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郭璞《葬书》的环境观与造园观
【6h】

郭璞《葬书》的环境观与造园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葬书》的必要性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郭璞生平与《葬书》创作背景

2.1郭璞生平考

2.2写作背景

第三章 《葬书》文本分析

3.1内容综述

3.2《葬书》的风水术语和词汇

3.3《葬书》的理论体系

第四章 《葬书》风水理论的环境观与造园观

4.1《葬书》风水论

4.2 《葬书》乘“生气”论

4.3《葬书》藏风得水论

4.4《葬书》形势论

第五章 《葬书》风水方法论探析

5.1 形势论与空间

5.2 四象与论砂

5.3 论龙与寻龙

5.4论穴与葬法

5.5辨土及择土

第六章 《葬书》风水观的现代价值

6.1 乘生气和养生气,人类永远的生态观

6.2形与势的相对观,对于聚落与建筑群的视觉的规划和设计的影响

6.3 作为近代建筑规划设计思想的理论基础

6.4 作为人类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葬书》中问题探讨与思考

7.1《葬书》内容的矛盾问题

7.2《葬书》中的风水玄论

7.3《葬书》风水理论的局限性

第八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郭璞《葬书 》 《李本芳祖传本》

附录2 《葬书》的风水词汇及解释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葬书》又称《葬经》,由晋代郭璞所著,是留存于世的最早的风水经典,是中国最完整的以阴宅为主的风水文献,“风水”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在《葬书》中首创的,后人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葬书》不到两千字,但字字珠玑,涉及面广泛,全书围绕形势、生气,在弘扬其生气理念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葬法,虽然主要论述阴宅风水,但对阳宅建造也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葬书》对于进一步探索园林造园风水之真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葬书》文本的全面分析,梳理《葬书》的理论体系,并总结归纳了《葬书》风水理论所蕴含的环境观和造园观内涵,从造园学角度,分析概括出风水理论在园林选址、山水布局、空间布局中的具体应用。从形式论与空间,四象与论砂,论龙与寻龙,论穴与葬法及辨土之法等对《葬书》的风水方法论进行剖析;借以了解中国古代风水与环境选择的思想,为人们展现中国传统阴宅葬法的基本要义,此外,本论文综合对《葬书》中风水理论分析,做出相关问题探讨和思考,分析出《葬书》内容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指出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为进一步研究阴宅风水提供参考。总结《葬书》风水理论当代价值,为当代环境的建造及环境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