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念珠菌病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53篇,会议文献有11篇,学位文献有48篇等,皮肤念珠菌病的主要作者有李若瑜、刘维达、吴绍熙,皮肤念珠菌病的主要机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包皮龟头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男性包皮和龟头炎症性皮肤疾病,念珠菌是常见的感染因素之一。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某些因素导致局部菌群失调时,原本是条件致病菌的念珠菌会...
2.[期刊]
摘要: 近年来,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侵袭性念珠菌病在免疫缺陷宿主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加上少见和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和逐渐增多,病原性念珠菌的精准检...
3.[期刊]
摘要: 收集并整理广东省名中医范瑞强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44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的医案,建立药物数据库后采用频数分析方法进行中草药用药统计分析.结果...
4.[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针挑疗法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针挑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治...
5.[期刊]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疑诊真菌感染的患者11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荧光...
6.[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云南省石屏县汉族和彝族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菌种构成情况.方法 收集来源于云南省石屏地区念珠菌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143份,其中汉族84份,...
7.[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浅部致病真菌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度、病种分布及病原学,为临床更好诊治浅部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8...
8.[期刊]
摘要: 目的 探析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92例复杂性VVC患者选为...
9.[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10.[期刊]
摘要: 报道1例面颈部近平滑念珠菌性肉芽肿.患者男,15岁,面颈部发疹2个月余,查体:右面部、颈部共3处直径1~3 cm大小环状暗红斑块,边缘隆起,中央坏死结痂,表面...
11.[期刊]
摘要: 目的 建立快速诊断、鉴定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体的方法,并分析四川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种构成情况.方法 直接从阴道炎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提取真菌DNA,扩增ITS...
12.[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方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宁夏银川市中医院泌尿男科和宁夏中医医院泌尿男科60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随机分...
13.[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联苯苄唑与硝酸咪康唑治疗婴幼儿念珠菌病疗效差异.方法 以联苯苄唑(1%)和硝酸咪康唑(2%)治疗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各30例,两种药物每日外用2次,疗...
14.[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皮肤科住院患者口腔定植念珠菌的菌种分布情况,研究其定植的高危因素,评估体外药敏情况及耐药率,为皮肤科患者出现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5.[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HIV/AIDS合并口腔念珠菌病(OC)患者的病原学鉴定、临床表型及CD4+细胞数.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
16.[期刊]
摘要: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erbinaf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
17.[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抗真菌方灌胃是否干预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方法:将65只BALB/c雌鼠(8周龄)随机分为A组(30只,模型中药组)?B组(30只,模型对照组...
18.[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分布及其对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培养出的126株念珠菌,用...
19.[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皮肤科住院患者口腔定植念珠菌的菌种分布情况,研究其定植的高危因素,评估体外药敏情况及耐药率,为皮肤科患者出现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期刊]
摘要: 目的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对早产儿出疹性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早产儿皮肤真菌感染患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及检验结果,随访预后。结果患儿出生后10...
1.[会议]
摘要: 由于深部真菌感染尤其是白念珠的感染日益增多,真菌学家们对真菌的检测方法越来越关注。由于血培养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一些非培养的快速诊断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2.[会议]
摘要: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应用及导管技术,器官移植的开展。以及AIDS在全球的广泛流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糖皮质激素盼长期应用亦是深部真...
3.[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1例新生儿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病例治疗,本文介绍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4.[会议]
摘要: 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感染通常由白念珠菌引起,约占70-80%。白念珠菌是一种卵圆形酵母,大小不一,可有多种表型:酵母,出芽酵母,假菌丝和真菌丝。存在于自然界或...
5.[会议]
摘要: 目的:分析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类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rn 方法:收集皮肤念珠菌病患儿病例,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常规菌种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
6.[会议]
摘要: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由季也蒙念珠菌引起的皮肤肉芽肿。rn 病史及方法:患者44岁女性,因左手背外伤后起结节14月就诊,取病变组织做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根据...
7.[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 方法:将银选取的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30例....
8.[会议]
摘要: 患者,女,20岁,因口腔溃烂18年,伴唇部皮损3年,逐渐加重并波及头面部,于2011年1月6日第3次就诊我科。患者自2岁始发现口腔粘膜有糜烂和白膜损害,自觉症...
