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907篇,会议文献有183篇,学位文献有362篇等,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作者有李若瑜、温海、刘维达,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
2.[期刊]
摘要: 足癣是一种很常见的浅部真菌病,临床分为水疱型、趾间型、角化型三种类型,其中角化型最多见,占各型足癣的50%以上[1]。表现为累及足跖,甚至向足背蔓延的角质增厚...
3.[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无锡及周边地区2001—2020年头癣患者病原菌种类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符合头癣,且...
4.[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脓癣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儿童脓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照片,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24例脓癣中,单发脓肿型21例...
5.[期刊]
摘要: 体癣(tinea corporis)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板以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tinea cruris)则特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
6.[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华北某部队院校学员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浅部真菌病体检筛查、镜检和调查问卷方式,当前或曾经患有浅部真菌病的学员现场填写问卷。卡方检验和...
7.[期刊]
Microsphaeropsis arundinis引起右前臂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及文献分析
摘要: 患者,男,80岁,农民,右前臂外侧浸润性红斑、结节、结痂1年余,糖尿病史10年。右前臂外侧可见浸润性红斑、斑块上间有小结节和疣状增生,上覆有黑色结痂,皮损面积...
8.[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使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
9.[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甲真菌病患者甲微生物群的构成,为进一步阐明甲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7例甲真菌病患者及7例健康志愿者。取患者病甲的甲屑进行真菌镜检...
10.[期刊]
摘要: 报道1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明确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毛囊周围炎型Majocchi肉芽肿。患者男,84岁,双侧头皮颞顶部皮损1年余,渐多。专科检查:双侧...
11.[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华北某部队院校学员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患病及诊治情况。方法采取浅部真菌病体检筛查、真菌镜检和问卷调查方式。结果回收1733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①学员入...
12.[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真菌性水(脓)疱诊断难辨认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34例2020年7月—2...
13.[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红色毛癣菌致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进行真菌培养检查并且鉴定结果为红色毛癣菌的患...
14.[期刊]
摘要: 近年来,浅部真菌病(superficial mycosis)随着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家养宠物流行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
15.[期刊]
摘要: 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组成“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对2015年版指南进行...
16.[期刊]
摘要: 手足癣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使国内的皮肤科专业医生及基层医生更好更规范的诊治手足癣,国内医学真菌专家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编写出版了中国手癣和足...
17.[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0.02%呋喃西林溶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与单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窝状角质松解症的疗效对比。方法将73例窝状角质松解症患者用分层因素权重值最小的方法分为联合...
18.[期刊]
摘要: 目的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临床常见的侵袭性真菌图像辅助分类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202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曲霉菌属、酵母菌属和新型隐...
19.[期刊]
摘要: 鹅掌风在儿科临床治疗中一般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张磊教授认为此病病机责之于血燥,以血热血燥证为基础,清热凉血润燥为基本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
20.[期刊]
摘要: 头癣主要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发和头皮的浅表真菌感染,主要见于儿童,成人中较为少见。黑点癣是指发干内大量真菌孢子使毛发在头皮处断裂,在毛囊内留下肿胀的发根,形成...
1.[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广西苦丁茶煎剂熏洗湿敷治疗足癣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足癣细菌合并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予抗生素、抗真菌治...
2.[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应用复方枯矾散治疗湿性足癣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取本科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应用中药复方枯矾散治疗湿性足癣158例,为治...
3.[会议]
摘要: 目的:比较凤仙花的根、茎、叶、花、种子等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对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4种真菌的抑制作用,为凤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
4.[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复方冰甲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将入选患者层随机分成2组,包括复方冰硫乳膏试验组(外用...
5.[会议]
摘要: 目的:研究本院自拟癣愈洗剂外洗治疗手足癣效果.方法:苍术、黄柏、黄芩、黄连、苦参根、百部、黄精、白癣皮等药煎洗.结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1.6%.结论:...
6.[会议]
摘要: 目的:评价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在浅部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感染的标本分别用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钙白荧光染色法和传统的10%KO...
7.[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DTM培养基对皮肤癣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三点接种法,将临床常见的8种皮肤廯菌、9种非皮肤廯菌和11份临床皮肤病皮屑标本接种于DTM...
8.[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白果糊剂外用对豚鼠体癣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须癣毛癣菌菌种接种于皮肤创面感染制作豚鼠体癣模型,观察大、小剂量白果水糊剂和酒精糊剂对豚鼠体癣模型治疗前...
9.[会议]
摘要: 趾间型足癣常表现为足趾间皮肤浸渍糜烂、发白、瘙痒并伴有特殊臭味,治疗多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但常疗效局限、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大.经查阅文献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趾...
10.[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 方法:将银选取的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30例....
11.[会议]
摘要: 目的:分析罗浮山百草油治疗手脚癣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手脚癣患者80例,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采用罗浮山百草油治...
12.[会议]
摘要: 硬化性苔鲜及局限性硬皮病是具有不同瘫痕形成方式的两种炎症性皮肤病,两者偶可合并出现。文中患者病史5年,皮损表现为伴有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的泛发性硬化萎缩斑片,呈...
