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74篇,会议文献有57篇,学位文献有1373篇等,文学语言的主要作者有赵刚健、焦红卫、邢琳琳,文学语言的主要机构有山东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多维视域下的诗歌“抒情言志”,包括口头表达视阈下的“抒情言志”原始、写作方法视阈下的“抒情言志”强化、人际交流视阈下的“抒情言志”对象化、自主阐释视阈下的“抒...
2.[期刊]
摘要: 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是在现代白话文基础上发展的。当代文学语言已经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但目前学界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较为浅表的层面,缺乏深入、系统性的探...
3.[期刊]
摘要: 东北方言中的“拉倒”与现代汉语中动补结构的“拉倒”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东北方言意义的“拉倒”经历了由动补结构“拉倒”—实义动词“拉倒”—语气词“拉倒”这样的发展...
4.[期刊]
摘要: 称谓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经年累月的日常使用中,汉语称谓语的词义以及其适用范围产生了扩大化趋势,这就是称谓语的泛化。本文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角度,...
5.[期刊]
摘要: 从意义实体论与意义语境论的争辩理论反思中,我们认为文学意义并非内在地固定于文学符号之中,而是一种文学语境各要素关系的生成物。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由于其意义和语...
6.[期刊]
摘要: 节气古诗词通常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自然环境和农耕生活的重视和赞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为框架,以郑板桥《七言诗》为例,对节...
7.[期刊]
摘要: 孙绍振的"情感意脉"理论在文本解读领域具有代表性意义,但是从情感生成的内在逻辑方面审视,其还需关注情感的"中间性"特征.具有"中间性"情感的审美旨归为"美在关...
8.[期刊]
摘要: William Wordsworth,as the representative poet of the romanticism,plays an impor...
9.[期刊]
摘要: 作家手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手稿的本体论意义就是敞开了作家的存在,生成了创作的主体;手稿的价值论意义就是可以打破作品中心主义,冲击作品已经定型的体系化思想...
10.[期刊]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its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for Poetry
摘要: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no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proposed by Nida and its ...
11.[期刊]
摘要: 从可能世界理论来看,叙事作品中的虚构世界就是一个可能的世界,它模拟了现实世界,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完整性和丰富性,包含多种感官与认知.虽然媒介即是讯息,但是不同...
12.[期刊]
Who Invented Whom?——Picking up Cues in Pale Fire
摘要: Reading Nabokov''s Pale Fire is a magical discovery of artistry. Years elapsed,...
13.[期刊]
摘要: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雾都孤儿》通过描写孤儿奥利弗的冒险经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有力鞭挞...
14.[期刊]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Characters and Thought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摘要: The Old Man and the Sea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famous American writer...
15.[期刊]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摘要: Gabriel Garcia Marquez(1927-2014),a world-renowned representative of magic real...
16.[期刊]
摘要: 《雾都孤儿》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不朽名作,其中主人公奥利佛和南希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感叹唏嘘.一方面奥利佛和南希的命运前半段有着重合之处;另其一方面命运...
17.[期刊]
摘要: 文体学主要研究作品的语言特征与相应的主题意义之间的联系。文章以文体学为视角,解读英国知名女作家艾丽斯·默多克的代表作《黑王子》,发现小说中动词短语和平行结构的...
18.[期刊]
摘要: 吴祖光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戏剧家,其作品《闯江湖》是其后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评戏演员为主角,展现了特殊年代艺术从业者的悲惨命运,凝聚了吴祖光对于艺术从业者最...
19.[期刊]
摘要: 夜神翼运用文学语言及特殊符号、音视频等副语言手段突出语言的形象性特征;通过口语化叙事和对话构置场面的凡俗性叙述以及智性感悟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展现了小说的语言魅力...
1.[会议]
摘要: 言语行为理论为当下审视文学现象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文学话语具有强烈的"表演性",其"表演性"深深植根于作家创作、文本写作、读者接...
