于切尔尼戈夫边疆、戈梅利和布良斯克。在Vetka,她们使用的是朴素的漂白亚麻布(或与大麻混织),并用红色或黑色的纱线刺绣图案。特别是女性的裙子的下摆,使用了大片的大红色织物,非常靓丽。那时,亚麻已经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种植,由于外贝加尔气候条件不适于亚麻的生长,因此,定居在外贝加尔的移民们开始寻找这种纤维的替代品,特别是羊毛。此外,它也被手工编织为一些宗教仪式用品,如用于覆盖家庭放置圣物的织巾。还有腰带,这对旧礼仪派有着特别神圣的意义,它具有魔法以防御邪恶精灵魔的侵害。所有这些植物都是使用手织机织造的。到上世纪末,传统的手织机织造技艺在一些塞梅斯基村庄仍保持得很好,今天它们被保存在博物馆并在当地的文化中心仍继续着这些塞梅斯基传统。腰带的编织,是塞梅斯基唯一幸存的传统织物。在旧礼仪派的这些孩子们降生以后,有一个旧礼仪派必需的宗教程序,即牧师为新生儿洗礼的同时,还要授予他一个十字架和一个腰带,这个腰带附有牧师的祝福,并会陪伴这个孩子整个一生的历程。我要强调的是,不同于俄罗斯其他地区的其他的旧礼仪派,塞梅斯基腰带与其服装色调完全一致。今天人们只能在人种学博物馆里可以看到用中国织物缝制的塞梅斯基传统服装。1930年以来,当邻近中国边境紧紧封闭时,苏联的纺织生产开始活跃,塞梅斯基便使用国产的土棉织物和印花织物,但色彩和色系的性质仍保持不变—亮丽的红色、深蓝色、天蓝色、绿色和黄色。这些服装具有象征性和实用性。男性的哥萨克军装明显区别于农民、工人和其他社会群体。外贝加尔人在狩猎或放牧时,也穿着蒙古式外衣,因为它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 摘要:从人类物质文化的演变规律来看,传统工艺是农业时代民生用品生产的主体,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民生用品的生产主轴转至工业,但工艺和工业原本就有互生、共存的关系,工业是工艺的延伸与壮大而工艺应是工业的高端与魂魄,两种产业规模虽不同,但创造良品美器的目标则相当一致。工艺界必须体认到未来的工艺必定要融入工业与科技才能再创工艺高峰;而传统工艺中的良好造形与技艺元素是人类长期累积的资产,也必须善加保存并研究应用;现代科技、加工技术、材料知识、产品设计都必须再作整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多元需求。工艺要获得人们的重视,就必须获得生生不息的创造活水,那么工艺就应经由知识、技艺的统合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断不可将墨守传统文化表相及复制文化标本为工艺复兴的目标。乍看台湾染织工艺的振兴虽有机会上的部分偶然,但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它是工艺族群努力的必然。染织为现代纤维工艺的传统称呼,工艺创作者具备了造型设计力、纤维材质力、色彩应用力、染织技术力及生活应用力才能产出良好的产品。台湾当代的染织基盘还很薄弱,许多工坊在上述能力仍有不足之处,应该寻求社会资源来补强或进行跨界整合,只有工艺基盘稳固,染织才有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台湾工艺产业现代化的课题已清楚摆在眼前,传统工艺品是传统生活空间与传统生活方式的产物,应该重视其文化资产保存,部分工艺家应该回顾研究以吸收传统知能,却不可将发展目标全设定在传统的复原上。工艺辅导办法万端,关键是方向不要错乱;许多乡镇、村里可以举办的活动就应下放基层,中央层级应主管重要政策并落实产业的升级辅导;有限的文化资源应适当集中作深化研究与培育良好经营案例,只有落实染织产业化及生活化,工艺才有光明的未来。对学界的建议:台湾染织还欠缺专设的研究机构,学界多以大学染织教师为主,研究资源仍然不足。不过,因染织品的应用可连接服装、饰品、家饰、文具、礼品、交通工具、玩具等不同产业的应用,所以在研究、教育与设计上可以多进行跨业媒合,并适时针对当前生活环境作创意生活设计提案,相信必能不断创造良好的染织议题,并对染织产业生产积极的影响。
  • 摘要:古代中国使用染料在纺织物上进行印花和染色,是纺织物装饰加工工艺中最基本、最简便,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进行印花和染色,分为线染、匹染两大类。线染即先染后织(先染线后织布),匹染即先织后染(先织布后染色),而先染后织除了用染成各种颜色的单色纱线织造的色布或彩条布(如躺)外,还有一种就是“扎经染色”织成的布,这就是“絣”。黎絣是先整经后扎花。纱线(经线)在上扎线架的同时,就完成了经线的上下绞并将经线的排列用“定幅宽杆”固定;扎结(扎花)时就己按意念中设计的图案纹样将其直接在扎线架上固定,无需在染色后再进行分色、对花、整经。染色和除结后上机理顺就可织造了。黎絣基本上是点状扎结(扎花),即将扎线架上的排好的纱线(一般为300-600根纱线)按需要以8根或更多合为一缕,按图案的纹样布局以及纹样线段的粗细和疏密,在每缕纱线上用黑色短线直接扎结。在扎线架上扎结完毕的图案除了没有染色外,基本上与完成的作品图案一致。黎絣图案细密精致,点状扎结致使图案多呈线性几何形,单色浸染;腰机织造,平纹组织,幅宽相对较窄,一般为纯棉质量,只做黎絣。