13.[会议]
摘要: 脓癣为T细胞介导的迟发超敏反应,是头癣特殊类型.好发于儿童,但婴儿罕见.文中报道2例婴儿脓癣,患儿早期出现头皮鳞屑增多、脱发、脓疽疹、炎性结节等症状,采用真菌...
14.[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法在浅部真菌镜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皮肤科门诊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标本,分别运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对这些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
15.[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在血液透析合并手足癣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对2013年4月-2016年3月本院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筛查出的沟通良好配合积极...
16.[会议]
摘要: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ICU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神经内科ICU患者...
17.[会议]
摘要: 患者以"双足3、4趾趾间皮肤溃疡5月余"为主诉于2015年4月20日入本院.5月前患者左足3、4趾趾间皮肤出现小水疱及皮肤浸渍糜烂,伴轻度瘙痒,未予特殊诊治....
18.[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铺棉灸与西药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2例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铺棉灸治疗,对照组外用盐酸特比萘酚乳膏...
19.[会议]
摘要: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自1935年在我国云南南部首次发现紫茎泽兰,随后沿着河流、铁路、公路不但传播,很快自南向北传播.紫茎泽兰侵入我国以来,短短的几十年...
20.[会议]
摘要: 简述了一例病例报告,在外院诊断"湿疹"给予抗炎抗过敏治疗,治疗效果欠佳,至本科门诊就诊.专科查体:右眼睑、颈后片状红斑,片状脱屑,睫毛根部散在数个针尖大小脓点...
1.[学位]
摘要: 目的:通过对冰柏液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体外抑菌实验,初步探索该法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提供一种安全有...
2.[学位]
摘要: 皮肤癣菌是临床常见的浅部真菌,它是一种丝状真菌,常侵入富含角蛋白的基质中生长,病变累及人的皮肤、毛发和指甲(趾甲)等。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癣菌分为3个属:毛癣菌属...
3.[学位]
摘要: 皮肤癣菌是临床常见的浅部真菌,它是一种丝状真菌,常侵入富含角蛋白的基质中生长,病变累及人的皮肤、毛发和指甲(趾甲)等。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癣菌分为3个属:毛癣菌属...
4.[学位]
摘要: 目的:真菌感染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浅部真菌一般指真菌侵入人体表皮、毛发、趾(指)甲等引起的一系列病变。浅部真菌感染以甲真菌病最为顽固,其致病菌有皮...
5.[学位]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rosporon asahii,T.asahii)是引起毛孢子菌感染(Trichosporonosis)的...
6.[学位]
Ca Hsp90和Ca Rlm1调控白念珠菌表型转换的体外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Hsp90和RLM1中CAⅠ序列在白念珠菌表型转换过程的调控作用。 方法:(1)在不同Dox浓度(0、40、100、150μg/mL)的lee...
7.[学位]
摘要: 念珠菌属真菌是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有白念珠菌(C.albican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热带念珠菌(C.tr...
8.[学位]
摘要: 毛孢子菌是一种可以引起人体浅部及深在部位感染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肿瘤患者中毛孢子菌感染的发生率约为8/1000。诱发毛孢子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
9.[学位]
摘要: 背景:烟曲霉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约90%由烟曲霉引起,其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成为当前临...
10.[学位]
摘要:
目的:
通过对3种外用抗真菌药物(2%酮康唑乳膏,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体外抗真菌活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1.[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对红色毛癣菌的抗真菌活性,及此三种药的耐药情况。
方法:选用红色毛癣菌共16株,包括1株...
12.[学位]
烟曲霉Bem46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其在烟曲霉极性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初探
摘要: 目的:细胞的极性生长是指从细胞的某一区域非对称性的生长出另一种特定的结构或形状。这种独特的结构对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并协助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烟曲霉等曲霉菌属是...
13.[学位]
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Mrr2、CDR1与氟康唑耐药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⑴了解本地VVC患者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其对FCA的敏感性;⑵探讨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Mrr2突变与FCA耐药的关系;⑶探讨VVC患者临床分...
14.[学位]
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ERG3、Efg1与唑类药物耐药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⑴了解本地VVC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情况及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⑵探讨VVC临床分离白念珠菌ERG3、Efg1突变及表达水平与唑类药物耐药的关系。⑶探讨VV...
15.[学位]
摘要:
目的:探究甲真菌病和银屑病甲在皮肤镜下各自表现出的特征,为临床应用皮肤镜辅助诊断甲真菌病和银屑病甲提供帮助,同时为各种甲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
16.[学位]
红色毛癣菌对角质形成细胞VDR与IL-10、IL-12表达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
有研究显示,人类对红色毛癣菌普遍易感,全球90%的皮肤癣菌病是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发病高峰集中在夏季,大多不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而呈现为慢性...
17.[学位]
摘要: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致病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其他霉菌(又称为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镜检和培养、甲病理、扫描电镜和PCR技...
18.[学位]
0.9ms 1064nm Nd:YAG激光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趾甲真菌病
摘要: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以及非皮肤癣菌感染甲板或甲下引起的疾病,其病程缓慢并且具有传染性。药物不容易...
19.[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顽癣洗剂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病例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贵州省中医医院皮肤科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