2.[会议]
摘要: 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历史性、政治性以及多元化等特征使得它必须冲出形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桎梏,才能实现其对一统化和有限的封闭的知识的质疑与颠覆.要达到这一目的,加拿...
3.[会议]
摘要: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唐诗语言学批评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分析,追寻其中深隐的情感意蕴与审美价值。而语言形式包括韵律、用字、造句等各个方面,这正是语言学批评分析唐诗的主...
4.[会议]
摘要: "新学语"是王国维的提法,根据其《论新学语之输入》(1905)的具体语境,基本上可以把"新学语"理解为:进入汉语的与洋化(主要指西洋学从东洋来)相关(未必是首...
5.[会议]
摘要: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史观,但研究者在关注文体的演化盛衰时,却常常忽视对于文体演变之可能与必要的考察,故而文学史书写在最为基础的层面上却...
6.[会议]
摘要: 今天使用的术语中国文论是现代话语建构,在20世纪之前是不存在的.但是,作为所指的中国文论是存在的.中国文论原有话语主要是诗文评,在20世纪学术进程中不断退隐....
7.[会议]
摘要: 建构中国话语的文艺理论的论题早已有之,从王国维开始至今,对这个话题的探讨至少有百年历史,但为什么在近两年内这个话题不仅一二再,再二三的重提,而且学术界聚焦的如...
8.[会议]
摘要: 文学话语研究与以往的文学语言研究不同,从研究对象看,文学语言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属于所谓"文学内部研究"的范畴;而文学话语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交际活动中各...
9.[会议]
摘要: "文本语境"的内涵除了"上下文"之外,还曾被瑞恰兹和巴赫金分别加以语义层面和话语层面的拓展,形成了另外两种更具广阔内涵的文本语境.三种文本语境都具有复义功能,...
10.[会议]
摘要: 语言研究与生态研究直接相关,当今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的困境之一是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语言理论作为基础.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
11.[会议]
摘要: 汉字构造体现了天地万物之神髓,蕴含了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是一种生命的形式符号.汉字作为生命符号的形式特征及其诗性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古代文论的致思方式,使...
12.[会议]
摘要: 从计量角度对比了鲁迅和萧红作品的语言,发现了能区分鲁迅和萧红作品的七个计量特征,表明计量方法用于作家语言对比是可行的.另外,指出为更好地反映作品语言风格,还需...
13.[会议]
摘要: 作为文学语言基本属性的隐,其实质是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的辩证建构,通过这一辩证建构,普通语言的所指(言内之意)变成了又一层次的能指,表示出又一层次的所指(言外之...
14.[会议]
摘要: 本文选取宋代词作这一特定时代的语言形式,以颜色词"青"和单音名词组成的含彩词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含彩词的词汇语义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将作为语素的"青"从中抽离出来...
15.[会议]
摘要: 从早期汉字——甲骨文——的造字形态中发现汉字具有绘象、表意两大特性,体现出中原民族象会与意会合一的意象思维。这一思维以心中的心象为思维媒介,通过身心感知天地万...
16.[会议]
神话分层结构的符号学研究——与列维-斯特劳斯"唯一神话"结构的比较
摘要: 应用数据挖掘,研究比较与列氏"唯一神话"结构相同的中国"乂艸与鸟"神话.乂艸的根、株、叶、花萼、花、蒴果、子房、雌雄蕊、种子等植物构件被赋加"神话"后复合造形...
17.[会议]
摘要: The ancient Greek and Chinese perceptions of foreign peoples invite comparison ...
18.[会议]
摘要: 20世纪西方哲学出现的“语言学转向”,一方面导致了关注文学语言研究的“语言学诗学”的产生,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关注语言有效使用的“修辞学的复兴”.语言学转向和修辞...
19.[会议]
摘要: “感受谬见”的形成原因有三:其一,文学语言的复义含混给文本留下许多艺术空间和不定点,使文本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和再创造的符号体;其二,文学语言的...
