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07-10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

会议文集: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台湾高等教育中校园空间生产的影响因子,由日据时期的总督府营缮科、1945年后的教育部,到各校成立校务基金后的自主空间决策,讨论其中的空间决策权力机制移转.接着以台湾大学为讨论基地,首先整理台湾大学校园规划制度之组织架构与演变,检视在此等架构中,教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以及其参与所产生的影响.在上述讨论脉络下,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三种不同形式的大学课程与校园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①专业领域之实习课程:以台湾大学校园空间作为空间规划设计专业实习的田野,分析真实的政治经济脉络,以及实质环境,其设计结果可以作为校方决策的参考.须要特别一提的是,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一门独立实习:女厕空间设计准则,从体检台大校园厕所开始,到发起台湾的新女厕运动,具体改变了台湾的公共建筑厕所的法令,也对实际的厕所设计产生影响.②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以作者所开设的“人与环境关系导论”为例,说明如何借由课程讲授(如何观察/解读环境)以及作业要求(台湾大学校园拓图、台湾大学某地地图绘制、台湾大学空间使用后评估等),启发修课学生对于校园空间的好奇与认识,进而引发认同情感与参与的动力.③学生自主规划之课程:由创意校园计划案所衍生而出的学生自发性课程“校园文化资产诠释”,以校园知识为主轴,企图在参与式规划之前进行培力(empowerment),塑造对等之对话平台.知识活动与空间生产不应各行其是,若能相互渗透互动,可以活化校园并有培力效果.校园空间可以丰富知识活动的内涵,而课程亦可影响校园空间生产.当一所大学中的各式知识活动,直接关联其校园空间生产时,方能称该大学根植于该校园,将校园中的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凝结为具象之空间实践,有机会拥有场所精神般之校园氛围.
  • 摘要:大学不但能产生知识,而且能吸引人才、培养多元社会文化与包容歧义的氛围,当代知识经济与创意资本主义时代大学可视为越来越重要的基础建设.随着高等教育政策的变革与城市社会环境的变迁,多校区大学的都市型校园都面临空间结构重组与功能转换,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挑战,卓越大学发展的竞争策略,除坚守大学的核心价值与科研目标之外,校方应该重视大学的校园规划,透过空间资源的创意安排与功能转换,一方面维持多校区大学校园发展的整合性、连续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整合大学校园与都市涵构纹理,逐步迈向开放、多元与创意的大学形态.本文以台湾大学水源校区发展历程与现况体检为例,探讨创意资本主义时代多校区都市型大学校园的空间再结构策略,未来将如何回应创意城市发展潮流与需求,以厚殖地方文化经济的竞争优势;最后提议“未来式的大学校园”应具备如下四个要件——“弹性可变的空间模式”、“环境永续性”、“兼具个人化与群体性”,以及“与社区的联结”.
  • 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战乱撤退的13所中国沿海教会大学在美国成立联合董事会,并决定在台湾创办一所教会大学,这就是东海大学的由来,其背后则是美国在冷战布局下对东亚及台湾的支援.创建于1955年,东海大学设在台中市西侧大度山上,早期校园的配置呼应美国大学“博雅教育”精神,以垂直于坡向的林阴道与教堂大草坪为校园主轴,采用合院格局做为学院建筑型式.陈其宽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兴建的校长公馆、招待所、建筑系馆与艺术中心(采用倒伞形薄壳结构)、女教职员宿舍等白墙建筑,采取较经济、但较大胆的结构创新与类型转化的尝试;这些作品走出早期合院式的“形态学型式”,尝试以“拓朴的型式”进行新的类型组合或以新结构系统整合,“转型出新象”——在现代新意中还保有传统韵味.这些作品更抽象、更具有批判反思的去殖民动力,它们所呈现的地域性也是较开放的.在绘画上陈其宽更进行基本型的自体重复与变异的实验,在建筑上则发展为双曲面构筑形式.这是他以“意眼”见到的当代知觉心理境界,而后创发了抽象的“叠异的型式”;借此型式,他的作品突破现代主义教条形式与传统空间形式格局,在原有美式校园空间架构里,找到直接“开放向世界的”(cosmopolitan)超地域型式.20世纪70年代汉宝德设计兴建的视听大楼、新餐厅与新建筑系馆开始以量体切割形式表现,这些作品完全抛开传统类型格局,以抽象量体组成取代早期的类型转化形式,但缺少了在“型”与“象”之间辨证与创发的文化性张力.80年代,东海大学扩大招生,增设的学院以原有合院型式加大与加高,成为尺度走调的建筑.美国在东亚主导的冷战秩序与美国式的价值观,其实并未完全阻止台湾进行去殖民的批判性反思,东海校园建筑即是当时绝少有的场域,在其中可看到在校园建筑型式上进行地域性建构的尝试,甚至在路思义教堂展现“开放向世界的”自信.但是,回顾东海校园建筑型式在陈其宽之后的变迁,让人失望的是,冷战秩序的消解其实并未能带来更清晰的文化型式的建构.