  • 摘要:巴西海岛棉,为锦葵科棉属海岛棉变种,是长绒棉的一种,为多年生亚灌木,植株高大,高可达2-3m,株型较松散,叶片掌状5深裂,直径15-25cm;花冠钟形,米黄色,长6一7cm;朔果长圆形,长5-8cm,顶端咏长达1cm;黑色种子联合成块状体,平滑,除种子表面密披易剥离的白色长纤绒外,在顶端还披短纤绒。选择紧密联合成块状体、成熟度好、充实饱满、种皮坚硬的种子为育苗用种。先在营养杯中间用直径约1.5cm的棍子打孔。再用细眼洒水壶洒浇湿营养杯,湿度要达到95%。因故不能及时播种时,要把种子摊开,再喷凉水降温或放在凉水中短时间浸泡,以免出芽过长而影响播种质量。巴西海岛棉现蕾时间较慢,一般是在移栽30天左右才开始现蕾,比其他海岛棉慢,在这时期的生长由营养生长转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但以营养生长为主,是高产的关键时期,要及时保证养分的供应,以促进植株多现蕾并延长现蕾期。在管理中,一是要适当增加肥料的用量,适量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二是及时满足水分需求,保证10-30cm土层持水量在60%左右;三是适当使用低浓度控促生长素来调控植株生长等等。吐絮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逐渐减弱,是增加铃重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管理上要加强肥水管理,大量棉铃的充实需肥水量大,若肥水不足、营养供应不上,必将影响铃重和延长充实时间,可使用叶面喷施尿素10g/L加磷酸二氢钾3g/L的水溶液来补充养分;同时将主茎下部老叶和空枝、赘芽剪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棉铃提早成熟吐絮,并可减少烂铃。
  • 摘要:海南黎族妇女的絣染工艺的起源,虽有珍贵的文献记载,知道很可能在元代,甚或更早在宋代已有,但上限最早能推到何时,可能今天己经无法确考。不过起源其实并不是最为重要的议题。透过国外的人类学、考古学、工艺技术史和妇女研究等学科的学者,主要是对东印尼群岛和印度等地絣织工艺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代世界各地生产的絣染纹样,不少是从古老的传统相沿下来,甚至是从大海洋的另外一边流传过来的。如果放开视野,把海南岛放在与之有过贸易来往的南岛语系圈诸岛的外围,从探索具体的染、纺、织技术交流过程出发,再比较黎族妇女相传的絣染织品,在平面构图、边缘处理和设计理念上和东印尼、菲律宾、印度各地出品的异同,甚至和相关的艺术品,例如铜器和陶瓷上的纹样参照,或者可以梳理出一个带全球视野的海南絣染系谱。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一直以来黎族的妇女巧匠,是靠那些社会、文化机制,才得以代代相传绝艺,在现代发展的浪潮冲击下,又如何能够保护这些机制,以保障黎族妇女绝艺传人的文化、生活和尊严,这些都不是任何个人能达成的任务,而是今后值得多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 摘要:本文认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此基础上,已经足以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摆脱濒危状况,但如何更进一步透过教育让后继有人,并让他能如活水般的在现代商业机制下良胜循环,才是未来能否永续发展的关键。从两个案例来看教育的有效性,显然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很难比较。不可否认在全面、系统、科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都己经有显著成果。但若从传承的教育方法来看,北加浪岸己经抓住“传”与“承”是两个环节的概念,并能透过具有教学实务与经验的人,进入教育的支援系统。北加浪岸利用课程设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校园,进到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体系中,让传与承变成可以评估的成效。它的成功除了在于它提升一般人对蜡染作为非遗的认知外,更重要的是它在教育上多了评量机制,让传与承有明确可评量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是非常庞杂的知识体系,在教学的方法上,可从实务引导、研究引导、学术引导来进行螺旋式的深化。基本上,两个地区都是用实务引导的方式,教导学生、社区妇女从操作中学习。但我也观察到黎族已经有些研究人员会从黎锦的原理原则,进行拆解组织结构,再用纹版方式教导。这种方法就不只是实做,而是研究型的拓展。此外,如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及学者专家们对黎锦所进行全面性或科学性的研究,是学术型的研究。如何结合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便需要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教育方案的设计与概念的转换,借由每次教育方案的每一门课程,详细地拟定计划(Planning)、检视教学过程,(Checking)、确实地执行方案(Doing)与教学行动(Action),最后再透过教学评量进行成效的评估(Evaluation),如此反复进行,才能落实教育的有效性。