9.[会议]
摘要: 本文探索了女性阴道中沙眼衣原体(Ct)和念珠菌感染的关系。文章对1355例女性STD门诊患者和50例妇科正常体检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真菌涂片和培养检查及沙眼衣原体...
10.[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抗真菌颗粒内服对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疗效。rn 方法: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中药抗真菌颗粒口服治疗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rn...
11.[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了体外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是否有增效作用.文章参照微量稀释法确定汉防己甲素对白念珠菌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并测定氟康唑单独及联合汉防己甲素时对...
1.[学位]
摘要:
本论文分两部分介绍:第一部分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表型与基因型研究
第一章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的筛选、测序鉴定和种系进化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华...
2.[学位]
摘要: 目的:通过对冰柏液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体外抑菌实验,初步探索该法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提供一种安全有...
3.[学位]
Ca Hsp90和Ca Rlm1调控白念珠菌表型转换的体外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Hsp90和RLM1中CAⅠ序列在白念珠菌表型转换过程的调控作用。 方法:(1)在不同Dox浓度(0、40、100、150μg/mL)的lee...
4.[学位]
摘要: 目的: 了解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收集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和敏感株,检测锌簇转录因子编码基因UPC2、TAC1、MRR1和相关耐药基因CDR1、C...
5.[学位]
摘要:
目的:探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不同时期,锌簇转录因子TAC1与外排泵基因MDR1、CDR1、CDR2与白念珠菌生物膜耐药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96孔...
6.[学位]
白念珠菌甘露多糖疫苗评价及白念珠菌侵入人内皮和上皮细胞动态观察
摘要: 白念珠菌是一种多边芽殖酵母菌,它是造成免疫缺陷人群医源性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一般情况下,它是人类常见的寄生菌,可存在于口咽、胃肠道和阴道粘膜表面。正常情况...
7.[学位]
摘要: 念珠菌属真菌是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有白念珠菌(C.albican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热带念珠菌(C.tr...
8.[学位]
摘要:
背景: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以念珠菌感染为主,其中白念珠菌为主。但由于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非白念珠菌尤其是对氟康唑天然耐药的克...
9.[学位]
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Mrr2、CDR1与氟康唑耐药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⑴了解本地VVC患者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其对FCA的敏感性;⑵探讨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Mrr2突变与FCA耐药的关系;⑶探讨VVC患者临床分...
10.[学位]
VVC患者临床分离白念珠菌ERG3、Efg1与唑类药物耐药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⑴了解本地VVC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情况及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⑵探讨VVC临床分离白念珠菌ERG3、Efg1突变及表达水平与唑类药物耐药的关系。⑶探讨VV...
11.[学位]
摘要:
目的:了解青岛及周边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VVC)的菌种特征,探讨VVC发病的易感因素。
方法:采用常规念珠菌培养方法鉴定菌种,包括沙氏培养...
12.[学位]
鼠角质形成细胞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对巨噬细胞TLR2、TLR4、Dectin-1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鼠角质形成细胞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上清液处理过的巨噬细胞的TLR2、TLR4、Dectin-1 mRNA表达水平,明确角质形成细胞与白...
13.[学位]
摘要: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
方法:白念珠菌选用标准菌株Y01:09,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对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14.[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呼吸途径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1、通过XTT法检测加入呼吸链阻滞剂的白念珠菌所形成的生物膜的代谢活性。
...
15.[学位]
摘要: 目的:据报道[1,2,3],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抗恶性肿瘤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导管插管和放疗、化疗的开展,尤其...
16.[学位]
摘要: 背景:近年来,随着院内严重免疫缺陷患者数量的增加,侵袭性曲霉病已成为血液病房、器官移植中心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曲霉已成为仅次于念珠菌的一个重要的...
17.[学位]
采用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快速检测和鉴定临床可疑念珠菌感染标本
摘要: 目的:探讨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HPLC)技术在临床可疑念珠菌感染标本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临床可疑念珠菌感染标本63份,以真...
18.[学位]
摘要:
[目的]
1.观察UVA+UVB照射对白念珠菌抗原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及皮肤中CDIa、CD80、CD86表达的影响,探讨UV诱导免...
19.[学位]
锝99标记的抗白念珠菌芽管单克隆抗体诊断白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摘要:
一、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许多患者得以益寿延年的同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也在显著增多。据文献报道,在目前的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