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数、迷信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028篇,会议文献有1133篇,学位文献有228篇等,术数、迷信的主要作者有杨万里、李世武、詹鄞鑫,术数、迷信的主要机构有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对《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的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但专门研究《总目》术数类的并不多。清代中叶,四库馆臣重新审查为数甚巨的古代术数书籍,在术数类小序...
2.[期刊]
摘要: 梅山文化,即梅山居民自上古以来创造的历史文化,以其地理上的封闭性,族群上的交互性,重视和合的融通性,尚德轻智的现实性,构成梅山文化的基本层面,影响着梅山人的社...
3.[期刊]
摘要: 女巫作为三教九流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古以来便存在于民间社会之中。民国建立后,随着科学思想的传播,她们时常受到精英人物和开明人士的批判,也被政府不断加以严禁。但...
4.[期刊]
摘要: 术数体系繁复驳杂,关于其名实界定问题,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尤其是在术数与巫术、数术、象数易学等关系的问题上,或一概而论,或混为一谈。这是由于术数是一个历史...
5.[期刊]
摘要: 历史上汉地的堪舆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日趋完善,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涉及堪舆知识的传播,彼此接触、选择、融合,最终汉地堪舆文化被藏族吸收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
6.[期刊]
摘要: 清代山西村落民众认为,庙宇为补正风脉而建,庙宇只有选址正确才会发挥作用。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民众确立了村落庙宇选址原则:宏观层面,在山间主脉、山水环绕处建庙;中...
7.[期刊]
摘要: 占星医学是16-17世纪英格兰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占星医学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英格兰社会的肌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占星术认为宏观的宇宙影响着...
8.[期刊]
摘要: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的方术。在一些非洲国家,许多人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经商管理到政治改革,甚至是参与战争,都离不开巫术,离不开巫师...
9.[期刊]
摘要: "风水"在近代中西方交流碰撞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梳理英文期刊《教务杂志》中有关风水的文本,结合代表性作者的散论与专论文章,探寻西方关于中国风水的研究...
10.[期刊]
摘要: “风水”在近代中西方交流碰撞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梳理英文期刊《教务杂志》中有关风水的文本,结合代表性作者的散论与专论文章,探寻西方关于中国风水的研究...
11.[期刊]
摘要: 古代汉藏历史资料中都存在对自然灾异的朴素记忆、记录以及行为实践上的述行,构建出了灾异叙事、灾异诠释、灾异应对处置的述行策略体系。汉藏灾异叙事通过神话叙事来再现...
12.[期刊]
摘要: 古代汉藏历史资料中都存在对自然灾异的朴素记忆、记录以及行为实践上的述行,构建出了灾异叙事、灾异诠释、灾异应对处置的述行策略体系.汉藏灾异叙事通过神话叙事来再现...
13.[期刊]
摘要: 形形色色的“算命”看似玄乎,其实手法不外乎几大类:“热读法(Hotreading)”“暖读法(Warm reading 冷读法(Cold reading )”。
14.[期刊]
摘要: 中国人世代都一直延续着本命年的习俗以及说法,每个人出生的年份都将对应十二属相之一,每十二年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本命年。而本命年也被赋予了不吉之意。人们出于本能自...
15.[期刊]
摘要: "收魂"是我国民间常见的一种民俗活动,建立在万物有灵的灵魂观之上.从阴阳先生做法事的个案来看,收魂仪式分为顶坛、下坛、收魂、进房割开、押送外方五个步骤,其中收...
16.[期刊]
摘要: 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我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在建筑规划、人居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西方科学体系的冲击下,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一度衰微.改革开...
17.[期刊]
摘要: 早期巫术仪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完成具体社会生产实践的顺利过渡,由衰到荣、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原始初民情感态度、心理信仰的直接反应.在弗雷泽代表作《金枝》里,巫术仪...
18.[期刊]
摘要: 式盘又称栻,是由天盘、地盘合二为一组合的占测日时吉凶的器具。各地出土的式盘有文字、构图的差异,而天盘的北斗七星图、十二月将(神)和地盘的八干、十二支、二十八宿...
19.[期刊]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船进行运输和商业活动的历史.不仅商人将舟船作为水上运输的交通工具,一般民众在出行时船只也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明朝时期也是一样,内陆的人们的...
20.[期刊]
摘要: 谶纬之学因其极为凸显的现实指向与政治功用,在知识材料的选择以及学理结构的建构上都是独特的,故不能简单将此类知识体系视为经学之流裔。通过对谶纬中“枉矢星”“蚩尤...