  • 摘要:沿用于约19世纪至20世纪初使用传统的方法来收集、保护和解析并向公众展示藏品的博物馆,从1960年开始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目前情势更为紧迫。受一定的哲学框架和传统思想的限制,这些博物馆并不总能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缺陷并不断调整自己从而满足社会变化的需要。与之相比,综合博物馆学、生态博物馆学,社区博物馆学和整体博物馆学则更加灵活,更注重以人为本,更关注内容与参观者的联系并全面的认识到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固定和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资源。这意味着这些新型博物馆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和经济变革的迫切需要。虽然“生态博物馆学”不为广大民众所熟知,但从传统管理哲学的角度来看,它有潜力成为适应不同时代的不同需求的博物馆的代表者。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理想化生态博物馆”在中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通过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当地政府的协助,在贵州省梭戛乡陇戛寨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并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成果,即:“六枝原则”。这些保护措施和活动可以经由“文化遗产管理模型”实现。其包含的所有阶段都是可循环非单项的,正如同文化不可以被“冻结”,而是鲜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调整变化,从而有机地“保护”文化遗产元素,同时合理利用其成为当代创意和创新文化产业的资源。
  • 摘要:黎族人民在织锦工艺上经历了许多漫长曲折的探索,才总结出来这些完善的纺染织绣的方法及工艺流程,美丽黎锦外表下所蕴含的是无数黎族人民多年的心血。黎族人民通过这些工艺所织造出的各式民族服饰在黎族人生活的各个场合传达着不同的信息。那些附着在衣物上的斑斓的颜色,以及充满着想象力的抽象的纹样诉说着黎族人民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也诉说着他们的心声。黎族人民把在生产、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深刻地与抽象美学和几何形式的美学融合为一体,这种美丽的图案,使信仰者和他人都无不为它的和谐和精致所感动。黎族服饰中图案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渐进性特征,它的演变进程是黎族社会发展的结果,是黎族妇女思路的拓宽和深化的过程,是人类社会文化从简朴到复杂、从单一到丰富、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相信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新一代的黎族人会将黎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使黎锦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 摘要:宋代以前黎族纺织材料主要是自纺自染的传统棉纱、麻纱,面料主要有树皮布、麻布、棉布和棉麻混纺布。宋代,中原纺织材料开始进入黎区,最早输入的是“色丝”。民国时期,工业纱线大量输入黎区,使黎族服装材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黎族服装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外来工业纱线织出来的,有些是用自纺自染的传统棉纱、麻纱与外来工业纱线混织而成,纯粹用自产自纺自染的棉纱或野生麻纱织成的服装材料所占比例己难于过半。客观地说,中原彩丝、纱线的大量输入和使用,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外来纱线色彩艳丽,线条纤细,织出来的服装材料更为细密精美,因而也更受黎族妇女的欢迎。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黎族刺绣的发展,如润方言的双面绣,祀方言筒裙的补绣及上衣的大面积刺绣都要依赖于汉族地区纤细的“色丝”。不利的一面是它直接导致了黎族传统纺、染技艺的退化和萎缩.汉族传统文化对黎族服饰图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黎族服饰汉字纹样的使用上。变革黎族传统服装形制。黎族传统服装形制的汉化变革是从宋代开始的,黎族传统的服装样式在宋代已基本固定,并一直传承到了近代,直至今天。在汉代就有记载的黎族“贯头衣”,经历一千多年后,到宋代后期终于发生了变化。由于与汉族居民交往多了,黎族人从穿着和劳作方便出发,参考借鉴汉族部分服装的款式,将无领无纽直口的“贯头衣”,改为对襟或偏襟,无领无纽或有领有纽的上衣.黎族社会现有的装饰品大部分为外来物,其中绝大部分也来源于汉族。
