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
201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

201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1-21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会议文集:201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五色系统是中国文明的直观标志.它的影响贯穿中国的神话时代和历史时代.从日常生活到天地神灵,都曾受制于这个系统.尽管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独特的人文现象,仍然有被抽象借鉴的价值.五色系统同周而复始的农业文明互为表里,不论朝代如何更替,始终未被废除.20世纪初清除封建文化,由于五色系统的基本框架是五行思想,致使这个带有升华潜质的知识系统悄然隐退,变成一门绝学.当人们平心静气地加以审视,不难发现它比甲骨学、敦煌学和红学更值得人类关注.中华五色系统用色彩标识社会规范以至宇宙规范的尝试,显然能为当今和未来的人类行为模式提供启示.通过对"中华""五色"及"五色系统"的分析,概述了这套系统的形成和特点.
  • 摘要:如果说红是中国人喜欢的色彩,黑就是最敏感的色彩了.黑被当作无彩色,很多汉字与颜色相关,且具独立的色相、光线和抽象意义.《康熙字典》就有170个字是和黑色有关.黑色材料,除了矿物和燃烧的炭外,尚有五倍子、乌臼、橡、栎、榛、莲蓬、石榴皮等,带有赭和蓝偏向之黑色.从170个字中选取常用字后,再叠上纯、淡、浅、深、清、浊、微、明、暗等常用修饰语,即可组合出丰厚的色名与色相对应之表现,用以展开具语言、文化、历史特色之色彩表现系统之应用.
  • 摘要:"青"因其表色的多样性一直备受关注,但传统视角下对"青"的释诂尚有不足.汉语的"青"类词既可表绿色叉可表蓝色并不是词义引申的结果,事实上在上古时期蓝一绿只是被当做一个颜色进行范畴化和词汇化.这种现象并非汉语特有,在其他语言中也有大量的反映."青"类词的黑色义中古始见,这是词义引申的结果,同时也有跨语言的共通性."青"还可表紫蓝色,也是词义引申的结果.从跨语言的角度重新看待汉语的"青"类词,可以发现很多现象其实是紧密联系并可互相说明的.
  • 摘要: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详细介绍了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和栽培方法,书中还特别提及了染料植物及其染色加工技术,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农书极为罕见,其中详细介绍了地黄及染"御黄"的方法.本文根据《齐民要术》中对"河东染御黄法"的专门记载,试图对河东染御黄法的材料、器具、工艺进行较为全面的考证并进行染色复原实践,由此得出北魏时期皇帝所服的御黄,很可能是靠其独特的染黄技术来显示其与一般黄色的不同,这可能也是地黄染色少见于别处记载的原因.
  • 摘要: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不仅起着装点服饰的作用,而且是体现"礼治"的重要方面.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均有定制,作用之一,就是用来规范祭、车马及各等级人员服饰的色彩.本文仅就中国传统服色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些讨论. 色名与色谱是服色的要素,经历代不断演绎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色谱。正色与间色极受古人重视,其内含的哲理,致使在应用于服饰时极为慎重。从古代蓬勃发展的染色业及丰富的染料种类,则可知中国传统服饰鲜艳亮丽的原因。中国传统色彩有“正色”与“间色”之分。“正色”,纯色;“间色”,杂色。中国服饰鲜艳亮丽,与采用丝绸为主要面料有关,也与先进的染色技术有关。
  • 摘要: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有关丝绸色彩文献的综合整理,建立起一个基于色相、明度、纯度的先秦丝绸的色彩体系;结合相关的出土丝绸实物,从中归纳先秦丝绸色彩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对丝绸色彩的偏爱特点.
  • 摘要:本文利用图像和实物资料,结合唐代诗歌及小说,分别分析了唐代女子襦衫、裙、披帛及半臂的色彩及配色规律,从唐代染织这一技术因素以及色彩的僭越现象和"侍随主色"两个社会因素论述了襦裙色彩的多样性和配色的成因.