1.[会议]
由中国上古时代传统医学的“祝由科”创新为现代“宇宙信息医学”的研究成果
摘要: 把上古时代的“祝由科”与“信息医学”、《灵性的实相》、《宇宙中非物质的客观存在》等当今的前沿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加以挖掘探索,终于找到了“祝由科”的科学理论依...
2.[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医子午流注、道教符咒法术、祝由治病的原理。让它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3.[会议]
摘要: 颜色的象征意义与物体的文化属性常相互影响,其整体的文化功能也因此得到加强.颜色要素也并非所有巫术的必备元素,但在某些巫术仪式中,使用特定颜色却可以增加巫术的力...
4.[会议]
摘要: 神道是日本从太古就有的宗教信念并按照其宗教信念行事的综括名称.日本神道虽然是日本固有的信仰,不仅是日本民族创作、纯粹固有的东西,而且还具有包容性、应化性,以佛...
5.[会议]
摘要: “阴阳五行”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系统思维特性.它认为:大爆炸之前,自由运动和万有引力两种势力共同作用,整个宇宙处于混沌状态.大自由引发大聚集,大...
6.[会议]
摘要: 《周易》的成书过程,即采诗入易、裁诗入爻的过程,王官观象系辞,裁汰了诗缘情绮靡的文学特性,增强了卦爻辞以易象言理、寓教于筮的易教功能,据此可见《周易》经典化的...
7.[会议]
摘要: 马王堆帛书《周易》有“羅”卦,“羅”通“離”,对应传世本中的離卦.離卦描写的是日食发生前后的情景.首先,从语言学的层面分析,“羅”在卦爻辞中当取“明亮”之义....
8.[会议]
摘要: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第九条,公民必须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
9.[会议]
2017年“一带一路”贝加尔湖生态论坛——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生态环境风水考察
摘要: 文中概述了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生态环境风水考察情况,总体看,城市官邸选址错误,布局存在严重缺陷,不利官长、人丁及经济社会发展。在冲动相应不利方位之年月,相关的卦理...
10.[会议]
摘要: 可以说,伏羲河图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而悟道创造出来的,这是人类首先发明创造的表示银河系天体运动规律的理念,由此可见,伏羲是懂得了天地变化之规...
11.[会议]
摘要: 笔者经过长期对《易经》易理和卦象基础知识学习研究以及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实践,在传统风水学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对人与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新的风水理论...
12.[会议]
摘要: 风水学中,在山峦之中,水来之处谓之天门,若水来而看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天门开则财源茂盛.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户闭则财用之不竭.自从盘古开天辟地...
13.[会议]
摘要: 当代的民俗或者人类学者称这些“迷信”活动为信俗,觉得这个提法很客观。就像无法立即证明不是迷信一样,要立即证明这一代人所坚持的就是万古不易的真理,也同样不是一蹴...
14.[会议]
从两种西夏文卦书看河西地区“大唐三藏”形象的神化和占卜与佛教的交融
摘要: 本文首次公布了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大唐三藏卦本》和《观世音菩萨造念诵卦本》的录文和汉译文.这两种卦书不仅是西夏时期“大唐三藏”已被百姓神化为求签膜拜的偶像的...
15.[会议]
摘要: 源于江西清江县的地方性神祗晏公,自明初以来随赣籍民众的迁徙而流播至海内外众多地区.在明代辽东,晏公信仰亦随因武装移民、谪戍流充,以及仕宦、海路漕运等到来的大批...
16.[会议]
摘要: 从事易学服务以来,预测术是统一的,信息是同步的,一个人的八字伴随着阳宅建筑地理环境在改变着命运,在诱导着事物的发展。要想改变后天运程,就要调整后天地理环境(即...
17.[会议]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内容繁多,其中堪舆学博大精深,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在乞求子孙的繁荣福禄及旺盛,仕途的顺昌,爵位的升迁等...
18.[会议]
摘要: 笔者经过20多年的学习、实践,深深地感受到要做好一个风水,不但要注重“峦头”与“理气”两方面的内容,还要注重“法、命”两方面的内容,即要做好一个风水,至少包括...
19.[会议]
摘要: 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天风水三大要素是:空气、阳光、水。后天的一大要素就是:居住地房屋。居住地房屋包括房屋所在地地势和房屋质量。环境堪舆和生态保护是分不开的,生态保...