  • 摘要: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早在秦汉时期就己闻名于世,黎幕、花被、吉贝布、黎单等棉纺织品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成为朝廷的贡品。黎族纺织技艺以家族、个体生产结构为主,家庭成员是主要的生产力,纺织技艺沿袭世代相传,多是母亲传授给女儿或姐妹这样的方式。自古以来,这P7手工技艺主要是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既对生产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和继承传统手工技艺,这是理所当然之事。纺织技艺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其存续现状和维持其传承机制,而不是刻意地“复古”,也不是不让社区民众过上现代生活。要留住纺织技艺,首先得留住人,要把打工者留在家乡,就得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对纺织技艺保护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传承人的保护,过去更多关注的是物态的文化遗产,而对纺织艺人视而不见,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意识显然是本末倒置、急功近利的行为。纺织品可以进入博物馆陈列展示,那些纺织艺人更应该得到政府与社会的肯定、认可,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保护纺织艺人是传承技艺的前提条件。从“政府主导与文化政策”的层面来说,建立对有代表性的纺织艺人的认定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 摘要:黎锦的织造历史悠久,织造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体现的美学、民俗和生产技能的不断叠加,使黎锦的织造工艺不断完善和发展。黎族妇女在纺织黎锦的历史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代有创新。她们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各种设计技巧,进一步加深各类图案的抽象程度,也由于她们对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对自然界的周密观察,各方言区的织锦图案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黎族族群的文化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等,在一代又一代的劳作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不断加深图像的形象化和多元化。这些充满泥土芳香的黎锦图案,独具艺术特色。黎锦的传统技艺,没有文字记录,体现在黎锦中的民族智慧都是口耳相传。故每一件织物,都是个体的创造,这种创造又不拘泥于传统,每个个体都能够在自己所属的方言区内,在自己氏族的审美范围内自由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作为传统技艺的织造物黎锦,主要将黎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黎锦的物化形式呈现出来。这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的存在,并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所以,黎锦是黎族人民个性的充分施展与表现,代表了一代又一代积淀的信仰、知识和智慧—没有文字的记录。他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意识、价值观都是民族特性的重要标志,其中蕴含了特定民族的独特智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黎族人民采用野生的木棉花茹果内的棉毛、竺麻纤维以及本岛种植的海岛棉、大陆棉等灌木类的棉花作原料进行织造,而其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庭院里种植物作原料。织出的黎锦精细、轻软、耐用。利用植物纤维和天然染料这两项选择,让织物不需要经济成本,只要投入劳动和智慧即可取得产品,促进了本地经济的自然循环,是典型的原生态。