  • 摘要:台湾大学拥有一批由它自己的搜集历史累积而来的自然史类传统典藏,原始的目的是提供教学与研究.这批丰富有价值的藏品,受到愈来愈被时代促使而愈多之人群的求知要求,所驱策改变成为展品.这个将是全校规模的系列性,或至少是联合性质的展示体系,成为台大的课题.各有形、无形的校园社群之环境形式与内容,均将加入这个体系.本文探索在趋势期许下,博物馆之民主化诠释机制和这批自然史类典藏所能提供文化地域的再想象和再省思,以及两个课题的还原建构和潜在展望.
  • 摘要:大学校园作为一种特殊而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系统,既要为生活其间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办公、餐饮、文化体育活动等提供日常活动空间;又是一个相对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场所,每天大量的来访者进入校园,参与学术交流、会议和各种文化活动,对校园进行参观游览.本文希望通过设置校园解说系统(标识系统),传递校园空间信息,使来访者能够更为方便地寻找到各种场所、景点等目的物,同时也有助于广大教师和学生理解校园空间秩序,体验包容其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解说系统的设置是以简明提供信息、路线、方位、名称等内容为主要目的,解说系统标示说明的对象不仅涉及物或空间,还应反映多样的校园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教育、服务、使用等多方面功能,从而改善校园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挖掘校园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校园鲜明特色,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和场所活力,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 摘要:大学精神是一种对自然、对人文和对他人、对自我态度的人格培养.过去的十多年中,许多大学的新校区位于城市边缘,既无历史传承,又无城市活力,亦无文化氛围.本文以安徽大学新校区为例,从校区空间结构、语汇、发展模式、物化载体四个方面和互动参与的设计过程,探索大学精神在新校区规划实践中的营造和提升.
  •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的文化衰微现象,深入剖析了文化内涵对大学的重要性和大学文化内涵的内容、特性,提出老校区更新、新校区建设必须在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独特个性,不可简单移植、复制性的前提条件下,考虑如何从规划的角度去传承及提升其文化内涵.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街逐步形成并初具规模,成为城市校园更新和大学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对现存空间使用状况的调查①与分析,归纳学生街的空间需求和空间形态特征,总结在城市发展中学生街的定位和空间生长趋势,为提高学生街的认知和把握这一城市活力空间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重点回顾和总结了在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在满足高校使用需求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所在城市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科学定位场馆的社会功能,坚持分工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探索城市公共体育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 摘要:大学,作为一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机构(institute),大学校园的特色与转变特别值得注意.大学校园是迷人的地方,校园规划是有挑战性的专业任务,尤其在当前的全球资讯化年代,校园和校园规划遭遇到的问题与转变更是令人深思.作者简单交代作为知识贵族养成的古典大学与战后福利国家社会高教普及,以及校园公共化特征之后,指出当前大学直接关系着经济竞争力与创新,重点的研究性大学已经成为技术研发的基地.然后,我们必须面对全球化下的新问题,如快速发展、新自由主义化、知识与学科性质转变,以及精英教师的阶层化与保守自利倾向的新象牙塔式极化校园等.面对这些挑战,校园规划的对策值得仔细讨论:它的重要性、校园空间的品质与空间的文化形式的塑造、校园决策过程与设计准则,以及在校园微政治里实际执行的折冲斡旋过程.校园规划其实是权力的分散化与校园参与的机会,但是其成效与品质也仍然取决于参与其事者的见识.之后,本文分析校园象征的表现,这是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也是表意的实践.大学校园其实就是大学.最后在结论中,作者回应前述的发问,指出教育商品化下的校园文化,大学企业经营,校园规划解除管制,校园空间的文化表现是重要却不能明言的价值,大学难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店了吗?这是对大学的挑战,是对知识领袖的考验,也是校园规划的意义所在.