  • 摘要:传统文化思想、时代语境影响着色彩组配样式的形成与发展.多元体系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汉代人对色彩的认识及使用,形成以厚重传统文化为支撑的汉代色彩学样式极具文化内涵,富有中国特色.同时,汉代将色彩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到空前高度,可谓"重色主义".本文试图从传统信仰、儒家思想、楚文化特征、中原与北方、现实色彩等各个角度,梳理、讨论汉墓壁画中出现的不同色彩组配样式.
  • 摘要:从色彩语言上着手,来寻找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探新的蛛丝马迹.以几位较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探索成果为例,通过作品比较,分析他们如何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异质精华,将笔触与光影、装饰与空间、气韵与透视如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创作方法,并丰富了创作面貌.
  • 摘要:探索中国传统色彩语言的成因,色彩语言的象征性和传达功能;研探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形成、完善和发展与现代色彩理论的关联;研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民俗风情的影响和作用;研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 摘要:作为民族视觉历史文化遗产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中国色彩,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世人的尊重.能够明晰地揭示其特色的成因,厘清在"物"与"色"之"象"及背后隐藏的"意"的关系,避免现实社会中对传统中国色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方向的迷失,无疑是当今色彩学人的任务.本文试图从色彩应用实验者的角度,兼从艺术设计学理的"人、事、物、场、境"紧密关联的维度对传统中国色彩的物证与文献进行梳理,追溯导致这些色彩物象发生的动机、目的、方法与成因,厘清色彩现象背后的结构性的规律,以及导致民族视觉审美发生的源流及其变化的特征与特点,从而,把握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为现实实践中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考工记》中的"设色之工"诸章内容,记录了中国古代的色彩思想及其相关工艺.时至今日,对其内容从各方面进行详尽解读的著录成果甚为丰硕,但不可否认的是除对慌氏的阐述外,对画、缋、钟、筐某些内容的阐述并非众口一词,远远没有达到共识.本文对相关研究做了一些简要回顾,并尝试对几个有歧义的观点和问题重新进行解读和求证,指出"画缋之事"中的纹饰或许可与"十二章"图案相对应;"筐人"可能是缫丝之工.迄今为止,历代学者对这些内容从纺织加工技术、染色技术、绘画技艺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并且都取得很大进展,出现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著文。
  • 摘要:间色作为中国色彩系统架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某些具体的场景、有限条件下它的身份是可以被转换的.大量间色的存在,由于其色彩等级的低下而不受禁断,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色彩,更进而成为了造物、艺术、文学中大量被表现的视觉、精神建构的要素.中国色彩的意义、意蕴由于间色的存在及表现,在各种解读层面作用下产生了多重的意义.而正是由于其意义的多重性,色彩背后的意蕴成为了中国色彩的诗意阐发.间色本身就是色彩系统观念性建构的产物,而同时,曾经被人为目的性设计出来的色彩系统观念随着色彩运用的复杂化,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了全民共建的一种色彩意识.
  • 摘要:本文是作者的中国传统色彩词考释之一.用古文字学方法分析、质疑了关于"黄"字的"土色"说、"佩玉"说及"尪"说等观点,梳理了"黄"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的字形演进,并以甲骨文"黄"字字形为考察对象,结合字义、字音分析,提出甲骨文的"黄"字是由象征"直""行"的"矢"与太阳象形的"日"构成的一个会意字,所会之义乃是日行于天,进而也即是太阳行经的直线轨迹,它在中国古代被表述为"黄道".因此,"黄"具有光明、日光之义.从而为"五色"中黄、赤"阳色"的属性生成,提供了一个来自文字学的证据.