20.[会议]
摘要: 西方传统文论总体上把语言界定为内容的从属要素,对文学语言的研究主要是从如何更准确地表达内容着眼,强调语言风格的朴素自然,选词造句的精练性和通俗性,语言描写的真...
1.[学位]
摘要: 公文不仅是用文字处理国家事务的工具,而且是国家使用文字处理公务的产物。我国第一部公文集是被称为“神州古籍,唯此最先”的《尚书》,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
2.[学位]
摘要: 网络小说以其全新的文学理念和独特的表现形态,成为当今小说创作的弄潮儿。作为新兴的文艺范式,它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在年轻人中更是倍受青睐。阅读网络小说,最先映入...
3.[学位]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话语权势分析——以余国藩译本为例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是现代语言学一个比较年轻的分支。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在于,从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角度考察话语中...
4.[学位]
摘要: 语料库文体学是由语料库语言学和传统文体学结合而成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采用语料库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文学文本中的文体特征进行定量描写和定性分析。语料库方法可...
5.[学位]
摘要: 语料库文体学将文体学研究与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学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旨在运用语料库技术和统计学的手段,客观地、定量地分析文学文本中的文...
6.[学位]
摘要: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作为美国当代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出版了包括长篇小说、诗集、文学评论、戏剧剧本等50余部作品,在厄普代克的小说作品中,...
7.[学位]
摘要: 《百年孤独》和《红高粱家族》分别是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及莫言的代表作。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
8.[学位]
摘要: 莫言作为我国当代最著名的乡土作家之一,成功塑造了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学世界,把“高密东北乡”展示在世人面前,其小说中方言词语的运用,鲜明地体现出莫言“作为老百姓...
9.[学位]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魏晋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动物名物词,也包括神异化的动物词。首先对动物名物词进行统计分类,把动物词分为了兽畜类、禽鸟类、水族类、虫豸类、异物类和犬马类...
10.[学位]
摘要: 格非,原名刘勇。格非是学者型小说家,他的小说结构如迷宫般,百转千回,给读者一种“难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人面桃花》是格非写作时代的巅峰之作,其精致的小说语言...
11.[学位]
摘要: 名物词研究是词汇研究中比较有特色的课题,涉及面较广,不仅同词源学联系紧密,还与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专书研究是断代研究的基础,白居易诗歌作为唐...
12.[学位]
摘要: 《何典》是清乾、嘉年间野才子张南庄所撰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其语言兼具方言俚语、熟语民谚。通过对方言俗语的研究,可以补充吴语研究的资料,修正补充一些大型辞典的词...
13.[学位]
摘要: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电视剧引入中国,中国普通大众接触到的国外文化也越来越频多。此时,《唐顿庄园》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唐顿庄园》的...
14.[学位]
摘要: 孙惠芬是大连著名作家,20世纪90年代乡土文学和研究陷入低潮,孙惠芬的出现标志着乡土文学进入了新的阶段。孙惠芬出生于大连庄河,她从小在乡村中长大,这使她的小说...
15.[学位]
摘要: 邓刚是大连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海味”小说代表我国海洋小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三面环海的生活环境和多年的碰海经历使其小说创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浓郁的“海...
16.[学位]
摘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著名的俄裔美籍作家。他凭借小说《洛丽塔》进入大众视野,并跻身文学巨匠之列。他的小说以独特的语言、多样化的叙述方式及文体体式,颠覆、革新了...
17.[学位]
摘要: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关于其语言艺术的讨论历来是传统文论关注的焦点,古典诗学研究一直带有“拈花一笑”、“妙不可言”的意味,其朦胧开放性阐释方式一定程度上...
18.[学位]
摘要: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的长篇小说《觉醒》(1899)已于发表半个多世纪之后被学界追认为女性书写等方面的经典之作,而其早期发表的长篇小说《过...
19.[学位]
摘要: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语言学家也对这些问题给予密切关注。生态语言学是由生态学和语言学融合而成的一个交叉...
20.[学位]
摘要: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语用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这其中语用学与文体学的结合发展而出的语用文体学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分。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