  • 摘要:台湾近年来由于教育补助经费紧缩,公立大学均须自筹财源以维持校务运作,基于开源与节流原则,逐渐将大学校园后勤单位负责之多项业务,采用委外方式交由民间物业管理公司办理,大学校园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现象成为必然之趋势.因此,寻求符合需求且合理的社会化执行方式,成为现阶段各大学所面临的课题.目前多数大学执行校园后勤业务,仍局限传统的行政组织与作业管理方式,本文导入“物业管理”观点,依据“设施维护”、“生活服务”、“资产经营”物业管理专业三面向特性,着手思考未来大学校园后勤服务单位如何减省编制人力经费支出,维持且能更有效提升大学致力于教学、研究发展.因此,公立大学校园后勤服务的社会化需求,立刻成为“设施兴建”、“商业服务”、“校产经营”联结“校园规划”的新课题.本文依大学后勤业务社会化过程中执行面上的多项问题,首先厘清大学后勤单位委外方式与现况,调查民间专业物业管理的能力与意愿,从需求与供给的两方面比对后,提出大学后勤业务委外的“法令办法规定”、“业务机密特性”及“执行厂商专业能力”课题,并提议以“同学校同属性业务整合委外”、“同学校不同属性业务整合委外”及“不同学校同属性业务整合委外”等整合委外方式,提供大学校园后勤单位负责校务运作新模式.结论建议:一、业务委外标准作业程序及厂商评选方式;二、业务由“单项”转为“整合”发包委外方式;三、建构物业管理管理整合资讯平台扩大已委外规模、开创未委外业务;四、大学后勤业务的委外趋势影响校园总体规划之对应课题.
  • 摘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向来是非西方国家现代历程中的重要课题.在众多美国基督教联董会的大学校园计划中,台湾的东海大学校园规划、校园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于台湾建筑界与台湾大学校园规划是影响甚巨的.贝聿铭规划的东海校园的关键性影响,可从早期贝聿铭协助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规划当时的上海华东大学与后来担任东海大学校园规划竞图评审所受的启发中看出端倪.因此本文透过格罗皮乌斯华东大学的规划与吉阪隆正、林庆丰台中东海大学校园规划竞图首奖作品这两个纸上大学进行比较,提出贝聿铭的东海大学校园规划中,以西方现代主义为文本,发展实践成为台湾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现代中国文化想象.
  • 摘要:空间的本质,在形式操作理论背后,还深藏着更具支配性的空间命题,这个命题超越了空间外显的形式符号以及内在功能理性的范畴.大学校园的空间本质,从更深层的文化面向切入,不可避免地会碰触到最核心的空间人文意义命题——对大学生生活方式(life style)的想象.传统制式的校园规划理论,不是从千篇一律的配置原型肇始,就是从院系教学需求的功能性加以考量,鲜少探讨校园已经发生、正在进行或是将来期盼引发具有意义的校园事件和生活.这些事件和活动,经历时间沉淀就会衍生出许多校园故事,在师生之间流传而成就了校园的人文特性,故事结合相应的空间场景自然而然成为形塑学生生活的舞台.本文从台湾的几所大学校园意图寻求空间人文特性的改造过程中,反省和分析校园规划前置的空间命题为何?亦即:①大学空间与大学生生活剧本的关联性为何?②大学校园故事如何被挖掘、记录、想象和书写?③大学的人文特性转译为空间情境的可能性为何?