  • 摘要:本文着重以黎族女装为视点,讨论关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反映黎族文化特色的服饰织造之美。作为善于纺、染、织、绣的民族,黎族不仅把自己的黎锦织造得超群绝伦,而且把黎锦用在了服饰的各个部分,诸如筒裙、上衣、胸挂、围腰、花带、头帕、裤料、腰带、挂包、鞋帽等等。织造精美、色彩丰富、图案繁复的黎锦,在黎族女装上既有大面积的整幅的使用,如用作整条筒裙、整块衣下摆;又有小面积的局部的使用,如用作边、角点缀等。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相比,黎族服饰相对比较简洁。这种折射着织造之美的简洁感,集中体现于黎族女装方整的款型、明快的色彩和古朴的风格,更体现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装饰布局。在黎族服饰的装饰中,图案形象如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形、日常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自然物象、抽象符号等无所不包,且以大面积的黑色、蓝色衬托红、黄、白、绿相间的细密纹饰,色彩明快亮丽又协调雅致。
  • 摘要:服装从“披风服”发展到“贯头衣”,是人类服饰文化的一大进步,但“贯头衣”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穿着不便,二是不利于生产劳作。从海南岛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常有汉朝器物伴出这一情况来看,海南岛少数民族族群从汉代就己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这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贯头衣”不利于生产劳作,无法适应男子新的角色分工,被变革、被扬弃是必然的,这就是汉代海南岛男子不再穿着“贯头衣”的原因。而女子因社会分工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作用不同,仍保留着传统的穿着“贯头衣”不变。汉代海南岛“贯头衣”的穿着对象不仅仅是黎族先民,而是居住在两郡辖区内的全部少数民族居民:一是临高人;二是黎族先民;三是其他少数民族居民。汉代,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居民跟楼人一样,只有女子才穿“贯头衣”,男子因为“贯头衣”不利于生产劳作,无法适应男子新的社会角色分工,已经改穿了别的服装。
  • 摘要:黎锦是黎族文化的一个载体,要保护黎锦,就必须注意到蕴藏在黎锦背后的丰富的文化要素。这就要求必须深刻理解黎锦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准确把握其非物质性及其表现要素,以保护、抢救原生态黎锦技艺为基点,围绕黎族生存方式及生存观念拓宽视野,将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的触角深入到黎族文化空间中去,不断优化原生态黎锦生产、生活形式的文化展示,立足黎族村落、黎族家庭,发展原生态黎族文化,促进外族文化对黎族生产、生活、教育、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同时提升黎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黎锦技艺的保护,不仅要保护黎锦,更要保护黎锦赖以生产、传续、再生的整体文化生境。概言之,黎锦文化的保护,是对黎族人整体的、原生态文化生境的保护。从技艺看,黎锦技艺的产生、发展、生产、传承既需要一定的空间范围,也需要相应的时间。究其本质,黎族文化空间是指包括黎族人、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观念、织锦劳动、家庭教育、民俗信仰、禁忌仪式等种种元素在内的关系世界,这些要素在这个空间内部复杂地联系着,或者说,正是这种复杂的联系构成了黎族文化空间。黎族文化包括黎族的历史、神话、宗教、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因此,必须走进黎族的历史,梳理它的传奇、故事、传统、民俗、信仰、禁忌,去认真地挖掘、恢复、拯救、保存。
  • 摘要:黎锦体现黎族民族精神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所体现的黎族民族精神也是十分鲜明、具体而突出的。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的内容:外围的层次是黎族族群的人与自然和谐。中层次是母系氏族社会遗存的女性中心思想。内核是族群的自我中心意识、主观能动性发挥和主体性的张扬。黎族族群中信奉的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表现在黎锦图案中,现实中也是一样的。黎族的女性中心遗传,黎锦中有明显的显示,而且,至今在黎族聚居地,没有汉族地区的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就连寡妇再嫁也完全不受歧视。因为女性得到应有的尊重,女性健康,第二代也健康!黎族百姓的主体地位张扬,时下行政村建设规划中村庄布局、住宅选型、村庄道路交通安排、公共设施配套、村容村貌如何综合整治、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的主体性。黎族的民族精神,主宰着黎族人民几千年的社会生活,同时也作为黎锦中制作的指导思想,主导着黎锦的纺、染、织、绣技艺;反过来,黎锦的制作又促进了黎族民族精神的丰富和传播。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