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文性视角下《百年孤独》与《红高粱家族》的解读
【6h】

互文性视角下《百年孤独》与《红高粱家族》的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Method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2.2 Studies on Red Sorghum

2.3 Studies on Intertextualit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ertextuality and Its Development

3.2 Kristeva and Intertextuality

3.3 Research Significance under Kristeva’s Theory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and Red

4.1 Intertextuality in narrative techniques

4.2 Intertextuality in characters

4.3 Intertextuality under magic realism genre

4.4 Loneliness Complex

4.5 Death and Life

Chapter F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and Red Sorgh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5.1 Narrative Perspective

5.2 The Choice of Image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百年孤独》和《红高粱家族》分别是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及莫言的代表作。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红高粱家族》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五部组成。莫言以一种虚幻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情。巧合的是,瑞典皇家学院给予莫言的颁奖词提到了和当年马尔克斯一样的概念——荒诞。因此,虽身处不同国家不同年代,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充满着一定的相似性及可比性。
  “互文性”概念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作为一种强调在文际关系中发掘和解读文学作品的文本理论概念,“互文性”成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因此,本文旨在运用互文性,深入分析《百年孤独》与《红高粱家族》之间的互文性关系。
  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着重解读《百年孤独》与《红高粱家族》的可比性。莫言曾多次指出马尔克斯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也曾在拜读了《百年孤独》后尝试模仿改变写作思路。本章还会介绍本文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行文布局。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学生有关《百年孤独》,《红高粱家族》以及“互文性”理论应用的研究。
  第三章为本文的理论框架部分,梳理了“互文性”的起源发展及代表性理论家的观点。着重介绍了本文运用最多的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并把她提出的如何运用“互文性”分析文本的方法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运用克里斯蒂娃提出的文本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百年孤独》与《红高粱家族》在叙述手法,主要角色,魔幻主题,孤独情结以及生死概念等五个方面的互文性关系。
  第五章旨在分析在互文性理论的关照下,莫言创作的《红高粱家族》与《百年孤独》相比之下的不同处。这些不同之处是莫言对马尔克斯模仿时的创新,突出了中国的传统特色
  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红高粱家族》与《百年孤独》的互文关系以及莫言创新的意义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