  • 摘要:大学校园须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须要很好地理解和继承校园历史形成的独特文化.具体来说,对于老校区,我们强调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策略;对于已经建成的新校园,须要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来完善其人文环境;对于待建的校园更要从一开始就重视校园人文氛围的塑造;对于校园的人文环境塑造方法,可以采用整体的空间塑造、多层次的节点空间塑造、校园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校园细部环境改善等手段.环境育人是我们倡导的主要观念.
  • 摘要:大学是一个具有物质和精神特性的文化产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然而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大学校园的文化特质面临着新的学科功能、科技手段,以及现代审美观念等的挑战.本文回顾了大学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加强校园规划设计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并结合作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文化校园规划设计的三个层次作了探索,对存在的矛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摘要:大学校园人员高密度是我国目前部分大学校园的显著特征之一,必须从校园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区域文化认同感及文化变异三个角度出发来解决高密度校园中空间与使用的矛盾.作者以同济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为例,对校园公共空间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 摘要:大学校园历史环境是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空间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正经历着急剧而持续的变化,大学校园历史环境保护问题在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过程中变得十分突出,日益成为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历史悠久,格局独特,人文气息浓郁,堪称中国近现代校园规划的杰出代表.本文以三个老校区为例,从校园文化内涵延续的高度和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校园历史环境保护与延续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以探寻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和途径.
  • 摘要:20世纪末延续至今的中国大学建设热潮究竟有多大的代价,我们必须认真地反省.本文认为,金钱的投入和产出最容易计算,但由此造成的大学文化的缺失,是无法用金钱可以计算的,其中,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沉淀下的果实是在置换了多少文化的代价后获取的,对这一问题的反省尤为重要.本文对此在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期望能亡羊补牢,使大学校园——这个文化的摇篮,在往后的发展中能更多地关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贴近大学的本源属性——文化.
  • 摘要:文章总结从校园传统文脉和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当代校园规划走向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呈现个性高质的走向。
  • 摘要: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需要漫长岁月的沉淀,但这并不是新建大学校园文化缺失的理由.通过规划、建筑、景观等物质空间设计,也可以赋予新校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空间本身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试图通过笔者诸多大学校园的规划实践来阐明这一观点.
  • 摘要:从山地大学校园构成的自然条件与选址、空间形态与特征、建筑形态与文化、外部环境与育人等四个主要方面入手,探讨山地大学校园的人文品质特征.
  •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整体空间秩序设计分析方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项目的设计进行详述,探索山地校园生活区的重点问题和设计方法,并作出相应的介绍:延续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尊重地形的交通体系;注重生态的外部空间;创造有社区文化特色的高校学生生活区.
  • 摘要: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在传承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在校园建设中充分注意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是我们校园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方法及途径.
  • 摘要:本文以校园雕塑建设的评判为切入点,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分布、等级结构、主题遴选、个体特色等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南京高校的校园雕塑建设特征和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校园雕塑规划和文化环境建构的基本策略.其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是:突破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偏重于个体的微观思路,将规划、景观和雕塑作为一个环境的整体构成而加以分析,旨在从宏观到微观地全面强化校园的整体格局与文化环境.
  • 摘要:本文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分析,以教学空间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改造所采用的策略以及技术措施,并从中引申出教学空间的实验性创作作为设计实践,具有特殊的建筑学教学意义.
  • 摘要:高校传统校园是高校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时代背景下校园所特有的场所精神.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历史建筑的老化,对传统校园的更新成为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更新过程中如何对高校场所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 摘要:大学校园不仅是一种实体存在形式,同时它也是大学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保护具有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意义,如何在大学校园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持和发扬原有校园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更成为大量在扩建中的校园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欧美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创造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各个校园对待历史环境保护和再利用的不同方式和态度,从规划思路上总结出四种建设模式,以求对我国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摘要:本文以历史的观点论述了大学的物质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认为人们对大学的理解和期望由机构发展到社区;学院、校园、都市、巨型大学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物质形态的不同表现类型,反映了不同的价值标准和取向.本文具体阐述和分析了不同价值取向在大学各种物质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体现和作用.
  • 摘要:哈佛大学不仅历史悠久、声望卓著,而且更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己任,在此领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本文介绍了哈佛在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领域最新的一些探索,包括相关的组织机制和案例,并思考其对未来相关项目建设的启迪.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