20.[会议]
摘要: 本文想借用城市规划的理念,结合城址与陵区的现有地理地貌,对栎阳古城、秦东陵、汉万年陵、唐乾陵及汉茂陵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寻找古人在城址与帝陵的选择上的一些认识...
1.[学位]
摘要: 预言,有言在先,有征在后,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兴亡之时。春秋到两汉,不管是梦占预言还是相术预言,抑或是礼仪预言和其他预言,都有明显的贵贱...
2.[学位]
摘要: 中国会道门由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民间秘密教门演变而来。“会道门”一词,是由民间“会门”、“道门”的称谓合并而来。山西省的会道门名目繁多、组织繁杂、由来已久,具有...
3.[学位]
摘要: 宋代是中国风水理论的成熟阶段,上承汉唐以来的风水理论体系,下启明清之际的风水建构方法,又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而“风水”之名逐渐取代“堪舆”成爲指称相地术的新...
4.[学位]
摘要: 中原汉民的南迁将古老的风水术带到了闽西地区,使之与当地社会民俗融合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信仰流传至今。在当代的闽西社会中,风水活动依然盛行,这与其从业者——风水师...
5.[学位]
摘要: 《葬书》又称《葬经》,由晋代郭璞所著,是留存于世的最早的风水经典,是中国最完整的以阴宅为主的风水文献,“风水”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在《葬书》中首创的,后人视...
6.[学位]
摘要: 研究中国文化,一般比较重视上层文化的研究,如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而处于文化底层的巫术却常被忽视。要想从整体上了解传统文化,就避免不了对巫术的研究。在笔者...
7.[学位]
摘要: 星占学与天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古代世界的普遍想象,去除其神秘的属性之外,还需要精密的观测和计算,因此星占学也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精密科学。《四卷书...
8.[学位]
摘要: 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为田野调查点,并且充分利用当地族谱、布告、田野调查报告等文献资料,通过曾廖两姓宗族成员自身当下的生活实践和其历史上关于风水...
9.[学位]
摘要: 巫觋作为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经产生了,在我国古代的社会中,巫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越古老的时期,巫觋的地位往往就越高。从先秦时期开始...
10.[学位]
摘要: 本文立足于广泛的古典文献资料之上,采用二重证据研究法对先秦时期的巫医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从先秦时期零散的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发掘等珍贵资料入手,细致分析巫医的文化...
11.[学位]
摘要: 纳甲筮法是传统易占术中流传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占卜作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且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文化现象,对其研究的深入,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洞...
12.[学位]
摘要:
林至从学于朱熹,他继承了朱子的易学思想并对其有所发展,代表作有《易裨传》。
《易裨传》主体部分由三篇构成,分别是法象篇、极数篇、观变篇。这三篇内容根...
13.[学位]
摘要: 中国风水是一门古老的处理人与环境的文化,其诞生是先秦时期天文、地理、人事之立体层面下诸多内容与概念逐步融合而成的结果。楚文化是我国先秦时期南方地域文化的代表,...
14.[学位]
摘要: 星占学在古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星占学发展到汉代,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天人感应思想的盛行和星占理论的成熟使其在政治上处...
15.[学位]
17世纪英格兰社会巫术问题研究——以英格兰东南部地区巫术诉讼为例
摘要: 17世纪的英格兰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的影响下,正朝着工业化稳步前行。英格兰巫术检举以及猎巫运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高潮。曾一度被中上阶层视为迷信思...
16.[学位]
摘要: 首先,无论是毛本还是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中都存在数量可观的占星术;其次,占星术出现在小说中,与小说在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突出主题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关系;...
17.[学位]
摘要: 乾隆、同治与民国《巴县志》中,记载了丰富的民俗事象与信仰内容,通过梳理和分析,不仅可以呈现巴县民间信仰的具体形态,也能为进一步探究巴蜀民间文化及信仰内涵提供基...
18.[学位]
摘要: 一个世纪以来,陆续从地下出土了数量丰富的简帛材料,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出土的珍贵材料中,有很多关于驱鬼术的内容。...
19.[学位]
摘要: 连动结构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它符合语言发展简洁、精炼的原则,自产生以来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不仅在古汉语中大量存在,现代汉语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运。...
20.[学位]
摘要: 堪舆术亡佚已久,传世文献中只有少许佚文存于通书中。马王堆帛书的全面公布、北大汉简(伍)的公布对研究堪舆术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价值。简帛所见堪舆文献主要集中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