  • 摘要:本文选取宋代词作这一特定时代的语言形式,以颜色词"青"和单音名词组成的含彩词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含彩词的词汇语义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将作为语素的"青"从中抽离出来,对"青"在语料中所呈现出的语素义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为颜色词研究和汉语词汇语义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摘要:标示是东方服饰最重要的视觉形态功能之一,在维持传统社会等级架构和正常运转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东方服饰的诸多标示手段中,色彩与图案、符号等相比具有高度可辨识性和直观性,因此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标示手段之一,并在体系内纵向标示和体系内横向标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研究东方服饰设计美学的重要切入点.图案尺度、补子形状和衣服底色的综合运用使明朝官服的纵向标示手段丰富、完善,即使两级文武官员的服饰上几种标示元素都重合了,也会有其他的手段补充区分的。当基于控制论原理调整各组成部分成员服饰视觉形态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系统时,其行为的强制性较弱,一般基于自觉性和有限的惩罚手段。在基于控制论的东方服饰横向标示手段中,除了上文中“戴苍羽”这样的以佩饰颜色为手段进行区分的例子,更重要的是以服饰基本色为手段。
  •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为阐释依据,将中国传统纺织品染色与色名色谱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科技体制,探讨了中国传统染色与色名色谱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发展模式,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染色技艺系统、色名结构以及色谱形态,通过对19世纪初韩国文献《林园经济志》的有关染色记载的初步探讨,进一步阐明了中国传统染色与色名色谱文化对韩国染色与色名文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中国文献如《天工开物》《居家必用》等在韩国染色文化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同时补充了中国文献中没有记载的色名如鸭头绿色、沈香色、驼色、以及黝绿等色的染色配方,以及有关染色色名的具体色系.
  • 摘要:青绿山水脱胎于佛画,青绿山水的出现和确立却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整合、共鸣和消化吸收.青绿山水的哲学基础异常复杂而鲜为人道,笔者尝试提出:儒、道、佛之融合,五行与五色之收摄,使青绿山水虽借鉴了外来的色彩样式,却最终建立的是中国人自己的美学味道和程式化准则.笔者认为,青绿山水衰落的原因,从外因说,是因为元明清不再有唐宋宫廷皇族那样看重扶持青绿而兴盛的画院.从艺术思想史的内因说,一方面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本土逐渐去印度化而日益中国化的表现(空宗生根禅宗兴起而有宗没落).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内部道家对阴阳五行及对道教和儒家的抗衡,也是儒家内部心学对理学的抗衡,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文人画家、皇权宫廷和民间画工相间距之反应."南北宗论"的提出、青绿山水逐渐落脚民间失却理论总结和格调不高、画法繁复为文入画家所不喜也是衰落的内部原因之一.
  • 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的色彩艺术达到顶峰的时期,大唐气象在视觉艺术中折射出的是一个五色俱备、绚丽多彩的世界。从整个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发展史来看,唐代作为艺术的色彩语言发生地位转变的前夜,其所达到的色彩成就既与后世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又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而敦煌作为唐文化的一个地域性缩影,其所保留下来的唐代艺术珍品,为人们重新关注和研究艺术中的色彩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选择“植物色”这一角度切入唐代敦煌绘画和雕塑的研究,努力钩沉一些被湮没的色彩细节,希望能在色彩的物质文化研究上聊尽绵薄之力。
  • 摘要:色彩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长期以来仅使用单一色彩学,因其毫无色彩文化或民族色彩文化心理的关照而问题百出,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要修正这一问题,必须从大学设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做起.首先,以博弈论分析大学设计教育中导入色彩文化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制定教改决策.其次,制定设计教育中色彩教改的规划和进行色彩文化导入教改的知识管理,并对教改工作科学管理及深入实验.最后,通过教改评析和教改所取得的成果数据进行验证.
  • 摘要:藏族唐卡艺术蕴含着浓厚的宗教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并且所用色彩也因所处时代、地域、教派等的不同而各具风格.本文主要是以藏族唐卡中的重要代表流派——勉唐画派、噶玛嘎孜画派的唐卡色彩应用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藏族唐卡的色彩应用规律及其艺术创作特点.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特点:首先,深入藏区实地考察两大画派的原作等,并与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掌握一手研究资料;其次,借助国际公认的先进的色彩研究与应用体系——NCS的色卡、测色仪对原作等进行了色彩提取,并将之转化为NCS色值;最后,在数据统计基础上,总结出二者在色彩应用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以及分析出形成二者在色彩应用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性的成因.本文的研究意义:一是通过研究能够总结两大画派为代表的唐卡艺术色彩应用的各自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二是为今后传统色彩研究在方法等方面做一些新探索;三是为当代色彩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民族色彩文化提供直观且便于操作的参考资料和相关数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